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上海祭忆》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是现代中国摄影术的故乡。上海开埠后不久,西洋照相术就开始传入中国,上海是这一技术传入的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从那时起,差不多每一段上海的历史,都有大量的影像记录。《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上海记忆的面相。
  “上海祭忆”,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对于上海来说,1980年代是一段尴尬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上海,依然在岁月的沉睡中延续着昔日的旧梦。跟六七十年代相比,除了更加拥挤之外,并无太大变化。它有时确实就是一段被刻意淡忘的历史。通过这些照片来记忆,同时,这种记忆仿佛一场祭奠仪式,照片陈列于某处,昔日那些空间和事物,如今早已变得面目全非,这些照片所记录的,确实就像是那些逝去的时间、事物、情形和场面的“遗照”,是对逝去的时空的追思和缅怀。
  唐载清是当代上海摄影的活化石。或许因为职业的缘故,他早期的照片属于明显的“样板摄影”,这种图片往往是“摆拍”。它们当然也是上海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而那些作为背景的高楼和街道只有上海才有,但上海城市生活的真相可能被淹没在意识形态洪流当中。对街头的市民日常生活场景的记录,是唐载清一类的官方主流摄影表达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寻找新的镜头表达,成为唐载清,乃至整个上海摄影界在1980年代的努力的方向。与此同时,民间自发的影像记录也开始兴起。一批民间身份的摄影师尝试着有意识地去拍摄一个时代的上海城市生活,尤其是市民日常生活。
  “平民性”是这一阶段上海摄影的一个十分醒目也十分重要的特征。1980年代,社会生活开始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与南方沿海地区相比,上海的变化虽然不够大,也不够剧烈,但日趋世俗化、市民化和非政治化,则是一个基本的趋势。摄影师,尤其是民间独立摄影师努力将镜头对准自己身边、街头巷尾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如王耀东的“广场系列”中的普通市民和路人,龚建华镜头里纷乱的弄堂生活。徐喜先干脆将镜头对准市郊村镇。大都市的边缘地带,非典型的城市空间和生活,这些内容尤其容易被忽略和遗忘。
  “瞬间性”是这一阶段上海摄影的另一基本特征。既然摄影术是一种记忆的艺术,而记忆有时关乎时间、由时间所限制的,那么如何处理时间经验,就显得很重要。“抓拍”技术乃是从根本上保留了时间的“瞬间性”。在“抓拍”的瞬间,时间是因对象自身的存在状况所主导,从而被记录下来。最典型的是杨元昌的名作《师徒》,抓住普通人真实的瞬间,比起“摆拍”出来的“样板摄影”来得更具视觉冲击力和精神震撼力。大量瞬间“抓拍”,实际上也是在尽可能多地保留日常生活的“平民性”。这一点,也是1980年代摄影语言转型的重要标志。
  “实验性”则是这一阶段上海摄影的第三个基本特征。首先是杨元昌的摄影。杨元昌是一个有着明显的摄影话语转型自觉的摄影师。杨元昌的“肖像系列”开始刻意偏离摄影术的“仿真性”,尝试着让摄影成为摄影师美学意图和生命意志的自觉表达。杨元昌所处理的不是具体的和实体的人、物、景,而是关于色彩、光线和时间等投射在人、物、景之上的诸如对比、界限、距离、反差和逆转之类的光影关系。这种纯粹的光影艺术的追求,使得摄影术摆脱了单纯的记录、拍照的技术而成为一种观念和美学表达。杨元昌等人的摄影与先锋文学、实验美术、前卫音乐、新潮电影等一起,共同构成了1980年代的先锋文化运动的主潮。
  先锋性的话语革命一旦被发动,其影响是无可消除的。同时代其他摄影师虽然未必像杨元昌那样自觉和极端,但也都无可避免地打上了先锋文化的印记。陆杰镜头下的街景,明显就不再是一种实录,而是对大都市生活中混乱瞬间的抓捕,对城市中变与不变的部分的对比,对街景中“实”与“虚”、“满”与“空”等空间范畴的反差的迷恋,尤其是对人与城之间的隔离、对峙的紧张关系的描述。王耀东的“广场系列”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空间系列,它有着不可忽视的独立立场和鲜明的个性。王耀东显然在努力寻找与官方主流图像话语的差异性,他的镜头里的广场,不再是一个官方政治仪式的空间,而是城市市民生活空间的一部分。王耀东刻意凸显了空间的“无用性”,空旷,寥落,人群的散乱分布,被一种偶然性所支配,被某种凝滞、松弛、漫不经心,甚至无聊所充满。空间与人群之间有一种不协调的关系,让人感到平常而又有一些不适。曾经的政治性的严肃、神圣,被冲淡和消解,甚至或多或少蕴含了某种反讽性效果。
