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的“含金量”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忏悔原为佛教语。佛家规定,僧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引申为认识了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并决心改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而悔而改,仍不失亡羊补牢之效,仍有救赎提升之望。因而,古今中外每日每时都有无数的人在忏悔,还有人居然把忏悔寫成了书,古罗马人奥古斯丁写了一本《忏悔录》,法国的卢梭也写了一本《忏悔录》,都彪炳史册。
  不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是忏悔,忏悔的含金量却有很大差别,其中固有真心实意的,也有言不由衷的;有悔不当初的,也有虚晃一枪的;有把肠子都悔青的,也有顾左右而言他的。所以,有的忏悔成了历史美谈,有的忏悔如同放“气”一般。
  一提起忏悔,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将相和”。战国时,赵国人蔺相如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赵王赴渑池会,使其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功劳,封他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功高盖世,却不如蔺相如一介书生官大,心中愤懑,屡对人说:“以后相见,必羞辱他。”蔺相如知后以国事为重,屡屡请假,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内幕后,大为感动,主动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一忏悔,可称史上高含金量的忏悔。
  曾国藩一生自律甚严,注重修身,每有过失,必主动忏悔。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老婆很漂亮,就不由自主多看几眼,且借着酒意还有轻佻语言。回家后悔之莫及,在日记里骂自己“真禽兽也”。厚厚的《曾国藩日记》,其实就是一本忏悔录,含金量颇不低。也正因其每日及时忏悔,小处亦不苟且,被誉为“古今完人”。
  鲁迅在《一件小事》里对人力车夫的忏悔,霍桑小说《红字》里教士丁梅斯代尔的忏悔,伏尼契小说《牛虻》里红衣主教蒙太尼里的忏悔,尤其是托尔斯泰小说《复活》里贵族少爷聂赫留朵夫公爵的忏悔,都是极其真诚,发自内心的,也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成为文学史上著名的忏悔。
  现如今,人们听到最多是贪官忏悔,数量大,内容多,花样杂,自然也有高下之分,真假之别。这其中有真心悔过的,也有例行公事的;有发自肺腑的,也有迫于形势的;有独出心裁的,也有“八股”之风的。特别是“八股”之风的,一般来说,都会先强调自己因为放松学习,忽略思想改造,受资产阶级腐化思想侵蚀云云;再检讨没管好家属孩子,没管好身边工作人员之类;再反思自己放纵贪欲,追求享受,盲目攀比,并存在侥幸心理,因而走上犯罪道路等等。最后,则是情绪宣泄:我好傻呀,我后悔死了,我真不值啊,我太糊涂啦。说其忏悔“含金量”多少似乎有抬举之嫌,顶多是“含铁量”高低。
  当年,巨贪和珅被关进大牢后,也有忏悔诗曰:“對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孤负九重仁。”他对自己死于贪婪毫无悔意,反倒认为是才华将自己引上绝路,嘉庆皇帝在和珅的诗后面写下了批语“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今日不少贪官,同样也是“未闻君子之大道也”,就连忏悔也难说到点子上,挖到根子上。
  突然想到秦桧夫妇的另类“忏悔”,桧曰:“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王氏对曰:“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言虽粗陋,似可发人一笑,比贪官忏悔还略生动些。
其他文献
辞旧迎新,忽发雅兴,添得两盆兰花装点书房。此前并无闲情亲近花草,所以对养护之道一窍不通。有學农的朋友相告:“养兰先养根。其实,养花种树,最重要的都是养护好它们的根。只要根在,希望就在。”  由此想到,植物如此,人也一样,要活得精彩,就需要从根本上找到一种精神上的支撑力量。在前不久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依靠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近年来,我们越来越看到文化的重要
期刊
