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ki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有充沛的精力,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他们不但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想象力也特别丰富,然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延续了很多年,这种以经验为基础,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教育根本的模式,显然不在适应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对人才的模式和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硬试教育’本身的缺点和负面性也日渐突出。特别是在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因此,在中学阶段,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
  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全民的创新理念,已成为新世纪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美术课则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良好渠道和途径。尤其是初中阶段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因为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是处于最佳的发展阶段。因此,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但还有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却只注重基本绘画技能,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很少重视,这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艺术上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当今的美术教学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挖掘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意识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主性,探索性,挑战性,培养学生们知难而进,锐意进取,锲而不舍的精神,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逾越常规。目前初中生的美术自主学习能力与新课标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若教师单纯的注重技法教学而忽视学生主体意识和情感,不给学生留空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只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针对这种现实,教师就要敢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研究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从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效果。
  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好的环境和氛围是学习的必要条件。昔日有‘孟母三迁’,可见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必须要关爱学生,重视学生的意愿,需要和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不要高高在上,要走进学生,深入到学生中去,不能遇到顽皮的学生就训斥甚至讽刺挖苦恶语伤人,而是要和颜悦色用情来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在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大胆的探索,敢于突破提高能力。也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才能自由自在的轻松地自主探索,自主创造。
  三、教师要把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交流式’教学。
  因长期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往往只是非常认真地把课堂当成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先育人后教书,而是以自己为主,单纯的讲授,使学生被动的接受。这样就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因此,课堂模式必须改革,即变‘灌输式’为‘交流式’,让学生自己去交流,去发现,去探索。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们,教师只是做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不在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者,也不是唯一的知识占有者。学生不必等着教师的传授,完全可以自主交流探索发现,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新。敢于言他人不敢言,敢于做他人不敢做。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尤为重要。
  四、在学习中掌握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
  只有充分理解和掌握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法才能为创新能力提供宽阔的思路。因此,美术教学就要系统地循序渐进,教师要教给学生的是观察,想象,思维,着色等基本方法和步骤,绘画造型布局及简单的工艺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要经常组织学生去外面写生,带领学生多多进行学术交流,参观画展,积极主动地参加书画比赛,来强化和提高技能的熟练程度,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作为一个和平发展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新课程标准改革就是这一时代的产物。新的课程标准改革,给每位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发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破除唯我独尊,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注重设置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选择,发扬学生的个性,热爱和关注每一个学生,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现在的九零后学生都喜欢独一无二的东西。因而同样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要不断地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视觉和思维去观察事物,创造事物,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的能力。总之,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造型的教师。教师要做到创新性施教,大胆创新,勇于改变以往旧模式,做到让每节课都在欢快的氛围中进行,让每节课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让每位学生戒掉对范本及对老师的依赖,大胆想象勇于创新,从而更大程度的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教学素材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信息素养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信息技术价值的重要资源。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同样的教学内容组织了不同的教学素材,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截然不同!那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精心选择教学素材,从而打造一个简洁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呢?  一、紧扣教材,直面教学目标  引用教学素材并不意味着要抛弃教材,而是为了
期刊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教学上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借此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激活思想品德课堂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日益普及的同时也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在初中各学校都建有微机室或电教室,互联网络高效、敏锐的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的操作方式,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因多媒体教学能把声音、图像等生动地展示给学生,极大地激发
期刊
摘要:现代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做首要目的,高中数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体验并运用数学的精妙与多彩。尤其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思考和探索适合自己学好高中数学的学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  浙江省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已全面铺
期刊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借助数字化信息系统的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因为正常的课堂教学有相应的教学任务,所以可以开展第二课堂进行实验探究。作为第一课堂的延续,第二课堂具有第一课堂无法替代的作用。物理第二课堂活动是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开展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本文中,将就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在新课程实施的作用与意义以及开展形式展开讨论。
期刊
乌申斯基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须置疑的。”[1] 无疑,教育与幸福是与幸福密切关联的,教育以促进幸福为目的,“一种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 [2] 语文教育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二重价值,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以幸福的价值理念关照现实的课堂教学,使师生在亲密无间的交流与碰撞之中,共享语文教育
期刊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深入与改革,“以人为本”、“个性化发展”的理念已深入人心,由此也引伸到教研的改革。近两年,我园除了大组教研、课题组教研外,还根据园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个性特点及教育上的相通点,组成了形式多样的沙龙式教研团队,如:阅读沙龙、音乐沙龙、美劳沙龙等,旨在为教师营造民主平等、开放互助、自主和谐的教研氛围,为教师提供促进专业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重视引领,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作用  教育管理
期刊
导入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导入做得好,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导入做得不好,就会破坏正堂语文教学,我觉得导入要恰如其分,既不能随便设计,也不能穿凿过多。下面挽救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一、从文章的主旨导入  兴奋升温 ,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
期刊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的《论诗 》告诉我们:文学创作的出路就在于“力争上游”,超越前人,创出新意。同样,作为为一个语文教师,教学中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想办法开启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找到创新的源泉,学习创新,学会创新。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课堂氛围,诱发创新意识。 
期刊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加上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等世界重大活动,英语越来越受国人重视,并不断升温。大家学习英语也热情高涨。而作为英语学习的指挥棒——英语考试,特别是高考,以其空前的改革力度大踏步地由原来的语法理念考察型转变为“听、说、读、写”综合运用型考察。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指引了我们在学,教英语中要务求实用,改革进取、综合提高、全面进步。  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经
期刊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学习》上开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环节的展开”专题系列讲座,为广大一线教师吹散了浓重的迷雾。明确了教的根本目的——帮助学生学,教学环节与流程——“学的活动”,方法途径——依据文本体式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学情选择教学内容。  然而,教学内容的确定,难道是一线老师生杀予夺唯我独尊说了算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想学什么就教什么的?因为,教学活动要得以实现,至少有这几个要素:学生、老师、教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