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死亡”的生命奇迹是怎样创造的

来源 :铁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stn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死一线,他们逆风飞翔,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
   52天,收治88名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其中81个是重症,7个是危重症,在与死神的反复争夺中他们创造了“零死亡”的生命奇迹。保持“零死亡”记录,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病区17支国家医疗队中,他们是唯一的一家。
  出征武汉
   采访在副院长戚建伟办公室的狭小房间里进行。
   他已经从武汉回到南京50多天了,但在武汉的一幕幕场景仍每天在脑海中浮现。是啊,人生有无数种经历,唯有生与死的经历刻骨铭心。
   他从出征武汉的那一刻讲起。
   2月8日元宵节晚上8时30分,戚建伟接到了医院党委书记的电话,南京要组织国家医疗队支援武汉,院党委决定由他挂帅出征。
   那夜,南京市第一医院组织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在微信群里一经发出,各科室医护人员都在第一时间踊跃报名。10分钟之内,名额满员;1个小时后,56名赴鄂人员名单全部确定。国家需要之时,没有人退缩。
   此次出征武汉,戚建伟带领的是南京二队。除了南京第一医院56名人员外,还有溧水区人民医院、浦口区中心医院、江宁区人民医院的76名医护人员,共132名队员。深夜2时,戚建伟拿到了全部出征人员名单。
   大战在即,一夜无眠。出发的物资在连夜采购准备之中。70多台套的医疗设备,包括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可支撑一周的防护物资,如手术衣、口罩、鞋套、防护服等防护物资和所有人生活物资,装箱、打包、标注名称、贴好标签……紧张而有序。
   第二天上午10时整,不同专业、不同科室、不同年龄层次的出征队员全部集结到位,所有物资全部准备完毕。令戚建伟感动的是,医院在N95口罩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拿出差不多全部库存的240个口罩让他们带走,院党委书记握着他的手说:前方比我们更需要!盼着你们平安归来!
  不眠之夜
   夜幕降临时,飞机在武汉天河机场降落。
   2月10日上午,戚建伟参加了国家援鄂医疗队第一次联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话深深敲击着他的心灵:你们是习总书记派来的国家医疗队,你们的使命就是尽最大可能抢救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减少死亡!
   戚建伟再次被震撼,他们不再是代表南京,代表江苏,而是代表国家!责任重如山!
   南京二队整体接管的E1-5病区,是3天前才由妇产科改造过来的隔离病区,52个床位,里面空空如也,什么医疗设备都没有。戚建伟立即指挥安装从南京带来的医疗设备,打掃卫生,清理环境,进行人员排班和防护培训。协助交接的同济医院院长对他说,你们南京二队昨晚到的迟,没能很好休息,今天就不要接收病人了吧。然而当天下午,国家卫健委领导就询问:你们什么时间准备好?今晚能不能接收病人?戚建伟明显感受到了指挥部的焦急和压力。他坚定表态:我们确保今晚11时全部准备就绪,收治病人!
   紧张的气氛中,时间过得飞快。2月11日凌晨1时,南京二队E1-5病区开始收治病人。
   戚建伟回忆,那晚的经历终生难忘!整个光谷院区灯火全开,警灯闪烁,救护车一辆接一辆开进病区,再后来救护车来不及接运,就用公交车运输,都是重症、危重症病人啊!我没经历过战争,但我分明感受到了战场抢救伤员的紧迫气氛。从凌晨1时到3时,仅仅2个小时,E1-5病区就收治了47个病人,本来是48个,其中一个病人还在转运途中就死了。52张床位几乎一夜全满。在我们楼上是鼓楼医院为主的南京一队,他们情况和我们差不多,也是52张床位,也是一夜收满。
   “先前,我们预想了种种方案,可怎么也没想到,形势比我们想象的更加严峻,难怪国家卫健委领导命令如此紧迫!面对短时间收治这么多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全体医务人员都没有经历过,而且病房条件又简陋,接下来该怎么抢救?”说到这里,戚建伟再次沉默,“可是面对病毒的猖狂,我们是医生,救死扶伤是我们的天职,再苦再难我们也不能退却!”
   那夜注定无眠,整座武汉都醒着,多所医院都在连夜收治病人,因为中央的命令是:应收尽收!
