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解一堵墙 打开一扇“窗”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yuli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文体特点解读文本和组织教学,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小说教学也大多如此,从复述情节开始,到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是分析环境的特点和作用。问为什么这样设计?答曰:小说教学就是要抓住三要素进行,同时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但这种教学设计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分析情节离不开人物,分析人物亦离不开故事情节,把人物与情节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必然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节奏拖沓的现象,于是教学思路就不够清晰。
  这个重复与拖沓是必然的,概括情节必须要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怎么做的和为什么做等角度去考虑,而赏析人物形象也须依据这些方面。教学内容是同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不同的教学意义而已。
  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怪圈呢?小说的特点就只有人物、情节与环境吗?小说教学就一定要面面俱到吗?教学了泰格特的小说《窗》,我对这些问题又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首先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它与别的艺术门类一样有共同性质是‘审美的’,作为一个特殊的艺术门类,它是以语言为媒介的,因此,是语言艺术。”而小说是语言艺术的集中表现。作家深刻的人生体验和生活感悟,都要靠语言准确智慧地传达出来。语言也是读者走进文本、走近作家的唯一媒介,读者通过对语言的品读,视其形、闻其声、嗅其味、感其情,从而获得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认知、领悟和启迪。因此,鉴赏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自然都离不开对语言的感知、揣摩和品味。所以《窗》的教学,必然要基于语言:从语言人手,解读到作品的形象、情感、精神和观念与思想等层面。
  我设计的问题是:请从小说情节和对它的描述中,说说近窗病人和远窗病人分别是怎样的人?
  设计这个问题,旨在从人物形象的层面解读这篇小说,而对形象的解读是建立在对情节的把握上的,但多数学生只是从概括情节人手“贴标签”:近窗病人高尚、无私,心胸宽广;远窗病人自私、卑鄙,冷酷狭隘。
  于是我引导学生:请大家再细读小说,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表现人物形象,在你认为重要的语句上作批注。
  组织交流时,我始终引导学生品味富有生命质感的语言。比如,文中有一段这样的描写:
  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
  我追问道:作者描写了哪些人?哪些景?哪些事?这些画面有做么特点?
  我的追问就是要引领学生潜入到语言的深层,真正做到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智相融。“俯瞰”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是惬意的,看到的景物是美好的;湖水用“泓”修饰,让人想到湖水的清澈和情态的优美;而“漫游”则更显其自在悠闲。孩子们喂水禽的画面,充满生命活力,让人想到生命的可爱,激发出热爱生命的情感。情侣是年轻的,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多么幸福美满,多么富有诗意,让人想到生活是那么的甜美富足。
  对语言的品味还可驶向更深处,我接着追问:联系前后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这么多笔墨让近窗病人尽情地描述?由此去品味作者精巧的构思和寄寓的意蕴。
  近窗病人描绘了一幅幅闲适自得、活泼可爱、恬静幸福、令人神往的画面,一方面是为了安慰远窗病人,让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鼓起生活的信念与战胜病魔的勇气,表现出心灵的无私与善良。另一方面,言为心声,也是在鼓励自己,激发自己战胜病痛的信心与勇气,更表现出他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渴望。这么好的人,却在给以安慰、激以信念的病友的见死不救中死去了’这就更能反衬出远窗病人的卑鄙与丑陋。在结构上既照应了前文内容“每天的这两个小时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如远窗病人邪念的产生)作了铺垫。
  从语言人手,情节的分析才能落到实处,人物形象的鉴赏才能水到渠成,对作品意蕴或作者意图的解读才是意义生成的活动。
  其次,语言是符号艺术,具有象征意义,而且汉语的多义性更蕴藏着丰富的解读空间。于是我设计了以下问题组织学习活动:(1)请你给两位病人各起一个名字,也给他们的病各起一个名称,并思考小说意蕴会不会发生变化。(2)他们两人的“病”有何异同?
