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中的经济故事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1361720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前读信的女子/〔荷〕约翰内斯·维米尔

  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窗前讀信的女子》绘于1657年。画面中一个女子在打开的窗前静静地阅读远方的来信,右侧亚麻布制成的青幔一直垂到地上,赋予了画作舞台般的效果。在前景中的桌面上,铺展着红色绣花的东方桌毯,桌毯上放着一个果盘和一些水果。
  英国牛津大学的卜正民教授从这个果盘中看到了不同寻常的地方。这是一个蓝白配色的中国瓷盘,在当时十分昂贵。而在卜正民眼里,这分明是一段全球贸易的故事。
  到达欧洲的第一件中国瓷器令观者惊叹不已,欧洲人认为只有用水晶才能形容这样的东西。
  中国瓷器的迷人外观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陶瓷制造业,世界各地纷纷仿制。不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以失败告终——他们仿造的瓷器无论外观还是手感,都与中国瓷器相差甚远。
  而中国的瓷器生产商并未因为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就不思进取,他们时刻在了解欧洲人的口味,以调整下一季的生产。例如17世纪20年代土耳其的郁金香风靡北欧时,景德镇的陶艺家就在他们制作的盘子上画了郁金香。尽管这些画匠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郁金香,他们笔下的花朵也几乎看不出是郁金香,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响应了市场的变化。
  中国的瓷器出现在维米尔的画室里,也并非偶然。在画家的故乡荷兰台夫特,人们非常看重中国瓷器,他们专心仿制,虽然质量远不如中国产品,但他们的产品非常廉价,因此在低端市场取得了成功。台夫特瓷器非常畅销,它们面向买不起中国瓷器的普通人。
  瓷器在美国经济学家皮帕·马尔姆格林眼里是另一个故事。
  在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时任总统顾问的皮帕·马尔姆格林无意间走进纽约市的布鲁明戴尔百货公司,她被那里堆起来的成套瓷器餐具吓到了。那些瓷器餐具上都印着俗气的万圣节图案。
  她自问:谁会有钱去买一套一年仅用一次的瓷器餐具呢?如果他们的房子还能放得下一套极少使用的万圣节餐具,那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房子太大了?为这样大的一套房子供暖需要多少钱?人们是不是花的比赚的多?如果人们今天花掉明天的钱,而不是把今天的收入攒起来以备不时之需,那就很令人担心。
  马尔姆格林从这些万圣节瓷器餐具中闻到了金融危机的气息,于是她卖掉房产,全家搬到租赁房中,躲过了随后到来的次贷危机和房价暴跌。
其他文献
茶包上的繪画日记
期刊
对男人来说,要改善父子关系还是相当容易的。我向许多人讲过下面这段发生在父子之间的对话。  一个年轻人试图填补与父亲之间的代沟。尽管已经很多年未曾与父亲通过电话,但儿子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打个电话。当父亲拿起电话听筒,儿子开始讲话:  “您好!爸爸,是我。”  “噢……你好!儿子,我去叫你妈来。”  “不,不要叫妈妈,我想跟您聊聊。”  短暂的停顿,接着——  “为什么?你缺钱吗?”  “不,我不缺钱
期刊
母亲是个盲人,她17岁时生了我。我长到4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他没有睁眼。见多识广的奶奶说:“小猫是出生7天后才睁眼的。”于是,我们全家人开始等待。可7天过去了,弟弟还是没有睁开眼睛。此后等了无数个7天,弟弟依旧没有睁开眼睛。  奶奶早没了,父亲也没了。最令人伤悲的是,2008年年初,不足60岁的母亲也没了。弟弟依旧没有睁开眼。  整个的童年、少年时代,我在太行山上度过,那里有我的欢乐,也有我的悲
期刊
我从事这工作是远不如人所想的那么便利的。最初的五年,文字还掌握不住,主要是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对付生活,方特别在不断试探中求进展。许多人都比我机会好、条件好,用一种从容玩票的方式,一月拿三四百元薪水,一面写点什么、读点什么,到觉得沒多大意思时,自然就停了笔。当然也有觉得再写下去也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终于为革命而牺牲的,二十年代初期我所熟悉的北大、燕大里不少朋友就是这样死于革命变动中的。也有些人特
期刊
我要写东西时,特别爱去星巴克。即使我不买他们的产品,也可以在他们的店里找个位置坐下来,插上电源,打开电脑。  这时,有些暖心的服务员会给我端上一杯温水和一份免费的糕点。众所周知,星巴克的饮品定价比市场上的同类产品都要高。星巴克的目标消费人群主要是上班族,但是你会发现,在星巴克的顾客群里,学生也不少。我注意到,很多学生会在星巴克里上网络视频课,还有一些会整理课间笔记。在星巴克,只要不自带食物,或者干
期刊
毛姆以高更的生活经历为参考,创造了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德这个角色。《月亮和六便士》成书于1919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全欧洲迎来新秩序和希望的时代。其时的毛姆45岁,正值创作巅峰期,《月亮和六便士》是他在全盛期写下的杰作,亦是其作家生涯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样重要的一部作品,为什么会选择高更作为笔下主角的原型呢?要知道,毛姆创作这部作品的时候,高更已经去世10多年了。  审视保罗·高更一生的经历
期刊
她走学术路线,研究范围从古典文学渐渐跨到当代文学,以评论为主,另用笔名写诗。那次餐会我念的那几句是她改写屈原《楚辞·九歌·山鬼》的诗句:  如今,披发于岩上  看看能否晒干一两件记忆  山风追逐蝼蚁  螻蚁眷恋你的残躯  仿佛有人在空谷散步  你终于明白  黄昏的咽喉  只不过是雨  餐会之后,我与她联系渐多。有时我去她任职的研究机构取稿,或是她来办公室交稿,理所当然一起去喝咖啡。她长我几岁,我们
期刊
在蓝河岸边有棵橡树,树下是我父亲经常驻足休息的地方。树枝伸展得很广,予人树荫。在树基周围长着松软凉爽的绿苔,我父亲经常躺在上面,有时会睡上一觉,河水潺潺的声音抚慰着他。有一天他来到这里,当他快要进入梦乡的时候突然醒来,看到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在河里洗澡。她的长发金光闪闪,散落在她赤裸的肩膀上,她的乳房娇小而浑圆。她用手捧起水来,让水顺着她的脸庞、胸口流到河里。  我父亲试图保持镇静。他不断告诉自己别
期刊
吴冠中在黄山写生,妻子为他撑伞  1983年6月7日,64岁的著名画家吴冠中带着妻子朱碧琴去黄山写生。当天中午,60岁的法国摄影家马克·吕布抵达黄山旅行,恰好看见吴冠中在雨中写生,妻子在后面为他撑伞。吴冠中作画的情景,吕布认为特别值得拍摄,但在他举起相机时,恰巧吴冠中作画结束,收起画夹匆匆地离开。  夜里,吕布找到吴冠中居住的旅馆,在愉快的交谈后,吴冠中答应吕布的请求,再次去黄山写生,让吕布拍摄他
期刊
刚登上“50年胜利号”时就听说,抵达北纬90度后有个活动,叫“北极点之泳”——所有参加者都将得到一张北极点冰泳证书,以资纪念。到达北极点那天,众人立于浮冰之上,完成一系列规定仪式。之后解散,自由行动,蓄势待发的冰泳参与者们,一窝蜂向艉部跑去。  为什么泳场选在艉部?  此地海冰呈铁壁合围之势,破冰船驶过的航路,留有百多米宽的冰裂带,可看见水波荡漾,尚未再次凝冻。探险队事先做好勘测,将一块与流动水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