   夜深了,医生和护士们不顾疲劳地在安顿着病人。有7个病人没带行李,没有被褥,有的病人刚挨到床就睡着了。其实,医护们也都一天一夜没有休息了,但他们不能睡,他们是战士,病房是他们的战场,他们要想方设法尽全力救治患者。
   第二天一大早,医护人员开始对收治的病人逐个筛查,进行一对一生命体征的检查、观测,力求做到精确施治。
   此时,一个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一位患者突发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情况汇报给戚建伟,但南京二队所在的医院尚不具备新冠肺炎阑尾手术条件。戚建伟通过多方面协调,使病人顺利做了手术,最后治愈出院。
   这样的突发情况并非个例。筛查中,警报一个接一个,47人中有孤寡老人,也有夫妻感染、全家多人感染,有高位截瘫的患者和怀孕28周的患者,甚至有精神障碍患者。特别是危重症患者,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接下来将是一个又一个严峻的生死考验。
   此时,博士生导师、呼吸科专家、56岁的医疗组组长谷伟已是三天三夜没能睡个囫囵觉了!他每天晚上是最晚一个出病房,出来后把病人情况全部梳理一遍才能睡觉。早上例会前,他又要先进病房巡视一遍,然后听取汇报,复盘过去24小时关于救治、生活、管理、健康防护等方面的得失,拿出最佳治疗方案……
   戚建伟担心谷伟身体,因为来武汉之前他查出颈椎问题,为了来武汉而推迟了手术,每天带着颈托进出病房。“谷主任,你悠着点,你是先锋,可千万不能倒下啊!”没想到第三天,谷伟晕倒在病房里。戚建伟强制他休息,但他稍微缓解又出现在病房,“那么多病人在等着我,我怎么休息得了!”
  实现零死亡
   又一个危重症患者亮起红灯。    2月28日夜间,75岁的李大爷被转入病区。李大爷有心脏病史,从2月23号开始出现胸闷气喘,夜间不能平卧,伴有双下肢水肿,虽经利尿等对症处理,胸闷气喘症状无明显缓解,胸部CT及相关检查确诊为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建议转定点医院。上报指挥部后,决定将其转至光谷院区南京二队院区治疗。为何要放到南京二队?因为专家组在充分了解所在院区的17支援鄂医疗队情况后,得知南京二队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施乾坤、袁受涛所在的治疗组,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有着丰富的臨床经验。李大爷患有心脏病等基础病,为确保李大爷生命安全,便将其安排到南京二队所辖病区。
   此时,南京二队已经保持了18天“零死亡”的记录,李大爷的收治,使戚建伟倍感压力,因为伴有基础病的高龄新冠肺炎患者是最危险的。
   入院当晚,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章文豪、孙加奎立即对李大爷紧急施行床旁心肺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其为重症心脏瓣膜疾病。床边超声,是医生的眼睛和耳朵,这台超声检查机器是从南京带到武汉的唯一一台,危急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超声显示,患者的心肺功能都处于衰竭状态,伴有严重心肌缺血,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可能死亡。
   深夜时分,戚建伟紧急组织专家针对李大爷的病情作专题讨论,制定治疗方案。入院后医生已经给予李大爷心电监护,高流量氧疗保证氧供,但李大爷依然严重缺氧。专家组讨论决定,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颖连夜在床旁B超定位下,进行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在保证氧供的同时,给予纠正心衰、改善心肌缺血等综合治疗措施。刘颖穿着双层防护服,凭借高超医术成功对李大爷实施右侧胸腔穿刺,使他的胸闷气喘症状得到缓解。
