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危机管理意识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应该得到建筑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风险,提出如何利用危机管理意识防范风险。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成为各个建筑单位、企业关注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劣状况不仅会直接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着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施工流程不规范、建筑施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应的施工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没有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危机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处理。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要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促进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一、建筑管理中的常见性风险
建筑施工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投资大、生产周期长、露天和高空作业比较多等特点,工程概况、现场环境、气候条件、招投标、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设备、材料供应等等各个方面的不利因素,都将给建筑工程带来风险。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各种各样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施工企业的常见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标报价风险、合同履约风险、资金风险、质量安全风险、物资供应风险等几种。
(一)投标报价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在承揽任务、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时为了获得竞标机会,往往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包工程。建筑施工企业以低价中标,从而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在施工项目过程中管理不当,就可能亏本经营,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使企业信誉受损,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二)合同履约风险许多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及观念非常淡薄,上至公司领导,下至一线工人,对法律法规所知甚少,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向专业法律人员咨询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和风险性,往往签订了一些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在履约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问题、原材料价格问题等,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缺陷”,势必会造成以后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
(三)资金风险当前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加之诚信危机盛行,加大了建筑企业资金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資金链断裂,企业必定处于毁灭的边缘。因此资金风险是关乎施工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企业经营中垫资和拖欠工程款是施工企业无法避免的现象,又不得不承受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业主会将风险转移给施工企业,使大多数施工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质量安全风险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誉、资信等方面,一旦社会信任度下降,资质等级降低,企业在市场上就失掉了根基。一旦出了质量安全事故和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往往使企业在拓展市场上的努力前功尽弃、付之东流,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企业信誉扫地、降低资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在承揽任务和其他工作上都将非常被动,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五)物资供应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建筑材料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材料价格极不稳定,特别是几种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较大,往往导致企业在材料这方面产生极大风险。
二、利用危机管理意识防范风险
(一)树立危机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在一些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中,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没有预见市场竞争的复杂与多变,往往使企业陷入“合同陷阱”、“招投标陷阱”,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风险和危机防范意识,要居安思危,在各级领导做出各类重大决策前、在制订企业的管理措施时、在进行工程商谈接洽时先考虑这些决策的可行性、风险性,不要仅凭着自己的管理经验,而应参考专业法律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应加强企业全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对国家政策法律、行业法规以及金融财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辨别能力,树立法律观念,使员工的个人行为避免盲目性,及时发现风险,回避风险,力争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完善管理制度,防范决策风险。
为了规避企业在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时的风险,企业首先应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重大的经营决策应经过企业高层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总经理要对本单位的经营风险负责。工程招投标是施工企业的重点工作,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配有专责专岗合同管理人员,实行企业合同签订授权制管理,在合同的签订、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估时,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或称标准文本)从而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最后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行材料、设备、劳务用工的竞价招标制度,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三)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在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可以采用保险风险转移。尽管保险方式有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是可以节约管理风险方面的人力物力,在遇到大的灾害与安全事故时,能得到一定的补偿资金,使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方式,将一些专业技术强、施工企业自身无法胜任或虽能胜任但是风险较大、成本过高的项目分包给那些专业的、有实力、信誉好的施工单位,这样做既可规避工程风险和降低成本,又可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程工期。
三、结语
