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vi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要体现“职业化”的教育特点,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需要从多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一要树立基础课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新理念;二要优化整合以“知识、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加强公共基础知识的应用性;三要改革教学内容,增强专业服务效能;四要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以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 职业化 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专业教学 服务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约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1/4强,是职业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但是,由于沿袭着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各自追求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针对特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整合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职业性不强,职业道德观、敬业精神、沟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素质教育都还比较欠缺。
  同时,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与服务性不强。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多为“枯燥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公式”,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费劲。与当前倡導的“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相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轻基础重专业”的普遍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多方面着手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1.树立基础课要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新理念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容易处于迷惘状态,失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与追求。为此,公共基础课应充分借助思政类和人文类课程,结合国情和就业形势,通过生动的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而不是枯燥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与择业观,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专业学习、生活与工作。
  在当前三年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往往只有两年到两年半,其中,第一学年大部分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通常集中安排在后一年到一年半中。如果能在第一年的基础课程教学中,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引入专业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体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即能体会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了解专业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优化整合以“知识、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突破单一课程优化的观念,不再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依据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体系,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优化整合各门课程,构建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将《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整合,将《高职高专英语》与《专业英语》整合,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有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提高了课时实用性与效率,也更好地实现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标。
  3.改革教学内容,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文化素质与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也包括知识应用型课程。众所周知,在许多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会用到高等数学的方法、思想和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数学》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各专业教学内容均以统考大纲为指导,与专业教学没什么联系。为了使公共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必要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寻找基础课程与各专业的结合点,在基础课程中融入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关键是要针对专业特点,找准基础课程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基础课程教师主动与专业系部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熟悉、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教授基础课程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设计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教学案例。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指出在哪些专业课中的哪些实践环节要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抽象枯燥的公式与概念中解放出来,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又能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后续专业教学的需要,增强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效能。
  4.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以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借鉴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成功经验,创设职业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法变“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为“以工作过程体系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待完成的典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可在基础教学中,针对专业特点,适当引入真实或模拟案例,与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再创设另一类似的案例情境,由学生独立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课程的实践目标是提升素质、应用知识,为专业教学服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尽管也尽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但是由于其课程的基础性,学生尚不能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但是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更好地为后续专业学习和工作服务。
  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增强专业服务效能的实现条件
  要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交流,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通过交流与学习,树立教师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二是通过所授课程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培训,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基础课教学的专业服务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需要加强基础教学条件建设。主要包括改善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条件、实践教学条件和教材建设条件,保障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投入等方面。
其他文献
竹笋禾夜蛾年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幼虫孵化后,先蛀食翼果苔草等,3龄后转入竹笋内取食笋壁,造成大量退笋,是我国竹笋的主要害虫。防治方法以挖除退笋、清理杂草、尤以压土
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同时还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不只是在学习母语方面,而且在文化传承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基础。高中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增强版,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掌握程度,更加熟练地运用汉语知识。作为高中教学的中心课程,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建立有效的课堂,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同时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构建高
山楂锈病由梨东方胶锈菌Gymnosporangium haraeanum Sydow引起。其转株寄主为龙柏。该病发生早晚和轻重与转株寄主、气候条件、树种、传播因素等有密切关系。防治上提出了在
期刊
临朐县位于鲁中山区,有28个乡镇、1040个行政村,21.9万户、88.25万人。总面积1835km~2,其中山区丘陵占87.3%;有耕地5.2万hm~2,其中粮田4.3万hm~2。到1983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38
频谱分析是诊断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简要叙述了频谱分析方法,恂步电动机转子断条的机理,频谱分析诊断转子断条的原理以及转子断条诊断系统的组成,最后给出了
听力是英语教学的始点和基础,是教与学、读与写的桥梁。有效的听力教学不仅关系到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和兴趣,也是进一步系统地学习英语,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前提保障。本文尝试分析农村小学生英语听力水平低下的原因,探讨提升农村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对策。  听是学生接受语言的第一种方式,小学生学习语言总是从听开始入手。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来思维的。”听是师生、生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有效途
灰班古毒蛾在滩坊市一年发生2代,危害沙棘,雌雄异型,成虫不能传播扩散,幼虫是传播扩散的主要虫态,据试验,7月份当南风3级(5m/sec)时,初孵幼虫在“盛行风”的作用下,水平扩散距离可达60
通过对立选择回采工艺方式的层交分析模型及构造判断矩阵和计算特征值,得到了选择回采工艺方式所需考虑因素的排序权值,最后,应用本模对资兴矿务局周源山矿1412工作面的回采工艺方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它更注重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从用讨论辩论的方式、通过
我国学者庞维国在其《自主学习》一书中指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自我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和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更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即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否合理地、创造性地为学生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我们选取了所执教的两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