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探討了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思政建设的具体措施,分别是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以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适当嵌入课堂教学。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课堂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书育人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1]。广东东软学院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全校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积极进行学情分析,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途径,从而达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
作为电子信息类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材选用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结合国内外通用的主流产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器件的主要技术、典型应用和连接方法。教材内容面向更新,联系实际,能适应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电路分析》《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了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但尚未涉及三极管、二极管等非线性器件所组成的电子电路,对电子技术的发展充满了好奇,但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对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不能在具体的电子系统中准确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此外,在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出现了大批美丽的逆行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来维护我们的岁月静好,在授课的过程作用,也应将此种奉献精神与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收获专业知识,更感悟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多种育人要素,如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等,深入研究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上述育人要素恰如其分地嵌入专业课堂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陷入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分开的困境。
2.1培养辩证思维
以图1所示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为例,在放大电路基极电位的确定过程中,考虑到基极电流很小,在基极的节点电流中可以忽略,是事物的“次要矛盾”,因此可以基极的两个电阻Rb1和Rb2近似看为串联,从而确定电路的基极电位。但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电路中的基极电流与流经Rb1的电流相比不可忽略,则基极的节点电流方程,基极电流就不再是次要矛盾了,电路的分析方法就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有旁路电容 和无旁路电容 的情形下,电压放大倍数并不相同,在有旁路电容的情况下,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大,但是受温度影响较大;无旁路影响情形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较小,但是不受温度影响,比较稳定,从而引出“有一利必有一弊”的观点,引导学生得出“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2.2多元化教学手段
笔者在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图2电路,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该电路能否实现?②如果不能,请指出原因。③这幅“电路”图对你是否有启迪?
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说这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电路。而教师则恰当地引入了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受控能量转换装置,在输入信号的线性控制下,将电路内的直流电源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如图2 所示。电路没有直流电源,这是该电路不能实现的一个原因。通过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还找出了该电路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能力、放大电路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等问题。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示例也给学生以启发。自然界万物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直流电源为放大电路提供了能量,三极管才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引导学生对放大电路中的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放大电路“放大”信号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寻找“不失真、能放大”的背后真相——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即三极管直流状态下的电流、电压信号),引导学生理解岁月静好背后负重前行者,同时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战役时的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们为了祖国的“岁月静好”,为了自己的未来“不失真、能放大”,做生活中的直流信号,负重前行。
如此一堂专业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感悟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结语
在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型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笔者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将矛盾论的唯物辩证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入凡事有利必有弊,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战中的典型事迹进行情感熏陶,将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建立,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郑义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需破解四“关”[J].教育现代化,2018,5(42):204-205.
[2]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3]堵国梁,黄慧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9,41(1):24-26.
(作者单位: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学院)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手段
课堂思政是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提升教书育人成效的一种重要手段[1]。广东东软学院树立“课程思政”的育人理念,不断完善全校合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机制。本文以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为例,积极进行学情分析,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努力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新途径,从而达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1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
作为电子信息类学生所接触到的第一门工程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教材选用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组编写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紧跟时代发展,结合国内外通用的主流产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着重介绍器件的主要技术、典型应用和连接方法。教材内容面向更新,联系实际,能适应当前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二年级上学期电子信息类本科生。此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电路分析》《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掌握了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但尚未涉及三极管、二极管等非线性器件所组成的电子电路,对电子技术的发展充满了好奇,但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足。另一方面,此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辩证思维,对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的专业知识学习中,不能在具体的电子系统中准确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此外,在新冠疫情的阻击战中,出现了大批美丽的逆行者,为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驾护航,用自己的负重前行来维护我们的岁月静好,在授课的过程作用,也应将此种奉献精神与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收获专业知识,更感悟到宝贵的精神财富。
2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建设
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方式,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多种育人要素,如爱国教育、社会责任、人生领悟、民族自信等,深入研究课程的每一个章节、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将上述育人要素恰如其分地嵌入专业课堂中,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避免陷入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政育人分开的困境。
2.1培养辩证思维
以图1所示的共射极放大电路为例,在放大电路基极电位的确定过程中,考虑到基极电流很小,在基极的节点电流中可以忽略,是事物的“次要矛盾”,因此可以基极的两个电阻Rb1和Rb2近似看为串联,从而确定电路的基极电位。但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电路中的基极电流与流经Rb1的电流相比不可忽略,则基极的节点电流方程,基极电流就不再是次要矛盾了,电路的分析方法就应该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有旁路电容 和无旁路电容 的情形下,电压放大倍数并不相同,在有旁路电容的情况下,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较大,但是受温度影响较大;无旁路影响情形下,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较小,但是不受温度影响,比较稳定,从而引出“有一利必有一弊”的观点,引导学生得出“根据需求,最适用的电路才是最好的电路”。
2.2多元化教学手段
笔者在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图2电路,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该电路能否实现?②如果不能,请指出原因。③这幅“电路”图对你是否有启迪?
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说这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电路。而教师则恰当地引入了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受控能量转换装置,在输入信号的线性控制下,将电路内的直流电源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如图2 所示。电路没有直流电源,这是该电路不能实现的一个原因。通过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还找出了该电路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能力、放大电路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等问题。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示例也给学生以启发。自然界万物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直流电源为放大电路提供了能量,三极管才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引导学生对放大电路中的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进行定性分析,研究放大电路“放大”信号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寻找“不失真、能放大”的背后真相——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即三极管直流状态下的电流、电压信号),引导学生理解岁月静好背后负重前行者,同时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战役时的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们为了祖国的“岁月静好”,为了自己的未来“不失真、能放大”,做生活中的直流信号,负重前行。
如此一堂专业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感悟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 结语
在模拟电子技术应用型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笔者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更不如授人以欲”的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能将矛盾论的唯物辩证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入凡事有利必有弊,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战中的典型事迹进行情感熏陶,将有助于学生价值观的建立,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科技报国的责任与担当。
参考文献:
[1]郑义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需破解四“关”[J].教育现代化,2018,5(42):204-205.
[2]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3]堵国梁,黄慧春“.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电子电气教学学报,2019,41(1):24-26.
(作者单位:广东东软学院计算机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