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动手操作感悟数学魅力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手实践”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生有两宝,双手与大脑。”他提出了手脑并用的教育思想,认为要在“做上教,做上学”,并指出“新时代非脑手并用不可”。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每一位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会学习,在动手实践中经历数学学习过程,得到数学生活体验,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同时能够很好地进行探索、发现和创造,进而能解决一些实际应用问题。
  一、在操作中,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动手操作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奇是儿童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就要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指导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接触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内容,能够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延长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事物的奥秘,亲身经历探究知识和巩固知識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的魅力。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基本图形若干,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动手拼摆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图案,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拼出了火车、金鱼、电话、火箭、房子、机器人等形状,并且非常踊跃地展示给伙伴们看,并能清楚说出是用哪些基本图形拼出来的。这样,既把趣味性和知识融为一体,又较好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同时对知识的难点和重点较好的进行了突破和掌握。
  二、在操作中,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做中得到的体验是经验,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因此,我们要逐步地提取与学习目标有关的本质特征,再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表示出来,使之规范化、形式化,最后,依据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整合,使之成为规范化的数学知识。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设计的是龟兔赛跑的情境,乌龟跑的是正方形的跑道,兔子跑的是圆形的跑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这种比赛公平吗?为什么?他们跑的是图形的什么?从而引出圆的周长。让学生摸摸准备的硬币、圆形卡片,感受圆的周长是曲线的。然后再分组进行实验,分别用滚动法、绕绳法测量出1角、5角、1元硬币的直径和周长,然后,让学生计算出圆的周长大约是直径的几倍,从中发现规律,懂得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进而知道了它们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它是一个固定的数,得出圆的周长公式:c=πd或c=2πr。最后,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用语言表述思维过程,这样,通过动手与动口的结合,使学生顺利的实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从而掌握了学习方法。
  小学生的理解、记忆是建立在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的,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操作活动,耐心引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和发现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揭示规律、掌握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感受、自我探索获得的知识,才会根深蒂固地扎根在脑海中。例如在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课时,课前,我要求每组准备5根长短不同的小棒。让学生随意拿三根围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的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比如3、4、10;10、6、4……这样的一组小棒就不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思考原因。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实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发现了三角形边的关系,并在小组内将实验情况记录在表格中。用图表的方式把在动手实践中总结出的内容归纳起来,认真分析,归纳总结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动手实践是本节课的关键和重点。两次实验操作,学生手脑并用,经历了“提出问题—探索实验—发现规律”这一“做数学”的全过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什么情况下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一问题就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迎刃而解了。
  三、在操作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创新的意识
  动手操作既能帮助学生丰富表象,架起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实现新旧知识的转化,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知识,又能为学生的主动探索提供机会,为学生感知具体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来源创造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氛围。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运用转化的方法,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顺势启发学生:用一个三角形能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吗?这时候,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操作,他们发现,一个三角形也可以剪拼成平行四边形,并观察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学生在操作中,体会了转化的思想,实现了自我探究、自我创造,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 大连市普兰店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杨强)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喉癌Hep-2细胞系中CD133+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方法:流式细胞仪分选Hep-2细胞系中CD133+肿瘤细胞,MTT法测定CD133+肿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Western blot及RT-
微课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化解生涩难懂的专业理论知识,完成鲜活生动的模拟操作过程、弥补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场地紧缺等一系列教学难题。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通常,课程涵盖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
期刊
摘要: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必然要求课堂作出相应的变革。小学低年级通过“中华好传统”板块的教学,探索“转化改编,场景再现、贯通融合”等策略,渗透传统文化,丰厚人文底蕴,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华好传统”;课堂教学  教育部正式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排在首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文底蕴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为“修订版”)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明确强调: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数学活动是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的支点,而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制于自身的活动,学生的发展状况是与他们的活动状况和活动内容相一致的。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通过他们自身多样而全面
期刊
对于蒙古族学生来说,他们要学蒙、汉、英三语,在他们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但要排除本民族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而且还要在努力学好汉语的同时,不能将汉语学习的干扰带入英语学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操作型技能人才,学校应侧重于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应变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实施和管理,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职业素质为本位,以探究与实践为主要课程形式。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  一、“项目教学法”的内
通过智能式光电传感开关在光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实例,指出了背景光、暗电流及放大电路零漂的消除方法。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example of photoelectric switch in photo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