机遇与风险并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伤痛仍历历在目。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和教训,更让人加强了对风险和危机的防范意识。施工企业更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控制制度,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找出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施工管理风险,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新疆华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危机管理意识;建筑施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建筑施工成为各个建筑单位、企业关注的重要环节。建筑施工管理的优劣状况不仅会直接对建筑的质量和安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着整个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诸如施工流程不规范、建筑施工技术落后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应的施工单位没有形成良好的危机管理意识,没有对施工管理中出现的危机问题进行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处理。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要不断的完善管理制度,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意识,促进危机管理意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运用。
一、建筑管理中的常见性风险
建筑施工产品具有固定性、多样性、投资大、生产周期长、露天和高空作业比较多等特点,工程概况、现场环境、气候条件、招投标、承包单位、监理单位,设备、材料供应等等各个方面的不利因素,都将给建筑工程带来风险。一个建设项目,从立项到投入使用,各种各样的风险是必然存在的。施工企业的常见性风险主要表现为投标报价风险、合同履约风险、资金风险、质量安全风险、物资供应风险等几种。
(一)投标报价风险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在承揽任务、参与工程项目的投标时为了获得竞标机会,往往不惜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承包工程。建筑施工企业以低价中标,从而缩小了施工企业的利润空间。如果在施工项目过程中管理不当,就可能亏本经营,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从而使企业信誉受损,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局面。
(二)合同履约风险许多施工企业的法律意识及观念非常淡薄,上至公司领导,下至一线工人,对法律法规所知甚少,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向专业法律人员咨询合同的合法性、可行性和风险性,往往签订了一些存在缺陷、显失公平的合同。因此,在履约过程中就会出现许多问题,如工程质量问题、工程款拖欠问题、原材料价格问题等,合同是施工企业一切风险的源头,如果合同“先天缺陷”,势必会造成以后工程项目实施中的被动。
(三)资金风险当前建筑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客观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增加,加之诚信危机盛行,加大了建筑企业资金风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如果資金链断裂,企业必定处于毁灭的边缘。因此资金风险是关乎施工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在企业经营中垫资和拖欠工程款是施工企业无法避免的现象,又不得不承受的一个重大风险因素。业主会将风险转移给施工企业,使大多数施工企业承受巨大的财务风险。
(四)质量安全风险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的生命线,“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建筑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信誉、资信等方面,一旦社会信任度下降,资质等级降低,企业在市场上就失掉了根基。一旦出了质量安全事故和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往往使企业在拓展市场上的努力前功尽弃、付之东流,不仅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使企业信誉扫地、降低资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在承揽任务和其他工作上都将非常被动,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五)物资供应风险由于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大、时间长、投资数额大,建筑材料受市场需求和宏观经济变化的影响,材料价格极不稳定,特别是几种主要材料(钢筋、水泥)的价格上涨的幅度比较大,往往导致企业在材料这方面产生极大风险。
二、利用危机管理意识防范风险
(一)树立危机意识,防范法律风险。
在一些施工企业特别是国有施工企业中,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没有预见市场竞争的复杂与多变,往往使企业陷入“合同陷阱”、“招投标陷阱”,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因此,企业应该树立风险和危机防范意识,要居安思危,在各级领导做出各类重大决策前、在制订企业的管理措施时、在进行工程商谈接洽时先考虑这些决策的可行性、风险性,不要仅凭着自己的管理经验,而应参考专业法律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应加强企业全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对国家政策法律、行业法规以及金融财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辨别能力,树立法律观念,使员工的个人行为避免盲目性,及时发现风险,回避风险,力争把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二)完善管理制度,防范决策风险。
为了规避企业在招投标以及合同签订时的风险,企业首先应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机制。重大的经营决策应经过企业高层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总经理要对本单位的经营风险负责。工程招投标是施工企业的重点工作,要充分考虑项目的可行性、可能性和可靠性。其次要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完善企业合同管理。成立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配有专责专岗合同管理人员,实行企业合同签订授权制管理,在合同的签订、对合同的风险性进行评估时,应当综合分析、慎重决策,不能签订不利的、独立承担过多风险的合同。使用合同示范文本(或称标准文本)从而使施工合同趋于完善。最后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重点加强企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推行材料、设备、劳务用工的竞价招标制度,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三)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施工企业应对项目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在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首先可以采用保险风险转移。尽管保险方式有时会增加生产成本,但是可以节约管理风险方面的人力物力,在遇到大的灾害与安全事故时,能得到一定的补偿资金,使损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其次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专业分包方式,将一些专业技术强、施工企业自身无法胜任或虽能胜任但是风险较大、成本过高的项目分包给那些专业的、有实力、信誉好的施工单位,这样做既可规避工程风险和降低成本,又可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程工期。
三、结语
机遇与风险并存,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伤痛仍历历在目。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失败和教训,更让人加强了对风险和危机的防范意识。施工企业更应提高经营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管理控制制度,对每一个施工项目都要进行风险评估,对可预见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并找出潜在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施工管理风险,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新疆华坤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