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妻子怀孕,他却有了妊娠反应
有这样一对小夫妻。丈夫昆比妻子丽大五岁,他们结婚两年了,丽已怀孕六个月。有趣的是,性情泼辣而且身体健康的丽没有妊娠反应,还能挺着大肚子开着摩托车四处活动,而昆倒有了一些奇特的身体反应,呕吐、头晕乏力、倦怠嗜睡等。此外,昆还感觉非常抑郁。
看上去,好像怀孕的不是妻子而是丈夫,昆不仅有妊娠反应,还得了产前抑郁症。
昆很不情愿地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认为是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工作令他抑郁,抑郁带来了身体反应。
不过,梦泄露了昆的秘密。一次,他梦到妻子分娩,产下的婴儿却是他自己。另一次他梦见妻子分娩后,把婴儿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个情景非常简单,却令他有了巨大的恐惧和焦虑,从梦中吓醒。
显然,第二个梦显示,他是在惧怕自己孩子的出生。第一个梦则显示,他渴望自己是妻子的“婴儿”。这也恰恰是他和妻子关系的写照。尽管他大妻子五岁,但他性情柔弱,像一个没长大的小男孩,而丽性情泼辣,倒像是一个强势的妈妈。并且,昆和丽都习惯这个模式。尽管有时昆感觉丽给了他很大压力,而丽有时也斥责昆不够男人,但实际上,昆习惯依赖丽,而丽也常自豪地对别人说,丈夫对她百依百顺。这是常见的情形,一个依赖型的丈夫和一个控制型的妻子,相得益彰,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然而,这个相对默契的关系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个真正的婴儿要出世了。
孩子将剥夺他做婴儿的机会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称,很多夫妻关系不是成熟男人与成熟女人的关系,而是“父亲”与“女儿”或“母亲”与“儿子”式的关系。当只有他们两个人时,这种失衡又互补的关系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一方喜欢依赖,而另一方又喜欢控制。但一旦真正的孩子出世了,问题就来了。因为真正的婴儿更容易被控制。于是,一旦真正的女儿或儿子出世,“父亲”或“母亲”势必会“移情别恋”,从而令“女儿”或“儿子”感到巨大的失落。
昆和丽的关系就是如此。对昆而言,孩子的即将出世,对他是一个很切实的巨大威胁。但作为未来的爸爸,他自然认为,这种醋意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一定会被人斥责的。所以,他意识上不敢接受这种醋意,他表现得像个模范爸爸一样,在各方面都为孩子的即将出世做“完美的准备”。只是,未来孩子带给他的痛苦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
这种醋意如此强烈,冲破压抑通过身体来表达。他不仅有明显的妊娠反应,还有了产前抑郁。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意思就是:“怀孕令我抑郁。”直接的意思则是:“我为此忧伤,我不愿意看到妻子怀孕。”
昆的心理咨询师和和昆讨论童年。答案很快呈现出来。原来,昆只有1岁时,被父母送到了乡下的祖父母家。祖父母同时要照顾好几个孙辈,无法像父母那样给昆独一无二的爱。
在祖父母家生活了几年后,昆回到了父母家。回家之前,他充满激动的心情,渴望父母能给他很多爱和温暖。然而父母认为,他已经是大孩子了,像对待一个大孩子那样对待他,这令昆非常失望。不过,他不敢表达失望,相反他变得很乖,很听父母的话。这是他在乡下祖父母那里学到的应对挫折的方式:当他和堂兄弟姐妹争夺爷爷奶奶的爱时,他若变得乖一些,就会得到夸奖和认可。
也的确如此,他又在父母家通过听话赢得了父母的夸奖和认可。他不敢表达愤怒,不敢谈自己的痛苦,因为他担心那样会令他失去亲人的爱。
