【摘 要】
: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最终纳入全
【机 构】
:
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心血管病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430060,武汉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疾病特征和手术信息,探讨其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方法采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中国房颤中心数据库(www.china-afc.org)中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房颤病例资料,分析临床特点、手术参数、手术并发症和术终心律状况。并将患者分为单纯封堵组和封堵+导管消融(一站式)组,比较两组的疾病特征、手术成功率和手术并发症等方面差异。
结果最终纳入全国175家医院共2 001份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其中男1 178例(58.9%),平均年龄69.4岁,年龄范围29~91岁,阵发性房颤892例(44.6%),CHA2DS2-VASc评分平均3.7分,HAS-BLED评分平均3.9分;封堵器以Watchman封堵器(63.8%,1 276/2 001)为主,手术成功率98.9%(1 979例),手术并发症7.4%(148例),残余分流5.1%(102例),术终窦性心律63.4%(1 269例)。与单纯封堵组(1 075例,53.7%)相比,一站式组(926例,46.3%)的患者年龄较小[(65.3±8.2)岁对(71.9±8.7)岁,P<0.001]、阵发性房颤比例高[67.4%(624例)对24.9%(268例),P<0.001]、CHA2DS2-VASc评分较高[(4.0±1.5)分对(3.7±1.4)分,P<0.001]、HAS-BLED评分较低[(3.6±1.6)分对(3.9±1.2)分,P<0.001]、残余分流率较低[2.8%(26例)对7.1%(76例),P<0.001]、术终窦性心律比例较高[96.7%(895/926)对34.8%(374/1 075),P<0.001],而手术成功率[99.2%(818/926)对98.7%(1 061/1 075),P=0.275]和并发症总发生率相近[9.7%(48/926)对9.3%(100/1 075),P=0.760]。
结论近年来,我国房颤患者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的成功率高,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左心耳封堵术联合导管消融手术未增加手术并发症,但可显著提高术终窦性心律比例。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由社区获得性肺炎导致的脓毒症患者外周血Caspase-12基因多态性,及Caspase-12基因和Caspase-12前体蛋白的表达,了解上述指标在脓毒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确诊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并脓毒症患者34例为脓毒症组,22名健康者为对照组。以Caspase-12的T125C特异碱基为引物,对外周血基因组DN
目的分析深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流行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3月10日前深圳市COVID-19疫情信息和419例确诊患者的基本特征。依据每日确诊的病例数区分不同的流行阶段(时期),根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判读传染的方式,估计患者的潜伏期,比较不同流行阶段患者传染方式和人群特征的变化。结果深圳市COVID-19患者主要是湖北输入性病例(73.7%)及其密切接触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一般会经过病毒复制、炎症反应、清除3个阶段。本文通过复习近期相关文献,从这3个方面对SARS-CoV-2感染的治疗进行综述。环孢素A、他克莫司可以通过抑制病毒复制、调节炎症反应;雷帕霉素可以通过激活自噬促进病毒清除及抑制炎症反应治疗SARS-CoV-2感染肺炎。但这些都需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去验证。
目的探讨PDHA1、GBP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NSCLC患者,取NSCLC组织、癌旁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统计PDHA1蛋白及GBP1蛋白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DHA1、GBP1蛋白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DHA1蛋白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对应癌旁组织中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特征,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020年2月5日在武汉市第三医院诊治的经核酸检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并治愈出院的18岁以上、40岁以下女性患者30例,分析其年龄、潜伏期、症状、外周血指标、影像学及治疗与转归特点。结果青年女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以咳嗽、呼吸困难为主(分别为90%、80%)。外周血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及
中间入路,悬吊子宫,自骶岬水平切开乙状结肠系膜及腹膜反折,向左牵拉系膜,显露Toldt’s间隙,解剖肠系膜下血管鞘,离断IMA、IMV,清扫淋巴结。乙状结肠系膜向右牵拉,显露Toldt’s线。在此向头侧游离Toldt’s间隙,避免损伤输尿管和血管。在乙状结肠系膜后方,向尾侧扩展至直肠后间隙,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和骶前静脉丛。暴露直肠系膜与盆壁筋膜之间的无血管间隙并行钝性分离,从后壁中央开始,逐步向两侧
Trocar分布采用五孔法,助手向上牵拉横结肠,沿回结肠血管上方横行切开肠系膜血管表面腹膜,分别显露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分离结肠中动脉,清扫NO.223淋巴结后于结肠中动脉根部结扎切断,向上分离至胰颈水平,根部结扎切断结肠中静脉,分离显露Henle干及其属支,切断右结肠静脉和网膜右静脉,拓展横结肠后胰十二指肠前间隙,三路包抄游离脾曲,注意保留肠系膜下静脉,肿瘤两端各10 cm确定肠管及胃网
本文介绍了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CC)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研究依据及临床应用结果。鉴于其临床应用结果具有安全性、有效性,故提出应进一步科学推广其应用。同时,针对目前已获知的研究信息中尚有若干未知,也提出了后续应进一步深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经导管消融已成为房颤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经冷冻球囊消融房颤技术是近几年房颤治疗的创新技术,在临床推广普及过程中,操作、治疗参数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共同倡导并组织撰写了"经冷冻球囊导管消融心房颤动中国专家共识",旨在规范与推广该消融技术的临床应用。本文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结合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特殊时期该类患者的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2020年2月10日至4月10日COVID-19疫情期间接受起搏器及除颤器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与2019年同期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13例患者,年龄(68.2±7.8)岁,男5例(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