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ong790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和韩国都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两国的历史教育中存在某些共同的、带有普遍意义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因素。同时,由于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族文化、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两国历史发展各具特色,对于学校历史教育作用的认识和历史教育目标的确定也不尽一致。本文以21世纪初中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就中韩两国历史教育目标的共性及差异进行概括分析,以期为我国历史课程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中韩 历史教育 教育目标
  一、中国历史教育目标
  21世纪初中国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史教育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具体要求,具体而言:
  1.三个维度的目标紧密相连。对知识的掌握、对能力的培养、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统一整体,缺一不可。就历史课程而言,如果离开历史知识系统,就不能称为历史课程,历史课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宗旨,注重各项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态度并提升价值观。因此,“可以说对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对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核心、灵魂”①,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目标体系。
  2.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一个单独目标维度被提出来,用意非常明显,那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不仅要重视历史知识的习得,还要重视对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不单纯关注历史知识的灌输,同时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3.宣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历史教育永恒的主题。一个国家强盛与否,除了和人口、资源、土地等基本因素相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国家的公民对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以及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历史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奋斗史及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意识的重要学科。历史课凭借独有的课程优势,从历史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大力宣扬民族精神。
  二、韩国历史教育目标
  韩国自进行第七次课程改革后,以培养富有健全人性和创造性的人,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生活技能为目标。就历史教育目标而言:
  1.注重能力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的掌握是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途径。能力的培养是中国历史教育目标的重点内容之一,而韩国的教育目标当中,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洞察力、文化创造力、问题意识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等,体现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2.重视文化传承。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如何保持和发扬本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韩国自古以来就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因此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又能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此,继承和宣扬民族和国家的优良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3.关注用历史角度看待现实问题。对历史上的人和事,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设身处地思考,是在史料中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与发展现代公民客观理性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过去的事实得到现实的生命,未来世界有了过去的传承,才可能懂得如何站上巨人的肩膀,走在文明前沿。因此,一定要重视学会如何从历史角度解释与评价过去,一起解决和对待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韩历史教育目标比较
  1.中韩历史教育目标之同
  首先,从两国历史教育目标形式来看,注重历史教育目标体系的完整性。两国制定的历史教育目标都包括认知目标(历史基础知识、基本线索和基本概念等)、能力目标(行为、习惯、交际及各种能力等)和德育目标(价值观、信念、审美观和道德品质等)。对于上述目标,两国可能分类不同,表述不同,但不管如何分类,两国制定的历史教育目标都包含以上几方面内涵,从而形成完整的体系;其次,从两国历史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来看,都朝着教给学生最基础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素质,使之全面发展的目标发展。都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目标能针对学生各方面差异因材施教,以发展学生个性。都从学生发展角度注重能力培养,尤其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都通过历史内容的特殊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公民教育等,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都注重国际意识培养,把自己放在世界背景中,从世界历史视角了解本国历史。
  2.中韩历史教育目标之异
  首先,在教育目标的结构上,我国在总体目标下分三个维度对教育目标进行论述;韩国是在总体目标下以条目形式一一罗列出具体教育目标,将目标的三个领域隐藏在具体的陈述之中。中韩两国,教师的主要任务都是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我国制定的三维目标,是为了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为,三维目标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目标体系,并以学生发展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这三个维度进行有机整合,充分体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和肯定,以及对人的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关怀,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一拍即合;其次,在要求程度上,我国的层次性更加鲜明,使用的行为动词多于韩国。例如,中国同属于认知记忆目标层次的动词就分为知道、了解、认识等不同行为动词,而韩国只是使用了一个知道体现认知类的记忆目标层次。究其原因,是因为两国课程模式不同(在我国历史是一门独立学科、是分科课程,而在韩国历史则属于综合课程)。相比之下,我国描述更加具体细致,层次更加分明;再次,我国教育目标更具针对性,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历史学习提出的。如我国教育目标当中有很多初步学会、初步掌握等,强调基础性。而韩国由于是初高中统一的教育目标,因此没有明确提出强调基础性的目标,只是在之后学习具体内容时才会与高中有深浅区别。
  综上所述,中韩两国因处在相同国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受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多维度、多层次关注学生学习,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发展。从历史本身学科特点及社会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出发,需要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从历史视角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及人文素养,因此中韩两国历史教育目标存在诸多共同之处。另外,中国与韩国在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意识形态上都有着明显不同,这就必然导致两国价值取向不同,自然致使两国在学习历史的追求上不同,而这种不同又使得目标的层次和要求程度上存在差异。并且,两国在课程组织上也存在差别,一个是分科课程,一个是综合课程,因此两国历史教育目标必然存在明显差异。
  注释:
  ①李稚勇.历史教育学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4.
