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为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奠定了基础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闻报道现象,它以平视生活的角度,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从而拓展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在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趋势下,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和突破。传统的正面人物报道从宣传的需要出发,配合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而推出,有着明显的组织化报道的特征,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要求在新的时期,正面人物报道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解释和表达主流价值观念,英雄模范也是百姓中的一分子,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把人物塑造得脱离时代环境和个体人性,这种僵化的报道模式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使观众对报道失去兴趣,对媒体失去信任,很难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榜样作用,平民化报道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个窘境。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平民化新闻的重要形式,为新时期的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环境。
二、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为民生新闻注入了新鲜元素
电视民生新闻为老百姓提供了与政府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迎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但是过度的以受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片面追求收视率导致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模式单一和内容雷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事无巨细,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新闻内容过于琐碎,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鸡毛蒜皮、街谈巷议的普通琐事上,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批判。在传播手段上,一些媒体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预告等形式对报道事件进行频繁炒作,遇到特别的案件和题材便将事情媚俗化、娱乐化,过度渲染造势以吸引观众注意。把本土化等同于通俗化和世俗化,将镜头全部定格在生活小事、怪事上。这些现象的出现,使民生新闻本身失去了新闻的本质和新闻价值,抑制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一直以来,民生新闻都以揭露事实和真相为出发点,为老百姓讨说公道,为老百姓服务,其实,民生新闻在追求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要在新闻价值上下工夫,一味以报道丑事为卖点是行不通的,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领域不能只限制于此,其实民生新闻的定义非常广泛,只要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从民众需要的视角来报道,一些国家方针、时事政治、社会经济事件也可以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所以,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也可以通过电视民生新闻这个途径来进行,只要选取的报道对象与民众关系密切,创造性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采写和播报方式,观众就会乐于接受,而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注入这些新鲜的元素,也可以缓解现在民生新闻出现的新闻泛滥的问题,这种新的结合也给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三、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优势
1、电视民生新闻使被宣传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典型人物的认识和要求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成功地孕育了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方永刚、李素丽、徐虎、牛玉儒、任长霞等等,这些人物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可信、可亲、可敬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几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典型人物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天推出了一批张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人物,采取平民化的策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大众参与,被报道的人物有血有肉,感情丰富,他们有遗憾有失落,有痛苦有挫折,从战胜环境到战胜自我,从默默奉献到独自思考,每个人物都是再平凡不过,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物,却被老百姓深深地记在心里,也只有这样从百姓中走出来的人物才能感动观众。
2、电视民生新闻可以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展现人物事迹。
首先,民生新闻方言播报的方式可以还原人物的本来面貌,给人物增添地方色彩,突出了地域特色。主持人使用方言播报,被采访的人物也可以使用方言表达,这样使表达更加流畅和通俗易懂,情感自然就更加亲切了。
其次,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也能给典型人物报道带来全新的感觉。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主持风格各具特色,有结合地方色彩以快板的形式唱新闻,有穿唐装执折扇站着说新闻的。有些主持人在语言措辞上也别具风格,这样的形式给呆板的典型人物报道增添了不少的生趣,虽然典型人物报道不能像一些民生新闻那样用调侃的方式来叙述,但是生动活泼的方式却使报道吸引了更多的青年观众。
在节目的编排上,民生新闻突破了常规性新闻节目的固定模式,大胆吸收各种文艺样式,如快板、曲艺、顺口溜、漫画、歌曲、影视片断等形式,在节目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穿插进去,节目变得有声有色,观众也在娱乐中接受信息。典型人物报道在这种氛围下必然会受到一些娱乐化的渲染,但是,既然典型报道的选材已经走向平民,那么在表达方面就应该向平民看齐,在报道中穿插文艺样式也能渲染气氛,增加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文艺的美感同时也能愉悦观众。