  相比之下,顾铮则走得更远。顾铮摄影的前卫性和实验性是显而易见的,他在摄影师群体中,是主体意识最为明显、话语风格也最为鲜明的一位。顾铮的影像话语或可称作“窥视话语”。或许,可以在阿兰·罗布·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或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中,可以看到这一话语的原始形态。在顾铮那里,摄影师不是一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神气活现招摇过市的征服者,相反,他刻意扭曲和压制了摄影师的身份和地位。顾铮摄影中摄影师的主体位置很特别。摄影师仿佛一个城市的旁观者,一个身份不明的过客,以好奇而又怯生的眼神,偷偷打量那些林立的建筑物和街景。在某种程度上说,顾铮把摄影师还原为一个服从于照相机镜头的人,摄影师好像一个不懂摄影的普通人,只不过被照相机偶然召唤而来,胡乱地拎着照相机,任由镜头自己拍摄。同时,他也不是这座城市的主人和常客,这些太熟悉这座城市的人,容易迷恋自己记忆中的某些东西,美好的或可恶的。而陌异化了的“窥视者”的眼光,则以一种零度的视角和中性的情感,一种介乎于记忆与遗忘之间的状态,与这座城市的建筑、街道、空间和景物偶然相遇。这种偶然性,使得这些有一种不稳定感,它不再是那个曾经熟悉的故乡,相反,他让熟悉的事物变得陌异,有了距离,乃至某种隔绝状态,从而产生一种不真实的荒诞感。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样一种状态,使得顾铮的镜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
  自由地拍摄、自由地观看、自由地表达,无疑是《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乃至一切观看的艺术的基本目标。1980年代的上海摄影,在时间、空间、语言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艰难而且卓有成效的努力。因为摄影师们的这些努力,人们看到了一座城市无法切断的时空记忆的图像形态,以及在这些图像中所依稀闪现的艺术家执着的眼神和自由的灵魂。
其他文献
5月4日的上海文化广场华彩异常,舞台上正在谢幕的是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主演黄丽娅身着大师张叔平手工缝制的华美旗袍,与穿了三件套西装梳了个光亮油头的胡歌一阵翩翩起舞之后,倏然一个定型——迎上台的神秘嘉宾,竟然是“永远红润童颜”的白先勇先生。而当白先勇在演员的拥簇下,笑呵呵说出“今晚,尹雪艳又回到了上海!”的时候,满场暴风雨般的掌声将这一场谢幕的气氛推上了最高潮。  当晚,在台下激动观剧的作曲家
期刊
上海是名副其实的“魔术重镇”,并以“海派魔术”闻名国内外。海派魔术诞生于中国近代的上海,后因影响力大,又扩展到长三角一带及更远的地方。海派魔术对上海乃至中国的现代魔术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仅把中国的魔术带进了现代艺术的舞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开创了魔术的新纪元。然而,新世纪以来,随着北京、广东魔术的迅猛发展,浙江、安徽省的快速赶超,海派魔术的发展相对滞后,面临着不小的困境。  近日,上海杂协和文学院以
期刊
本期的两张魏宗万照片,均摄于1992年。小照片为祖忠人抢拍的作品,当年文联组织文艺家参观冼星海故居,在故居前,魏宗万与男高音歌唱家张世明对唱“王老三,我问你……”,诙谐幽默,别具一格,引得一片喝彩,边上有于飞、程之、书法家张森等。不过此张照片,魏宗万不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而那张崔益军拍摄的大照片,是老崔专程上门为老魏所摄。老崔钟爱老魏,是缘于当年看魏宗万表演的哑剧小品《单间浴室》,没有音乐,没有语言
期刊
