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uw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满族音乐不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瑰宝,同时也是全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1]。本文分析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意义,重点探索了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课程、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的实现路径及保障措施,以期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满族音乐文化的深度融合,进而推动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助力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关键词]满族音乐;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36-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满族音乐作为诞生于白山黑水间的艺术瑰宝、满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与创新对于提升中华文化的丰富性、民族性,繁荣发展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2]。满族音乐是满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阶段的时代发展特征所形成的优秀文化产物,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然而,由于社会发展和民族融合等诸多原因,满族音乐传世作品较少,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职能和优势,把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对满族音乐进行深入挖掘研究、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将成为实现满族音乐的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意义
  (一)推动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多姿多彩的满族音乐文化,民族特色鲜明,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瑰宝,曾以其自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中国北方地区文化的繁荣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然而,由于历史的、民族的种种原因,满族音乐文化与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相比,汉化程度几乎是最高的,特别是在现代文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年青一代对满族音乐文化根本不感兴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尴尬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而肩负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高等院校理所当然应该承担起这一重要责任。因此,在高校现有音乐教育体系中,利用多种音乐教育资源,以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校园文化活动、新媒体等为载体,增加满族音乐欣赏、创编、展演等内容,对于满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促进本土化音乐教育体系建设
  长期以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始终沿袭西方音乐教育体系,尽管学界和高校在突出民族音乐文化教育主体地位,加强音乐教育民族性方面做了大量尝试和探索,但真正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就东北地方高校来说,将地域特色满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将对丰富高校音乐课程资源,充实音乐教育教学内容,提高音乐学科建设水平,构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大学生文化艺术素养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高校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人格涵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新媒体时代影响下,亟待填补民族艺术文化传统的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4]。将满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认识满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满族音乐中蕴含着无数前辈先贤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提升其文化艺术素养。
  二、满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
  作为土生土长的满族人,笔者从小在满族民间音乐熏染中长大,如今身为音乐教师,深感传承和弘扬本民族音乐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通过课程建设、创作实践和舞台推广等途径,对将满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有效展现与弘扬了满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构建满族音乐课程体系
  在声乐表演专业开设“东北地方民歌演唱”选修课程,将满族民歌作为主体教学内容,通过欣赏、模唱与理论知识讲授相结合的形式,使学生了解满族音乐的发展演变、艺术特征等,熟悉并掌握满族童谣、满族神歌以及满族创作歌曲的基本演唱方法和技巧,了解满族民歌与民族、地域、文化、生活等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满族民歌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提供必要的学理素养和理论基础。
  (二)开展满族音乐创作实践
  笔者结合近年来对本地满族音乐发掘、整理的成果,创作了以满语为主的《满珠穆昆爱满乡》《悠悠乌春》等满族音乐作品。
  如歌曲《满珠穆昆爱满乡》中“满珠穆昆”是满语,意为“满族人民”。“满乡”是满族人民的故乡或家乡之意。作品以吉林乌拉满族的民俗、民间音乐、舞蹈、满语等满族文化元素为创作素材,以满乡印象为主线,旨在表达满族儿女对满乡的热爱和对改革开放40年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
  (三)注重满族音乐舞台推广
  舞台实践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依托高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在校内各类比赛、艺术节、新年音乐会、迎新生音乐会及各类重要节点的大型演出中进行推广。北华大学原创满族歌曲《满珠穆昆爱满乡》在吉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获得二等奖,并作为学校音乐教学特色成果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有力地宣传和推广了满族音乐文化。
  三、满族音乐文化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的保障措施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和传承满族音乐,虽不遗余力,但在现行教育体系下,仍面临师资力量不强、学生兴致不高、政策机制不顺、教学条件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将满族音乐融入地方高校音乐教育体系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绝不是个别教师凭借一己之力能够实现的,必须将其纳入高校音樂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统筹部署,并提供相应保障措施,以项目+团队的模式整体推进,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一)条件保障是前提
  高校要为满族音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提供必要的场地、经费以及乐器、服装、道具等条件保障。同时,进一步优化校内资源配置,在演出场馆、图书文献、网络信息资源等方面实现充分共享。
  (二)队伍保障是基础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还没有任何一家高校開设满族音乐专业或相关专业方向,能够演唱满族歌曲的人寥寥无几,其中懂满语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可以说,满族音乐方面的人才极为匮乏。目前,从事满族音乐研究的人员,大多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或满族民间机构等。高校要加强满族音乐师资队伍建设,必须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即打破学历、职称、年龄等壁垒,通过公开招聘、引进、外聘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满族音乐领域的专家、学者甚至民间艺人汇聚到高校,组建研究团队,集中优势,形成合力。
  (三)政策保障是关键
  从政府层面来说,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部门、宣传部门等政府机构要加强对地方高校满族音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支持力度,在有关项目申报、基地建设、成果转化、展演宣传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从高校层面来说,要将满族音乐教师梯队建设培养纳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定期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国内满族音乐方面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要加强满族音乐相关课程建设,有条件的,可将满族音乐欣赏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面向非音乐专业学生开设。另外,还可由学团部门组建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有关社团活动等,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满族音乐,学习满族音乐,进而实现传承与推广的目标。
  总之,传承和弘扬满族音乐文化,是践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将满族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教育体系,则是实现满族音乐繁荣发展的时代选择,只有政府、高校、社会各界以及全体满族音乐人共同努力,满族音乐才能够真正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注释:
  [1]关丹妮.试探满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221.
