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来源 :中国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272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以及教学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地降低了教学的效果,甚至还有负效的问题,有背于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现针对已发现的数学教学中的常见问题,谈一些肤浅的看法,抛砖引玉,就教于大家。
  1.忽视概念、定理、公式教学。
  1.1忽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是那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概念的外延就是那个概念所涉及的范围。对于概念的内涵,为突出本质属性,需作逐字逐句的深入浅出的分析,要突出关键词在本质属性中的地位。对于外延,必须将它的每一项都讲到,又必须强调这其中的每一项都是等地位的独立的。
  1.2忽视概念教学的阶段性,不能恰当地把握好各个阶段的教学要求。众所周知,注意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很有必要的。如在初中一年级讲“绝对值”这个概念时,只要使学生清楚知道正数、负数,零的绝对值是什么就可以了,不要急于提高深化,待学生掌握了概念后可设计如下练习:①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a|=?②字母m、n是有理数,则|m+n|=?从讨论的结果中加深学生对代数式和绝对值概念认识。
  1.3忽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入新课内容对相关概念的定义、定理的讨论尚未展开,就急忙转于解题教学。教师只要求教师会记住定理,会用公式就行。这样的教学不能体现数学课程的发展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如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时,教师在推导公式后急于让学生套用公式、对推导公式中的配方法没有认真分析,导致学生必须死记“求根”公式,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埋下了“败笔”,结果学生对顶点坐标、“两点”式解析式,“顶点”式解析式又陷于了死记的局面。
  2.数学中的“巧解”掩盖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对于某一个问题的解决,思路越来越多,方法越来越巧,教师会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巧妙构思,以期产生教学上的捷径。其实这是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2.1“巧解”往往有局限性,实用的范围一般都比较特殊和窄小,换一条件或变一个简单的结论,也就会使之完全丧失解题能力,因此巧解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2.2基本思想方法是一种解决题的通法,具有普遍性,指导性,要想从根本解决问题,理应首先追求其通法——基本思想方法,而一味追求巧解,必然缺乏对基本思想方法的挖掘和相应的训练,从而冲淡和掩盖了对基本方法的渗透。
  2.3从学生的学习心理上看,当他们对于一道题目一旦了解或掌握了某一个巧解后,就对较为复杂的基本方法产生厌倦心理,也就从根本上阻碍了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摆正巧解与基本思想方法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基本思路出发,加强对基本思想方法的启迪和训练,在基本方法已熟练的基础上再向学生适当介绍巧解的特殊思路,这样才能避开这一误区。
  3.课堂上一味追求新颖、热闹、容量,忽视对数学内容本质的学习。
  3.1教师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出发,一味追求情景化,堂堂必有情景。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不明白到底学了些什么内容,甚至连听课的教师也没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如《位置的确定》一节,教师在创设情景中,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情感教育,从国家的大好河山,到高科技的卫星定位,从电影票的设置,到课堂上互找座位,与其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不如说“乱”字当头。而教师却没有真正让学生探讨位置确定的方法与本质以及方法地多样性。
  3.2追求热闹的课堂气愤,忽略问题的价值。一堂课下来,学生回答整齐划一,但仔细分析,教师提问的问题大部分以记忆为主,像“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而且以不加思考脱口而出的问题居多。
  3.3教师在课堂上出现了,不敢“讲”的局面,把“少讲”作为原则。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往往将呼之欲出的结论非要和学生“兜圈子”,让学生不断地猜。如在定理的学习过程中,课本上已经明确了探索的结论,教师硬是安排结论“猜想”环节。在小结时教师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总结,但是一些思想方法学生是不易得出的。
  4.不能控制好例题难度和习题的数量
  新版数学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实例,纯数学问题删减了很多。在教学交流中,常看到教师增加了例题的难度和数量,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教师应加强对新课程理念的再认识,把握初中数学课程的本真。让学生经历再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乐趣,教会学生主动探索、善于思考、学会学习。同时教师该讲则讲,避免探索活动的形式化。充分利用教材例题、习题,不舍近求远。合理运用多媒体,避免教材内容的翻版和习题的呈现。还要让教学适度,并且有新意,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变成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营造出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职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普遍低落,教学效果不佳。活跃中职美术课堂,提高学习兴趣是中职美术课必须解决的问题。美术教师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手段的应用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培养等方面,来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美术。  【关键词】语言生活化手段多样化评价方式多元化教师人格魅力  美术作为学生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所起的作用是丰富学生生活和开阔学生的眼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对美的追求,
期刊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3.学会用数学的目光看世界,用概率的思想辨真伪,能初步辨别生活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能辨别游戏规则是
期刊
小学作文的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作文是为了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学生习作既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需要,又是生活中与周围人进行交往和沟通,倾吐体验感受的需要,还是今后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所有孩子的全面成长,已成为新世纪对教育的要求。作为课程的具体落实者——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乐写”是我追求的目标,这也是落实课程
期刊
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所谓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智力的培养和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做人” 的教育。而现在的很多学生不想上学只想玩乐,不想奋斗,只想成功,只想自己,不想他人。因此,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创造思想品德教育的新方法,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坚持不懈地抓好班级日常的和谐管理,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生思想品德建设之中。那么,班主任应采用哪些新方法对学生进行思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学校现实背景中发现会计课堂实践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中职会计课堂实践的有效性策略,从五个方面作了阐述,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训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增强实训课堂的魅力。  1.中职会计课堂实践现实背景:  1.1一些职业学校缺少特色,课堂教学没有与企业接轨,教学模式陈旧,课程单调,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发展实际,教学方法不适合学生的特点,培养的学生岗位适应能
期刊
【摘要】多媒体生动形象能激发阅读欲望。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利用计算机动画的特点,突破教学难点。发挥计算机储存信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语文教学应用  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年幼的小学生,由于直观思维仍是他们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主体性
期刊
提到冯恩洪,我们大家并不陌生,他是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正因为上学期的一次业务学习听到了冯恩洪教授的讲座,被他的教育思想所深深地吸引,便拜读了这本著作《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读完此书,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几点读书感受。  1.改变观念  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好的教育应该是最有益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所以我们在教学行为上要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我们
期刊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94~9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2.能够准备地运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感受到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其数的大小均在0-1之间,随着数值的增加或减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或减少。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实践,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笔者只是从一个角度谈出个人的浅见,肯定有不全面,甚至有不科学的地方,但愿能给同仁们一些启示,用我们的智慧寻找更多,更科学,更有效的教学途径,不断拓展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视野,也还给学生更为多彩,更为自由,更易接受的语文学习天地。  【关键词】特征中心背景阅读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多年,还记得刚走上讲台时的背景,当自己在课堂上不知如何进行语文教学时的那份尴尬,那份焦虑
期刊
【摘要】本论文通过对两个班学生分别参加整理实验室的不同表现和后来的学习差异的分析,探讨了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上的因材施教,学生兴趣培养与巩固,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一些普遍规律。  【关键词】因材施教培养兴趣师生关系  事事留心皆学问。留心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小事,分析得失,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1.事件描述  由于我校化学实验室的搬迁和实验员的调离。今年我只担任二个班(初三五、七)的化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