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温儒敏教授说,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围剿套题,所以不要放弃记叙文。怎样用中国的语言讲好中国人的故事,来表现中国精神,述说中国人的情感,同时更具时代感与思辨性,这应是新高考作文改革倡导的方向。——陈捷
201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东南风起
上海一考生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矣,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南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青年一曲歌罢,遥望山路来处,似在沉思。(托物起兴,歌咏心志。凤凰为百鸟之王,梧桐乃树之高枝。以凤栖梧桐,引出贤才非明主不依,这表明了卧龙心志,也暗点了材料中的“被需要”关系。这几句诗直接引自《三国演义》,再现孔明隐居的场景。)
他仿佛在等谁,但仿佛谁也不会来。
能征一国者,伏处茅庐,待天时,候明主。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是不能埋没满腔才华。凤需栖梧,我需明主,更何况,天下也需要他。不论他怎么想,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
(开宗明义。以“凤需栖梧,我需明主”“天下也需要他”及“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点明贤人与明主、与天下、与时代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再一次点明材料“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思的辨性。)
孔明掩上草庐莲卷,和衣卧下了。
(本节写孔明伏处隆中,贤才渴望“被需要”。)
久仰卧龙大名,他探访三次。
上一次,彤云密布,他顶风冒雪,未曾想又扑了空。
如今已是春光明媚,山中万物复苏。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一片刀光剑影,不曾有片刻停歇。
(交代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寥寥几笔,既渲染了自然环境,又交代了当时的战乱时局。“上一次”“如今”即告时间流转,“可是”句强调天下诸强纷争之局面。文字简省干净。)
他想要复兴汉室,或说是渴望权力与威严。山河变色,他需要卧龙助他一臂之力。
卧龙之才,倚玄德方可示于天下。
(交代探访的目的,也再次点明明主、贤才二者之间相互“需要”的紧密联系。与上一节孔明的心志暗合,巧妙形成照应。)
山路蜿蜒,他第三次站在草庐前,心中一片忐忑。
他怕如前番,求而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冬去春来,他等得起,江山却等不起。
童子说先生睡下了。他松了一口气,当下便恭敬行礼以待孔明醒来。
刘备不知自己等了多久,天光黯淡之时,方听得堂中孔明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先生。”刘备再次行礼。四目交汇,一边是一统天下之志,一边是经天纬地之才。电光火石间,已有了最深的契合。
(此场景运用心理、语言与动作描写,既细腻地写出了刘备的忐忑不安,又写出了其恭敬的神态,说明时不我待、求贤若渴的心态。而引原著的诗歌,更能再现当时真实的情境,吟诗也再次表明孔明的心志:既然时局动乱,时机稍纵即逝,你怎可来迟迟呢。尾段的神态渲染,写活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本节写刘备三顾茅庐——明君对贤才的需要。)
孔明出山,有龙骧虎视、囊括四海之志。赏罚分明,众人皆畏而爱之。
有功于社稷,便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负一世英才。
刘备善用其才,择人而任势,便也与众相得,三分天下,留下千古贤名。
(以简洁的文字交代了三顾茅庐的结果。“孔明才得其用”“刘备善用其才”,明主贤才各得其所,成就千秋大业,传为千古美谈。进一步说明“互为需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孔明将适东吴,刘备送行。
“先生……”刘备方欲启口,孔明早已了然他的顾虑——只怕孔明有闪失之患。
只念明主知遇之恩,乱世之中,予他运筹帷幄、立功建德之良机,名实相生之美誉,孔明定当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以报之。
今日不过是深入东吴周旋于群儒之间而已矣。
孔明笑言:“只待東风起,亮必归矣。”
(写君臣坦诚相待、心灵契合的场景。这是三顾茅庐之后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细节描写,一担忧一坦然,跃然纸上。“只待东风起,亮必归矣”双关手法,既暗含七星坛巧借东风的三国故事,也是孔明表明报答知遇之恩的承诺,更点明人才的春天已经来了。)
国需治世之才,贤倚圣明之主,英雄彼此成全,大业渐成。
(结尾点题。交代整个故事的美好结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聚才筑梦,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个人、国家、时代莫不是相互需要的关系,这既是本文主旨意蕴所在,也是个体价值的呈现,更是治国之道的深刻总结,乃画龙点睛笔。)
【总评】
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以三顾茅庐的典故作为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进行合理想象,孔明伏处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君臣相互信赖,写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完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时穿插议论,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令人赞叹。可谓“旧瓶”盛的是“新酒”。
语言古朴典雅,简省利落,含蓄深刻而耐人寻味。
