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中被边缘化的孤独者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小说家,他凭《耻》这部小说获得了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作品以南非后殖民主义时期为背景,塑造了居住在南非的白人知识分子卢里及其女儿露西的形象,他们白人的统治时代已经远去,黑人渐渐掌握主权并开始复仇,卢里这类白人等于是寄居在南非,他们的身份被边缘化,既不愿接受变化后的身份,又不能与周围人和谐共处,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处于既尴尬又孤独的境地,而像露西这类具有新时代思想的女性选择了忍受屈辱默默承担自己民族罪责的方式却也没有换得同情与理解,终也是和父亲一样的孤独者。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边缘化;南非;孤独者
  作者簡介:张海燕(1992.9-),女,汉族,河南周口人,南昌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1
  作者库切混杂型的身份使他游离于多种文化的边缘。作者在《耻》中塑造的卢里形象和他本人有着相似性,即都是受自己国家殖民主义的影响而成为身处异国的边缘人,内心饱受孤独。
  一、文化冲突造成的孤独
  受殖民统治的影响,南非是一个多文化多民族的国家,白人和黑人间存在诸多矛盾。卢里已五十二岁,衰老却有着内在的激情,追求浪漫主义,尤其欣赏华兹华斯,他毕生的愿望是写一部关于拜伦的歌剧。他受以前西方文化的影响,崇尚自由主义,喜欢率性而为并追求性欲的满足且认为这是合乎常理的,与妓女索拉娅进行性雇佣交易而后这种关系破裂,之后他诱惑女学生梅拉妮并与她发生性关系,学校知道后以卢里教授有违伦理道德为由而开除,在校方看来这种做法既与南非的社会道德相悖又是属于旧思想,要对他的罪行进行审判听证会,在这之前他并不觉得慌张,相反他心跳平稳,前一晚睡得也很踏实,丝毫不觉有损伦理道德,只因他受西方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而且他不认为这就是属于旧思想,因此当校方威胁其公开详细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卢里宁愿丢掉职位也不愿意承认,因为像他这样一位崇尚个人自由的浪漫主义者怎么可能认为自己有罪呢?黑人不理解他也就算了,而他周围的白人同事也同样不理解他的个人主义,将他置于白人文化圈子之外,卢里教授只能成为一个文化边缘的孤独者。
  二、男女关系冲突造成的孤独
  卢里年近五十二岁仍对性充满激情,心怀对异性的幻想。他沉浸于与妓女索拉娅的进行性雇佣的满足,后因为他窥视私生活而使这种雇佣关系结束;又诱使女学生梅拉妮与其发生关系而丢掉职位;他与女儿既无法沟通又互不理解,女儿认为父亲和女学生发生关系是触犯了法律,父亲不了解女儿的内心,两人没法开诚布公,别人不划界限,他们自己却要相互划出界限。当露西被黑人强暴并怀孕时他坚持让她打掉孩子而露西却不肯,这些冲突与卢里的西方思维模式有关,也与他的旧有观念有关,他没有找到维持男女正常关系的一个平衡点,导致与索拉娅关系破裂丢掉工作,他没有意识到南非已经进入后殖民时代,白人已失去统治权利黑人开始掌权并开始复仇,社会关系已经发生改变,露西是新时代的女性,她意识到了这些变化并尝试以默默承担的方式来进行赎罪,而卢里完全不理解露西的行为,导致父女间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卢里的思想与南非新时期格格不入,这使卢里猝不及防地夹在新旧思想与制度之间,必然会与露西产生隔阂,使父女关系变得愈发紧张。
  三、丢失的归属感带来的孤独
  后殖民时代,黑人开始变成社会的主人,南非白人已经失去了绝对的权利,白人的价值观不再作为主流价值观存在,但思想文化上仍然保留着以前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已经失去了它继续下去的保障,在黑人文化中就显得十分尴尬。卢里觉得和女学生发生关系很正常,他拒绝公开承认错误,还暗自带有一种优越感。小说中描写到三个黑人暴徒中的一个也就是叫波勒克斯的黑人男孩又一次图谋不轨从窗户偷窥洗澡的露西时,卢里再也不顾自己文明人的形象和身份,一边恶狠咒骂一边对波勒克斯拳脚相加,他认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让他明白自己是个什么东西。而当露西被黑人强奸向法律求助无果到露西最终决定生下孩子并嫁给黑人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无助跟耻辱,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差,对于身处异国的白人来说他们无疑像是被抛弃了的孩子一样毫无归属感。
