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手术台后的无名英雄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lin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简介
  邓硕曾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教授,《中华麻醉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从事临床医、教、研工作58年,主要从事心血管麻醉。
  如果问一位接受过手术的人:“你的主刀医生是谁?”他十有八九答得上来,但要问:“你的麻醉医生是谁?”他肯定张口结舌。那些长年战斗在幕后的麻醉医生最近受到空前关注,却是因为接二连三的不幸事件。
  2013年7月4日 上海长海医院海宁分院的麻醉医生姚谨涵猝死在值班室,年仅29岁。
  2014年1月18日 安徽阜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吴辉在夜班结束后猝死在家中,时年32岁。
  2014年3月3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304)医院麻醉科的34岁麻醉医生岳琦在家中猝死,虽经全力抢救,仍无力回天。
  2014年10月24日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42岁麻醉科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工作时突发昏迷,经数日抢救后无效死亡。
  2015年3月4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麻醉科的一名住院规培轮转女医生值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
  这些看似偶然的猝死事件到底与麻醉这个职业有没有关系?麻醉真的是那么神秘、危险、高风险?我们请来麻醉界元老级人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的邓硕曾教授解读麻醉医生频繁猝死背后的原因,并为年轻麻醉医生的工作建言献策。
  重压让猝死频发
  麻醉很神奇,它能让患者很快睡去,又能让他在术后迅速醒来。然而,麻醉并不是轻松的工作,它关乎患者的性命,所以麻醉医生的医疗担当不比其他外科医生少,在手术室内的工作时间甚至比外科医生长。择期手术的手术室8小时开放,急症手术室24小时开放,外科医生可以你去我来,轮番作战,麻醉医生则要日夜兼程,奉陪到底。我国有六万名麻醉医生,每年需做三千万例麻醉。随着手术量的增加(不包括手术室外麻醉),面对强大的手术压力,大医院的麻醉医生日以继夜地工作,每天晚上七八点回家已经是常态,和“月亮”一起把家还也不足为奇。
  然而,血肉之躯的麻醉医生又怎能像钢铁的手术台一样不间断地工作?近年来,我国已有15位年富力强的麻醉医生骤然离世,震惊了全社会,也令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麻醉医生无比揪心。年轻麻醉医生的猝死,可能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虽然冠心病、高血压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30多岁发生心肌梗死也不限于麻醉医生。但是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精神、心理压力较大,在抢救患者生命的过程中,交感神经处于应激状态,心率和血压有不同程度的加快和升高,久而久之就会对心脏造成不利影响。
  怎样才能预防麻醉医生的猝死再次发生?我有如下建言。
  1. 麻醉医生既要有儒家的责任担当,认真处理每一位麻醉患者;也要学习道家的举重若轻,在麻醉中游刃有余,从容应对各种问题。
  2. 飞机由两个人来驾驶,大型麻醉最好也由两个人来操作,不要孤军作战,以确保及时发现意外并处理,而且还能防止疲劳麻醉。
  3. 不要拼命,要保证长命。值夜班一夜未眠时,身体容易发生代谢紊乱,故不建议连续一周值夜班。
  4. 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禁烟少酒。下班后注意养精蓄锐,不要熬夜,保证睡眠。
  5. 希望各级领导改善麻醉医生的工作条件,配备麻醉护士,限制长时间加班,为麻醉医生减负。
  6. 创建麻醉科室文化,培养麻醉医生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科室凝聚力,不时组织郊游、卡拉OK等活动放松紧张情绪。
  仁心仁术推动麻醉技术发展
  1989年,卫生部颁布文件,同意医院麻醉科由原来的医技科室改为临床科室。而今,麻醉科正从中间科室走向围术期科室,麻醉医生不仅需要管理患者的术前术中,而且还需关注术后30天的康复和转归。或许患者并不知道是谁为自己进行的麻醉,也不了解麻醉医生,但是为了患者的呼吸和心跳,为了患者的安全和无痛,麻醉医生时刻挥动着“无形的翅膀”,日夜“飞”在手术台旁。