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心中最重要的女人“尹雪艳”,在其诞生47年后首度从小说中走出来,活色生香地站在了光鲜夺目的上海舞台上。对白先勇而言,小说《永远的尹雪艳》很重要;对上海来说,沪语话剧《永远的尹雪艳》也很重要——因为它有效验证了:就像“尹雪艳总也不老”(白先勇语)一样,上海文化同样不会老,只要气候合适,这块沃土就会长出奇花异树,姿态迷人,春意浓浓。  用“上海话”演话剧,这是《尹雪艳》夺人眼球的最亮
期刊
好不容易回一趟上海,发觉自己真正地落伍了。  你以前熟悉的马路弄堂被拆得一干二净,造起像碰门板似的高层楼房。小时候专门吃2分的阿三头递过来的名片上也带个什么“长”,你却还记得过去他拖鼻涕打弹子的样子,不知与这个踌躇满志的大人物如何应对。以前喜欢的平民食物被包装得面目全非,价钱则是几个跟斗翻上去,味道呢,远不如过去。刚来美国用人民币来估算生活指数,现在你在上海用美金来换算商店里的天价商品,付钱时心里
期刊
1943年,高梨痕导演了一部名为《丹凤朝阳》的影片,他找来了王丹凤与另一位可塑性极强的男明星姜明分任男女主角。高导演选王丹凤来演这部影片果然使这部作品风靡海上并在全国打响。这是王丹凤从影以来主演的第七部影片了。王丹凤这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用“大红大紫”这四个字来形容是十分确切的。  “丹凤朝阳”作为我国的成语,源出《诗经·大雅》,是比喻贤才得遇良机。王丹凤这位影坛“贤才”在她的一生中确实遇到过多
期刊
这三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是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四月的清雨与哀思已经过去,落下一些文字,以示纪念。  谢晋  二十多年前的时光,我还年轻,初到曲协。那时大导演谢晋名声显赫,如日中天。在一期曲艺讲习班上,我和大导演交集。谢晋导演来讲课,我负责在门口迎接。记得那天暴雨倾盆,谢导不顾湿漉漉的衣服,随即坐下,开始讲课。他讲了什么,我真的记不全了,只记得谢导说喜欢评弹,他在执导电影时,融进了不少细腻的评弹手
期刊
1970年3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其中关押的犯人,大都是狱内其他中队送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以及从监狱医院出院后还需继续治疗者。四月中旬起,我被编入“未决组”——组内大都是原关押在市内各看守所尚未判决的罪犯。这些人患病后,当时也由监狱医院负责治疗。  壹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  狱中的一年
期刊
微博上突然亮出一支蜡烛,说程乃珊去世,不由得心头一惊。  其实我同程乃珊不熟,非但不熟,简直是陌生,除了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这位海派女作家的名字,就是断断续续的一些身世传闻,上海老克勒的孙女,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走,她有她特别的世界观,她的蓝血论……当然,我也知道她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夏天是读书的好季节,斟上一杯柠檬水,放上一盘我喜欢的查理林的英语怀旧金曲CD,边上伴着连体婴儿般的老伴,互相唠叨一番,争辩
期刊
民主与法治时报刊文说,历史上,德国也是有“上访”的。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有问题或遇到麻烦首先也想到找政府。只不过德国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所以民众会根据不同情况找不同的政府部门。抗议方式是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举牌子表达述求或写信反映问题,抱怨信如雪片般飞向政府各个部门。  德国政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思路是首先削弱政府的权力,从而让人民逐渐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有限。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把社会、经济、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