  露西是母国殖民主义的受害者,在赎罪的道路上孤独地前行,她之所以孤独,首先是因为她受西方思想影响不深,对南非的受难时期心怀同情,于是在后殖民主义新时期她甘愿到黑人农场做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享受着和普通黑人一样的待遇,她没有感到任何的优越感,她与黑人佩特鲁斯平等合股经营农庄,对保守的白人农场主极度蔑视,听见他们称黑人为“小子”就要愤怒斥责。但是露西还是不幸地遭遇了三个黑人的轮奸,求助法律也是不了了之,并决定忍辱生下孩子,她的替母国赎罪的心理没有得到父亲的理解,没有人可以帮助她,只有她自己默默承担,佩特鲁斯还想娶露西为妻为的是独占农庄,由此可见,白人的赎罪行为并没有得到黑人的谅解,露西只是自己国家犯下罪行后的替罪羊而已,她的孤独不亚于她的父亲。
  在小说中,库切不仅谴责白人的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政策,也谴责后殖民主义时代南非黑人对白人实施的暴力,暴力行为所带来的“耻”不仅仅属于南非黑人,也同样属于南非白人,而卢里与路西就是间接的受害者,成为身处异国的孤独的人。
  参考文献:
  [1]彭胜胜.南非转型与库切之“耻”——库切的耻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物的二维声像图,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 CDE)及血流动力学
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观察肝癌行TACE后合并BCS的病例与同期肝癌行TACE未发生BCS的病例,探讨肝癌生长部位及行TACE与产生BCS的相关性,及时选择更好的诊治方法以期进一步延
摘 要:在《一日长于百年》中,艾特玛托夫通过神奇与幻想的故事将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思考表述出来,通过引人入胜的人生故事传达出一日的清醒要胜过活过百年的思想,本文基于这样的思想提出自己怎样才能清醒的活一日:唯有对现在的状态做出选择,生活才能够有希望。  关键词:选择;对比;文明  作者简介:张娜,女,满族,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和颈椎闭合性损伤椎动脉损伤的临床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旨在颈脊柱外科中,围绕椎动脉的一些相关问题,在诊断和治疗上提供客观依据和参数,
摘 要:《我是猫》这部作品是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也是他登上日本文坛的出世之作。作品突破了一贯的上帝视角或普通人的视角,通过猫的视角描写了主人公中学教师苦沙弥,以及来访的他的学生寒月、朋友美学家迷亭以及诗人东风等的各类言行。从字里行间的记录之中,各种各样复杂的人性和人际图案可窥一斑。作为一部讽刺作品,前所未有的猫的视点使得作品构造新颖、描写夸张,并能够自然揭示出人性的隐藏点,实为可圈可点。
目的:建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培养模型,探讨丹参酮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在缺氧,自由基损伤条件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新生24h内大鼠的海马神经干细胞,采用含碱性成纤维
摘 要: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塑造的人物于连,不但具有时代悲剧性,而且也有性格悲剧性,这种时代与自身的悲剧性在一定程度上映照了司汤达的精神世界。本文从于连的命运悲剧出发,剖析人物背后隐藏的人性悲剧。  关键词:双重性;红与黑;英雄主义  作者简介:王梓涵,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
第一部分 慢性鼻窦炎合并哮喘的变应性因素分析;目的 探讨慢性鼻窦炎合并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变应性因素对慢性鼻窦炎合并哮喘患者的鼻息肉患病率和鼻窦受累范围大小的作用
以模数转换器 M A X135 与便携式微机接口为例,介绍了微机通过并口与 A/ D 芯片进行接口从而实现高精度数据采集的方法,突破了传统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中 A/ D 芯片必须直接与微处理器接口
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中国汉人IL-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的关系,并进而探讨IL-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发生的可能机理.第一部分:目的:研究IL-1B基因+3954、-511、-31位点和IL-1受体拮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