承认了醋意,妊娠反应消失了
因为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充足的爱,这让昆对女性的认可极其渴望。长大后,他谈了几次恋爱,对方都是清一色控制型的女子。丽的控制欲望最强,而他最终也和丽走到一起。丽的颐指气使会令很多男子不舒服,而昆很享受,他甘愿在这个关系中扮演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孩,而让丽扮演无所不能的妈妈。但现在,未来的孩子威胁了“理想妈妈”对他的爱。
这时,昆又拿起了童年时使用过的武器。他变得“懂事”,要求自己做完美丈夫和完美爸爸。只是,做得越完美,他就越痛苦,于是最后有了产前抑郁症。假若不做处理,相信他还会患上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在咨询室里,心理医生不仅陪昆讨论他的感受,陪伴他接受阴影,还令他发现,假若他能说出自己的痛苦,心理医生对他的爱不会减少分毫,相反还会增加。
接着,昆也发现,对妻子讲讲自己对未来儿子的醋意,妻子并不会因此撤销对他这个心理儿子的爱。相反她还承诺,等生下孩子后,她会寻找一个平衡,对两个“孩子”给予比较平等的爱。
最后,昆还发现,父母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们根本没有料到,把他送到祖父母家,会对他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他们对他说抱歉,说假若人生能重来,他们一定会把他留在身边,给予尽可能多的爱。
这个发现之旅来得这么容易,令昆一方面欣慰,另一方面也无比难过。因为伤害一旦造成,就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过去那么多年的痛苦,并不会因为现在的这些发现就一笔勾销。尽管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但昆仍然担心因为他“不懂事”而丧失父母、妻子等重要亲人的爱。
现在,昆的妊娠反应消失了大半。他还是有点抑郁,还是忍不住要吃未来孩子的醋,但他能控制自己了,不再刻意做完美爸爸,不再做一些其实没有什么用处的准备工作。他有时还会想象对未来的孩子开玩笑说:你来了,我不能做婴儿了,你帮老爸长大了。
(编辑 张秀格)
有这样一对小夫妻。丈夫昆比妻子丽大五岁,他们结婚两年了,丽已怀孕六个月。有趣的是,性情泼辣而且身体健康的丽没有妊娠反应,还能挺着大肚子开着摩托车四处活动,而昆倒有了一些奇特的身体反应,呕吐、头晕乏力、倦怠嗜睡等。此外,昆还感觉非常抑郁。
看上去,好像怀孕的不是妻子而是丈夫,昆不仅有妊娠反应,还得了产前抑郁症。
昆很不情愿地去看了心理医生。他认为是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工作令他抑郁,抑郁带来了身体反应。
不过,梦泄露了昆的秘密。一次,他梦到妻子分娩,产下的婴儿却是他自己。另一次他梦见妻子分娩后,把婴儿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个情景非常简单,却令他有了巨大的恐惧和焦虑,从梦中吓醒。
显然,第二个梦显示,他是在惧怕自己孩子的出生。第一个梦则显示,他渴望自己是妻子的“婴儿”。这也恰恰是他和妻子关系的写照。尽管他大妻子五岁,但他性情柔弱,像一个没长大的小男孩,而丽性情泼辣,倒像是一个强势的妈妈。并且,昆和丽都习惯这个模式。尽管有时昆感觉丽给了他很大压力,而丽有时也斥责昆不够男人,但实际上,昆习惯依赖丽,而丽也常自豪地对别人说,丈夫对她百依百顺。这是常见的情形,一个依赖型的丈夫和一个控制型的妻子,相得益彰,彼此满足对方的需要。然而,这个相对默契的关系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一个真正的婴儿要出世了。