  我曾遇过这样一则病例:一位83岁的女患者,因摔伤致股骨颈骨折,拟行右股骨头置换术。老人营养不良,贫血(血红蛋白104克/升),体重仅30千克,有30年高血压史、20年冠心病史,并且合并腹主动脉瘤,心电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及心包积液。面对这位瘦弱多病的老人,麻醉的风险大于手术。可是,如果让她回家保守治疗,则意味着她将失去手术的机会,今后会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不仅拖累儿女,而且永远无法站立,更可怕的是卧床的2~3周中可能发生肺部感染或压疮而不治。在患者强烈的求生意识和家属的要求下,我们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和准备,设计麻醉方案,为老人做了腰硬联合麻醉。最终,手术取得了成功,老人高兴落泪,经康复治疗终于可以站立行走。
  正是麻醉医生的仁心仁术不断推动着麻醉技术的发展,而高龄也已不是手术和麻醉的禁区。在当今社会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七老八十的手术患者越来越多。为了解除老人身心上的痛苦,医生不仅要延长患者的寿命,而且需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麻醉医生更应从患者转归和人文关怀出发,将爱心与精湛的技术相结合。
  作为一名老麻醉医生,我有一些学习方法和经验可供年轻麻醉医生参考。
  1. 学习更多的内科知识及其进展,改善知识结构,以应对更多疑难病例和复杂手术。
  2. 走出手术室,应对门诊手术、腔镜检查、介入治疗、癌痛治疗等诸多挑战,为更多患者送去无痛,为更多患者保平安。
  3. 加强术前评估,对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癫痫、长期抗凝、抑郁症和老年痴呆症等特殊患者做好麻醉会诊和计划。
  4. 学习现代麻醉的可视化、数字化和超声等先进技术,创新麻醉方法。
  5. 加强术后随访,了解麻醉和术后镇痛的不良反应,向患者宣传戒烟少酒和控制体重的良好生活方式。
  6. 关注及学习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记忆能力下降等深层麻醉问题,通过看书学习等方法研究对策。
  老麻醉医生的心声
  这是我改编歌词的两首歌,用以表达我对麻醉职业的理解和坚守。
  白天工作超负荷,夜间值班不能睡,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你为了谁。为了手术的平稳,为了患者的安危,我打开麻醉机,检查监护仪,一年到头都如此。你是谁?为了谁?无影灯下的生命保护神。你是谁?为了谁?为何下班不能回?孩子盼,家人等,我的哥们儿,我的姐们儿,我的麻醉医生。
  ——改编自歌曲《为了谁》
  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名无人知道的麻醉医生。也有烦恼,也有欢笑,你看我的手术患者都在睡觉。麻醉啊,麻醉啊,生命的保护神。患者啊,患者啊,你可知道,你的生命在我手中,你的安危我牢记在心中。
  ——改编自歌曲《小草》
  我今年82周岁,已从事麻醉工作58年,至今仍战斗在麻醉第一线。我想我之所以可以坚守岗位,与我的生活方式、对麻醉的热情有很大关联。如无工作,我都会早睡早起,保持心胸开阔、适当运动、终身减肥、生活规律。现在我仍然思路清晰、手脚灵活,对麻醉的新知识、新技术保持着好奇心、好学心和进取心。虽然麻醉是高风险的职业,但我热爱麻醉!我希望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做更多的事,为麻醉无私奉献。以上我的只言片语与年轻麻醉医生共勉,也希望患者和全社会对麻醉医生多一份理解。
其他文献
生活实例  今午13岁的小铭随父母来到咨询室。在咨询的前15分钟,小铭的父母一唱一和地轮番表扬小铭,咨询室里充满欢声笑语。令我感到很困感,既然这个孩子一切都好,为什么要来咨询?当着小铭的面,爸爸含糊地说小铭的作息习惯不太好。说话的空当,还偷偷此划了—下,示意小铭爱打游戏。妈妈却为小铭“打圆场”:“是吗?他和栽在一起的时候,表现都很好啊。即使打游戏到深夜,也会旱早起床赶早班车去上学。”  趁小铭出去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临床上,经常有医生给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高血压患者同时处方钙离子拮抗剂和钙剂。一些患者提出疑问:钙离子拮抗剂会减少人体内的钙吗?联合使用会产生矛盾吗?服钙离子拮抗剂降血压,会使人缺钙吗钙离子拮抗剂不会使人缺钙  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40亿~60亿个细胞组成人体不同的组织,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细胞有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网站论坛发的两则帖子  1.我是一名男性,43岁,近年来,随着年龄增大,自己的阴茎感觉不再那么敏感,甚至说有些迟钝,性生活也不是十分满意。这是不是一种病呢,是不是与年龄有关,我应该如何处理?  2.我今年41岁,患有甲亢。近年来,也许是年龄增长的原因,感觉性能力方面发挥得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请问有什么好的办法?是不是与患有甲亢有关,是不是年龄增长的原因?  日常生活中,有些男性
