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质量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民心相通的对策建议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dahua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质量 中蒙俄 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五通”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其他四通建设提供坚实的社会和民意基础,既是确保“一带一路”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推进中蒙俄民心相通夯实民意基础,促进东北亚区域繁荣与发展,践行中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缩小区域公共服务差距,有助于提升内蒙古对外开放软实力,形成内蒙古开发开放新格局。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民心相通的主要成效
  (一)不断扩大与俄蒙文旅合作,夯实了民意基础
  内蒙古积极推进和落实中蒙俄三国签署的重要文件中涉及的旅游相关内容,积极协调国家相关部门与俄蒙签署了《中蒙俄“茶叶之路”旅游线路开发合作意向书》《中蒙跨境旅游合作协议》等配套文件。充分利用三国互为主要入境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的有利条件,内蒙古牵头建立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机制”,成立了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联盟。据统计,2019年内蒙古接待俄、蒙游客人数分别为77万余人次、81万余人次,占自治区接待外国游客总人数的81%。同时,先后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进行文化交流的意见》,提出与俄蒙以及其他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举措,提供合作支撑。构建或参与中蒙文化交流周、文化月、中蒙博览会、内蒙古文化周、俄罗斯·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等,精心打造涵盖会展、论坛、互办城市活动等文化交流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中俄蒙三国文化交流。
  (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构建了教育交流合作新格局
  内蒙古落实国家《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精神,鼓励高校“走出去”开展境外办学。目前,内蒙古高校共有18个专业取得了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许可;承办了“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与高等教育科技合作发展国际论坛”“中蒙高等教育发展论坛”等;由内蒙古师范大学牵头发起,共同倡议成立中蒙俄“丝绸之路”沿线大学联盟。目前,内蒙古已形成了包括中国政府奖学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蒙古国边防军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和校际间的学生交流项目等多方联动的留学资助体系。
  (三)开展科技、医疗交流合作,温暖三国民心
  内蒙古践行《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中涉及医疗和科技交流合作内容。具体来讲,与蒙古国在蒙医药研究、传染病防治、互派医疗人员、学术交流等方面建立了长效合作机制;共建中蒙生物高分子应用研究联合实验室,被认定为首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举办科技博览会、与俄、蒙等国家共建院士专家工作站,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人才、技术、项目合作对接。医疗合作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自疫情爆发后,中蒙俄三国从官方到民间密切沟通,积极共同抗击疫情。中国毫无保留同俄蒙方分享防控经验和信息,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充分展现了疫情无情人有情,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精神。
  (四)拓宽了媒体和智库合作,增进友谊互信
  媒体合作方面,落实国家“文化走出去工程”总体要求,内蒙古开播的“草原之声”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成为提高内蒙古文化在蒙古国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成立“中国影视剧喀尔喀蒙古语译制中心”,不断提升外宣传播能力;依托“中俄地方合作交流年”,共同推进了电影、电视剧等领域的深化合作。智库合作方面,内蒙古自治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多家智库机构创立“中蒙俄智库国际论坛”,组建中蒙俄智库合作中心(联盟),通过凝聚三国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成果的共识和力量,有力推动了中蒙俄三国合作倡议的深入对接。建立智库合作机制,实现常态化交流。通过中俄蒙智库合作联盟共同理事长会议,逐步完善修订《中蒙俄智库合作中心(联盟)章程》,明确了合作宗旨、常态化的组织管理机制和主要任务等。
  二、中蒙俄经济走廊民心相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俄蒙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安全监管水平不高,三国稀缺跨境旅游专业人才,影响跨境旅游服务质量提高。中蒙俄三国对彼此的旅游资源、产品、出入境政策认知不足,导致旅游市场没有形成合力。旅游合作跨国营销宣传力度不足,官方和民间的跨国旅游推介、营销机会较少,影响力不足,参与企业面窄,导致跨境旅游的群众基础薄弱。中蒙俄文化交流活动尚未实现市场化。中蒙之间开展的文化周、文化月、文化年等诸多交流活动多以官方组织,特定参与者为主,部分文体娱乐活动不公开售票,受众面窄,带动民间交流程度有限。文化交流合作配套服务有待提高。目前,既精通俄语、蒙語,又懂相关文化的专业人才匮乏,三国文化交流向高档次、高水准方向发展较缓。
  (二)教育合作有待完善
  中蒙俄三方办理互访人员手续体制、机制有出入。如,内蒙古高校、科研机构人员赴俄蒙时办理签证效率较低,有时不能在规定时间之内出国。三国缺乏针对性语言人才的联合培养,对经济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存在制约。中国赴俄蒙的留学生留学目的各异,专业集中在语言文化等“文科”学科,理、工、医学生物、生态、环保等理工科留学生较少,人才培养目的性、专业性不强。