全文立意高远,主题深刻,既富有时代感,又充满理性思考。考生高屋建瓴,俯瞰全局,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到国家的高度与时代的洪流中去思考。写出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生活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具有时代的意义与时代精神,表现了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本文既有生动的故事性,又呈现出理性思辨之美,体现了上海高考作文一贯坚持的思辨性方向。
温儒敏教授说,现在高考作文命题围剿套题,所以不要放弃记叙文。怎样用中国的语言讲好中国人的故事,来表现中国精神,述说中国人的情感,同时更具时代感与思辨性,这应是新高考作文改革倡导的方向。——陈捷
2018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目: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东南风起
上海一考生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矣,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南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青年一曲歌罢,遥望山路来处,似在沉思。(托物起兴,歌咏心志。凤凰为百鸟之王,梧桐乃树之高枝。以凤栖梧桐,引出贤才非明主不依,这表明了卧龙心志,也暗点了材料中的“被需要”关系。这几句诗直接引自《三国演义》,再现孔明隐居的场景。)
他仿佛在等谁,但仿佛谁也不会来。
能征一国者,伏处茅庐,待天时,候明主。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是不能埋没满腔才华。凤需栖梧,我需明主,更何况,天下也需要他。不论他怎么想,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
(开宗明义。以“凤需栖梧,我需明主”“天下也需要他”及“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点明贤人与明主、与天下、与时代三者之间的关联性,再一次点明材料“需要与被需要”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强思的辨性。)
孔明掩上草庐莲卷,和衣卧下了。
(本节写孔明伏处隆中,贤才渴望“被需要”。)
久仰卧龙大名,他探访三次。
上一次,彤云密布,他顶风冒雪,未曾想又扑了空。
如今已是春光明媚,山中万物复苏。
可是山外的世界,是一片刀光剑影,不曾有片刻停歇。
(交代刘备三顾茅庐的起因。寥寥几笔,既渲染了自然环境,又交代了当时的战乱时局。“上一次”“如今”即告时间流转,“可是”句强调天下诸强纷争之局面。文字简省干净。)
他想要复兴汉室,或说是渴望权力与威严。山河变色,他需要卧龙助他一臂之力。
卧龙之才,倚玄德方可示于天下。
(交代探访的目的,也再次点明明主、贤才二者之间相互“需要”的紧密联系。与上一节孔明的心志暗合,巧妙形成照应。)
山路蜿蜒,他第三次站在草庐前,心中一片忐忑。
他怕如前番,求而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冬去春来,他等得起,江山却等不起。
童子说先生睡下了。他松了一口气,当下便恭敬行礼以待孔明醒来。
刘备不知自己等了多久,天光黯淡之时,方听得堂中孔明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先生。”刘备再次行礼。四目交汇,一边是一统天下之志,一边是经天纬地之才。电光火石间,已有了最深的契合。
(此场景运用心理、语言与动作描写,既细腻地写出了刘备的忐忑不安,又写出了其恭敬的神态,说明时不我待、求贤若渴的心态。而引原著的诗歌,更能再现当时真实的情境,吟诗也再次表明孔明的心志:既然时局动乱,时机稍纵即逝,你怎可来迟迟呢。尾段的神态渲染,写活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本节写刘备三顾茅庐——明君对贤才的需要。)
孔明出山,有龙骧虎视、囊括四海之志。赏罚分明,众人皆畏而爱之。
有功于社稷,便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负一世英才。
刘备善用其才,择人而任势,便也与众相得,三分天下,留下千古贤名。
(以简洁的文字交代了三顾茅庐的结果。“孔明才得其用”“刘备善用其才”,明主贤才各得其所,成就千秋大业,传为千古美谈。进一步说明“互为需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孔明将适东吴,刘备送行。
“先生……”刘备方欲启口,孔明早已了然他的顾虑——只怕孔明有闪失之患。
只念明主知遇之恩,乱世之中,予他运筹帷幄、立功建德之良机,名实相生之美誉,孔明定当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以报之。
今日不过是深入东吴周旋于群儒之间而已矣。
孔明笑言:“只待東风起,亮必归矣。”
(写君臣坦诚相待、心灵契合的场景。这是三顾茅庐之后情节的进一步发展。细节描写,一担忧一坦然,跃然纸上。“只待东风起,亮必归矣”双关手法,既暗含七星坛巧借东风的三国故事,也是孔明表明报答知遇之恩的承诺,更点明人才的春天已经来了。)
国需治世之才,贤倚圣明之主,英雄彼此成全,大业渐成。
(结尾点题。交代整个故事的美好结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聚才筑梦,得天下英才而用之,个人、国家、时代莫不是相互需要的关系,这既是本文主旨意蕴所在,也是个体价值的呈现,更是治国之道的深刻总结,乃画龙点睛笔。)
【总评】
采用故事新编的方法,以三顾茅庐的典故作为整个故事的基本框架进行合理想象,孔明伏处隆中—刘备三顾茅庐—君臣相互信赖,写出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故事完整。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不时穿插议论,赋予了时代的内涵,令人赞叹。可谓“旧瓶”盛的是“新酒”。
语言古朴典雅,简省利落,含蓄深刻而耐人寻味。
全文立意高远,主题深刻,既富有时代感,又充满理性思考。考生高屋建瓴,俯瞰全局,将个人价值的实现放到国家的高度与时代的洪流中去思考。写出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体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生活之间“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具有时代的意义与时代精神,表现了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本文既有生动的故事性,又呈现出理性思辨之美,体现了上海高考作文一贯坚持的思辨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