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ming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将学生看作学习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将新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教师可提供相关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对于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既可以与同学进行探讨,也可以将其反馈给教师,寻求教师的帮助。微课程是翻转课堂的载体,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制作教学视频,以供学生在课前观看学习。下面笔者就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为例,谈一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 课前准备
  首先,明确教学目标:①通过课前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区位概念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②通过课堂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能找出影响该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③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主动讨论。
  其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作课前学习材料,以指导学生在课前对本课内容进行自学。笔者在制作课前学习材料时,考虑到笔者所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于是决定以我国东北、西北、东南三个地区为例探讨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笔者提供给学生的资料如下:①视频资料,如三个地区的积温、降水、光照、地形、土壤、河流等信息,以及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②文本资料,如我国温度带图、年降水量图、光合有效辐射分布图、三个地区代表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等。另外,笔者还为学生设计了表格和问题(以东北地区为例)。
  问题: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限制性因素分别是什么?
  最后,将学生分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东南地区”三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和文本资料分析本地区的农业生产区位因素,并完成表格和问题。这样就能找到学生学习的“盲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课堂教学
  1.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什么同一品种的橘子生长地区不同,口感就不同呢?这样就能促使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农业区位的概念。
  2.了解农业区位的概念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引导学生根据上述问题的答案,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了解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分析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根据课前分好的小组,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派代表进行汇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笔者根据学生学习“盲点”进行个别指导。在学生汇报时,笔者指导各小组完善汇报内容,不仅要总结基本信息,还要明确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因果关系。
  4.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根据上述汇报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两个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例如,笔者引导学生得出:西北地区热量条件较差,热量的积累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光照、热量充足,且该地农作物产量较高、瓜果很甜说明昼夜温差大,所以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北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有水源的山麓地带或河流沿岸,所以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降水较少。
  5.设置课堂作业,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设置课堂作业:分析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这样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农业区位和农业区位因素,从而最终明白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三、 课后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改变了教学流程,学生在课前就已经基本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讨论、汇报学习成果时积极踊跃,培养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帮互助的意识。本节课最大的特色在于笔者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学生生活中的事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任务阅读教学为论述要点,围绕阅读发展需要活化策略指点,突出自我预设任务、创设学案丰富任务、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和情境活动延伸任务,帮助学生在多元任务探究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内生动力。基于任务发展要求活化策略引导,突出开放性和多元化,利于学生在深度探究中沉淀语言文化知识,提高表达运用技能。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任务;讨论  【作者简介】周韬,江苏省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英语课程
谷歌地球(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卫星和航拍图片,向我们展示一个3D版的数字地球。它可以提供某些建筑物的3D模型、街景视陶,让地理教学可视化,更贴近学生生活。同时结合丰富的网络资源和第三方开发的工具,可以让“GE”更能展现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和区域性特征。在教学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时借助“GE”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打破常规,以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地理教学。下面
【摘要】目前,国内小学生在英语单词学习的过程中,对单词的记忆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与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小学英语的单词记忆方法有比较法、分类法、联想法等,但是取得的效果相当有限,仍有很多的小学生在记忆单词时无法做到理解记忆。语音教学又被称为自然拼读法,它的出现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带来了曙光。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在运用于英语单词记忆时,使得英语单词更容易被学生们所理解记忆。  【关键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英语现代化教育技术拓展英语教学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途径,进而促进教师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微課是现代化教育技术之一,本文就将针对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复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微课;高中英语;复习运用  【作者简介】马光霞,甘肃省临夏回民中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临夏州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英语语法复
【摘要】在新课改的热潮中,核心素养始终作为热点词处于教学改革的中心。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本文主要探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策略,首先简单阐述了高年段小学生开展英语阅读的重要性,接着列举了笔者任教小学的高年段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求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培养高年段小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高年段;英语阅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但是总感觉它只是一个概念,难以具象化。我在听课时曾遇到这样一件事:在教学“南京大屠杀”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讲,学生在讲台下却无动于衷。这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将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
具有时间观念是学好历史的重要前提,只有具有时间观念,我们才能把握历史事物的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在教学中,有的历史事件需要学生掌握具体的发生时间;有的需要学生掌握大致的发生时间或时期;有的需要学生掌握发生时期的特征。因此,教师要使学生明晰历史发展线索,培养时间观念,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一、注重时间顺序分析  2014年连云港市中考历史试题中有一道是关于“家史”的,该试题看似考查“家史”
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我省已经实行了三年,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争议和问题,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惟和创造性,已成为教育学界的共识。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顺理成章。  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以下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以模块化知识编写的新版历史教材,相比旧教材有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一时很难适应;教学任务总是无法在规定的时
所谓多媒体,就是声音、图像、文字、图形、视频等信息的载体。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以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具体到历史学科,多媒体教学以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形象直观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所采用。多媒体技术让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说话,使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形象直观。多媒体技术让初中历史课堂精彩纷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
与传统教材相比,新版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的编写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教材集知识性、趣味性、生动性于一体,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了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以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脉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中的插图为例,谈一谈自己对历史教材隐性知识的认识。  一、插图的价值  人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