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师范”本身就是一个限定词,既然是师范学校,那必然在教学方面要做好学与教的转变。从入学开始,身份就已经明确,既是学生又是老师,所以在教学中要掌握好教育的双重性。本文旨在对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特点进行浅谈,可使学生浅显地认识到从事师范专业所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摆正的心态。
关键词: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模式
一、知识的系统化、教学的整体化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要做好学与教的准备,要致力于面向小学,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大体上要做好对小学教材的熟知,有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教学素质。要做到以知识、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智能结构原则,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创造性发展的原则,面对小学体育任务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教的主要就是一些跑、跳、投、支撑跳跃等一些基本技巧。同样在师范院校,也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传授,尽可能的用一些模仿的动作进行传教。并且要学会运用自己学的某一点知识,就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作较有深度的分析,这样可让学生做好知识的系统化,积累到较多的教法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专业训练的规范化
师范生教体育的总体能力就是会喊口令,会带操,会教法。喊口令用地对与否,关系到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所以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语速适度,并且熟练地运用各种口令来进行调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带操的基本功,要有效的进行训练。在教法上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教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系统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体育活动的实践意识。对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对于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不是在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而是在实践中总结知识的要领,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高技术动作、技能能力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客观的体育实践活动反映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例如:投掷方面的铅球,你只懂得书中说的要在什么部位做什么动作,多大的力度,投掷的技巧,但是你不了解铅球真正拿在手上的重量,体会不到在身体部位上的感觉,要用多大的力道来投掷,所以你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总结经验,总结知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赛情节,所以对于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游戏,但是在这种大规模的游戏中,要做好规范性的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把握不好,整个课堂就变得混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身体素质有计划的进行选择游戏,并把游戏作为课时内容,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掌握适度原则,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五、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智结合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晨跑、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各种身体锻炼,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运动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学生在从事这些身体锻炼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能水平,这些外在看来仅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活动,实际上,在做这些体力活动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情感、意志都在进行着活跃的运动。有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有的人通过运动来进行意志的磨练,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体智相结合的身体思维模式,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进行推广应用。
六、体育教学过程的不固定性
体育教学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性别的差异上,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情况制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就不能采用固定式的教学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只有性别上的,还有身体上的特殊原因,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及时地调整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区别对待,从而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虽说是动态的,但万物皆有一定规律可循,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体育教学也一样,在体育教学中是要遵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外在环境的规律,适时的来调整教学方法,把握住这些特殊的因素,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良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来达到教学目标,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七、结束语
在上述文章中,浅谈了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这些教学特点,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特点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量体裁衣。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让每位同学在走出校园都能成为一个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高磊.《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J].体育师友,1984,(01).
[2]毛振明.《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体育教学改革思考之五》[J].浙江体育科学,1994,(05).
[3]汤志庆.《论学校体育教学的难点与重点》[J].浙江体育科学. 1994,(02).
关键词: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模式
一、知识的系统化、教学的整体化
作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在进入校园的那一刻就要做好学与教的准备,要致力于面向小学,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从大体上要做好对小学教材的熟知,有什么内容,需要什么教学素质。要做到以知识、技术、技能为中心的智能结构原则,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创造性发展的原则,面对小学体育任务主要就是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教的主要就是一些跑、跳、投、支撑跳跃等一些基本技巧。同样在师范院校,也要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传授,尽可能的用一些模仿的动作进行传教。并且要学会运用自己学的某一点知识,就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作较有深度的分析,这样可让学生做好知识的系统化,积累到较多的教法知识,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二、专业训练的规范化
师范生教体育的总体能力就是会喊口令,会带操,会教法。喊口令用地对与否,关系到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所以要做到口齿清晰,声音洪亮,语速适度,并且熟练地运用各种口令来进行调队。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带操的基本功,要有效的进行训练。在教法上要培养学生自主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适合自己的、合理的教法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育教学具有实践性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系统体育运动的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还要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体育活动的实践意识。对于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它与其他学科不同,对于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不是在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而是在实践中总结知识的要领,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提高技术动作、技能能力和技能水平,并通过客观的体育实践活动反映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例如:投掷方面的铅球,你只懂得书中说的要在什么部位做什么动作,多大的力度,投掷的技巧,但是你不了解铅球真正拿在手上的重量,体会不到在身体部位上的感觉,要用多大的力道来投掷,所以你要通过亲身实践来总结经验,总结知识,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四、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竞赛情节,所以对于体育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游戏,但是在这种大规模的游戏中,要做好规范性的教学,还是有一定难度,如果把握不好,整个课堂就变得混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在进行游戏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和身体素质有计划的进行选择游戏,并把游戏作为课时内容,这样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很好的掌握适度原则,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兴趣。
五、体育教学过程中体智结合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晨跑、做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各种身体锻炼,通过这些方式进行运动学习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学生在从事这些身体锻炼时,需要具有一定的体能水平,这些外在看来仅仅是一种体力上的活动,实际上,在做这些体力活动的过程中,人的思维、情感、意志都在进行着活跃的运动。有的人可以通过运动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绪,有的人通过运动来进行意志的磨练,所以体育教学过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体能,而且也促进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种体智相结合的身体思维模式,在师范院校的体育教学中,要合理进行推广应用。
六、体育教学过程的不固定性
体育教学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动态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性别的差异上,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老师要根据情况制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这样就不能采用固定式的教学模式,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仅只有性别上的,还有身体上的特殊原因,总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及时地调整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区别对待,从而来满足学生的需要,确保较好的教学效果。可是,虽说是动态的,但万物皆有一定规律可循,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体育教学也一样,在体育教学中是要遵循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外在环境的规律,适时的来调整教学方法,把握住这些特殊的因素,就可以不变应万变。因此在师范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要以良好的教学组织工作来达到教学目标,以动态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七、结束语
在上述文章中,浅谈了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这些特点是针对大部分人而言,并不是每个人都符合这些教学特点,所以,在进行教育教学中,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同学的自身特点和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量体裁衣。更好地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让每位同学在走出校园都能成为一个合格教师。
【参考文献】
[1]高磊.《师范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J].体育师友,1984,(01).
[2]毛振明.《大单元教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体育教学改革思考之五》[J].浙江体育科学,1994,(05).
[3]汤志庆.《论学校体育教学的难点与重点》[J].浙江体育科学. 19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