  (三)科技合作创新和医疗合作力度有待提升
  科技合作方面,内蒙古的总体科技投入水平较低、产业创新能力较差、创新的意识不强,国际合作项目的科研水平较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有待加强。内蒙古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与俄罗斯及蒙古围绕重点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尚处于探索阶段,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有待拓展,产学研合作亟待深化。医疗合作方面,医疗合作制度还不够完善。内蒙古与蒙古国卫生领域交流较频繁,但赴蒙古国进行义诊活动和输出药材、器械输出等手续办理繁琐,受中蒙两国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资质认定标准不一的影响,双方在外科手术、蒙医蒙药等方面的合作尚未开展。   (四)智库和媒体合作的开放和国际化程度有待加强
  智库合作方面,存在课题合作、论坛论文集等成果较多,实际落地实施的较少,重理论而轻实操;科研合作大多为校际间的合作,研究领域集中于蒙古学、农牧业、草原资料和蒙药开发等,前瞻性研究较少;课题合作、学术论坛参与人员多以研究人员和官员为主,一线人员和企业人员参与的较少;与俄、蒙地區设立的其他国家研究机构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媒体合作方面,外宣工作细节有待提升,网络媒体还需规范化,需再加强媒体正面引导作用。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文旅合作新模式
  一是建议中蒙俄三国之间应建立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及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之间的信息交互平台,形成符合国际旅游规范的市场化、管理机制,提高跨境旅游宣传,提升彼此的旅游资源、产品、出入境政策认知度,助推俄蒙跨境旅游市场环境。二是建议加快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政策体系,免签或简化旅游签证办理手续,解决8座以下自驾车辆不能赴蒙旅游问题,真正实现跨境自驾游。打造“旅游+采购”线路,开发对中蒙俄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完善三国互旅环境安全保障制度,降低互旅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打好跨境旅游的群众基础。三是建议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中涉及的文化领域合作内容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文化交流品牌,培养文化人才。应蒙方诉求加强姊妹城市实质交流、影响,继续利用好中蒙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机制,应俄方诉求开展人道主义合作,做到民间外交和官方外交相结合,国内外民众诉求相结合。
  (二)推动教育合作取得新进展
  争取扩大国家支持内蒙古扩大高等院校联合办学资质范围和互派教师、留学生规模,达成完善的互认学历机制。建议制定保障人才利益制度,健全良性互动交流与合作机制。针对教育交流与经贸合作相互脱节,人文交流与民众脱节现象,建议加强留学人才的专业性,做到教育与发展需求相结合。培育“以人为本”人文交流理念和“合作文化”理念,构建认知共同体。
  (三)构建科技和医疗三国合作新平台
  一是建议结合俄罗斯与蒙古国的重大科技需求,鼓励与俄蒙两国相关机构合作,围绕重点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者联合研究中心,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培训中心和培训基地,广泛开展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管理与政策、科技评估、科技创业等培训。二是建议加强重大科技项目合作。重点加强与俄罗斯及蒙古国在现代农业、能源化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国家科技合作与交流。三是鉴于已在内蒙古满洲里建立中俄蒙合作医院,建议在俄蒙设立中俄蒙合作医院分院,让其成为固定的蒙医药对俄蒙合作交流、常态化国际医学交流平台。四是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协调中蒙两国对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资质认定标准,同时加强蒙医药的对外服务贸易专项支持力度。
  (四)推动智库和媒体合作实现新突破
  智库合作方面,建议在俄蒙建立中俄蒙合作研究分院,派驻中方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当地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和民间资源开展研究;与在俄、蒙地区设立的其他国家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借鉴与俄、蒙人文交流成果较好的方式、方法;实行智库合作参与人员结构多元化。建议相关研究人员深入调研的同时吸纳各领域一线工作人员和企业人员参与其中,使研究成果更具务实并有实际操作性;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32个具体项目为重要选题,联合开展研究,为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建言献策。媒体合作方面,建议设立中蒙俄媒体合作交流中心,整合媒体资源,搭建“报纸有文字、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信息、杂志有内容、‘脸书’和‘推特’有固定阅读者”的“五位一体”的全方位“五位一体”宣传矩阵;加强三国网络媒体监管,净化网络媒体中存在的负面信息,做好外宣部门舆情监测、舆情管理工作,为三国合作奠定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其他文献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税收优惠 鼓励类产业 执行情况  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从 2001年起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三轮税收优惠政策都规定对设在西部地区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 15% 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至今已实行20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0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延续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财政部公告2020年第23号),公告决定对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进行延续。  一、
