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影片《天使爱美丽》为例,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进行分析。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解构主义是特点为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的一种反传统思潮。与传统的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的影片不同,《天使爱美丽》以独特的角度反英雄、排斥宏大叙事、反宗教、嘲讽主流意识形态,解构我们了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孤独平庸的人一辈子都不快乐”的固有概念,并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我们阐释了“孤独”和“快乐”的新涵义。
【关键词】:解构主义 反英雄 孤独 快乐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的思潮。自1967年德里达《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这一理论正式确立。“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扯到意义、惯例、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
德里达发现二元对立其实是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模式,而解构主义批评,就是首先把每一对概念之间的主次、先后关系颠倒过来,然后再说其他。解构主义批评不仅仅应用于文学领域,更广泛应用于哲学、历史等其他领域。
本文中,筆者以影片《天使爱美丽》为例,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进行分析。
影片《天使爱美丽》是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爱情电影。影片以主人公艾米丽的生活与爱情做为故事主线,同时交叠着艾米丽生活中各类人物日常的琐碎细节。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经验都被大大的淡化,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则是我们平常并未留意的小人物的真实快乐。
与传统的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的影片不同,《天使爱美丽》以独特的角度反英雄、排斥宏大叙事、反宗教、嘲讽主流意识形态,解构我们了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孤独平庸的人一辈子都不快乐”固有概念。并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解读记录生活中零散的小细节,为我们阐释了“孤独”和“快乐”的新涵义。片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只是安然自在的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首先是沉溺于自己异想世界的艾米丽,其本身荒诞的行为通过影片细节的刻画描摹而让观众深深爱上了这个姑娘电影。孤独的童年使得长大后的艾米丽也有些自闭,然而艾米丽并没有因此而厌世消极,相反,寡言少语的艾米丽通过帮助别人并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主人公艾米丽放佛一直就是“孤独”的代名词。甚至在影片推荐中都对这部影片定义为“孤独主题”的电影。“孤独”这个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主人公艾米丽身上。的确,艾米丽是孤独的。在艾米丽小时候,艾米丽的爸爸鲜少拥抱她,所以当父亲对小小的艾米丽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时,艾米丽竟然因为过于激动导致心跳过快,因此她失去了和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从此在家里由母亲对艾米丽进行教育。艾米丽唯一的朋友是一条叫做“抹香鲸”的鱼,而“抹香鲸”却因为受不了家里的气氛多次自寻短见,最终被艾米丽的母亲放生。艾米丽就这样失去了她唯一的朋友。而艾米丽的母亲也在教堂的意外事故中丧生。艾米丽有着许许多多的怪癖:她喜欢捡鹅卵石在圣马丁运河上打水漂;她喜欢把手插进装有谷粒的口袋的最深处;喜欢用汤勺尖敲破烤布丁上的焦糖;喜欢买一粒无花果和三粒坚果;喜欢提一些很笨的问题;喜欢做一些小事情帮助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快乐。艾米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朋友的她多年来一直都是孤独的。故事中艾米丽的生活方式是孤独的,甚至是有些畸形的、自闭的,而这样的爱美丽,却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一直不快乐的生活着。相反的,在她孤独、偏执、自闭的背后,有的是不为人知的最纯粹的快乐。
在影片中,艾米丽无意间发现了多年前不知道是谁视若珍宝的小盒子,并决定帮助小盒子找到它的主人。在一系列艰难的搜索后,小盒子终于回到了原来主人的手中。只是当时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他激动的打开小盒子,在盈眶的热泪中回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珍贵记忆。酒馆中的老人絮絮的说着生活中细碎的琐事,艾米丽骄傲快乐的沉浸在自己伟大的成就感中。纵然孤独自闭,但内心仍纯洁美好,在自己无边的孤独中,艾米丽终究是找寻到了属于自己快乐。
同样的,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纷纷在自己的孤独中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在成人录影店工作的尼诺,和艾米丽有着相似的孤独和偏执。尼诺喜欢收集各个地铁站、火车站的快照机亭底部那些被遗弃揉碎的证件照;喜欢收集水泥未干的时候被人误踩的脚印的形状样子;喜欢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笑声。尼诺和艾米丽一样,他也没有朋友,陪伴他的是这些奇奇怪怪的怪癖和他各种荒诞怪哉的行为。尼诺把那些被视作“垃圾”的证件照碎片仔仔细细的拼好并用心的做成相册,这些都是尼诺最引以为傲的珍宝。这个在别人眼中完全不合群的孤独尼诺则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享受自只有他自己能懂的快乐。
