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童话秘妙 提升习作能力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童话故事因其情节神奇曲折、极富幻想色彩而深受学生喜欢,但大多数学生在创编童话故事时有畏难情绪。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童话习作的方法。要想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童话习作能力,必须引领学生发现隐藏在童话故事中的秘妙。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教学时可以从角色、情节、修辞这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童话;习作;秘妙
  童话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人物形象。故事生动浅显,情节神奇曲折,非常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爱幻想的心理需求,深受他们的喜爱。
  学生虽然喜欢读童话故事,但又怕写童话故事。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习作教学不到位,过于笼统、过于抽象,没有找到童话教学的秘妙。很多教师往往将童话的特点——夸张、拟人、丰富的想象力等板书在黑板上了事。还有些教师则认为,学生都看了那么多童话故事,他们不用教都会了。而最终的结果是,学生要么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写童话,要么写出来的童话不吸引人。笔者认为,要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童话习作能力,必须引领学生发现隐藏在童话故事中的秘妙。
  一、经典引领,发现秘妙
  优秀经典的童话不仅能给人以启迪,发人深省,而且可以作为写作教学的范本。以《白雪公主》为例,笔者用以下方式带领三年级学生进入童话世界,发现童话习作的秘妙。
  (一)分析角色
  1.提取角色。学生列举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皇后、王子、士兵等。
  2.角色分类。学生将角色分成好人和坏人两大类。好人有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王子、猎人,坏人有皇后。
  3.确定主角。学生经过讨论发现,这个童话故事主要围绕白雪公主和恶毒的皇后展开。正义的一方通常是故事的主角,而这一故事的主角就是白雪公主。
  4.掌握秘妙。作者在安排角色时,既安排了以白雪公主为代表的善良的正派,又安排了以恶毒的皇后为代表的邪恶的反派。正派中除了主角,还有主角的朋友或帮手等,也就是故事中的配角,如七个小矮人、王子和猎人。这样安排有什么目的?学生经过一番讨论后发现,故事开始时邪恶一方的力量往往非常强大,正义一方的力量比较弱小。正义的一方在和邪恶的一方进行较量时,往往存在着很多困难,所以要为正义的一方安排一些帮手,为他们战胜困难做准备。
  通过对角色的分析,学生马上联想到另一个故事《灰姑娘》,他们发现这个经典的故事也有类似的人物设计,有正派,有反派,有主角,有配角。而很多经典的童话故事中都有这样的角色设置,他们为此激动不已。这为他们接下来描写角色提供了帮助。
  (二)梳理情节
  小说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童话中的情节设计虽然没有小说那么复杂,但其作用是相同的。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来自正派所面临的一个个困难。而这一个个困难以及如何化解困难,则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
  1.正派遇到的困难。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恶毒的皇后三次计划杀死白雪公主。第一次派一个士兵去杀白雪公主;第二次自己变成老婆婆,用毒苹果杀白雪公主;第三次骑着扫帚去杀白雪公主。在实施第一个谋害计划后,白雪公主便无家可归了。随后引发的一系列困难让情节变得丰富起来。
  2.如何化解困难?第一次化解是因为士兵被白雪公主的善良、纯洁、美丽感化,起了仁慈之心,放了白雪公主。当白雪公主无家可归时,是好心的七个小矮人收留了她。第二次则是通过王子的一个吻救了白雪公主。第三次的谋害过程中,皇后没有见到白雪公主就直接从空中掉下来摔死了。
  3.正反派的结局。学生发现故事中的正派都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在得到他人的帮助后,他们就能战胜困难,过上幸福的生活。反派则最终根据他们罪孽的轻重,得到应有的惩罚。
  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发现,学生觉得童话写作也并非难事。当然,童话故事的情节安排并非只有这么一种套路。在入门之时,我们切不可操之过急,可让学生先发现一种模式,并尝试运用,再慢慢将他们带进更深入的习作教学中。
  (三)关注修辞
  为了让故事吸引人,情节的安排很重要。如果再运用一些修辞手法,那故事将会增色不少。在童话创作开始时应该让学生对此有所了解。
  1.夸张。夸张在童话中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如《白雪公主》中的王子亲吻了公主,公主便苏醒了过来。皇后骑着扫帚能在天上飞。再如《灰姑娘》中的魔法老婆婆,她的手杖在南瓜上轻轻一碰,南瓜就变成了南瓜车;她的手杖在老鼠身上轻轻一碰,老鼠就变成了车夫;她的手杖在灰姑娘身上轻轻一碰,灰姑娘的一身破旧衣裳就变得无比华丽。这些虽然和现实不符,但神奇的种子已经播撒在学生的心中。
  2.拟人。这一修辞手法似乎不用教给学生,学生都已经知道。在他们的世界里,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它们都会说话。如魔镜能跟皇后说话;王子被巫婆施了魔法后变成了青蛙,也能讲话;小红帽能无障碍地跟大灰狼交流;等等。童话的这一特点在无形中消除了学生对童话创作的畏惧心理。
  对于刚开始正式接触童话创作的学生来说,教师只要让学生抓住以上三个秘妙,便能将学生带进童话创作的天地中。
  二、总结方法,尝试创编
  学生刚开始接触写作时,教师切不可对他们要求过多。而当学生已经知道童话创作的大框架后,教师就可以讓学生尝试着创作故事大纲了。这个过程中可以由教师为学生提供角色,让学生进行情节设置,由扶到放,也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创编。这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
