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隔代教养的状况、水平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质量,进而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养的利弊,在发挥其正面影响的同时,真正克服种种负面影响,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早期受教育环境。
【关键词】隔代教养 隔代教育 幼儿个性
幼儿的成长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我国有过半数的幼儿是由爷爷奶奶带的(我们把这种带养称为隔代教养),这种隔代教养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影响幼儿教育。因此,认清隔代教养的利弊,家园合作是必经之路。
一、隔代教养的历史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历史与现状
(1)隔代教养的历史。隔代教养古以有之,约四千年前的虞舜时期,开始有类似教育机构的建立,称之为“痒”。痒的最初含义是饲养牛羊的地方,据推测,饲养牛羊这项工作是由老人担任的。他们一方面管理牛羊,一方面,照料小孩,这是最原始形态的隔代教养。因此,所谓“含饴弄孙”,不仅成了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他们自觉肩负的责任。
2.隔代教养的现状
在当代,隔代教养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呈现出了空前的兴盛。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忙碌的年轻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另外,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不在甘愿为儿女做牛做马,就形成了隔代教养的思想基础。在广大农村,隔代教养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2.隔代教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祖辈们不管幼儿的要求是否妥当,总会给予无止境的满足和迁就。无形中,就使幼儿陷入了无原则的溺爱、迁就中。
而当父母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批评时,祖辈又会出面干涉,这影响了亲子教育,容易产生“隔代亲”现象,造成父辈与幼儿的隔阂。
(2)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过分保护遏制了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幼儿的依赖性,容易使幼儿变得更加娇气。
(3)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幼儿创新个性的形成。
(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不当,使幼儿错失了教育挈机。尤其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往往重物质轻精神。
(5)祖辈和父辈在教养上存在分歧。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两代人之间你紧我松、你打我护,彼此的威性都受到损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影响
1.溺爱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
过度的满足和迁就会导致过度的纵容,以致幼儿形成“自我中心”、自私任性、依赖性强和自理能力低下的不良性格,同时幼儿的内外约束力丧失,影响幼儿自制能力的发展。
2.过分的包办代替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把幼儿力所能及的事统统都揽了过来,剥夺了幼儿锻炼自己、服务自己、享受劳动快乐、体味成功的机会和权利,严重影响了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养成,使幼儿遇事就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长期下去,幼儿会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3.老人的“静”影响了幼儿的“动”
正常的幼儿都是好动的。老年人因自己喜欢安静而要求孙辈也尽量不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因此,很少进行户外活动而选择一些比较安静的室内玩具活动。外出活动的不足,一方面,使幼儿的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幼儿的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严重的还会造成幼儿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化等。
4.教育意识薄弱,错失教育良机
祖辈普遍存在“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学习辅导乏力、思想教育软弱,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5.不良行为榜样的负面影响
幼儿长期和祖父母相处,长期受老人生活氛围和空间的影响,耳濡目染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都是成人的话,失去了幼儿本该有的天真、幼稚。
祖辈家长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想方法和经验(有时甚至是狭隘的经验至上)去指导幼儿的一言一行。这样做在无形中影响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如何使隔代教养的幼儿个性向良性方向发展
1.让隔代教养转变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养”指教育、培养,但笔者认为,隔代教养更偏向带养而没有教育的含义。“隔代教育”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在入学前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也就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有祖父母完成的。
2.办好祖辈家长学校,提升祖辈看护人的综合素质
最初的教育决定着孩子是否能成为天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应该着力于对孩子本身的培养,应该与合理的方式开发出他们的潜在的能力。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拓展他们的家庭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
3.宣传幼教理论,加强父母责任感
父母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成分,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只能是亲自教育的补充,不能替代亲自教育。
4.加强祖辈父辈教育的一致性,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2)态度一致,教育一致。在家庭教育中,祖父母和父母之间应建立起“统一战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保持一致性。
(3)祖辈父辈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父辈家长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祖辈则尽力辅助做好,既不包办代替也不甩手不管。
5.成立专门的机构
(1)国家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机构对隔代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如明确隔代教育应该由哪个部门管,办好专业的祖辈家长学校,建立衡量隔代教育优劣的评价机制等。
(2)街道、社区可提供场地把隔代教育的老人组织起来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建立“双休日祖孙俱乐部”组织祖孙同乐活动,加强对隔代教育的指导。
(3)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以便指导隔代教育。
6.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
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多编写、出版祖辈家长读物,增加隔代教育的广播、电视节目。建立有关隔代教育的网页,多宣传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结合好的典型。
7.家园共育
加强幼儿园和祖辈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多沟通、交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五天受到的教育和家里两天的教育不一样而使幼儿园五天的努力付之东流。
总之,重视发展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才是关键。中国传统的隔代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与时俱进,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黄颂人.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何左岸.隔代教育,细说利弊[J].健康人生,2006,(1).
[5]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艺术, 2005.
[4]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中国家庭教育,2005,(1).