  名字实际上是一个人的代号,如果我们给这两个病人安上张三与王五的名字,或用“哮喘病”之类病名来代替人物,固然可以,但小说的意蕴就会大大缩水,甚至由小说变成了纪实性文章。而没有名字,只冠以“病”,并且是一个“近”,一个“远”,这就使作品具有了普遍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这是什么病?怎么产生的?病在体还是病在心?谁更有病?该如何治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和联想空间。
  这是作者对生活的严肃思考,也是作者呈给读者思考与感悟的一个审美对象。其实伟大的作品,只是聚焦生活琐事,呈现典型现象,反映人性问题,却能激起读者深深的情感体验,让读者品味、感悟,而这种“感”与“悟”恐怕将伴随我们一生,启发、警醒与鞭策我们一生。这正是经典作品的超越时空的魅力。
  小说往往以精巧的结构示人,它也是结构的艺术。“文学作品提供的审美对象是作品结构与读者阅读互动的产物。……完整意义上的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创作了一个供阅读的作品结构,读者的阅读将其具体化为审美对象。”每一部作品的特定结构都传达着作者的生命律动,潜藏着作者的意图,体现着作者的情感,表达着作者解构与诠释这个世界的独特方式,因此才有如欧·亨利式的结尾、莫泊桑小说的精巧构思。结构实在是不可忽略的解读小说的重要抓手,它导引着读者的解读方向,是整体感知的关键依据。
  小说在环境设计上的突出特点是把两个病人置于一间病房里,而且只有一扇窗,窗外一堵墙。体现在小说的结构上,就是以“窗”为题,以“墙”结尾,并以“窗”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本课教学当然要探讨“窗”与“墙”的作用。
  窗外的世界实为心灵的投射,丑恶的灵魂只能看到一堵墙,它冷漠而缺乏生机;美好的心灵才能看到幸福美满与充满活力的图景。“窗”是小说情节展开与发展的线索,是塑造人物形象的载体。以“墙”结尾,并戛然而止,不仅解释了悬念,而且出人意料,让人倍感震惊与诧异,满含着作者的讽刺与揭露、批判与谴责!含义深刻,催人沉思,回味无穷,警醒无限。   解读到这个层面也是意犹未尽的。继续追问:你觉得作者以“窗”为题,以“墙”结尾,是否有特殊的含义呢?
  “墙”给人的感受是封闭的、局促的、阻碍的,表现出作者的谴责与讽刺。而“窗”给人的感受是沟通的、相融的、心心相连的,传达着作者的呼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爱,特别是患难时的相互安慰、鼓励与搀扶;呼唤每个人都要经常擦洗和打开心灵之窗,让它永远明净敞亮、阳光灿烂,不让灰尘黏附、阴暗侵蚀。
  小说更是生活的艺术。“任何作品世界都是按现实世界的情理逻辑来虚构的,但作品世界价值的高低往往与情理逻辑的超常性程度有关。一般来说价值较低的作品世界往往是按照俗常的情理逻辑来虚构的,而价值较高的作品世界则与超常的情理逻辑有关。”可见“现实世界的情理逻辑”才是读者心理移情、实现对话的基础。于是,解读小说也必须建立在对生活情理逻辑的感悟与把握上。
  在课堂上,就有一位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远窗病人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坏,他没有做任何损害近窗病人的事,因此不能说这个人卑劣、丑恶、灵魂肮脏。这个想法提出来后,便有几人小声附和。
  这是一个颇能迷惑人的问题,但没有做任何有损他人与社会的事,他的灵魂就一定不是卑劣丑恶的吗?于是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刚才这个同学的质疑很有道理,为我们解读这部作品又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是的,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应该就是不损人、不害人,远窗病人确实最初只有占据窗口位置的想法,但这想法最后是否膨胀成了“邪念”而堕落了人性?他没有“落井下石”,也没有“谋财害命”,就一定不是卑劣丑恶的吗?就一定不会受到人们的谴责吗?我觉得我们需要严肃思考的是,在生活中什么样的情况下,不帮助别人,也不损害别人,是不应该被谴责甚至是应该赞美的?而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我们必须伸出援助之手,给以恰当的帮助,否则就要受到谴责的?
  我带领学生分析远窗病人由想法变成邪念的三部曲(也是人性堕落三部曲)后,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
  有的说,考试时,同学要抄我答案,我盯着天花板,是应该赞美的;有的说,瘦弱的乞丐,向我要吃剩的面包,我却扔在地上,是应该受到谴责的;有的说,小悦悦事件中,路过的行人,没有一个给以救助,是麻木与卑劣的……
  我继续问,能否归纳该赞美与谴责的原因?