  如笔者给学生提供了“狼、小羊、羊妈妈”这三个角色,让学生进行创编。学生非常一致地将小羊设定为正派,羊妈妈是小羊的帮手,狼则是反派。而在情节设计上,大家却有所不同。有些学生给小羊设定的困难是小羊本身的性格存在弱点,容易相信人,后来在羊妈妈的帮助下战胜了狼;有些学生则把小羊设定为极其聪明的动物,它帮助羊妈妈战胜了狼;还有些学生在这三个角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角色,并赋予这些角色以神奇的魔力。
  通过类似活动展开练习,学生搭建童话内容框架的能力越来越强。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进行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教给学生人物和细节的描写方法,让童话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师带着学生一起解剖童话,挖掘童话中所隐藏的秘妙,揭开童话故事编写的神秘面纱,这些实践不仅增强了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童话习作能力,编写童话不再是件难事。
  参考文献:
  [1]盛群力,等.教学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托宾.好剧本如何讲故事[M].李子,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梅杰斯.写作是什么——给爱写作的你[M].代智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浙江省台州市哲商现代实验小学 317000)
其他文献
现代电教媒体中多媒体网络技术这种方式,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无疑是一次强烈冲击和深刻的革命。因此,教育者应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主动学习,进而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这是每个教育者应有的态度。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概摒弃这一做法也不科学,只有将这两者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形成优势互补的整体效应,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传递方式的优化  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
作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是一大难题,而且作文又是语文考试的重分题,所以很多的家长和学生对于写作都充满了无奈和不知所措。其实,任何的文章形式都是有自己的原则的,只要在写作时候遵循这些原则,就会写出合格的作文,如果能多多积累好的词语和句子并且能多多阅读好的文章,那么我们都可以写出优秀的作文,也就是说优秀的作文=写作技巧 好词佳句的积累。下面就小学常见的作文类型,即写景、记事及写人作文的写作方法做简单的介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非常注重日常的作文教学,尤其是作文评语的书写,因为这是师生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每次作文写作后,学生最急于知道的就是教师对作文的评价,从教师的评语中找到自我的成就感。因此,教师评语中的只言片语,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写作文的心态。我认为,作文评语是沟通师生的桥梁。在实践中,要重视作文评语。   一、尊重赏识,鼓励为主    我们知道,人最渴望获得的就是别
假期读报,发现有些报纸在报道外地新闻时学厨师搞冷菜拼盘的做法,热衷于搞负面新闻“拼盘”,客观上强化了负面新闻的负面作用,读者对此多有微词。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我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现状,我们对辖区内的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进行了调查。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国内某著名门户网站对5 54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孩子从小需要接受挫折教育,56.1%的人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7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过半数的民众认为“再富不能富孩子”的调查结论,笔者是持相反态度的。理由有三:  其一,有违“常理”。“为子孙造福”,是中华文化中源远流长、代代传承的一种幸福观。在这种深深扎根于民族潜意识中的幸福观作用下,
因为义乌“世界超市”的声誉日隆,金华日报的子报《浙中新报》从办报之日起就一心扎根义乌。也因为想倚仗宁波这个国务院计划单列市整体经济的外向与开放,《浙江经济报》改名《
作业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质量的作业和练习作基础。然而目前我们的作业与练习设计普遍存在着低
中国古代的哲学观念是影响中国古代监护制度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基础。在监护制度中有着深刻表现的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道观”、“人道观”以及“天人关系观”。
要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方法很重要。教师应探索、创新教学策略,巧用“六法”开展教学:用“语音训练法”纠正语音,调整气息;借“语感意会法”培养语感,学习技巧;以“情境创设法”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