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诗词的意境美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是文学作品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或自然景色与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古代诗学、美学及其它艺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代的诗、词、文、曲、绘画等都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被广泛用于各艺术领域,是中国古代艺术家、理论家的独特创造,也是最富于民族特色的理论。
  中国古代诗词尤其讲究“造境”,即创设意境美。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开篇即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如何欣赏古代诗词的意境美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知人论世,寻其“意”
  
  “诗言志”,诗人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产生了创作激情,才会进行创作。因此,诗歌表现的内容与情感,同作者的人生遭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了解作者、了解创作的时代背景,才能真正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他的思想感情及其社会意义。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只是一般地提到古人,没有具体地写某一古人的形象。“后不见来者”,来者也没有具体写。“念天地之悠悠”,这个“天地”跟“悠悠”结合,指对宇宙无穷所发的感慨,这里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有“独怆然而泪下”,“泪下”是形象,但这个形象不能表达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当时作者的形象思维是什么呢?作者在武攸宜手下参谋军事,进攻契丹。他屡次向武攸宜献计,不听,反而被贬为军曹,他受到打击,一次登上幽州的黄金台,想到燕昭王在台上接待四方的人才,如乐毅等人。因此,“前不见古人”的“古人”里有具体形象。“后不见来者”,这个“来者”指像燕昭王一类的人,当他登幽州台时,即使真有这样的“来者”,他也碰不到,他遇到的是跟燕昭王相反的武攸宜。燕昭王信用人才,武攸宜排斥打击人才,他亲身感受到这种打击,只好用抽象的古人来者来抒发感慨。因此,从幽州台和古人里面,可以接触到作者思想感情,可以唤起黄金台、燕昭王等的具体形象,从而体会到作者的感情,于是作者的感情就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形象思维了。“念天地之悠悠”乃为作者心中所想,天地悠悠,在封建社会的天地悠悠中,像作者那样遭遇的人又不知有多少,那么他的下泪不光是为自己,也在为自己同样遭遇的人下泪了。又如,《琵琶行》中三个不同的艺术意境,以月亮统领全局,创造孤、冷、寒的意象,空虚中蕴失望,惆怅中含感伤,清冷中藏凄凉。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主题得到充分表现。在这里,诗人把一个倡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如果读者不了解作者白居易此时遭遇贬谪的个人际遇,也就很难领会这首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主旨,很难领会诗人所创设的秋江冷月、琴声幽咽、涕零青衫的境界。
  
  二、品析形象,感其“意”
  
  诗歌中的形象和画面是诗人创造意境的手段,阅读和鉴赏诗歌,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的形象和画面,通过联想和想象进入诗的意境。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这“人语响”,似乎是破“寂”的,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人语响过,空山复归于万籁俱寂的境界,而且由于刚才那一阵人语响,这时的空寂感就更加突出。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这首小诗,通过描写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景交融,意味深长。写空山,深林,月光返照青苔,还听到人语,作者的思想感情没有直接写出,但从这些景物中间,显出环境的幽静,作者心情的安闲,所以他会注意到“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在景物中透露心情。《孔雀东南飞》中写兰芝被休,上堂辞母别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璫。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兰芝装束之精美,体态之动人,表现出兰芝从容镇定、不甘屈服的性格,并以此表示对焦母的抗议。辞焦母时没有流露出任何悲伤的情绪,所说的话谦而不卑,表面似在自责,实则是对婆婆的专横做谴责。别小姑时却不掩饰内心的苦楚,“泪落连珠子”,话语也凄怆感人。这是在生活画面中塑造形象,流露感情。这一段辞母别姑的对比叙写,既是对兰芝倔强而又善良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封建家长制的控诉,激起读者对兰芝的无限同情,对封建家长制的强烈痛恨。
  
  三、生发联想,入其“境”
  