(作者单位:上海市芦潮港镇幼儿园)
【关键词】隔代教养 隔代教育 幼儿个性
幼儿的成长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家庭教育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发展;我国有过半数的幼儿是由爷爷奶奶带的(我们把这种带养称为隔代教养),这种隔代教养的质量如何也直接影响幼儿教育。因此,认清隔代教养的利弊,家园合作是必经之路。
一、隔代教养的历史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历史与现状
(1)隔代教养的历史。隔代教养古以有之,约四千年前的虞舜时期,开始有类似教育机构的建立,称之为“痒”。痒的最初含义是饲养牛羊的地方,据推测,饲养牛羊这项工作是由老人担任的。他们一方面管理牛羊,一方面,照料小孩,这是最原始形态的隔代教养。因此,所谓“含饴弄孙”,不仅成了祖辈追求的理想境界,更是他们自觉肩负的责任。
2.隔代教养的现状
在当代,隔代教养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并呈现出了空前的兴盛。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忙碌的年轻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另外,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不在甘愿为儿女做牛做马,就形成了隔代教养的思想基础。在广大农村,隔代教养已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
2.隔代教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祖辈们不管幼儿的要求是否妥当,总会给予无止境的满足和迁就。无形中,就使幼儿陷入了无原则的溺爱、迁就中。
而当父母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教育批评时,祖辈又会出面干涉,这影响了亲子教育,容易产生“隔代亲”现象,造成父辈与幼儿的隔阂。
(2)过分保护和包办代替。过分保护遏制了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幼儿的依赖性,容易使幼儿变得更加娇气。
(3)深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接受新事物较慢,影响幼儿创新个性的形成。
(4)教育意识的缺乏和教育方法不当,使幼儿错失了教育挈机。尤其在物质和精神的把握上,往往重物质轻精神。
(5)祖辈和父辈在教养上存在分歧。老人对孙辈的溺爱和护短,两代人之间你紧我松、你打我护,彼此的威性都受到损害,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隔代教养对幼儿个性形成的影响
1.溺爱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
过度的满足和迁就会导致过度的纵容,以致幼儿形成“自我中心”、自私任性、依赖性强和自理能力低下的不良性格,同时幼儿的内外约束力丧失,影响幼儿自制能力的发展。
2.过分的包办代替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
把幼儿力所能及的事统统都揽了过来,剥夺了幼儿锻炼自己、服务自己、享受劳动快乐、体味成功的机会和权利,严重影响了了幼儿的动手能力的养成,使幼儿遇事就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长期下去,幼儿会缺乏独立性和自信心,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3.老人的“静”影响了幼儿的“动”
正常的幼儿都是好动的。老年人因自己喜欢安静而要求孙辈也尽量不离开他们的视线范围,因此,很少进行户外活动而选择一些比较安静的室内玩具活动。外出活动的不足,一方面,使幼儿的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造成体质柔弱多病;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幼儿的视野狭小、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严重的还会造成幼儿心胸狭隘、固执、退缩、心理老化等。
4.教育意识薄弱,错失教育良机
祖辈普遍存在“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满足轻管束”的倾向,学习辅导乏力、思想教育软弱,导致家庭教育质量不高。
5.不良行为榜样的负面影响
幼儿长期和祖父母相处,长期受老人生活氛围和空间的影响,耳濡目染的都是老年人的言行,张口闭口都是成人的话,失去了幼儿本该有的天真、幼稚。
祖辈家长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固有的思想方法和经验(有时甚至是狭隘的经验至上)去指导幼儿的一言一行。这样做在无形中影响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三、如何使隔代教养的幼儿个性向良性方向发展
1.让隔代教养转变为隔代教育
“隔代教养”指教育、培养,但笔者认为,隔代教养更偏向带养而没有教育的含义。“隔代教育”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在入学前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也就是孩子的启蒙教育是有祖父母完成的。
2.办好祖辈家长学校,提升祖辈看护人的综合素质
最初的教育决定着孩子是否能成为天才。真正有意义的教育,应该着力于对孩子本身的培养,应该与合理的方式开发出他们的潜在的能力。解决的唯一途径就是:努力提高教育者自身的素质、拓展他们的家庭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
3.宣传幼教理论,加强父母责任感
父母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抚养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法定义务,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中最基本的组成成分,缺少亲子教育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家庭教育,隔代教育只能是亲自教育的补充,不能替代亲自教育。
4.加强祖辈父辈教育的一致性,相互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1)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2)态度一致,教育一致。在家庭教育中,祖父母和父母之间应建立起“统一战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应保持一致性。
(3)祖辈父辈各安其位各尽其职,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父辈家长切实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而祖辈则尽力辅助做好,既不包办代替也不甩手不管。
5.成立专门的机构
(1)国家应尽快成立专门的机构对隔代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如明确隔代教育应该由哪个部门管,办好专业的祖辈家长学校,建立衡量隔代教育优劣的评价机制等。
(2)街道、社区可提供场地把隔代教育的老人组织起来交流育儿心得和经验。建立“双休日祖孙俱乐部”组织祖孙同乐活动,加强对隔代教育的指导。
(3)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理论以便指导隔代教育。
6.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
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多编写、出版祖辈家长读物,增加隔代教育的广播、电视节目。建立有关隔代教育的网页,多宣传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结合好的典型。
7.家园共育
加强幼儿园和祖辈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多沟通、交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避免孩子在幼儿园五天受到的教育和家里两天的教育不一样而使幼儿园五天的努力付之东流。
总之,重视发展家庭教育,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育儿能力,才是关键。中国传统的隔代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应与时俱进,建立新型的隔代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黄颂人.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何左岸.隔代教育,细说利弊[J].健康人生,2006,(1).
[5]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艺术, 2005.
[4]李洪曾.幼儿的祖辈主要教养人与隔代教育的研究[J].中国家庭教育,2005,(1).
(作者单位:上海市芦潮港镇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