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探索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ddv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教育模式进行探索,阐述了高校勤工助学开展过程中亟待改进的地方,以创新勤工助学工作管理为目标,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管理者、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在勤工助学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促进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勤工助学;创业教育;管理工作
  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学生在高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意识不断提高,多数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更加迫切,因而,勤工助学活动的影响及吸引力不再局限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越来越多的学生要求参与勤工助学活动以增加自身社会实践经历,提升个人综合素养。鉴于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导向下,创新勤工助学的工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拓宽高校勤工助学开展渠道,进一步完善高校勤工助学教育管理模式,提升勤工助学受益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勤工助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勤工助学的资金来源渠道少,难以满足当前学生的需求
  按照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勤工助学工作的通知》的规定,勤工助学的资金主要来源包括学杂费收入中划出的5%的经费、从学校预算外收入中划出的一定比例的经费等。从经费的预算来看,高校每年基本的下拨资金基本保持不变,间接导致了每年的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数量定额,工作岗位出现了“供”远远少于“求”的现象,与当前学生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
  2.新的勤工助学渠道拓展力度不够,勤工助学岗位数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勤工助学岗位的固定性和传统性造成勤工助学人员的工作性质只是“协助、辅助型”,这些人员与社会的交流、合作甚少,无法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渠道,导致勤工助学的“市场化”及从“输血型”向“造血型”的发展转型无从说起,无法创造更多的物质利润和更多的人力资源市场,故而无法提供更多的岗位和资金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主观能力与勤工助学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3.勤工助学岗位和平台不足,勤工助学的人员结构单一
  从字面上了解,“勤工助学”有解决困难、帮助学习的重要作用。学生从工作中获得酬金的同时,个人的专业、工作能力也得到锻炼。然由于勤工助学的岗位数量不多,且基本只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置,导致勤工助学的工作人员大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这容易造成相关人员的特殊化和印象化,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勤工助学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产生隔阂,部分未获得岗位锻炼的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免产生羡慕、嫉妒的心理。
  4.勤工助学队伍工作岗位、工作地点难以集中,不利于有效管理
  勤工助学的类型主要有行政助理、科研助理、实验室协管员、工勤助理等,由于岗位在空间、时间和专业上的差异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院系无法将所有的勤工助学工作岗位集中在一个固定的场所进行,导致勤工助学在实际运行中难以进行统一管理,容易造成管理机制涣散。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的教育内涵具有一致性
  创新创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说,本文所讲的广义的创新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是着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养的教育。从这方面来讲,与《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所阐述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的宗旨是一致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勤工助学管理中,管理者一方面要创新工作理念,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勤工助学岗位,细化分工,合理搭配勤工助学人员结构,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作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组织自我管理,协同发展,实现勤工助学从“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实现工作稳步、可持续发展,以此完善勤工助学的管理工作。
  三、创业教育视角下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工作管理的主要对策
  1.根据学科特点,分阶创建多元化的勤工助学岗位
  (1)初阶勤工助学岗位。该岗位主要为办公室行政助理、工勤人员助理等岗位,其资金来源为教育部及学校的财政拨款。该岗位的工作人员一般为低年级的学生,在人员的选拔上要多考虑一些特殊群体学生,如单亲家庭学生、孤儿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勤工助学平台,解决他们在生活中的部分困难,并在工作中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寓教于人,为该部分学生健康发展提供帮助,使其尽快建立自信,从而积极、快乐地成长。
  (2)高阶勤工助学岗位。此部分岗位主要以学科、专业进行分类,在勤工助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养。如教师的科研助理、教学助理、实验室管理员等岗位。该岗位一般要求为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或一年级中成绩优秀、工作能力强的学生,其人员结构一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同时辅以少数家庭经济非困难但有参与实践意愿的学生。
  2.根据岗位的设置情况,合理搭配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结构
  高校要合理搭配勤工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困难学生的比例,使这两个群体的学生有更多交流,同时给予部分非困难学生历练的机会,丰富勤工助学工作平台,拓展勤工助学渠道,使高校勤工助学之路越走越广。
  通过创建多元化的工作平台,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结构得以优化,使勤工助学队伍中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辅以其他普通学生,避免学生群体的分割,逐渐在广大学生中形成积极、良好的影响,进而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
  3.创新勤工助学管理机制,使勤工助学管理工作有序发展
