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精心打造互动的高效课堂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k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正的语文课堂,就像那“花红柳绿,莺飞蝶舞”的自然景象,我们在感叹它生机勃勃、魅力四射的同时又要关注到它各部分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真正有魅力和生机的语文课堂要求教师能够坚持与文本对话,与学生有效互动,从而相互促进,产生思维和灵感的碰撞,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打造互动的高效课堂的中心是高效,方法是互动,关键是组织和引导。怎样打造互动的高效课堂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与广大教师共同商讨交流。
  首先,在课堂准备环节做好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基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准备环节的互动常被很多教师忽视,但其实它在整个互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准备环节的互动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知道他们的兴趣、爱好,掌握他们对文本的认知程度等,以此来准备课前作业和上课的相关资料,进而达到有的放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为师生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打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在学习平台上下发课前任务后,在平台上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互动沟通、评价,确保课前作业的有效,以此促进课堂的高效互动,完成课堂任务。
  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长江三峡》时,对学生情况是这样分析的:我教的班级是17级旅游管理班。这个班男生女生人数各半,他们个性内敛,感情丰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散文的意境美和作者表达的感情。学生有求知的需求,但缺乏持久的热情,我就尽量给他们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有表达的欲望,但缺乏自信,我就对他们给予更多的鼓励,而不是批评。学生具备对写景散文初步的赏析能力,但对于散文的深刻内涵体会还有不足,我就把这个作为教学难点在课堂上加以突破。
  于是结合文本和教学重难点,我做了这样的课前准备:①学生登录学习平台,进入学习网站,按照教师发布的任务,阅读文章,解决生字词;了解刘白羽个人生平、主要作品及作品风格,写作背景等;了解三峡位置、特点、经典传说等常识,促进对文章的感知。②学生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加以品读赏析,可从情感表达、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并上传到班级平台,组内讨论分析,解决问题;③网上搜集三峡图片或者视频,上传到班级学习平台中;结合视频配上一段二百到三百字的三峡导游解说词。
  这样的课前互动,让学生在课前完成了预习,并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让课堂上的多边高效互动成为可能。事实证明,就是因为我与学生的高效课前互动,让我们在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进行都水乳交融,游刃有余。
  其次是师生在课堂学习环节的有效互动,它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现在的语文课堂,还有很多教师是为了“动”而动,依然采用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只做到与部分学生互动,互动的结果依然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甚至是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而忽略了与文本对话这一最根本的学习形式。语文教师应该尽可能避免表面的、浅层的、缺乏内涵的师生互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争取既完成文本学习任务,又引领师生心灵碰撞和思维发展的高效的互动。
  第一,充分借助图片、视频、课件、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互动的效果。
  恰当地使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师生互动的知识面,优化师生互动的课堂情境,点燃师生互动的激情,加深师生互动的力度。再举我教学《长江三峡》的实例,首先,在三峡优美风光短视频导入后,学生畅聊对三峡的了解和感受后激情澎湃,然后饶有兴致地走进文本,赏读全文。教师接着出示精心挑选的、可以鲜明体现三峡特征的图片,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到与它们对应的文字描写。学生带着探索欲望读课文,完成这一问题的同时又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完成赏析课文、总结写作特点的任务。整个教学重难点完成一气呵成,师生互动无论是对文本的把握,还是对作者情感的体会,都时有思维和灵感的碰撞,达到了高效的互动。当然,这样的课堂效果不仅是因为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还和教师的问题设计和小组合作的高效等多个因素有关,这就是我下面要谈的问题。
  第二,教师精心设计交流探究的问题,注重交流的质量,提高互动的效果。
  这一环节是最能体现课堂互动效果的环节。它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文本,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要交流和提高的问题,争取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我在教学诗歌《寻梦者》的时候,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梦的娇妍、寻的艰辛、人的坚毅,让学生展开学习和讨论。这三个学习主题,正好对应“寻梦者”这个题目。
