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存刚:忆荣宝斋与两位大家的翰墨缘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荣宝斋,历经三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无论是清代的显宦名士,还是民国时期的文人学者,都曾是出人荣宝斋的常客。而近现代那些首屈一指的书画巨匠们更是与荣宝斋结下了深厚的翰墨情缘,荣宝斋对于他们艺术的传承发展与发扬光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多年的积累让荣宝斋成为书画家们信赖的朋友,也是书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桥梁。被书画界视为“书画家之家”,并且留下许多佳话。其中“南吴北齐”中齐白石与荣宝斋的一段缘分,就是一段很温暖的佳话。
  荣宝斋常务副总经理范存刚,国家一级美术师,素以“大写意画法”著称。远承陈淳、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等大家,近师孙其峰、吴悦石等名宿。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身份,范存刚对荣宝斋与书画家们之间交往中的趣闻逸事了然于胸,尤其谈论起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时,更是滔滔不绝。
  荣宝与大师的不解之缘
  范存刚讲到荣宝斋有一个老传统,一直以来都被历届掌门人严格遵守。那就是“以文会友”,荣宝斋与书画家之间不仅是合作伙伴,更是艺术上惺惺相惜的挚友。多年来在交往中以诚相待,赢得了彼此的信赖。荣宝斋作为书画家与收藏家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更是被视为“书画家之家”。作为回报,书画家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精品佳作送到荣宝斋展示售卖,对于荣宝斋的约稿也是有求必应,很少拖延。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齐白石老人与荣宝齋的故事:齐白石在老年的时候,每天清晨,他起床洗漱吃过早饭后,稍事休息,养养精神,就走到画案前,带上套袖,第一句话就要问:有没有荣宝斋的笔单?如果有,那么每天清晨老人的第一张画就是给荣宝斋画的。
  白石老人还喜欢到荣宝斋来,一有闲暇就来这里聊天,倾诉心里话。喜食荣宝斋特地为他准备的点心水果,为此还曾让老人产生过误会,他曾向别人介绍:“你们要吃橘子,到荣宝斋去买,他们那里的橘子好吃;他们那里的妹子多,都特别热情。”这里的氛围总能让老人感到舒心惬意。
  这种深厚友谊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当年齐白石从湖南来到北京定居之初,以卖画刻印为职业养活家中老小。当时他遭到了北京旧文人的排斥,相比同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来问津,生涯落寞得很。而荣宝斋却独具慧眼,不但接纳他,支持他,还特意把他的画挂在店堂最显眼的地方,使他的画逐步为人们所认识、所接受,以致推崇备至。白石老人也是对荣宝斋感激不已。这桩“管鲍之交”也被传为美谈。
  当时能把尚未成名的齐白石画作挂于店堂显眼位置,确实说明了荣宝斋的慧眼识珠。因为在荣宝斋悬挂的每张画作都代表着荣宝斋的审美取向、责任和担当。弘扬民族文化是荣宝斋人一直坚守的信念。荣宝斋的艺术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当年流连于荣宝斋画廊的孩童中不知有多少成长为日后的艺术名家。而这里,就是他们的启蒙课堂。书画收藏家也是以荣宝斋的书画作品作为标准和风向标。所以荣宝斋所展出的作品必须是代表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符合人民大众审美要求的。是真迹,是精品,是力作!
  范存刚说,荣宝斋对艺术家的遴选非常严格。主要偏重于具有传统文化学养的书画家,作品以中国文人画为主流基调,有市场价值并具可流通性。像吴昌硕、张大千、徐悲鸿、陈半丁、傅抱石、李苦禅等都曾和荣宝斋有过密切的合作。
  时至今日,荣宝斋还是不断地向收藏界推荐名家力作,让作品原本的艺术价值更好地体现出来并被大众认识到。在2017年,恰逢吴昌硕逝世九十周年,齐白石逝世六十周年,为纪念两位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上“开启山林”的成就与贡献,也借此梳理其与荣宝斋的特别因缘,荣宝斋与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世纪丹青一一吴昌硕、齐白石绘画展》。
  要以学术引领艺术市场
  从这几年的市场行情来看,两位大师的画作价格是有所回落的,与2010一2012年的市场最高峰相比,回落幅度并不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市场波动的因素外,还有制售伪作过于猖撅,对市场行情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藏家们对书画收藏失去信心,看到心仪的作品也迟迟不敢出手。鉴定机构鱼龙混杂,鉴定结果往往不能令人信服。这给了造假售假的画贩可乘之机,而两位大家的艺术价值却被大大贬低了。
  所以范存刚常说:要以学术引领市场。荣宝斋拍卖公司的目标并非只是成为一个简单的交易平台,它是全方位、综合性的艺术机构。结合拍卖活动,会有展览、系列讲座、教育互动等各个环节。让藏家认识到名家作品的实际价值,买得踏实放心是荣宝斋副总经理范存刚成立荣宝斋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的初衷。
  他把一些有实践经验、有真正水平的“斋里斋外”的鉴定专家集中起来,从不同角度对书画作品进行鉴定,各抒己见,确保鉴定的准确性。范存刚认为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具备德与能的鉴定家。荣宝斋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不仅有着丰富的书画经营经验,在书画鉴定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经过长期的积累,鉴定人员在实践中获得了极为难得的第一手资料。范存刚特别提到了荣宝斋前辈掌门人——王大山先生。正是由于他的慧眼,让战乱中遗失的米芾《苕溪诗》、周昉《地宫出游图》等珍宝重返故宫。