期刊
关键词:内蒙古 中蒙俄 政策沟通  在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过程中,推进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民心相通都离不开政策沟通的支持。“十四五”时期,内蒙古高质量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政策沟通,对于提升设施联通、贸易畅通、金融融通和民心相通水平,促进经济走廊走实走深具有重大意义。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政策沟通的主要成效  (一)中蒙俄多层次协商会晤机制基本形成  内蒙古与蒙古国经济发展部常设工作组会议机制
期刊
关键词:内蒙古 俄罗斯 蒙古国 资金融通 开放  一、主要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我国要实行高水平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开放的重要载体离不开全方位、多元化的金融支持,走廊建设蕴含着大量的金融服务需求,为我国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二、主要成效  一是内蒙古同俄蒙在金融领域的合作日益深入。鉴于
期刊
关键词:内蒙古 中蒙俄经济走廊 战略构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确定的六条经济走廊之一,中蒙俄经济走廊将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与欧洲经济圈连结起来,形成一条从亚洲到欧洲的北方通道。高质量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有助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我国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我国构建和谐周边、增强内蒙古发展动力和提高内蒙古向北开放水平。  一、
期刊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 联动开放 空间布局  中蒙俄经济走廊联动开放新格局即实现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有效联动、内蒙古沿边与国内腹地、沿边与沿海地区间的陆海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大开放格局。高质量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联动开放,有助于助推 “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互动、促进东北亚区域合作、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推动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助推“一带一路”走实走深。  一、主要
期刊
(灵溪镇南水头学校 浙江 温州 325800)  摘 要:课程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的方式不断的发生着变化。随着影视资源的丰富,科技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影视资源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去,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语文知识,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就影视资源引入的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它引入的意义,对学生有着何种影响,最后引入到教学的应用讨论,让以后的教学更有效果。  关键词:影视资源
期刊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 设施联通 内蒙古  中蒙俄三国地域相邻,合作基础牢固,发展战略契合,尤其近年来,在互尊互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设施联通,有效释放了经济合作潜力。但受资金、技术、机制等方面因素制约,跨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联通程度仍不足,亟需高质量推进设施联通,为三国实质性、长久性互惠合作做好基础保障。  一、主要成效  推进设施联通是中蒙俄的迫切愿望和深刻共识,符合区域经济包容型增长的客观需要
期刊
关键词:黄河流域经济带 生态补偿 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讲话,首次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战略指导,蕴含着黄河流域系统治理的
期刊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 高水平对外开放 贸易畅通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蔓延和世界各国紧急应对,极大影响着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关系。一方面,在与各国携手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国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一步呈现出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沿线各国倾力于应对疫情蔓延,使得各国贸易往来处于迟滞状态。目前,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也因疫情影响,受到极大阻力,尤其是在贸
期刊
关键词:“一带一路” 能源投资与合作 影响因素  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能源合作问题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的首要内容和突出重点,在国家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能源企业正在不断加大与中亚、西亚以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经济交流与能源合作,在保障国家能源供需关系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对维护世界能源安全以及经济格局的发展提供了充分保障,更为与“一带一路”沿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