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关注核心素养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悄悄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一是从重视分析内容逐渐转向重视表达方式的学习,变重理解为学表达,凸显了“语文”的味道;二是加强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过程,关注了“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从喧闹、浮华归于真实、平实、扎实。然而,语用“热”却正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愈演愈烈,有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语用训练混乱甚至盲目,脱离教学目标,忽视儿童实际需求,甚至是“为了练而练”。特别是想象性的练笔随意性强,无法做到“得意”“得言”,更没有“得法”,这样的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冷静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努力寻找语言训练的发力点,才能切实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语文;小学;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文本,寻求源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值得我们思考。因此,在实施语用训练时我们一定要立足教材本身,聚焦文本的特点去寻找语用训练的源点。
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经典的科普童话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文中使用了“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很具可读性。比喻句、反问句是老师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但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构段方式的语用训练应更为适合。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学习重点段落,体会森林是个大水库,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总分总的结构,结尾用反问句突出森林蓄水的重要性,适当加上比喻句、拟人句使文章更适合儿童阅读。接着让学生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森林是个空调器”的写法,加深对作者写法的理解。在习得说明方法之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习仿写:森林还是个巨大的“消音器”。如此的练笔,学生有例可循、有法可依,很自然用上了总分总的结构,创造性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字生动有趣,更具有儿童的视角。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技巧,还让他们获得学习写科普童话的方法,提高了表达的能力。
二、关注需要 ,巧借内驱力
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时,在读诗、悟诗后,安排了“写诗”的环节:转眼过去了十五年,诗人再次来到杭州,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的诗句,这是对当年那首诗的深深怀念,看来“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是他最为得意之笔啊。一场大雨承载了诗人满满的回忆,诗人描写的是夏季的暴雨。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有没有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请用上“春雨、细雨、秋风、冬雪”等词语创作一两句诗。这位老师的“语用”训练看似从教材出发,但显然,这样的写作训练要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盲目拔高了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样的训练看似精彩,却失去了古诗教学的本真。
其实,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蹲下身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这样的语用训练学生能接受吗?”“这样的语用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这样的语用训练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和能力提升能产生实际的意义吗?”如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寻找到适合学生语用训练的内驱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画面感非常强,那雨前乌云密布的画面,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风吹云散的开朗,每行诗句仿佛都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并体会诗人的描写手法,学习用散文的方式借助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的训练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含义,感受到古诗的节奏美、画面美,同时也是一次巧妙的语用训练,更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
三、紧扣目标,激发生长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目标和内容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关照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盲目拔高教学目标要求,与学段目标脱节错位,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基于学生基本学情,不能面向全体,使得课堂沦为极少数学生的课堂。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在我校青年教师优课评比赛前试教中,一位新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第二自然段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学习描写泼水前人们准备的句子,体会人们期盼的心情;(2)重点学习泼水时的情景,感受欢乐、热烈的场面。在实施第二教学步骤时,老师采用看泼水节视频、模拟盡情“泼水”场面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了泼水节的快乐和热闹。此外,这位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文中描写泼水场面的一句话,并抓住了句中“追赶”“灌”“端”“泼”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欢乐场面以及人们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能够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应该说是比较恰当、得当的,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适当的。但在此之后,这位老师又“精心”安排了这样的拓展训练环节: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许多这样热闹和欢乐的场面,请你认真回忆一下给我们讲一讲。随后,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自己在做游戏、课间活动、过生日、参加迪士尼乐园狂欢节等活动时自己看到的一些热闹场面,不少孩子还表达了自己快乐的感受。至此,这节课应该已经推向了高潮,已经比较圆满了。可是,这位老师似乎并不满足,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你们经历的热闹场面,学着课文中的样子,用上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出来。
显然,这样的要求远远高出了学段目标的要求,教师盲目拔高,学生“不堪重负”,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设计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是偏离甚至背离学段目标要求的,这样的训练是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脱节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力避。
四、结合阅读,提升语文力