  参考文献:
  [1]马卫东.历史比较教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2]吴文花.中韩初中历史(社会)课程标准比较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其他文献
一、热点一:农业区位分析(西南地区种植马铃薯的区位分析)  (一)背景材料: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研讨会”上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力争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量和主粮化产品在马铃薯总消费量中的比重均有显著提升,让马铃薯逐渐成为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  (二)试题设计:2016年2月23日,我国农业部正式发布《关于推进马铃薯
笔者作为一名山区的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总结能力比较低,对于知识的系统性的把握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下面笔者结合“生物进化的原因”这一知识点,对于初中生如何应对考试做探索和思考。  笔者把这一知识点分为两部分给学生归纳复习:  一、结合实例分析生物的进化  1.生物保护色的基本概。  首先,掌握其概念是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人们把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作用是,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
当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内容、形式与“90后”大学生需要脱节、缺乏系统性和后期评价考核的根本问题.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从“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作用和系统科学管
摘 要: 信息技术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综合技能的人才。高校计算机专业需要为推动信息技术发展输送更多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需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革,促进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 教学改革 发展策略  引言  计算机是当今社会最流行、最必不可缺的工具之一,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便利,可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高校计算机
摘 要: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课,课程时间短,任务重,侧重动手能力培养,对软硬件要求较高。本文在分析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目的的基础上,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进行内容调整和实现方法改革,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电力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  一、引言  电力电子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高技术学科,在当今社会属于支撑科技,已被广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热工理论及应用”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情分析和课程特点分析基础上的课程设计,并从课程内容组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高职院校“热工理论及应用”的课程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依据。  关键词: 课程设计 课程实施 教学方法  “热工理论及应用”是研究能量转换与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
数学复习,面广量大,不少考生感到既畏惧,又无从下手。如何提高高三数学后期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教学体会,提出四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以纲为纲,明晰考试要求  所谓“纲”,主要指《考试说明》和《教学大纲》。简单地说,《考试说明》就是对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教学大纲》则是编写教科书和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摘 要: 高职语文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等特点,如何将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岗位技能联系起来,“六位一体”教学模式是首选捷径。本文从“六位一体”课程模式理念入手,探讨该模式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实践问题,希望对我国高职语文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六位一体 课程模式 高职语文 教学改革  一、“六位一体”课程模式理念  所谓“六位”,指高职课程教学组织和实施中必须突出的六个基本要素:
摘 要: 《项链》是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人们对其解读大多停留在女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但作为玛蒂尔德丈夫的路瓦栽先生一直是她身后的重要支柱和坚强后盾。本文着重讨论了路瓦栽的性格特征,以期让更多读者感受到路瓦栽的美好形象。  关键词: 小说《项链》 路瓦栽 形象分析  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的代表作品《项链》一直以来都被选入中学及中专语文教材中,它对读者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对这
摘 要: 制图课程教学普遍存在“生多师少”的现象,多采用讲座式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效果很差。现急需改革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之转向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模式,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方面,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模拟授课法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与学生在课堂上互动。同时把制图课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形成跨越空间的师生、生生互动及人机互动。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