   然而,患者左侧胸腔仍有积液。3月3日,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邹磊在B超定位下对患者再行左侧胸腔穿刺抽液术。平时深厚扎实的基本功此时显出威力,邹磊即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多层手套,所有的操作依然准确无误。左侧胸腔抽液顺利,李大爷氧合情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戚建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经过重症医学科团队12天的精心救治,李大爷的病情逐步好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也得到控制,肺部病灶逐步吸收,逐渐停用氧疗,病情平稳,达到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的出院标准。3月11日,75岁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李大爷,被成功治愈出院。
   就这样,在武汉的52天中,南京二队一共收治88名患者,没有一个人转院,并实现了零死亡。这在光谷院区17支国家医疗队中,是唯一的一家。
   戚建伟说,我们17支医疗队是同一天进去,同一天撤出的,坚持到40天时“零死亡”的只有江苏的3支医疗队,我们南京二队是唯一一家保持52天“零死亡”记录的医疗队。
  生命至上
   在武汉的52天,戚建伟亲身感受到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
   戚建伟说,对每一个死者的治疗情况,后来都要拿到专家会议上讨论,地点在武汉市会议中心。孙春兰参加过,马晓伟、国家高级专家组成员都参加过。每一位死者,治疗团队都要介绍救治方案和治疗过程。这个病人为什么会死亡?什么原因造成的?治疗有没有问题?专家要提问。如果操作过程中任何一个地方有问题,专家都会指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后面的抢救积累经验。那些日子,医院里的治疗手册换了一版又一版,每一版的更新,都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经验总结。
   谈到在武汉的体会,戚建伟说:“我们南京二队有三点体会被写进光谷经验中,国家卫健委还专门下文,要求其他医疗队向我们学习。”
   一是团队的协作精神。南京二队是由4家医院、9个专科的医务人员组成,科主任之间到底听谁的?我们的做法是,讨论时允许各抒己见,一旦形成治疗方案,任何人都要严格执行,不能各行其是。
   我们明确提出,如果不能很好地执行讨论定下的方案,不但医疗组长不能当,就是医生也没资格当。
   对不同专业的医生,我们会根据需要随时调配管理不同的病人,最大限度发挥医生的专业长处。护士也是一样,遇到危重病人增加,组长也要充实到一线当专科护士。
   我们还对重症、危重病人逐个进行会诊。我们遇到过一个心衰的病人,就利用南京后方的平台,书记、院长亲自参加远程会诊,帮助出主意定方案。
   二是治疗关口前移。我们发现,有的病区的危重病人,转到ICU后马上进行气管切开或者插管,却没能抢救过来。为什么?我们分析是治疗的时机晚了,如果早一些为患者打开气管通道,患者就不会死亡。这就需要治疗关口前移,不要等到不行了再插管或切开。有一个患者凌晨1时来的,命悬一线。当时有两种救治办法,一是送ICU,但病人路上转运有很大风险;二是留下来,进行插管或切开,把呼吸管道打通。我们没有负压病房,手术要承担高感染的风险。我们讨论过后,下决心尽快进行插管。
   因为危重症患者体质差,无法耐受长时间缺氧及血压、心率的剧烈波动,医生必须在30秒内完成插管。医生戴着3层手套,手指都是僵直的,方向和力道都不好拿捏,加上防护面屏上的雾气,操作难度增加很多,所以每次气管插管,对医护人员都是一次生死考验。由于治疗及时,这个病人7天后拔管,被成功救治。
   三是精细化管理。细节决定成败,每次确定治疗方案后,医务人员都要准确执行救治方案。医生穿着双层防护服,点位不容易精确,稍有疏忽病人就有生命危险。
   最后转出去的那个病人,来之前已经到过3家医院,生了褥疮,血象2万多,10多天中几次呼吸停止,都被我们及时抢救过来。我们请了国家级专家几次来会诊,26日那天我们又把专家请来会诊。专家看后说,这个病人没有必要再抢救,放弃算了!专家走后,我们有几个医生有不同看法,这个病人来的时候非常危重,濒临死亡,经过治疗有向好的迹象,怎么又突然间不行了?在这种情形之下,大家都期待着我来拍板。我讲了两句话:中央给我们的任务是减少死亡,我们所有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到抢救危重症病人身上去;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放弃,生命至上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理念!    27日凌晨4时多,我们一个很有经验的医生思考着那个病人能否挺过当晚,因而睡不着觉。他爬起来赶到病房,对病人实施胸腔穿刺,抽出胸腔积液,再次使病人转危为安。做完穿刺手术,这个医生腿一软,直接坐在地上了。他说,要是再晚一步,这个病人就“挂”了!
