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妇女参与状况的分析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jing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等教育中妇女的参与状况”课题组问卷调查的结果为依据,利用因子地对其数据作了定量分析。同时对某高校男教师与女教师的参与状况进行了对比,提取了影响妇女在高等教育中参与状况的4个基本因子,从学术成就、行政职务、学历学位、工作投入等角度对高校男女教师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其他文献
院系等学术组织建设是关系高校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在我国高校体制新一轮结构调整与改革中,该问题尤显突出。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外高校学术组织结构的一般情况,强调指出借鉴国外经验时需加辨别的一些概念,并简要评说国内新近出现的几种结构,对其深入研究提出了粗浅意见。
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尚处于讨论之中,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知名大学已成定论。本文提出了大学形象、中国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问题。并提出中国研究型大学形象是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与其外显的社会影响相结合的产物。
本文通过考察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提出专业性是高等教育不变的特征。现代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表现为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结合。改革我国现存的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实乃当务之急,但不能背离等教育的专业性特征。
本文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中高校教育研究机构“上浮”、“下沉”现象出发,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求真求实”的新发展,以及我国高校教育科研机构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加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建设的建议。
近20年来,我国理工科高等院校积极主动地与工厂、企业开发多种形式的联合,或在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下,成立“工程研究中心”,或依托本校创办科技产业、建立实践基地和各种研究中心、实验室等,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几种典型模式。本文对这些模式及其作用进行了述评。
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重要资源,按照其角色的变化,大学校长可分为学者型、领导型和经理型三种类型。从发展趋向来看,“筹资者”将成为大学校长的新角色。大学校长应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现实要求,自觉担当传统的教育家和现实的筹资者的多重角色。
浙江大学“混合班”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旨在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参与式”教学模式改革。本文结合“混合班”教学改革经验,对有关“参与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本文对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脱节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联系的措施。
责任感是保证大学生素质不断优化发展的核心心理品质,也是大学生创新意识和道德自律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责任感的教育有赖于建立严格的教育责任机制,以及确立新的教育责任观和教育民主观。
本文通过分析情感教育与个性发展的内涵及表现特征,阐述了情感教育对个性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呼吁重视情感教育,鼓励个性发展,完善健全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