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做好农村供水建设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对策,以推进村社供水工程建设管理运行。
【关键词】 农村供水;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农村供水涉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村供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但农村供水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何使农村供水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供水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规划思路脱节,造成后期运管工作被动。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和评估,区(县)在组织编制农村供水工程“十二五”规划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打造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思路已经明确。但大部分乡(镇)囿于“当年建设当年发挥效益”的观念,没有结合当地实际对思路理解透彻,即可以先打造平台再分期分步实施,造成县级规划多倾向于单户或联户分散供水建设工程。单户分散供水工程虽然规模小、投资少、工期短、易建成,但水价成本高、运行维护资金短缺、不易于管理、难以长久发挥效益。规划工作不扎实,则导致后期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陷入被动,规划、设计不到位,供水设施建成运行几年后,水源枯竭等。
2、县级经费配套不足,且任务重,造成勘察设计质量差。按照管理规定,农村供水工程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均不允许提取前期工作经费,只能由县配套资金解决,而县级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常常落实不到位。前期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勘测设计的质量。此外,由于近年来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勘察设计单位承揽任务重、时间紧,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深入腹地对水源分布、来水量、水文地质等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导致勘察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工程建成后出现供水量不足,供水水质发生变化、水源枯竭等情况。
3、农村供水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保证体系。由于大部分乡、村、社新建的是简易水厂和供水站,日供水能力小,水厂制水工艺比较简单,饮用水供应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低。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手段和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水质得不到适时检测,存在水质安全隐患。
4、一些供水工程缺乏有效管理。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不少乡(镇)供水工程只有一两个人进行管理,且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管理意识淡薄,技术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供水工程产权不清,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供水工程的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不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布局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
工程规模是农村安全供水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认真总结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以安全供水和供安全水为目标、以维持工程长效运行为核心的共识,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利用规划契机,做好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论证,打破城乡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分配水资源,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障城区供水水量、水质,并考虑备用水源。
(二)规范农村供水运行管理
1、确立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农村供水单位要确立工程运行和维护方式。有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可以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委托的具体形式由农村供水工程所有者确定。
2、健全供水单位檔案管理。农村供水单位要做好水源巡查、水质检测、供水设施检修和养护等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真实记录运行日志;建立健全供水档案,并确定专人管理。
3、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各县水务局要指导农村供水单位配备相应人员,定期对农村供水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培训不得收取费用。
4、公布水价和水费收支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各县水务局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公布水价和水费收支等情况。
5、开展达标考评,创建示范水厂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达标考评工作。落实责任,提高效率,促进交流,巩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示范水厂创建工作。以示范水厂创建为抓手,研究总结“示范水厂”创建工作的措施和经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以达到树立农村供水工程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的作用。
(三)重视村社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供水技术队伍
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村社供水单位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部颁《村社供水单位资质标准》提出供水工程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并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工程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引进一些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挑选思想上进、事业心强的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建设一支合格的村社供水工程技术队伍,适应村社供水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科学分析集中供水工程技术方案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高标准建设,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必须按照自来水标准进行设计,坚持以水源为核心,选取优质水源,优化提高水处理工艺,保障现在及未来社会供水的需求。
1、选择优质水源。水源保证必须以足够的水量和基本合格的水质为前提。优先选择水质好、水量足的水库水和河道水为供水水源,每一个供水工程必须有水资源论证和水质检测报告。
2、选取合适管材。市面上的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铸铁管、PE管、UPVC管、钢管、镀锌管,各种管材各有其特性和适用范围。针对农村饮水工程大部分管线埋设在农田里,有过桥、穿马路的情况,管材选取的原则是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管材选择包括管径和材料、压力,结合水泵提水能力、运行时间、水池调蓄能力、供水对象等多方案优化确定,同时考虑相关的进气阀、排气阀等管件。
3、选择合理净水工艺。本着安全稳妥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流程方便等原则,对净水厂各净化构筑物进行比较选择。包括不同形式的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比较,对不同形式的滤池比较,对常规液氯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流程进行比较。选择的水库水和河道水通常因为汛期浊度大,需要合理的净水工艺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加强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做好水质检测是保证饮水安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尽管监督水质检测的责任在于卫生防疫部门,但水利管理部门也有自己的职责。水利部2004发布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规定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检验制度,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市(县)水务部门应建立中心化验室(或依托较大规模的村社水厂),担负一定数量村社供水单位的检验任务,这样不仅能降低费用,还可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和创收途径,最重要的是能较好地解决村社供水单位水质检测问题。
三、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坚持“治水为民、治水富民”,关注三农、关注民生水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搞好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是水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水务部门要结合实际,继续探索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以形成完善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体系与管理机制,逐步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格局、优化农村供水调度和配置、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为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孙保鹏.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问题[J].内蒙古水利,2009,03:78-79.
[2]张永禄.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86+292.
[3]张汉松.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76-77+85.