孩子将剥夺他做婴儿的机会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称,很多夫妻关系不是成熟男人与成熟女人的关系,而是“父亲”与“女儿”或“母亲”与“儿子”式的关系。当只有他们两个人时,这种失衡又互补的关系没有太大问题,因为一方喜欢依赖,而另一方又喜欢控制。但一旦真正的孩子出世了,问题就来了。因为真正的婴儿更容易被控制。于是,一旦真正的女儿或儿子出世,“父亲”或“母亲”势必会“移情别恋”,从而令“女儿”或“儿子”感到巨大的失落。
昆和丽的关系就是如此。对昆而言,孩子的即将出世,对他是一个很切实的巨大威胁。但作为未来的爸爸,他自然认为,这种醋意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一定会被人斥责的。所以,他意识上不敢接受这种醋意,他表现得像个模范爸爸一样,在各方面都为孩子的即将出世做“完美的准备”。只是,未来孩子带给他的痛苦被压抑到了潜意识中。
这种醋意如此强烈,冲破压抑通过身体来表达。他不仅有明显的妊娠反应,还有了产前抑郁。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意思就是:“怀孕令我抑郁。”直接的意思则是:“我为此忧伤,我不愿意看到妻子怀孕。”
昆的心理咨询师和和昆讨论童年。答案很快呈现出来。原来,昆只有1岁时,被父母送到了乡下的祖父母家。祖父母同时要照顾好几个孙辈,无法像父母那样给昆独一无二的爱。
在祖父母家生活了几年后,昆回到了父母家。回家之前,他充满激动的心情,渴望父母能给他很多爱和温暖。然而父母认为,他已经是大孩子了,像对待一个大孩子那样对待他,这令昆非常失望。不过,他不敢表达失望,相反他变得很乖,很听父母的话。这是他在乡下祖父母那里学到的应对挫折的方式:当他和堂兄弟姐妹争夺爷爷奶奶的爱时,他若变得乖一些,就会得到夸奖和认可。
也的确如此,他又在父母家通过听话赢得了父母的夸奖和认可。他不敢表达愤怒,不敢谈自己的痛苦,因为他担心那样会令他失去亲人的爱。
承认了醋意,妊娠反应消失了
因为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充足的爱,这让昆对女性的认可极其渴望。长大后,他谈了几次恋爱,对方都是清一色控制型的女子。丽的控制欲望最强,而他最终也和丽走到一起。丽的颐指气使会令很多男子不舒服,而昆很享受,他甘愿在这个关系中扮演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孩,而让丽扮演无所不能的妈妈。但现在,未来的孩子威胁了“理想妈妈”对他的爱。
这时,昆又拿起了童年时使用过的武器。他变得“懂事”,要求自己做完美丈夫和完美爸爸。只是,做得越完美,他就越痛苦,于是最后有了产前抑郁症。假若不做处理,相信他还会患上严重的产后抑郁症。
在咨询室里,心理医生不仅陪昆讨论他的感受,陪伴他接受阴影,还令他发现,假若他能说出自己的痛苦,心理医生对他的爱不会减少分毫,相反还会增加。
接着,昆也发现,对妻子讲讲自己对未来儿子的醋意,妻子并不会因此撤销对他这个心理儿子的爱。相反她还承诺,等生下孩子后,她会寻找一个平衡,对两个“孩子”给予比较平等的爱。
最后,昆还发现,父母也不是他想象的那样,他们根本没有料到,把他送到祖父母家,会对他造成那么大的伤害。他们对他说抱歉,说假若人生能重来,他们一定会把他留在身边,给予尽可能多的爱。
这个发现之旅来得这么容易,令昆一方面欣慰,另一方面也无比难过。因为伤害一旦造成,就已是不可逆转的事实。过去那么多年的痛苦,并不会因为现在的这些发现就一笔勾销。尽管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但昆仍然担心因为他“不懂事”而丧失父母、妻子等重要亲人的爱。
现在,昆的妊娠反应消失了大半。他还是有点抑郁,还是忍不住要吃未来孩子的醋,但他能控制自己了,不再刻意做完美爸爸,不再做一些其实没有什么用处的准备工作。他有时还会想象对未来的孩子开玩笑说:你来了,我不能做婴儿了,你帮老爸长大了。
(编辑 张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