   经过50来天的晝夜奋战,武汉的绝大多数新冠病人化险为夷。3月28号,上级命令我们院区剩余的8位病人转院。指挥部讲的很清楚,如果病人死在路上算我们的,转院后24小时内死亡也算我们的。我们团队下了决心,一定要确保病人转院的生命安全。转院前我们对所有细节都作了充分准备,团队在转院途中跟随,并且要求医护人员在转院后也要向接管医护人员详细交代病情及协助治疗,就这样8例危重病人成功安全转院。
   此时,武汉全市仅剩的700多例重症和危重症病人,被集中收治到武汉金银潭医院、肺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
   生命的接力在继续!
  因为有爱
   我们不再去描写那紧急抢救的场景了,那太过残酷,我们选择几个温馨的场景来体现南京二队病房的精细化护理,这条经验曾被誉为“光谷经验”受到孙春兰副总理肯定。
   南京二队临时党支部的李林曾写下过如下文字:
   这一天是国际妇女节,身在隔离病房的她们,从一早睁开眼睛,就不断迎接着惊喜。南京二队有才艺的护士们用画笔、彩纸制作了贺卡,用精美的彩纸、彩带扎好一个个寓意平安的苹果,亲手送给病区里所有女病人。二队的护士长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病人的节日问候,她们自发筹集新的内衣,预定了鲜花,作为礼物送给所有女病人……看着病人们露出开心的笑容和惊喜的神情,这群白衣战士无比满足!
  
   同济医院金程程护士长发来信息:“李老师,3床、29床明天中午的长寿面已经定好啦!”。
   “太棒了,谢谢护士长!”
   南京二队戴莲护士长与物资保障组董艳老师打着电话:“明天我们需要准备两个精致的小蛋糕,分别给我们两位病人过生日。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购买,因为网上订的都是大的,大的蛋糕病人一次吃不完,但又不方便分给整个病区病人吃,所以我们要选择大小合适的蛋糕,据说能买到小蛋糕的地点比较远,明天需要我们自己跑一趟。”“没有问题!”
   蔡玲护士长微信连接二队的绘画才女邵明月,“明月,能不能麻烦你个事,帮我们彩绘几件防护服,图案选择蛋糕系列,明天我们准备给两个病人过生日。”“没有问题,明天我白班,怕来不及,不过我想办法今天晚上搞定!”
   蛋糕店在60公里开外。预定好了蛋糕,告知下午3时能取,等取回来已经将近5时,与商家细说了具体情况,蛋糕店的师傅答应下午1时可取。司机师傅听到消息,本来准备送完医务人员赶回来吃饭,为了不耽搁病人过生日,直接掉头赶往蛋糕店。下午2时30分,蛋糕被送到光谷院区。
   穿上绘有各式蛋糕图案的防护服,同济医院邹护士长和南京二队的6位护士长捧着蛋糕来到病人门前,将蜡烛点起,唱着生日歌来到病人床前。
   “感谢!谢谢!”患者泪水浸湿了眼眶,除了说“谢谢”,别的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还记得那个怀孕28周的孕妇吗?她得到了全院区最贴心的关怀,大后方捐赠的地方特产:苏州的豆腐干,镇江的肴肉,南京的盐水鸭,甚至成都的鸭脖,广东的柑橘,她都在第一时间品尝。院区还请来妇产科院士为她会诊,最后母子平安。
   那天,南京二队最后交班的队员在完成关舱任务后,不知是谁小声哼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渐渐这歌声汇成了一曲合唱,在走廊、在病房、在院区的门前广场上响起,医疗队员们带着口罩,相互拥抱在了一起!
   队员们用这首歌向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告别,许多人眼中闪现着泪花!