  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资源、人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选拔工作能力好、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担任勤工助学队伍的主要管理干部,细化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分工安排,严格落实专人责任制,形成管理合力。高校要定时召开勤工助学工作会议,及时进行工作布置和调整,加强对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要求勤工助学人员及时上交记录本作为考勤检查依据,并进行每月一次的工作总量核实工作,确保勤工助学有效进行。在日常工作中,高校要定时检查勤工助学人员的工作状态,要求每個工作人员认真撰写工作日志,详细记录每一天的工作情况,并定时对其工作日志进行检查。每学期勤工助学结束之际,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撰写工作总结,使其总结过去,积累经验;同时此工作总结也可作为我系来年修正工作计划及完善勤工助学工作的参考依据。   4.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丰富勤工助学开展形式
  (1)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大学生创业中心作为勤工助学的主要平台,在此工作平台中,以学校资助管理部门、大学生创新创业学院、院系资助部门为管理部门,其工作岗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主要负责人,要有一定创新能力、专业技能、符合创业中心人员配置要求,且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在校大学生;第二部分,大学生创业团队的主要团队成员,此部分可在家庭经济困难、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踏实肯干的学生中选拔,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向学校各专业招聘。大学生勤工助学创业中心的创建主要以学科、专业为特色,加强学校与政府、企业等的联系,广泛开展为校内外的智力、技术方面的开发、服务。在运行中,既锻炼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就业与创业的能力;同时又创造了经济效益,为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运行和勤工助学工作人员的酬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进而为大学生勤工助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2)丰富勤工助学开展形式。高校要完善勤工助学运行机制,实现高校勤工助学的可持续发展,使勤工助学工作由“福利资助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型,实现市场“产业化”、经营“实体化”、发展“基地化”。唯有如此,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实现勤工助学工作的“自我造血”功能,源源不断地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机会。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勤工助学的开展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如科技创新开发、家教服务、教育产品开发、法律咨询、外文翻译、市场调研、广告宣传、举办知识与技术培训班、社区家政服务等。通过丰富多样的勤工助学形式,高校可以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实践,丰富大学生的阅历。
  四、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在勤工助学工作中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
  高校要在勤工助学工作平台中形成多级梯次岗位,在实际工作中形成激励机制,以工作平台和职位的高低凸显提升空间,以此激励广大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奋发向上。让勤工助学的大学生在工作中了解创业的艰辛,进而更加爱岗敬业,懂得勤工助学资金的来之不易,懂得感恩,并在勤工助学群体中相互传递感恩教育,达到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双重效果。同时,高校要充分利用勤工助学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校园中度过,学习、生活主要贯穿于教室、宿舍、食堂之间,与社会接触的时间不多。勤工助学活动使他们有机会与社会接触和交流,走出学校与各种类型的人沟通合作,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使其不断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陈晓飞,谭红生.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07(2):69-71.
  [2]张陟遥.高校勤工助学的价值理念:以育人为本[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4):79-81.
  [3]薛浩.高校勤工助学规范化运行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142-143.
  [4]曲娜.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5):32-33.
  基金项目:2015年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融入潮商创业精神的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5-C-06)。
  作者简介:柯東贤(1983—),广东揭阳人,硕士,辅导员,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创业教育。
其他文献
日本安全深受其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地缘政治历来是日本政府考虑其安全战略的重要手段。本文简略地回顾了二战前日本安全政策的地缘特征,着重分析了战后日本安全战略中的地缘政
在玉米生产上,各地通常以果穗的苞叶枯白且松散即可收获了,其实不然.例如掖单12、掖单13和掖单20号等当前推广种植的几个紧凑型品种,这些品种有早白皮、晚成熟的"假熟”现象,
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取决于教学设计的改革。笔者对此作了多年探讨与实践。现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高中地理新教材第六单元第六课)一课的改
蚁群算法是通过模拟蚂蚁觅食而发展出的一种新的启发式算法,算法中参数的设置一直是依靠经验和试验来确定的,造成试验工作量大而且收敛速度慢;研究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调整信
根据苏州气象资料和太湖水情资料分析,1980年以来,太湖地区气候灾害演变的特点表现为隆冬偏暖、初夏高温、盛夏偏凉等气温异常的频度明显上升,降水仍持续40年准周期变化,1980年至1990年初雨水异
首先,采用分离式仿真法,将基于整车结构正面碰撞计算模型所得的B柱减速度曲线作为碰撞加速度冲击波曲线,加载于台车试验环境中的乘员及其约束系统正面碰撞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其次,
<正> 通过压蔓与整枝,调节控制西瓜植株生长和分布,使藤叶排列整齐接受阳光照射,减少病虫危害,促进座果以提高西瓜品质和产量。 1 压蔓 西瓜压蔓可防止大风吹摆损伤藤果,有利
摘 要:本文从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相关的阅读推广路径进行探索,以期对引导大学生的阅读行为,培养阅读习惯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路径  数字时代的到来使得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阅读习惯正在逐渐发生改变。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新媒体阅读的发展趋势不可阻挡。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新媒体冲击下,应该如何创新阅读推广服务,科学引导大学
农业综合开发是新形势下扶持和保护农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如何抓住机遇,切实推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结构调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结构调整中存
用放射配体受体结合分析法,测定致惊药物红藻氨酸(kainic,KA)和印防己毒素(picrotoxin,Pic)对小白鼠下丘脑、大脑皮层、海马、小脑四个脑区^3H-GA-BA和GABAA受体结合的影响。结果显示,KA、Pic均能明显降低各脑区^3H-GABA和GABAA受体的结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