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丰富而琐碎,尤其是文言文。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表现出热情普遍不高,被动学习,态度冷漠、毫无兴趣的状况。《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灵感,让我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有了许多的改变。多种新型默写方式能否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性”?这就要有配套的评价机制。
关键词:文言文;默写方式;有效性;评价
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丰富而琐碎,尤其是文言文。
学习的知识点字词的考点有重点字词的解释,也有特殊词语的知识考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句子要考翻译还要有特殊句式的知识考点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文章的内容要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也要理解。我们所用的苏教版语文书,初三上册有一个专门的单元学文言文,而到下册就有两个单元来学文言文。上下两册共有11篇文言文,这么多的知识点,光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初三的学生为中考做好文言文扎实的积累,就必须让学生落实到笔和纸上。于是常规战打响了:第一战周周清。以九下的《愚公移山》为例。我们的周周清试卷里包括一题文学常识。有“面、且、懲”等26个单字解释,有“反、汝、亡”等5个通假字,有“方、河、阳、阴”等10个古今异义字,有“箕畚、险、聚”等7个词类活用,11个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的翻译),还包括对文章内容、寓意以及人物性格的问答题7个。满满当当反正面一张试卷,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可是这只是第一战,还有第二战,对于周周清过程中掌握不好的学生,我们要进行单个重默的巩固。我们还有第三战,到复习的时候,再把周周清试卷中的所谓的重点和精华再提问默写。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巩固就是来回几轮的“轰炸”。因此,很多同学在学习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这样状况:脑袋里一团浆糊、学习效果不好,学过的知识记忆模糊,以致不少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是因为,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疲劳。于是有经验的语文老师,经过一段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后,就要穿插学习一篇现代文,因为现代文要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文言文那么复杂和琐碎。曾几何时学习现代文也成了一种“解脱”。但这样的招数,只是暂时缓解,并不能长远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表现出热情普遍不高,被动学习,态度冷漠、毫无兴趣的状况。
《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灵感,让我在以后的文言教学中有了许多的改变。
《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给我们展示的别样课堂:rap,能让英语课上枯燥的单词变成学生口中韵律感十足音符。“找茬”,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打破书本迷信,打破教师迷信,更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中多元理解文本,理解作者。数学课上,进行大胆的“猜想”,让学生在“猜想”中,促进其几何直觉的形成,积累从直观经验,操作体验过渡到演绎推理的经验,从而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生命科学课上,他们有以小组合作式的“课堂3分钟演讲”,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和灵感的舞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课堂形式中,总有一个“点”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总有一个“点”可以拉回他走神的神经,总有一个点能刺激他,让他有参与的欲望。让文言文的教学中学习的“点”多,不就形成了一根成长的“线”,积累起来的“线”,不就编织成学习文言文乐趣的面了吗?
于是文言的默写成了这样的形式:
1. 同位中,左边的同学默写,右边的同学批改,找到一个“茬”给他加一分。反过来一样积分。这样既避免同位一起默写有“偷瞄”的嫌疑,又让彼此之间有了竞争的新鲜感。
2. 周周清试卷由各组轮流出,重点小组讨论,老师审阅通过。批改和统计错误也由他们组来进行。这样的方式,既让他们找到“小老师”的优越感,又让他们有了当“小老师”的新鲜感。
3. 小组竞赛默写。每个小组成员自己独立准备后,由组长负责安排一对一帮扶和检查。课前,利用前后黑板,由小组轮流出题,进行口头测试。测试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其中必答题,由老师叫小组内相对比较薄弱的同学来回答。经过个人准备、小组帮扶、口头测试等多角度,多形式的“训练”,老师再针对易错和重点的知识点进行默写,这样360度全方位的测试,学生在“嬉笑”中就高效的掌握了繁琐的知识点。各项比赛我们都进行小组积分、量化、评比。
4. “最强大脑”——单元测试。学完一个单元的文言文,我们要进行单元测试。把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的知识点,按照文学常识、词、句、问答题的形式出题。此次出题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尽可能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
多种新型默写方式能否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性”?这就要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但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不可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于是师生达成共识:“不看聪明看勤奋,不看起点看进步,不看现在看将来”,无形中就是给所有的学生建立了一个有梯度但却合理的起跑线。所以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喜欢用阶段性的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否。如果成绩有所提高,证明此阶段他的学习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他们的评价内容不仅有阶段性成级分析,更多是评价内容:默写文言文的兴趣与动机,默写的完成情况,纠错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每个环节又根据程度的高低分为四到五个标准,学生可以根据标准自评,还可以互评,然后综合打分,做出此阶段的评价曲线图,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探求对策。这样由表格绘制他的阶段性曲线图,用数据来彰显这个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情况,很直观地看出此阶段的学习情况。