  这个题目的设计,让学生思路清晰,避免了学生对诗歌总是觉得无从下手的尴尬。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分析意象的含义及作用,结合时代背景,体会文本的现实意义。期间,我在和学生深入交流诗人为什么选择“金色的贝”“桃色的珠”作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时,谈到了作者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诗歌特征,就有一位学生创造性地发现,作者选择这些意象,不只是得到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用“贝”和“珠”的意象,本身就表达了梦的美好和寻梦的艰辛。然后就有别的同学立刻联想到了现实中珍珠的形成过程,并站起来与大家讲述这个形成过程,得到了同学们一致的掌声。我马上补充道:“学习诗歌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并借助联想和想象来体验意境。”这节课的互动,不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对教师也有教学的促进,可以说是高效的互动课堂。
  第三,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的高效,是提高互动效果的前提。
  现在课堂的小组合作,往往是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讨论而讨论,更不用说讨论的高效了。想要达到小组讨论的高效,教师要精心安排小组学习任务和活动,并且一定要有竞争、反馈和评价。教学《长江三峡》时,我有一个这样的活动安排,小组把组内成员课前写的“三峡导游词”选出最好的,并且根据课堂所学加以修改和润色,课堂上分组展示。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互动效果。
  最后是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提高互动效果的补充。
  课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往往被忽视,但其实这种互动非常必要,是检验课堂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教师可以把课堂的总结和反思上传到学习平台,在平台上审阅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再做出相应安排。学生在平台上分享学习成果,也是加强生生互动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要革新,先革心。”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沒有课程的发展,让我们努力构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其他文献
文本细读是对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情感、主题等展开学习体味,深度挖掘文本的文学价值。教师在具体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操作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制约因素,对文本细读教学切入视角展开探究,从文本题目、文本诵读、文本鉴赏、文本主题等角度展开教学,为学生带来不同的阅读感知,促进学生个性阅读认知的构建。  一、题目  文本题目往往是文本的“眼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眼”。以题目为文本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是学生的写作成果,对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生活体验、写作情感和写作过程等方面重视度不够。个性化作文教学强调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目标,针对学生的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作文教学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基于个性化角度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生活体验、情感体验进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决定深度学习的关键是学生的学习活动。
文化不仅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而且是人们在群体生活中长时间进行摸索、实践、创造、积累的社会历史积淀物。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继承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启发学生用多元文化的思维来紧跟时代的步伐,用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态度来加强学生对各个国家文化的理解,以此来增加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向心力;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教材时,不仅让他们的人生观、世界
古代诗歌教学的难点集中在对诗歌的理解上,张玉新老师《杜诗三首》一课不在于传授给学生生硬的解读诗歌的方法,而是着眼于唤醒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美文可以怡情,而好课则
随着移植肾存活率越来越高,术后伴发移植肾输尿管病变的患者也出现上升趋势,追踪多年观察现将我们对移植肾输尿管病变的彩超诊断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输尿管并发症
海关总署改扩建工程中,西配楼屋顶为增层结构,支承柱截面尺寸太小,因此要求屋顶结构自重轻、对新增钢柱的附加力小,因此屋顶结构设计成索拱结构。屋顶跨度16.8m,纵向为13榀间距为4m
审查14部法规草案,先后对5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和调研、开展两次专题询问,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形成14份专项报告……回首5年,农村工委工作亮点频传
语用理念倡导要善于从教材文本中开掘随文练笔的价值资源,选择适切的策略引领学生进行随文练笔,在读中促进写,在写中深化读,在读与写的融通过程中,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基。  一、捕捉未尽之言,在扩展中练笔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浓郁的故事性,文本内涵张弛有度,详写之处挥毫泼墨,略写之处只寥寥数语,展现出浓烈的艺术魅力,给予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因为小学生关注力相对薄弱,文本阅读时往往不会细加揣摩,难以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