在电视等传播媒体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曝光某些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商品的新闻,这对于揭露、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商品的犯罪行为,对于提高人们防范、识别假冒伪劣物品的意识和能力是很有意义,是非常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做法。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有些报道过于详尽、写实,例如,最近看到电视上披露西安的浙江籍吴某加工“漂白毒口蘑”的事件,把其黑作坊使用的三种化工原料名称、来源、配制比例、配制方法、用什么工具操
期刊
有道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所以有人证实有白乌鸦,因为数量少之又少,世人难得一见。《金瓶梅》写的是晚明那个时期的社会,官场一片黑暗,可居然还有清官在,让人看到了白乌鸦,在一色黑的黑乌鸦群里是那么醒目,这可以说是读《金瓶梅》的一大欣慰。  《金瓶梅》中描述了清河县一级的腐败,知县李拱极、县丞钱斯成、主簿任良贵、典史夏恭基,全部是一帮贪官污吏。  宋巡按是朝廷派下来的检察官,不但贪赃枉法,还做卖官生意,
期刊
高中时学《林黛玉进贾府》,有這么一个细节:“饭毕,各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当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今黛玉见了这里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随的,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叹服曹雪芹的文笔精密细腻之余,我更记住了一个关键词——“惜福养身”。  何为“惜福养身”?“惜福”即珍惜口福。“惜福养身”简单说就是通
期刊
套用一句流行语,一个出问题的孩子,背后至少有一对有问题的父母。在学校看了太多的学生,便有了这样的感悟,而诸如此类的事常让人又气愤又替孩子惋惜。  我有的学生好打架,联系其家长,家长的概念竟是自己孩子不能受欺負,谁惹你就打谁。于是,不分是非,不管事情大小,只要自己不满意,必定该不该出手都出手。有的学生不讲道理,胡搅蛮缠,家长来了也是没理搅三分,得理不让人,实在没理就撒泼打滚。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家长
期刊
读书,是我们汲取知识、获得思想的途径。阅读方法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阅读效果。我以为,依靠阅读笔记来强化记忆,是提高阅读效果的不二法门。  写笔记也有很多方法,有的是摘录为主。比如学校里的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发现好的表述,就把它摘录下来,时时温习,这肯定是有用的。  有的是以写心得为主,看完一本书,把自己的主要感想记录下来,发表一些评论。这样做,可以锻炼自己的分析、归纳和论证能力。  也可
期刊
和一个同行朋友聊天,他说美编排他编发的文章很省心,因为他每次都把word文档的名字按照见刊标题改好,编辑一来找起来方便,二来排版时不会由于文档名和内文标题不一致而犯迷糊。而且,如果文章需要配图,他会尽量把图片给美编找好,减轻美编的负担。  这是朋友工作的习惯,也是生活的习惯。去图书馆看书,他会把翻过的书放回原位置,而不是随便找个书架放着,因为图书馆的书都分门别类了,如果乱放,比如历史类的书放到了管
期刊
某电视台有一档很“接地气”的节目,叫做《有话好好说》。来这档节目“做客”的嘉宾,或是因为家里的琐事,或是因为财产继承,或是因为拆迁后财产分配,或是因为“老人偏向”。很多难以“理清”的家务事,带着矛盾和问题,也带着裂痕的亲情,走上了节目。  节目现场,不仅有节目主持人,也请来了著名律师,社区和事佬。而“做客”嘉宾,多数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想退一步,有的亲情早已破裂,有的矛盾重重,有的恶语
期刊
中國人讲究“知恩图报”,所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也。其表达的是人性之美、人情之重。一个社会群体之间,互相关爱又互相感激,社会自然就变得更加和睦友善。然而“感恩”的形式有时却充盈着不同的形态,变幻出异样的结果。  唐人刘禹锡讲过一个故事,说:一位老妪,有一次在山林中看见只老虎一瘸一拐地走着,知道它的脚受伤了,所以上前问它:你的脚怎么啦?老虎举起脚爪给老妪看,果然脚掌上有一根芒刺。老妪便帮老虎拔了
期刊
最近朋友发来的有关“养生”的图片、资料、文章,堪称是连篇累牍,累牍连篇,读不胜读。  想想也是:人逾花甲之年,坐六(十)望七,已到桑榆晚景。能到世上来走一遭原就不易,自然希望能再多活几年,多看几眼,因为据说人比人,最后比拼的是“寿命”之长短!故而,读点有关“保健”的书,念点有关“养生”的经,也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  問题是“养生”是否得当,身心是否健康,恐怕和看多少资料、听多少讲座,没多少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