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需要的是会学习、善发现、广博通识、开拓进取、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单纯的知识学习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的终身发展的需要,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便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初中物理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为:学习物理的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热情;受条件的影响,不愿意去做课外实验;不会从整体上把握物理知识,造成学习负担过重、学习压力过大;不善于思考,学习上有严重的惰性。
关键词:自主参与 乐于探究 能力培养
怎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念?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充分应用物理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下面谈一些体会与感想。
一、激发思维,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拟提纲、备学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新课引入前,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先写出读书提纲或出示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钻研教材,教师可适当予以讲解,体现“先学后教”的思想。
2.布疑惑,引导学生自我解惑。物理中有许多概念、规律,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这就要求首先要做到设反问、辨是非,这对于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最为适用。比如学完“功”和“功率”后提出问题:(1)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吗?(2)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吗?(3)“功”与“功率”有联系吗?其次要做到质疑,启发思维,这对于概念的深化作用很大。
3.开放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他们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效果。比如在《串、并联电路》一课中,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活动,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归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了生活中透镜的成像原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教育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1.编拟习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编拟一些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训练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解题指导,培养学生思考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在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要重视引导学生怎样分析问题,并做必要的示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系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许多重要概念都不是一节可以讲清楚、弄透的,学生思考问题时也往往由于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被表面现象迷惑,抓不住问题的实质,通过系统复习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学生学习物理的应变能力差,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解题规律,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索规律,以提高解题能力,可采取下列做法:(1)解剖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2)巧解例题,诱导学生思维变迁;(3)多变多解,开拓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新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盈《开放办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问题》.上海电视大学图书馆。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自主参与 乐于探究 能力培养
怎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学观念?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物理教师充分应用物理学科特点,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下面谈一些体会与感想。
一、激发思维,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拟提纲、备学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中,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阅读能力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起点,因此,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阅读课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新课引入前,教师要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先写出读书提纲或出示学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钻研教材,教师可适当予以讲解,体现“先学后教”的思想。
2.布疑惑,引导学生自我解惑。物理中有许多概念、规律,学生常常容易混淆,这就要求首先要做到设反问、辨是非,这对于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最为适用。比如学完“功”和“功率”后提出问题:(1)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吗?(2)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吗?(3)“功”与“功率”有联系吗?其次要做到质疑,启发思维,这对于概念的深化作用很大。
3.开放课堂,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就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让他们自我确定学习目标、自我选择学习方法、自我调控学习过程、自我反馈学习效果。比如在《串、并联电路》一课中,教师从准备性练习开始,层层递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操作、尝试阅读,积极争论思考,尝试练习,独立探索,逐步认识串、并联电路,发现两种电路的不同之处,运用对比的方法初步建立串、并联电路知识框架。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尝试活动中逐步分散了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的难点,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了动手实验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这既是物理学科特点所决定的,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的策略并不在于教师有没有讲清、讲透,而是看教师有没有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在全过程中自主探究,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活动,从实验数据中总结归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了生活中透镜的成像原理,体现了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想。
三、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着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因此教育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
1.编拟习题,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循序渐进地编拟一些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习题,激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训练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通过解题指导,培养学生思考的逻辑性、推理的严密性。在教师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的基础上,要重视引导学生怎样分析问题,并做必要的示范,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3.系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全面性。许多重要概念都不是一节可以讲清楚、弄透的,学生思考问题时也往往由于受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被表面现象迷惑,抓不住问题的实质,通过系统复习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4.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学生学习物理的应变能力差,究其原因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掌握解题规律,故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索规律,以提高解题能力,可采取下列做法:(1)解剖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2)巧解例题,诱导学生思维变迁;(3)多变多解,开拓学生发散思维。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在实际教学中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主动的、有效的学习,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新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盈《开放办学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培养问题》.上海电视大学图书馆。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孟昭辉《中学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