影片没有叙述任何重要的宏大事情,只是对生活小细节和人物的小怪癖来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比如,失意小说家到处碰壁,被出版社拒绝了30多次的作品并不像我们平常生活中那样进了碎纸机,相反的,咖啡店里每个人非常喜爱这个本该在碎纸机里的作品。这个平庸失意的孤独作家,虽然没有成功出版他的作品,却仍然坚持着写作。于他而言,这份坚持和咖啡店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他作品的喜爱,已经是他孤独创作中最精彩真实的快乐部分了。
故事里的他们,相同的孤独,却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和精彩。他们从不关心金钱、地位、美貌权势等等问题,在常人眼中的他们是孤僻的、偏执的、怪诞的,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没有被无边的阴郁笼罩。纵然孤独,纵然荒唐,在自己孤独世界的象牙塔中,每个人终究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精彩。
【关键词】:解构主义 反英雄 孤独 快乐
解构主义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倡导的一种反传统的思潮。自1967年德里达《语音与现象》、《论文字学》、《文字与差异》三部著作的出版标志这一理论正式确立。“解构”主要不是一个哲学、诗、神学或者说意识形态方面的术语,而是牵扯到意义、惯例、法律、权威、价值等等最终有没有可能的问题。解构主义的特点是反权威、反成规、反理性、反传统。
德里达发现二元对立其实是传统哲学把握世界的一个最基本的模式,而解构主义批评,就是首先把每一对概念之间的主次、先后关系颠倒过来,然后再说其他。解构主义批评不仅仅应用于文学领域,更广泛应用于哲学、历史等其他领域。
本文中,筆者以影片《天使爱美丽》为例,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批评方法进行分析。
影片《天使爱美丽》是法国导演让·皮埃尔·热内执导的爱情电影。影片以主人公艾米丽的生活与爱情做为故事主线,同时交叠着艾米丽生活中各类人物日常的琐碎细节。在这部电影中,我们所熟知的日常经验都被大大的淡化,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则是我们平常并未留意的小人物的真实快乐。
与传统的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的影片不同,《天使爱美丽》以独特的角度反英雄、排斥宏大叙事、反宗教、嘲讽主流意识形态,解构我们了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孤独平庸的人一辈子都不快乐”固有概念。并以其独特的视角,通过解读记录生活中零散的小细节,为我们阐释了“孤独”和“快乐”的新涵义。片中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他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作为,只是安然自在的活在自己的生活里。首先是沉溺于自己异想世界的艾米丽,其本身荒诞的行为通过影片细节的刻画描摹而让观众深深爱上了这个姑娘电影。孤独的童年使得长大后的艾米丽也有些自闭,然而艾米丽并没有因此而厌世消极,相反,寡言少语的艾米丽通过帮助别人并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主人公艾米丽放佛一直就是“孤独”的代名词。甚至在影片推荐中都对这部影片定义为“孤独主题”的电影。“孤独”这个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主人公艾米丽身上。的确,艾米丽是孤独的。在艾米丽小时候,艾米丽的爸爸鲜少拥抱她,所以当父亲对小小的艾米丽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时,艾米丽竟然因为过于激动导致心跳过快,因此她失去了和同龄孩子接触的机会,从此在家里由母亲对艾米丽进行教育。艾米丽唯一的朋友是一条叫做“抹香鲸”的鱼,而“抹香鲸”却因为受不了家里的气氛多次自寻短见,最终被艾米丽的母亲放生。艾米丽就这样失去了她唯一的朋友。而艾米丽的母亲也在教堂的意外事故中丧生。艾米丽有着许许多多的怪癖:她喜欢捡鹅卵石在圣马丁运河上打水漂;她喜欢把手插进装有谷粒的口袋的最深处;喜欢用汤勺尖敲破烤布丁上的焦糖;喜欢买一粒无花果和三粒坚果;喜欢提一些很笨的问题;喜欢做一些小事情帮助身边的人,给他们带来快乐。艾米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朋友的她多年来一直都是孤独的。故事中艾米丽的生活方式是孤独的,甚至是有些畸形的、自闭的,而这样的爱美丽,却没有像人们预测的那样一直不快乐的生活着。相反的,在她孤独、偏执、自闭的背后,有的是不为人知的最纯粹的快乐。
在影片中,艾米丽无意间发现了多年前不知道是谁视若珍宝的小盒子,并决定帮助小盒子找到它的主人。在一系列艰难的搜索后,小盒子终于回到了原来主人的手中。只是当时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白发苍苍,他激动的打开小盒子,在盈眶的热泪中回想起了自己童年的珍贵记忆。酒馆中的老人絮絮的说着生活中细碎的琐事,艾米丽骄傲快乐的沉浸在自己伟大的成就感中。纵然孤独自闭,但内心仍纯洁美好,在自己无边的孤独中,艾米丽终究是找寻到了属于自己快乐。
同样的,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也纷纷在自己的孤独中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在成人录影店工作的尼诺,和艾米丽有着相似的孤独和偏执。尼诺喜欢收集各个地铁站、火车站的快照机亭底部那些被遗弃揉碎的证件照;喜欢收集水泥未干的时候被人误踩的脚印的形状样子;喜欢收集各种奇奇怪怪的笑声。尼诺和艾米丽一样,他也没有朋友,陪伴他的是这些奇奇怪怪的怪癖和他各种荒诞怪哉的行为。尼诺把那些被视作“垃圾”的证件照碎片仔仔细细的拼好并用心的做成相册,这些都是尼诺最引以为傲的珍宝。这个在别人眼中完全不合群的孤独尼诺则在自己的孤独世界里享受自只有他自己能懂的快乐。
影片没有叙述任何重要的宏大事情,只是对生活小细节和人物的小怪癖来进行细致的刻画描写。比如,失意小说家到处碰壁,被出版社拒绝了30多次的作品并不像我们平常生活中那样进了碎纸机,相反的,咖啡店里每个人非常喜爱这个本该在碎纸机里的作品。这个平庸失意的孤独作家,虽然没有成功出版他的作品,却仍然坚持着写作。于他而言,这份坚持和咖啡店里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对他作品的喜爱,已经是他孤独创作中最精彩真实的快乐部分了。
故事里的他们,相同的孤独,却都有自己不同的快乐和精彩。他们从不关心金钱、地位、美貌权势等等问题,在常人眼中的他们是孤僻的、偏执的、怪诞的,然而他们的生活却没有被无边的阴郁笼罩。纵然孤独,纵然荒唐,在自己孤独世界的象牙塔中,每个人终究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