发酵食品是人们利用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后制成的,包括谷物发酵制品、蔬菜发酵制品、水果发酵制品、乳类发酵制品、豆类发酵制品、肉类发酵制品、水产类发酵制品等。发酵食品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小秘密”,且听我慢慢道来。  发酵食品的“小秘密”  上海市营养学会 蒋家騉  一、因为发酵,馒头、面包的营养胜过大饼、面条?  面粉经过发酵后制成的馒头、面包比大饼、面条等没有发酵的食物营养更为丰富。原因就在于用于发酵的
假牙是牙齿缺失患者的“好帮手”,但大多数患者面对五花八门的假牙种类时,常感到晕头转向,不知如何选择。  “假牙家族”有哪些成员?  假牙的医学名称为义齿,分为种植牙、活动假牙和固定假牙三种类型。  ·种植牙这是目前最先进的缺牙修复技术。需要“种”一个“螺钉”(人工牙根)到牙槽骨里替代牙根,几个月后,再在人工牙根上制作烤瓷或全瓷牙冠。  ·活动假牙同样适用于缺牙患者,一般为塑料树脂牙,常带有各种钢丝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饮用水已不限干市政自来水煮沸饮用,现制现售饮用水、管道分质供水、家用净水装置等为人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也让人们感到困惑:哪种饮用水更安全、健康?有必要使用家用净水装置吗?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类净水装置,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且听专家分析。  疑问一:目前家庭饮用水有哪些种类?  除自来水外,目前常见的家用直饮水来源包括
输液管中的气泡进入血管,要紧吗  在输液过程中,有些人时刻紧盯着输液袋,生怕一个不留神,液体已滴完,输液管中的空气进入血管;还有些人发现输液器管壁上有一些小气泡,也会非常紧张。  其实,现在的输液装置已经设计得非常安全,可以滤过输注液体中的空气,并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在更换输液瓶、推注药液、长时间输液,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输液系统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小气泡,但这些气体很难进入血管。  况且,即使有少量空气
翠衣生津汤是清代著名医学家王孟英所著《温热经纬》中的清暑益气汤的改良版。原方由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组成。改良方去黄连、竹叶、知母、甘草这些较少用在药膳汤中的中药材,加入导热下行的灯芯草,配用鸡肉、瘦肉等肉类以顾护脾胃。  西瓜翠衣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可用于治療咽喉干燥、疼痛及泌尿系感染等。西瓜翠衣捣碎后敷在皮肤上,可改善皮炎症状,冰镇后效果更佳。  西
医患关系的处理对于医护人员、患者,乃至全社会都很重要。在医疗行为中,医患双方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希望患者可以尽快康复。当彼此站在对方角度观察、思考时,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误会,令战胜疾病的信心和效果加倍。  如果我是医护人员,我会……  繁杂琐事,你我共担 我接诊时,也许没有用过分热情的言语,但诊疗时一定留心患者的状态。不会头也不抬地让患者自述病情,不加理会。为外地患者开具详细且费用较高的大
在皮肤科门诊,经常有这类患者,其前胸部、腹部或背部长着疙疙瘩瘩的瘢痕,即临床所谓的“瘢痕疙瘩”。这些患者或有腹部开刀史,或有胸口痤疮感染。当患者问起原因时,医生往往解释为“你是瘢痕体质”。很多术后留下瘢痕的患者,无法分辨普通瘢痕和瘢痕疙瘩,担心自己为“瘢痕体质”。那么,你真的是“瘢痕体质”吗?  瘢痕:创伤愈合的必然产物  瘢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皮肤的瘢痕愈合是人体自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