  诗歌的语言精炼、含蓄、跳跃,它既有表面的意思,又有内蕴的含义;既有比喻义,又有象征义;句子的成分可以减少,表达的意义可以隐含,表现过程可以省略,语气可以间歇,感情可以跳跃。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根据诗歌感情的线索,把减少的成分添加起来,把隐含的意义揭示出来,把省略的过程衔接起来,把间隙的语气连续起来,把跳跃的感情连缀起来,特别是把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挖掘出来,这样,才能进入诗歌的意境,领会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深刻的思想意义。
  在中国文学上,歌咏梅花的诗词作品难以计数。富贵显达之人可咏梅以示其安逸优雅,或雕章琢句以逞才学,穷苦不遇之士亦多藉梅以寄托情怀,或抒不平之感,或表脱俗之志。因作者创作环境与意图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意境和人格情趣——在此,我们可以拿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作为比较。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的凄凉情调。这里的梅花无疑是陆游自己的处境与人品的写照,从中既体现了他不愿苟合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遇打击后的凄凉与无奈,蒙上了深重的阴影。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于1961年月12月,词前作者自序云“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词中梅花的形象及词之格调情趣与陆游原词完全相反。开首两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点明梅花开放的时节,此时严冬即将过去,春之神正翩翩来临。尤其是“飞雪迎春到”,为全词定下了明快而富有生机的基调。“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地仍银装素裹,严冬的痕迹尚未消退,悬崖上有百丈坚冰尚未融化,可春的气息却已早早地透露了,那便是冰雪中傲然绽开的梅花。这两句将梅花放在严寒的环境中去表现,有力地衬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的特性。梅花先于百花而将春回大地的信息传播给了人们,所以说“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可以想见,经历了寒冬之后的人们,猛然间看到这冰雪中俏丽的梅花时,将会多么的惊喜振奋啊!这“花枝俏”无疑是春的使者,是生命的象征,是春之女神所到之处最先撒下的花瓣,与群芳相比,她是最得风气之先的,因而也引人注目,可她却是那么谦逊,没有一丝一毫的骄矜自得,这是何等的气度!作者这里将梅花充分地人格化了,并且赋予了她以崇高的品格,读之使人倍感亲切。“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最后两句将梅花的形象表现得更臻完美。春之女神的足迹终于遍布大地,所到之处,鲜花烂漫,姹紫嫣红,分外绚丽。先于百花而发的梅花此刻却只是和众多的山花一样在春风中欢笑,这是胸襟坦荡者的豁达大度,是无私奉献者的真实写照。作者从梅花的特性中发掘出了这种高贵的品质。全词格调明朗轻快,拟人化的写法突出了梅花鲜明生动的品性。在历代众多的咏梅词中,这首词立意新颖,别出机杼,独标高格,富有强烈的时代气息,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四、体悟情景,赏其“境”
  
  优美的意境总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阅读时将情与景结合起来理解,就能体悟出深意。杜甫的《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前四句着重写景,却句句关情;后四句着重抒情,却句句有景。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虽然悲伤,却不消沉;虽然沉郁,却不压抑。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蔡絛《西清诗话》说:“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题之者众矣,……然未若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鉴赏诗歌的意境,就要进入诗歌的意境,化诗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进而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再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我们可以从静谧优美,清新怡人的“山居秋暝图”中,感受到诗人恬淡自得的心情;用诗人“随意春芳歇”自得其乐的眼光打量山中的林木水流,又能观照出更为空灵的境界;在明暗虚实、远近高低、光影声色的配搭中,将时间艺术的诗歌与空间艺术的绘画合二为一,构成一种流动、和谐而又幽深的意境。故苏轼《题蓝田烟雨图》评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欧阳修《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正可以说明诗词意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中生活图景循序渐进乃至和谐统一的结果。按照王国维对诗歌意境的描述,体会诗词的情味和内涵,读者亦可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感同身受。■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期刊市场定位的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期刊的生命力。期刊确定市场定位的过程,也就是期刊逐渐适应特定读者群体的需求并与之磨合互动的过程,也是创造期刊的品牌效应的过程
在水泵管理中,水泵的汽蚀和安装高程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水泵的使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想安全高效的使用水泵就必须要对这两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现代表演艺术中心,是该国为迎接2009年的英联邦首脑会议而兴建的.建筑通过对于钢鼓打击乐,这一加勒比岛国特有的音乐器具的演绎,塑造了一座奔放而民族化
地震作用下可液化砂土和轻亚粘土液化造成建筑物开裂、甚至破坏的现象十分普遍,而碎石桩加固效果好,施工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处理液化场地时广泛应用。文章从碎石桩的排水减压
【摘要】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凝炼的语言形式,丰富的表现主题,悠远的艺术境界令人回味无穷。现代的流行歌词吸收了唐宋诗词的艺术营养,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价值;而唐宋诗词又在当代流行歌曲中被发扬光大。  【关键词】流行歌词 创作 古典诗词    也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会主动地将唐诗宋词和现代流行歌曲联系在一起。但不可否认的是,流行歌曲已经成为现如今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行歌曲中又沉
摘要:逆流保护装置最初于 1995 年应用于铜冶炼行业中,后来有些铝冶炼行业出现的逆流事故较多,甚至有个别出现了爆炸事故,因此逆流保护装置也被广泛应用到了铝冶炼行业中。逆流保护填补了整流柜继电保护中的空白。文章将阐述逆流保护在整流柜保护的应用原理,以及与电力系统一般继电保护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电解铝;整流柜;继电保护;逆流保护  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
评委会赞扬了该项目水平卓越的研究和实践型实验。该设计的混凝土生产工艺流程是由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建筑与数字制造教授研究闭队开发的,这是一种巧妙的浇注高度复杂几何定义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体芯片.可利用无线电频率发射器(RFID)来为电泳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德国维尔斯特拉斯应用分析和随机研究所和马克思&#18
本文以2006年度第17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篇通讯《英雄赞歌——记独臂英雄丁晓兵》(作者朱玉等,《人民日报》2006年1月3日),《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
文章分析了姜堰市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热电事业部老系统大容量高速开关与限流电抗器并联使用的可靠性和达到的效果,以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并阐述了大容量高速开关的工作原理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