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的开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状况良好;体育类社团在促进学生心理和性格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但上海市高校体育类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社团赞助的筹划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关键词:学生社团 发展对策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社团已经成为一支在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群体。如何引导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了解当前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教育改革以及社团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上海部分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及社团成员。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9份,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回收率92%。
2.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数理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数理报告的归纳总结,提炼出研究的核心概念。对研究主要目的进行问题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高校中具有积极影响力和重大凝聚力的群体。经调查统计得知,上海高校的学生社团共有712个。其中,211工程学校的社团为403个,占56.6%;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社团为224个,占31.5%;专科学校为85个,占11.9%。成立时间最长的社团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摄影协会,成立时间为1980年。65%的社团有自己的指导老师。目前上海市高校社团活动覆盖学生人数达10万人,占接近上海高校学生总数的60%。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社会科学、学术科技、文学学术、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综合这七大类。可见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状况良好,社团类别较多,覆盖学生人数较广。
3.2 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功能
高校体育社团就是在大学校园内建立的一种体育组织、团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社团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活动内容、活动计划、活动时间。高校体育类社团为参与成员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的平台和机会,有助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不断提升自信,全面发展。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1]体育社团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学习或掌握几项基本体育技能,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如图1所示,在问卷调查中,31.79%的学生认为体育类社团主要功能为学习体育技能。另有约26%的学生认为体育类社团可以结交朋友、增强身心健康。可见,高校体育类社团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强健身体,同时也在促进学生心理和性格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
3.3 上海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由于大部分由在校学生自行创办、组织活动、安排社团内容。在社团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经问卷调查后统计得出几点上海高校体育类社团存在的问题。首先,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体育类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团创办者自身不具备举办或协办大型活动的能力,缺少展示自我与外界沟通的平台。具体来说主要是参与社团活动后不能进一步参与或组织体育比赛和外校交流等活动。其次,体育类社团开展有偿活动的收入及校内外商家赞助十分薄弱,体育类学生社团经费来源途径单一,基本只是社团基本活动收取的会费等。并且自身创造盈利能力较弱,与一些类似表演类社团相比,自身参与盈利性活动机会较少。最后,一部分体育类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对体育学生社团功能的多样性及全面性了解的不透彻,在社团建设中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也是阻碍学生体育类社团发展一大重要因素。
4 结语
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状况良好,社团类别多,覆盖学生人数较广。高校体育类社团在促进学生心理和性格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但上海市高校体育类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社团赞助的筹划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进一步丰富社团信息资源;力争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化,并逐步完善管理和运行体制,是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韦瑞英.杨技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十月下.
[2]郑秋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社会化转型及管理研究[J].浙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12.
[3]闫慧.论大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晋中学院学报.2009.06.
关键词:学生社团 发展对策
1 概述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上海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迅速。社团已经成为一支在高校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群体。如何引导高校体育社团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高校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部分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了解当前体育社团、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教育改革以及社团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2.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主要是上海部分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及社团成员。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79份,有效问卷368份,有效回收率92%。
2.2.3 数理统计法
用Excel 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数理分析
2.2.4 逻辑分析法
数理报告的归纳总结,提炼出研究的核心概念。对研究主要目的进行问题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上海高校学生社团现状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社团逐渐成为高校中具有积极影响力和重大凝聚力的群体。经调查统计得知,上海高校的学生社团共有712个。其中,211工程学校的社团为403个,占56.6%;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社团为224个,占31.5%;专科学校为85个,占11.9%。成立时间最长的社团是复旦大学的学生摄影协会,成立时间为1980年。65%的社团有自己的指导老师。目前上海市高校社团活动覆盖学生人数达10万人,占接近上海高校学生总数的60%。高校学生社团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社会科学、学术科技、文学学术、志愿服务、体育健身、综合这七大类。可见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状况良好,社团类别较多,覆盖学生人数较广。
3.2 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功能
高校体育社团就是在大学校园内建立的一种体育组织、团体。成员具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社团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活动内容、活动计划、活动时间。高校体育类社团为参与成员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身的平台和机会,有助于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不断提升自信,全面发展。教育部2002年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1]体育社团的出现正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学习或掌握几项基本体育技能,有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如图1所示,在问卷调查中,31.79%的学生认为体育类社团主要功能为学习体育技能。另有约26%的学生认为体育类社团可以结交朋友、增强身心健康。可见,高校体育类社团活动不但能使学生强健身体,同时也在促进学生心理和性格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
3.3 上海高校体育类学生社团存在的问题
学生社团由于大部分由在校学生自行创办、组织活动、安排社团内容。在社团运行过程中也会存在诸多问题。经问卷调查后统计得出几点上海高校体育类社团存在的问题。首先,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体育类社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团创办者自身不具备举办或协办大型活动的能力,缺少展示自我与外界沟通的平台。具体来说主要是参与社团活动后不能进一步参与或组织体育比赛和外校交流等活动。其次,体育类社团开展有偿活动的收入及校内外商家赞助十分薄弱,体育类学生社团经费来源途径单一,基本只是社团基本活动收取的会费等。并且自身创造盈利能力较弱,与一些类似表演类社团相比,自身参与盈利性活动机会较少。最后,一部分体育类学生社团的管理者对体育学生社团功能的多样性及全面性了解的不透彻,在社团建设中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这也是阻碍学生体育类社团发展一大重要因素。
4 结语
目前上海市高校学生社团开展状况良好,社团类别多,覆盖学生人数较广。高校体育类社团在促进学生心理和性格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特殊的功效。但上海市高校体育类社团在社团活动的组织、社团赞助的筹划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因此,进一步丰富社团信息资源;力争组织活动形式多样化,并逐步完善管理和运行体制,是高校体育类社团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所在。
参考文献:
[1]韦瑞英.杨技创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对策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十月下.
[2]郑秋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社会化转型及管理研究[J].浙江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9.12.
[3]闫慧.论大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晋中学院学报.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