3、电视民生新闻为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更多的叙事方式。
电视是综合运用具象画面和抽象语言叙事的媒介,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提供了优势:第一,在叙事时间上,民生新闻以较强的时效性保证了信息的附加值;第二,在叙事空间上,电视民生新闻总是能在真实的现场氛围中叙事;第三,在叙事策略上,民生新闻更加注重见事见人,因地域性和平民化价值加强了叙述技巧的运用。
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是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出现的一种新闻报道现象,它以平视生活的角度,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挖掘普通人身上不普通的东西,反映我们的时代,从而拓展新闻报道的新领域。在传统的新闻实践中,普通人的生活很难成为新闻报道的题材,这种置广大的人民群众之痛痒于不顾的新闻状态,被当作新闻方针严格地执行着。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的子栏目《生活空间》,打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口号,给观众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新闻报道观念、视角和表现手法,开辟了新闻报道平民化尤其是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先河。
在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趋势下,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也面临着重要的改革和突破。传统的正面人物报道从宣传的需要出发,配合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而推出,有着明显的组织化报道的特征,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要求在新的时期,正面人物报道应该从另一个角度、用另外一种表达方式来解释和表达主流价值观念,英雄模范也是百姓中的一分子,以往的典型人物报道把人物塑造得脱离时代环境和个体人性,这种僵化的报道模式引起观众的逆反心理,使观众对报道失去兴趣,对媒体失去信任,很难在他们心中树立起榜样作用,平民化报道的出现和发展解决了这个窘境。电视民生新闻作为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平民化新闻的重要形式,为新时期的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环境。
二、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为民生新闻注入了新鲜元素
电视民生新闻为老百姓提供了与政府平等交流的话语空间,迎合了广大受众的需求,但是过度的以受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片面追求收视率导致新闻同质化现象严重,节目模式单一和内容雷同。电视民生新闻报道内容事无巨细,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新闻内容过于琐碎,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鸡毛蒜皮、街谈巷议的普通琐事上,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性的批判。在传播手段上,一些媒体在实际操作中通过预告等形式对报道事件进行频繁炒作,遇到特别的案件和题材便将事情媚俗化、娱乐化,过度渲染造势以吸引观众注意。把本土化等同于通俗化和世俗化,将镜头全部定格在生活小事、怪事上。这些现象的出现,使民生新闻本身失去了新闻的本质和新闻价值,抑制了民生新闻的进一步发展。
一直以来,民生新闻都以揭露事实和真相为出发点,为老百姓讨说公道,为老百姓服务,其实,民生新闻在追求可看性、贴近性、服务性的同时,更要在新闻价值上下工夫,一味以报道丑事为卖点是行不通的,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领域不能只限制于此,其实民生新闻的定义非常广泛,只要是民众关心的问题,从民众需要的视角来报道,一些国家方针、时事政治、社会经济事件也可以成为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所以,正面人物的宣传报道也可以通过电视民生新闻这个途径来进行,只要选取的报道对象与民众关系密切,创造性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采写和播报方式,观众就会乐于接受,而在电视民生新闻中注入这些新鲜的元素,也可以缓解现在民生新闻出现的新闻泛滥的问题,这种新的结合也给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
三、电视民生新闻进行正面人物宣传报道的优势
1、电视民生新闻使被宣传的人物形象更加贴近老百姓生活。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多元化,人们对典型人物的认识和要求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成功地孕育了一个“平民英雄”谱系,方永刚、李素丽、徐虎、牛玉儒、任长霞等等,这些人物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可信、可亲、可敬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几年来,我国的电视媒体在报道典型人物上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如中央电视台的《感动中国》,在娱乐偶像当道的今天推出了一批张扬时代精神和民族传统的人物,采取平民化的策略,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大众参与,被报道的人物有血有肉,感情丰富,他们有遗憾有失落,有痛苦有挫折,从战胜环境到战胜自我,从默默奉献到独自思考,每个人物都是再平凡不过,但是,正是这些平凡的人物,却被老百姓深深地记在心里,也只有这样从百姓中走出来的人物才能感动观众。
2、电视民生新闻可以运用多种报道方式展现人物事迹。
首先,民生新闻方言播报的方式可以还原人物的本来面貌,给人物增添地方色彩,突出了地域特色。主持人使用方言播报,被采访的人物也可以使用方言表达,这样使表达更加流畅和通俗易懂,情感自然就更加亲切了。
其次,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个性也能给典型人物报道带来全新的感觉。很多民生新闻节目主持风格各具特色,有结合地方色彩以快板的形式唱新闻,有穿唐装执折扇站着说新闻的。有些主持人在语言措辞上也别具风格,这样的形式给呆板的典型人物报道增添了不少的生趣,虽然典型人物报道不能像一些民生新闻那样用调侃的方式来叙述,但是生动活泼的方式却使报道吸引了更多的青年观众。
在节目的编排上,民生新闻突破了常规性新闻节目的固定模式,大胆吸收各种文艺样式,如快板、曲艺、顺口溜、漫画、歌曲、影视片断等形式,在节目需要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穿插进去,节目变得有声有色,观众也在娱乐中接受信息。典型人物报道在这种氛围下必然会受到一些娱乐化的渲染,但是,既然典型报道的选材已经走向平民,那么在表达方面就应该向平民看齐,在报道中穿插文艺样式也能渲染气氛,增加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文艺的美感同时也能愉悦观众。
3、电视民生新闻为正面人物宣传报道提供更多的叙事方式。
电视是综合运用具象画面和抽象语言叙事的媒介,电视民生新闻的叙事在以下几个方面为典型人物报道的叙事提供了优势:第一,在叙事时间上,民生新闻以较强的时效性保证了信息的附加值;第二,在叙事空间上,电视民生新闻总是能在真实的现场氛围中叙事;第三,在叙事策略上,民生新闻更加注重见事见人,因地域性和平民化价值加强了叙述技巧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