  学生说,处于重大事件的关头和特殊的环境中,需要我们出手相助时,我们却袖手旁观,甚至幸灾乐祸,那就是灵魂的卑劣与丑恶。
  我不失时机地概括道:当我们微不足道的一己之私处在别人的生死关头,处在道德的两难境地而又必须做出抉择并需要立即付诸行动时,我们有能力做到却不作为就是丧失了做人的道德底线,丧失了人性中最基本的悲悯之心,那就是邪念与堕落,那就是丑恶与卑劣。
  达到了这个层次的阅读早已不是信息的提取了,而是文本引发的阅读事件——读者有了深切的阅读体验,并且在体验、感悟作品所建构的生命世界之时也建构与丰富着自身的精神世界。于是阅读也不仅是意义创生的行为方式,更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存在方式了。
  “作品与世界的关联,乃是作品与作者或读者的精神世界的关联,作者在特定的世界中创作,读者在特定的精神世界中阅读。当精神世界大体类似时,作者能遇到知音,读者能找到自己;而当精神世界有别甚至迥然不同时,没有读者与不知所云的现象就会发生。”可见在阅读教学中,适度的调动起学生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形成读者与作者或文本的生活的“情理逻辑”相通的局面,历史才能交会,精神才能相通,解读才有知音般的心领神会。
  小说教学大可不必迷恋三要素,我以为把人物置于核心位置,整合情节、结构、语言、环境等要素,并因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教学价值的不同而组织有个性的教学,才是符合小说这种文体特点的教学。
其他文献
朱春玲(以下简称“朱”):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模式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发展成为一种特殊而又普遍的作文样式,被称作“高考体”。请从作文教学的角度谈谈您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张丽钧(以下简称“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在高考作文阅卷的日子里,内心总是十分纠结。我觉得,孩子们感染了一种“雷同病”——说着极其相似的话,抒着极其相似的情。他们的立意会撞车,他们的论据会撞车,他们的语言也会撞车。好不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传统文化对于现代人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在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德行、气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当下学习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应该是一成不变地照抄照搬,也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而是需要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与现代的先进理念相结合,从一个良性的角度重新真正地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以发展的眼光去学习传统
我和冯渊老师,因文字而结缘。  近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我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较多关注,也会看看语文类杂志上的文章,这其中,冯老师回忆他学生时代几位语文老师的一篇随笔,给我留下过很深印象。我在大学开设写作基础课,在开始“感觉和记忆”的训练单元时,还把这篇文章作为例文推荐给学生。后来,我发现,他不但写得一手充满形象感的记叙类好文章,而且,在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探讨语文教学的学理性问题时,也能提出一些益人心智
在“夏丐尊研究”著述中,汲安庆这部书较为宏观、系统、深入,颇具学术含量。  夏丐尊、叶圣陶、朱自清、吕叔湘等这代学人的语文教育研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没有一部宏观性、体系化的语文教育学理论专著。他们写的多是随笔、杂感、短论,极少称得上论文,而且零散杂乱。少数成系统的著作,一般是语文教学法方面的,也罕见严密的论述、论证,理论性偏低。夏丐尊研究,得从诸多散漫的文章、著作中去归纳、提炼出语文教育思想,
《(红楼梦)选读》是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一种,教材选取《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编为四个单元十二课。每课包括“提示…‘正文”“鉴赏与探究…‘链接资料”四个部分,每个单元后有一个助读。编者在前言中介绍了编写宗旨:帮助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这部名著,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把握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这一宗旨体现了语文版教材选修与必修的对应衔接。    一、学情分析    为了在教学设
朱德熙(1920-1992),江苏省苏州市人,古文字学家,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1939年入西南联大物理系学习,第二年转入中文系学习。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长期从事现代汉语语法和古文字教学与研究工作,为祖国的语言学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关心中小学语文教育,发表过许多重要观点,尤其对作文批改有较深入的研究,出版两部作文指导的普及性读物《作文指导》和《作文批改》。  《作文指导》一书1951年
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选编了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很多老师都将这两篇短文分开来教,这样的处理其实是欠妥当的。编者之所以将这两篇短文编在一处,是要发挥它们的综合作用,如果分开,就会失去这种作用。  那么,如何将这两篇文章融为一个整体来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文本内在的联系。这是两篇事理说明文,其说明对象不像事物说明文那样明显,而是具有一定的隐晦性,但两篇文章在说明方
日常人际交往,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有一个表达与理解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弄懂人家的意思自然是理解。一般的言语应对,彼此容易达成默契,如果要给人家讲一通道理,还想让人家接受自己的主张,那就不太容易。  首先,需要挑好交谈对象。孔子就明白这一点,谆谆告诫我们:“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可以谈的人不去跟人家谈,错失了一个人物;不可以谈的人却要跟人家谈,就浪费了言语。孔子是这么说的,
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之际,为了帮助语文版教材实验区的教师深入领会《纲要》精神,把各项要求落实到课堂教学中,2010年11月25日,语文出版社在沈阳举办了“全国小学语文(语文版)阅读教学研讨会”。研讨会专门请来了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他用东北人的幽默言语,把从教31年的生动案例提炼成教育的规律和方法,让与会的近七百
投入作文教学探索近二十年,我和研究团队教师对所见的数千篇儿童习作中显露出来的共性越发感到不安。寻找问题根源,我们发现,正是不当教学所致。写作似乎已被逼入“不可教”的尴尬境地,但是,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时,好像在混沌中看到希望之光:“我们依然相信文学创作需要天赋。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没有人能够靠天赋或者灵感写一辈子。即便是天才的作家,一旦真正的写作开始,鸿篇巨制的写作也会变成一种劳役。很多作家创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