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风景园林学科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氛围营造和管理维护都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国在这方面均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风景园林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将从风景园林的发展现状为起点,探索研究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程序。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中重要景观就是园林植物,自然植物能与园林的地形、水流、建筑等要素共同构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坏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植物造景设计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风格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需求。因此,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为了风景园林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园林植物景观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还不断产生各种优秀风景园林作品。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园林建设的需求规模也越来也大。传统园林中一般只有庭院种植、花坛等简单设计,而如今现代城市中园林开放空间日益扩大,从溪流河湖到郊野公园,无不说明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多样化。与此同时,园林建设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例如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学、生态学等等,这些学科在关于园林建设方面的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在不断进行中,为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在基本满足绿化功能的要求之后,也成为了城市气质的重要载体,许多城市都开始对本城市的植物景观进行整体调整规划,现代城市开始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有了强烈的需求。
(一)植物景观的协调建设
我国各城市的植物建设已经有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造成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地域特色不明显、定位不清晰,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各个风景园林的绿地、道路、河道、建筑几乎都是同种面貌,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进行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突出植物的地域特征以及植物的本身特色,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风景园林建设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同时,在进行大面积风景园林建设项目时,还能合理指导大量植物景观建设,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复问题。最终突出城市或地域的植物景观特色,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二)稳定生态植物景观的建设
在很多现代化城市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被分为绿色植物、食植动物、肉食动物与微生物,它们按照食物链形成壮观的生态金字塔。而在人类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动物几乎没有太多地位,人类的活质重量远远超过植物的活质总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形。
城市是一个由人工控制的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自然稳定性脆弱,但自然稳定性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植物资源才能有效增加城市的稳定性,保证人类与城市的关系能够更加良好和谐。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生态健康、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的集中体现方式,其具体目标是:负责任、有活力、服务居民、亲近自然、凸显文化特色。因此,植物景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生态植物景观主要是指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在一定的原则下形成的植物体系,体系中的各种群之间都能相互协调,满足不同生态特性,充分利用阳光、水、空气等构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群落,而这恰恰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最高体现。完成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条件与途径实现植物景观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的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三、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程度较低
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此研究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是相对而言,此研究的关注程度与其它生态环境相关课题研究的关注程度相比还是非常不足。人们对于城市区域的整体规划非常重视,在城市的各类专项规划研究不断取得成果时,作为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却远远没有得到如此重视,仅仅只是通过树种选择与总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关注程度较低。
(二)设计缺乏特色
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城市原本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逐渐消退,越来越千篇一律。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文化传统而盲目跟风,已经逐渐没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某些城市生搬硬套的园林建设虽有成功案例,但其对于先進的技术经验还不能全面吸收或是将改造本土化,造成各大城市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前篇一律。一味的单纯模仿其它现代园林建设风格,忽视本土植物的景观特色,违背了现代化园林建设标准,其效果并不会达到预期值。例如,2004年,某市在城市广场中引进种植一百多棵银杏树,由于该市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所以银杏树并不能很好的生长。虽然银杏树在栽种成功之后一直被精心养护,但仍旧陆续死亡。因此,如果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过程当中,对整个城市的植物景观建设进行大范围的系统考虑,严格选择树种,那么上述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包志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以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为例[J].风景园林,2012,05:52-55.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01:93-99.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中重要景观就是园林植物,自然植物能与园林的地形、水流、建筑等要素共同构造出美丽的园林景观。但随着城市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坏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植物造景设计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风格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需求。因此,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成为了风景园林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
一、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园林植物景观在理论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且还不断产生各种优秀风景园林作品。在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新型城镇建设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园林建设的需求规模也越来也大。传统园林中一般只有庭院种植、花坛等简单设计,而如今现代城市中园林开放空间日益扩大,从溪流河湖到郊野公园,无不说明我国现代园林景观的多样化。与此同时,园林建设所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例如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建筑学、生态学等等,这些学科在关于园林建设方面的技术的应用研究,仍然在不断进行中,为园林植物景观规划从理论到实践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在基本满足绿化功能的要求之后,也成为了城市气质的重要载体,许多城市都开始对本城市的植物景观进行整体调整规划,现代城市开始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有了强烈的需求。
(一)植物景观的协调建设
我国各城市的植物建设已经有了非常严重的同质化现象,造成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地域特色不明显、定位不清晰,没有形成完整的、具有影响力的、科学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各个风景园林的绿地、道路、河道、建筑几乎都是同种面貌,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没有进行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的主要作用是突出植物的地域特征以及植物的本身特色,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风景园林建设出现低水平重复现象。同时,在进行大面积风景园林建设项目时,还能合理指导大量植物景观建设,避免可能出现的重复问题。最终突出城市或地域的植物景观特色,提高风景园林的观赏性。
(二)稳定生态植物景观的建设
在很多现代化城市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非常小。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群体被分为绿色植物、食植动物、肉食动物与微生物,它们按照食物链形成壮观的生态金字塔。而在人类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植物与动物几乎没有太多地位,人类的活质重量远远超过植物的活质总量,呈现出倒金字塔形。
城市是一个由人工控制的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自然稳定性脆弱,但自然稳定性却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城市中的植物资源才能有效增加城市的稳定性,保证人类与城市的关系能够更加良好和谐。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生态健康、经济繁荣、社会祥和的集中体现方式,其具体目标是:负责任、有活力、服务居民、亲近自然、凸显文化特色。因此,植物景观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生态植物景观主要是指乔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在一定的原则下形成的植物体系,体系中的各种群之间都能相互协调,满足不同生态特性,充分利用阳光、水、空气等构成一个稳定和谐的群落,而这恰恰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最高体现。完成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各种条件与途径实现植物景观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城市的人工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
三、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程度较低
虽然在学术研究方面,已经有非常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此研究的重要性也已经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但是相对而言,此研究的关注程度与其它生态环境相关课题研究的关注程度相比还是非常不足。人们对于城市区域的整体规划非常重视,在城市的各类专项规划研究不断取得成果时,作为在城市生态环境中起到重要作用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却远远没有得到如此重视,仅仅只是通过树种选择与总体景观进行规划设计。相关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对于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关注程度较低。
(二)设计缺乏特色
随着城镇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城市原本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逐渐消退,越来越千篇一律。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这也是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建设单位没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文化传统而盲目跟风,已经逐渐没有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某些城市生搬硬套的园林建设虽有成功案例,但其对于先進的技术经验还不能全面吸收或是将改造本土化,造成各大城市的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前篇一律。一味的单纯模仿其它现代园林建设风格,忽视本土植物的景观特色,违背了现代化园林建设标准,其效果并不会达到预期值。例如,2004年,某市在城市广场中引进种植一百多棵银杏树,由于该市地区属于寒冷地区,所以银杏树并不能很好的生长。虽然银杏树在栽种成功之后一直被精心养护,但仍旧陆续死亡。因此,如果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建设的过程当中,对整个城市的植物景观建设进行大范围的系统考虑,严格选择树种,那么上述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发生的,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包志毅.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和营造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以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为例[J].风景园林,2012,05:52-55.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01:9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