其他文献
《残阳如雪·新四军骑兵团》   马广才  神州暗日朔风高,  铁骑哀兵剑氣豪。  试问烽烟余烬处,  安知当日雪枫刀。 邢曼丽,女,别署佑理,陕西西安人。部队从医30余年,工作之余勤耕砚田。 2000年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油画研修班学习油画,作品入展全军油画展。2011年底成功举办《剑指双壁——邢曼丽诗书作品展》,并出版《曼语经心——邢曼丽小楷艺术》。现为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家协会会员,江苏省
期刊
襄阳革命老区的村庄掩映在绿波浩淼、碧浪连天、松涛阵阵、泉水叮咚的景色之中,行走一处,足让你沉醉,让你留恋忘返。   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青草味般的香味,眼里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河都披着霞光,老区的乡村是这样的迷人,让你睁大眼睛,惊异万分。   行走在革命老区,聆听着一个个红色故事,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感受。特别是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借马帮助老百姓娶亲的故事,在襄阳民间广泛传颂。   19
期刊
全国抗战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是由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1938年初改编时只有1万余人,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这支部队发展到21万,地方武装9.7万余,最多时抗击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成为名副其实的“华中人民的长城”。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出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持续数年的中美贸易战没有消停,突如其来的新冠肺
期刊
民主人士是个特殊阶层。   抗日战争时期华中地区民主人士由多种成分组成,有民族资本家,如苏南茅蔍公司经理纪振纲;有商人,如镇江的陆小波;有旧军政官员,如海安的韩国钧曾任北洋时期江苏省省长,黄桥的朱履先是归隐的民国陆军中将;有的是地主士绅,如阜宁庞友兰、阜东杨芷江等;有正直的知识分子,如皖中的金稚石,淮北的任崇高、皖北涡阳的田丰;有的当过国民党官员,如河南永城的鲁雨亭当过国民党永城县县长,皖中的唐
期刊
陈毅在黄桥决战前后的统战工作,受到中共中央、毛泽东等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将其经验及时在全军宣传推广。历史经过了80年的积淀之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研究与认识陈毅统战工作中展示出的艺术造诣,笔者发现,陈毅对党的统战政策的贯彻运作,就像一首流动的诗,起伏跌宕,出神入化。其高超的政策水平与灵活的表达方式的巧妙结合,既是一件优秀的政治作品,又是一件精彩绝伦的艺术佳作。这里笔者仅以陈毅对爱国老人韩国钧的诗
期刊
何冰生(1894.4—1974.2),阜宁县阜城镇人。祖父系清朝举人,父亲和三位伯叔均为秀才。何先生曾任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文书科科员,北京图书馆馆员。北洋军阀混战时,返归故里,创办地方小报,任《阜宁日报》《阜宁时报》副社长,并自办《黄浦公报》《湖海商报》,揭露社会黑暗和豪绅们的丑行,深得群众敬仰,和邑人庞友兰(1940年被选为阜东县参议会参议长、盐阜区参议会副参议长)、杨芷江(1940年被选为阜宁
期刊
曾希圣同志早在1922年就参加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后又投身北伐。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白色恐怖笼罩全国时,曾希圣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表明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决心和信念。本文主要介绍曾希圣对我军技侦情报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   曾希圣参加革命早期,曾在武汉中共长江局军委任秘书长,后又转任参谋部谍报科科长,积累了一些做情报工作的经验。1931年12月,曾希圣转道香港
期刊
本刊讯 3月4日,中国新四军研究会、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中共南京市溧水区委、区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共同打造和建设新时代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李巷。   被人民群众称为苏南“小延安”的李巷,一度成为新四军苏南抗日指挥中心。1941年11月,新四军十六旅旅部和苏南党政机关来到李巷地区,展开对日斗争。陈毅、谭震林、江渭清、钟国楚等许多我党我军的重要领导人,都曾在這里工作与战斗过,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期刊
2020年春夏之交,江西大地满目苍翠、花开正红。在全国人民抗击新冠病毒的重要时间节点上,4月26日,江西省于都、兴国、宁都、赣县、鄱阳、修水、都昌等7个贫困县(区)宣布脱贫,至此,全省2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退出,标志着江西老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基本解决。这既是4600万赣鄱儿女书写时代答卷的光辉乐章,也是党中央脱贫攻坚战役中取得的一场区域性胜利。  不忘初心 牢记嘱托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红
期刊
1942年3月19日,刘少奇离开新四军,赴延安参加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在这以前的3月15日,中共中央已有电令,由饶漱石代理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陈毅代理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书记。5月10日,饶漱石赴二师和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津浦路东地区巡视,直到9月19日才返回军部。这四个多月里,华中局书记和新四军政治委员的职务,均由陈毅代理。   从1942年7月开始,日军对盐阜地区再次实施大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