语文教学可谓博大精深,在探讨的过程中,希望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为文言文教学献良策、尽微力。
作者简介:
李敏,现就职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中心中学。
关键词:文言文;默写方式;有效性;评价
语文学习的知识点丰富而琐碎,尤其是文言文。
学习的知识点字词的考点有重点字词的解释,也有特殊词语的知识考点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句子要考翻译还要有特殊句式的知识考点包括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文章的内容要理解,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也要理解。我们所用的苏教版语文书,初三上册有一个专门的单元学文言文,而到下册就有两个单元来学文言文。上下两册共有11篇文言文,这么多的知识点,光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初三的学生为中考做好文言文扎实的积累,就必须让学生落实到笔和纸上。于是常规战打响了:第一战周周清。以九下的《愚公移山》为例。我们的周周清试卷里包括一题文学常识。有“面、且、懲”等26个单字解释,有“反、汝、亡”等5个通假字,有“方、河、阳、阴”等10个古今异义字,有“箕畚、险、聚”等7个词类活用,11个句子翻译(重点句子翻译,被动句式和倒装句式的翻译),还包括对文章内容、寓意以及人物性格的问答题7个。满满当当反正面一张试卷,密密麻麻的知识点。可是这只是第一战,还有第二战,对于周周清过程中掌握不好的学生,我们要进行单个重默的巩固。我们还有第三战,到复习的时候,再把周周清试卷中的所谓的重点和精华再提问默写。因此,对于文言文的巩固就是来回几轮的“轰炸”。因此,很多同学在学习一段时间的文言文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现这样状况:脑袋里一团浆糊、学习效果不好,学过的知识记忆模糊,以致不少学生渐渐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这是因为,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学生生理和心理疲劳。于是有经验的语文老师,经过一段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后,就要穿插学习一篇现代文,因为现代文要掌握的知识点没有文言文那么复杂和琐碎。曾几何时学习现代文也成了一种“解脱”。但这样的招数,只是暂时缓解,并不能长远有效地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表现出热情普遍不高,被动学习,态度冷漠、毫无兴趣的状况。
《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这本书给了我许多的灵感,让我在以后的文言教学中有了许多的改变。
《课堂改进的30个行动》给我们展示的别样课堂:rap,能让英语课上枯燥的单词变成学生口中韵律感十足音符。“找茬”,让学生在语文课上打破书本迷信,打破教师迷信,更让学生在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中多元理解文本,理解作者。数学课上,进行大胆的“猜想”,让学生在“猜想”中,促进其几何直觉的形成,积累从直观经验,操作体验过渡到演绎推理的经验,从而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生命科学课上,他们有以小组合作式的“课堂3分钟演讲”,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和灵感的舞台。在这样多姿多彩的课堂形式中,总有一个“点”可以让学生“动起来”,总有一个“点”可以拉回他走神的神经,总有一个点能刺激他,让他有参与的欲望。让文言文的教学中学习的“点”多,不就形成了一根成长的“线”,积累起来的“线”,不就编织成学习文言文乐趣的面了吗?
于是文言的默写成了这样的形式:
1. 同位中,左边的同学默写,右边的同学批改,找到一个“茬”给他加一分。反过来一样积分。这样既避免同位一起默写有“偷瞄”的嫌疑,又让彼此之间有了竞争的新鲜感。
2. 周周清试卷由各组轮流出,重点小组讨论,老师审阅通过。批改和统计错误也由他们组来进行。这样的方式,既让他们找到“小老师”的优越感,又让他们有了当“小老师”的新鲜感。
3. 小组竞赛默写。每个小组成员自己独立准备后,由组长负责安排一对一帮扶和检查。课前,利用前后黑板,由小组轮流出题,进行口头测试。测试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其中必答题,由老师叫小组内相对比较薄弱的同学来回答。经过个人准备、小组帮扶、口头测试等多角度,多形式的“训练”,老师再针对易错和重点的知识点进行默写,这样360度全方位的测试,学生在“嬉笑”中就高效的掌握了繁琐的知识点。各项比赛我们都进行小组积分、量化、评比。
4. “最强大脑”——单元测试。学完一个单元的文言文,我们要进行单元测试。把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的知识点,按照文学常识、词、句、问答题的形式出题。此次出题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尽可能做到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
多种新型默写方式能否真正的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性”?这就要有配套的评价机制。但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不可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于是师生达成共识:“不看聪明看勤奋,不看起点看进步,不看现在看将来”,无形中就是给所有的学生建立了一个有梯度但却合理的起跑线。所以日常工作中,我总是喜欢用阶段性的测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成长与否。如果成绩有所提高,证明此阶段他的学习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他们的评价内容不仅有阶段性成级分析,更多是评价内容:默写文言文的兴趣与动机,默写的完成情况,纠错问题的能力,合作与交流。每个环节又根据程度的高低分为四到五个标准,学生可以根据标准自评,还可以互评,然后综合打分,做出此阶段的评价曲线图,然后,师生共同分析找出原因,探求对策。这样由表格绘制他的阶段性曲线图,用数据来彰显这个孩子这一段时间的学习状态情况,很直观地看出此阶段的学习情况。
语文教学可谓博大精深,在探讨的过程中,希望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为文言文教学献良策、尽微力。
作者简介:
李敏,现就职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中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