“语用”训练不仅要聚焦文本的特点,从学生需要出发,更要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在“输入”之后有效“输出”,让学生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逐渐形成语文能力。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千人糕》一课通过爸爸和“我”的对话,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在教学时,我通过对话的指导,体会情感的变化。同时运用关联词“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让学生说说千人糕制作的过程,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体会千人糕制作的工序繁杂、人员繁多、劳动的艰辛,感受“千人糕”真是来之不易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如“千人衣”“千人笔”“千人饼”等。时机成熟了,我因势利导又将此环节做了进一步深化——实施“语用”训练:出示了制作
【关键词】语文;小学;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聚焦文本,寻求源动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语文老师如何用好这个例子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值得我们思考。因此,在实施语用训练时我们一定要立足教材本身,聚焦文本的特点去寻找语用训练的源点。
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经典的科普童话文章,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语言生动。文中使用了“比喻、反问、排比”等修辞手法,让文章很具可读性。比喻句、反问句是老师们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点。但对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构段方式的语用训练应更为适合。教学时可以先通过学习重点段落,体会森林是个大水库,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总分总的结构,结尾用反问句突出森林蓄水的重要性,适当加上比喻句、拟人句使文章更适合儿童阅读。接着让学生用以上的学习方法学习“森林是个空调器”的写法,加深对作者写法的理解。在习得说明方法之后,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习仿写:森林还是个巨大的“消音器”。如此的练笔,学生有例可循、有法可依,很自然用上了总分总的结构,创造性地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字生动有趣,更具有儿童的视角。这样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技巧,还让他们获得学习写科普童话的方法,提高了表达的能力。
二、关注需要 ,巧借内驱力
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古诗时,在读诗、悟诗后,安排了“写诗”的环节:转眼过去了十五年,诗人再次来到杭州,写下了“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的诗句,这是对当年那首诗的深深怀念,看来“白雨跳珠乱入船”这句诗是他最为得意之笔啊。一场大雨承载了诗人满满的回忆,诗人描写的是夏季的暴雨。大自然中还有哪些自然现象,有没有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请用上“春雨、细雨、秋风、冬雪”等词语创作一两句诗。这位老师的“语用”训练看似从教材出发,但显然,这样的写作训练要求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盲目拔高了教学目标和要求,这样的训练看似精彩,却失去了古诗教学的本真。
其实,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蹲下身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多想想“这样的语用训练学生能接受吗?”“这样的语用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这样的语用训练对孩子的语文学习和能力提升能产生实际的意义吗?”如若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寻找到适合学生语用训练的内驱力。《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画面感非常强,那雨前乌云密布的画面,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韵,风吹云散的开朗,每行诗句仿佛都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教学时在指导学生朗读、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并体会诗人的描写手法,学习用散文的方式借助优美的语言进行表达。这样的训练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含义,感受到古诗的节奏美、画面美,同时也是一次巧妙的语用训练,更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上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综合训练。
三、紧扣目标,激发生长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不同的学段提出了具体的“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目标和内容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关照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很多老师盲目拔高教学目标要求,与学段目标脱节错位,导致课堂教学不能基于学生基本学情,不能面向全体,使得课堂沦为极少数学生的课堂。对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在我校青年教师优课评比赛前试教中,一位新老师在执教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一文第二自然段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步骤:(1)学习描写泼水前人们准备的句子,体会人们期盼的心情;(2)重点学习泼水时的情景,感受欢乐、热烈的场面。在实施第二教学步骤时,老师采用看泼水节视频、模拟盡情“泼水”场面等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受了泼水节的快乐和热闹。此外,这位老师还特别关注了文中描写泼水场面的一句话,并抓住了句中“追赶”“灌”“端”“泼”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当时的欢乐场面以及人们的兴奋、激动的心情。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能够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应该说是比较恰当、得当的,实施教学的过程也是适当的。但在此之后,这位老师又“精心”安排了这样的拓展训练环节:小朋友们,我们的生活中也一定会有许多这样热闹和欢乐的场面,请你认真回忆一下给我们讲一讲。随后,师生之间进行了交流。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了自己在做游戏、课间活动、过生日、参加迪士尼乐园狂欢节等活动时自己看到的一些热闹场面,不少孩子还表达了自己快乐的感受。至此,这节课应该已经推向了高潮,已经比较圆满了。可是,这位老师似乎并不满足,对孩子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你们经历的热闹场面,学着课文中的样子,用上一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说出来。
显然,这样的要求远远高出了学段目标的要求,教师盲目拔高,学生“不堪重负”,结果可想而知。这样的设计是脱离学生实际的,是偏离甚至背离学段目标要求的,这样的训练是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脱节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力避。
四、结合阅读,提升语文力
“语用”训练不仅要聚焦文本的特点,从学生需要出发,更要与阅读训练有机结合。在“输入”之后有效“输出”,让学生在输入和输出之间逐渐形成语文能力。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千人糕》一课通过爸爸和“我”的对话,探讨“千人糕”制作的劳动过程,感受米糕的来之不易。在教学时,我通过对话的指导,体会情感的变化。同时运用关联词“先……然后……最后……”的句式让学生说说千人糕制作的过程,图文结合,边读边想象,体会千人糕制作的工序繁杂、人员繁多、劳动的艰辛,感受“千人糕”真是来之不易呀。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需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如“千人衣”“千人笔”“千人饼”等。时机成熟了,我因势利导又将此环节做了进一步深化——实施“语用”训练:出示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