【关键词】 农村供水;建设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农村供水涉及到农村的千家万户,农村供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但农村供水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何使农村供水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是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农村供水的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规划思路脱节,造成后期运管工作被动。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和评估,区(县)在组织编制农村供水工程“十二五”规划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尽量打造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的思路已经明确。但大部分乡(镇)囿于“当年建设当年发挥效益”的观念,没有结合当地实际对思路理解透彻,即可以先打造平台再分期分步实施,造成县级规划多倾向于单户或联户分散供水建设工程。单户分散供水工程虽然规模小、投资少、工期短、易建成,但水价成本高、运行维护资金短缺、不易于管理、难以长久发挥效益。规划工作不扎实,则导致后期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陷入被动,规划、设计不到位,供水设施建成运行几年后,水源枯竭等。
2、县级经费配套不足,且任务重,造成勘察设计质量差。按照管理规定,农村供水工程的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均不允许提取前期工作经费,只能由县配套资金解决,而县级财力有限,配套资金常常落实不到位。前期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了勘测设计的质量。此外,由于近年来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勘察设计单位承揽任务重、时间紧,人员配备不足,没有深入腹地对水源分布、来水量、水文地质等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导致勘察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工程建成后出现供水量不足,供水水质发生变化、水源枯竭等情况。
3、农村供水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保证体系。由于大部分乡、村、社新建的是简易水厂和供水站,日供水能力小,水厂制水工艺比较简单,饮用水供应保证率和水质卫生指标合格率低。同时,由于受经济条件、技术手段和技术人员短缺的制约,水质得不到适时检测,存在水质安全隐患。
4、一些供水工程缺乏有效管理。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管理难度大。不少乡(镇)供水工程只有一两个人进行管理,且多为没有经过培训的农民,管理意识淡薄,技术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供水工程产权不清,存在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由于没有足够的资金积累,供水工程的维护、维修费用不到位,不少工程甚至连正常的运行费也无法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发挥,加剧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科学规划布局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
工程规模是农村安全供水和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认真总结工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以安全供水和供安全水为目标、以维持工程长效运行为核心的共识,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用水户参与”的运作思路,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利用规划契机,做好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水量和供水保证率论证,打破城乡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分配水资源,充分利用优质水源,降低建设管理成本,保障城区供水水量、水质,并考虑备用水源。
(二)规范农村供水运行管理
1、确立运行,维护管理单位。农村供水单位要确立工程运行和维护方式。有条件的农村供水工程可以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专业管理单位负责管理和维护。委托的具体形式由农村供水工程所有者确定。
2、健全供水单位檔案管理。农村供水单位要做好水源巡查、水质检测、供水设施检修和养护等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安全运行,真实记录运行日志;建立健全供水档案,并确定专人管理。
3、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各县水务局要指导农村供水单位配备相应人员,定期对农村供水从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不合格的不得上岗。培训不得收取费用。
4、公布水价和水费收支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建设的农村供水工程,各县水务局要会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指导、督促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公布水价和水费收支等情况。
5、开展达标考评,创建示范水厂开展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达标考评工作。落实责任,提高效率,促进交流,巩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果,确保工程发挥最大效益。
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示范水厂创建工作。以示范水厂创建为抓手,研究总结“示范水厂”创建工作的措施和经验,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以达到树立农村供水工程典型,发挥其辐射带动的作用。
(三)重视村社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供水技术队伍
供水工程的建设质量是村社供水单位提高优质服务的前提。部颁《村社供水单位资质标准》提出供水工程的设计应由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完成,并符合国家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做好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工程管理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也要引进一些给排水专业的技术人员,挑选思想上进、事业心强的人员从事这方面工作,建设一支合格的村社供水工程技术队伍,适应村社供水事业发展的需要。
(四)科学分析集中供水工程技术方案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高标准建设,所有集中供水工程必须按照自来水标准进行设计,坚持以水源为核心,选取优质水源,优化提高水处理工艺,保障现在及未来社会供水的需求。
1、选择优质水源。水源保证必须以足够的水量和基本合格的水质为前提。优先选择水质好、水量足的水库水和河道水为供水水源,每一个供水工程必须有水资源论证和水质检测报告。
2、选取合适管材。市面上的管材有球墨铸铁管、铸铁管、PE管、UPVC管、钢管、镀锌管,各种管材各有其特性和适用范围。针对农村饮水工程大部分管线埋设在农田里,有过桥、穿马路的情况,管材选取的原则是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投资。管材选择包括管径和材料、压力,结合水泵提水能力、运行时间、水池调蓄能力、供水对象等多方案优化确定,同时考虑相关的进气阀、排气阀等管件。
3、选择合理净水工艺。本着安全稳妥适应性强、操作简单、流程方便等原则,对净水厂各净化构筑物进行比较选择。包括不同形式的絮凝(反应)池、沉淀池比较,对不同形式的滤池比较,对常规液氯和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流程进行比较。选择的水库水和河道水通常因为汛期浊度大,需要合理的净水工艺处理,处理后水质达到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加强水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做好水质检测是保证饮水安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关。尽管监督水质检测的责任在于卫生防疫部门,但水利管理部门也有自己的职责。水利部2004发布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规定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检验制度,定期对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进行水质检验,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的监督。市(县)水务部门应建立中心化验室(或依托较大规模的村社水厂),担负一定数量村社供水单位的检验任务,这样不仅能降低费用,还可开拓新的工作领域和创收途径,最重要的是能较好地解决村社供水单位水质检测问题。
三、结语
农村供水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要坚持“治水为民、治水富民”,关注三农、关注民生水利,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搞好供水工程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是水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水务部门要结合实际,继续探索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以形成完善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体系与管理机制,逐步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为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发展格局、优化农村供水调度和配置、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保障程度、为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作出努力。
参考文献:
[1]孙保鹏.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改革的问题[J].内蒙古水利,2009,03:78-79.
[2]张永禄.农村供水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86+292.
[3]张汉松.关于农村供水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2:76-7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