  在范存刚心里,荣宝斋的意义不只是一家传统文化企业,更重要的是它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是艺术品市场风向的标杆。他说,荣宝斋一直弘扬具有中国气象的“美术精神”,体现中国文化的自信。和经济效益相比,社会效益是荣宝斋更为看重的,目的就是要引领一个“风清气正”的中国画坛。
其他文献
“薏苡明珠”见于《后汉书马援传》,说的是马援(伏波将军)在广西一带平定叛军时的故事,他带了一些祛湿的薏米回乡,被仇人传为带了南方珍贵的珍珠,后来才洗雪清白,这个故事历史上用作真伪之辨的掌故。本文讨论的戴熙《桂林十景图册》,正与伏波将军故事发生的桂林有关。考索不同版本仿作背后的故事,也别有一番意思。  戴熙(1801-1860)为清代道光年间重要的山水画家之一,他为李人华所绘《桂林十景图册》是桂林山
期刊
乾隆皇帝嗜茶如命,甚至开过这样的金口:“朝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常言说得好:“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壶。”对于爱喝好茶的中国人来说,拥有一把好茶壶,是顺理成章的事。中国历代文人墨客皆钟爱紫砂,紫砂壶在中国更被誉为“茶具之首”。如今,出自名家之手的优秀作品已是身价百倍。名壶的收藏热潮也席卷东南亚和欧美国家,经久不衰。紫砂壶“一两紫砂一两金”的身价不断被古董收藏家以新的纪录洗刷。也有越来越多的
期刊
吴昌硕与齐白石是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两座重镇,有“南吴北齐”之称。据考证,两人生前未曾谋过面,但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与交集。陈半丁说:“吴击老善用拙,齐白石学击老能巧不能拙。”潘天寿亦说:“近时白石老先生,他的布局设色等,也大体从昌硕先生来,而加以变化。从表面上看,是与昌硕先生不同,其底子,实从昌硕先生分支而出,明眼人,自然可以一望而知。”两人讲这话的潜台词是齐不及吴。但齐白石的友人胡佩衡却说:“就单从绘
期刊
早前有这样一种说法:“吴老缶一日不死,齐木匠就不敢南下而卖画。”说明吴昌硕在世时,齐白石的影响力确实是赶不上吴昌硕。回顾20世纪初的画坛,吴昌硕是海派公认的魁首,又精金石籀篆,开西泠一脉先河,交游甚广,盛名远在齐白石之上。但近年来在艺术市场的疯狂膨胀增值背景下,吴昌硕的作品市场价格却不如齐白石耀眼,更不符合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这个嘈杂的市场中,新晋藏家习惯于瞩目齐白石和张大千,而老一辈藏家却常惋惜
期刊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挑战是,中美贸易战导致的关税加重,使艺术行业遭遇巨大压力和危机,国际老牌画廊佩斯都难顶巨额税收而退出中国大陆;中国艺术家陷入抄袭丑闻,藏家产生信任危机;拍卖行再遇巨大人事变动,先是佳士得亚洲区主席魏蔚离职,接着是苏富比私有化、业务架构重组……机遇是,国际市场对中国更加重视,首次在国际艺博会上发布中国艺术市场报告;常玉与刘野成为本年度中国拍卖市场的
期刊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的画。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称,它既不同于山水画、花鸟画等是以描绘的对象来划分,亦不同于写意画、工笔画等是以绘画技巧来区别。文人画是中国绘画中山水、花鸟、人物等各种绘画的一个交汇,它更多的是文人借描绘画中的自然景物来反映自身的心灵感受,文人画在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则流露着文人思想。著名画家陈衡恪所说的“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
期刊
利用通过社交软件分享体验与心境,已是当下人们最为普遍的社交方式之一。快闪展览(pop-upexhibit)正是利用这样的社交方式应运而生的新型展览形式,目前已经在纽约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快闪展览跃出了传统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展览范围,它没有深刻的内容,通过搭建多彩的布景,使每一个到场的观众都能成为自己图片中的主角从而在社交网络上快速传播。可以说,快闪展览的诞生和走红,都与当下社会的数字化特性密切相关。 
期刊
2018年拍卖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诸如“中美贸易战”“艺术品进口关税下调”“书画假画案”等经济及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并没有继承2017年秋拍的大好势头,市场表现相对冷静,具体到行业内部来看,则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造成本拍卖季成交量、成交额增长放缓的原因复杂,不能简单用市场不景气,或拍卖行业“减量增质”策略来解释。本文通过对2018年春拍的拍卖结果进行盘点,得出的一种解释可能是:虽然精品、稀品、孤
期刊
幽默,即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鲁迅就曾说,“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对于这个结论,后人一直争议不断。  也许,辛勤而忙碌的我们,在生活中错过太多的幽默或有趣的人与事。本期展场就以“趣”为题,解读两场“有趣”的展览:卓别林的全球大型回顾展首次登陆上海,且看这位喜剧之王如何创造幽默,幽默的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悲喜人生?而成都博物馆的木雕造像展可谓百仙齐聚,却都是宗教文化与民间智慧的
期刊
在两山之间,环绕着平湖,一叶轻舟停泊于湖心,一人放下钓竿,坐于船篷,静静地等着上钩的鱼。而在左侧山阴和山阳,均为茅屋密林,与起伏的山峦绵延相连。这是“海上画派”的名家任预(1853-1901)等人笔下的《溪山垂钓图》(大英博物馆藏)形象。  这是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墨气弥漫,古韵盎然。在该卷画匣上有山中学人题识:“心兰、立凡、廉夫山水合作,山中学人题”,铃白文方印“山中学人”。“心兰”为金心兰(1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