  [2]栾岚.高等音乐专业开展满族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的理论和实践探索[J].艺术百家,2018(04):34.
  [3]褚晓东.满族音乐文化及其对高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民族教育研究,2011(05):114.
  [4]孙作东,徐敦广.高校音乐教学中满族音乐文化传承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6):135.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摘 要]  近年来,栾凯的声乐作品在国内广泛传播,深受业界人士及大众的喜爱。他的声乐作品打破的传统创作技法,大胆创新,融入西方作曲技法加以管弦乐队的配乐,使美声作品既有西洋音乐的大气也有中国的民族情感。《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和《我怎样去爱你》是栾凯美声作品中的重要代表作品,本文以这两首作品进行刍议,通过阐述栾凯的艺术生涯对栾凯进行了解,对创作背景进行了分析,从歌词和曲式方面探究了作品的创作特征,着
期刊
[摘 要]  《卡门》在歌剧舞台上一直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本文忽略大家都倾注了无数注意力的角色形象卡门,重点分析《卡门》中的女高音米卡艾拉。通过阐述歌剧的创作背景,女高音在剧中人物形象特征与音乐形象塑造要点,并以《我说我是什么都不怕》为例,解析女二号女高音角色米卡艾拉的音乐形象塑造,让米卡艾拉这一悲情主义角色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眼前,同时也给声乐学习者一定的学习参考。  [关键词]《卡门》;女高
期刊
[摘 要]  随着国内大小户外音乐节如火如荼地举办,文章以“江小白”YOLO青年文化节为案例,从主题文化、演出风格、宣传渠道、票务管理、区域划分等方面阐述了其差异化和品牌优势,指出这种复合式的休闲体验特色文化节是如何受到市场认可和追捧的,最后提出对国内户外音乐节新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节;“江小白”YOLO;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  罗小平、黄虹的《音乐心理学》一书于2008年出版问世,这是一部全面探讨音乐心理学的专门性学术著作。该著作依靠广阔的学术视野、科学的知识体系、翔实的史论材料与开拓性的研究思路,向我们呈示了现当代国内外音乐心理学的研究体系,并针对音乐心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观点,对于音乐心理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理论研究;学科构建  [中图分类号]J605 [文
期刊
[摘 要]  以爱国为主题所创作的音乐作品数量众多,但在各方面均呈现出不同特征。笔者将以两个不同时代背景下创作的音乐作品为例,并从马克思文艺反映论的视角出发,对作品创作中题材、风格、歌词及节奏这四种元素进行比较,以此简要分析艺术创作中为何同一主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展现出鲜明的审美差异。笔者希望通过此分析,使当代青年更深层次地欣赏爱国作品,也能令从事文艺创作实践活动的人们更具体地理解文艺反映论及其
期刊
[摘要]地方综合类本科院校探索歌剧人才协同育人机制,旨在将歌剧高雅艺术真正在基层扎根,推动歌剧事业的发展与普及,培养具有中国化、本土化、大众化的歌剧表演、编创人才。本文以广东韶关学院与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开展歌剧本科人才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其在歌剧人才协同育人机制方面所取得的办学成效,并对其机制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协调运转的状况给予论述,为全国同类院校歌剧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案例。 
期刊
[摘 要]  2019年4月25日,曹光平教授暨星海音乐学院2018级研究生作品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厅——郎朗音乐厅成功上演。音乐会不仅上演了曹光品教授的9部创作,如《龙船歌》《粤调》和《那坡》等,而且还有3部学生作品。此外,小型音乐剧《密室逃脱》作为曹光平教授2019年的最新力作隆重登场,成为音乐会的焦点。  [关键词]曹光平;作品音乐会;《密室逃脱》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
期刊
[摘要]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全方位的,因此在这一背景之下我国对于文化发展、教育发展乃至经济发展都从追求量的突破转变为对于质的要求。海南黎族民歌是我国民族歌曲的缩影,歌曲代表了我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因此,本文着力于研究海南黎族合唱团走进中小学的现状,首先本文阐述了黎族和黎族合唱,并分析了黎族合唱走进中小学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海南黎族合唱走进中小学的策划和实施过程;最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黎族民歌
期刊
[摘要]于2016年出版的《音乐手记》是久石让从音乐本身来探讨音乐相关问题的书,书中一系列具有普及性、哲学性的问题令读者受益匪浅。本文以此书的日文原版,切合久石让书中的五个命题,从他对音乐问题诸如逻辑性问题、演奏家身份探讨的音乐问题,以及当代音乐的发展问题,视觉与空间问题展开,来探讨这本书的精髓所在。  [关键词]音乐手记;逻辑性;当代音乐;视觉与空间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在世界文化软实力竞争逐渐加剧的今天,民族音乐艺术发扬光大,某种程度就是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是民族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分析合唱歌曲《斗牛调》音乐风格的呈现,梳理海南经典歌曲的艺术特征和风格,让海南经典歌曲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关注度。  [关键词]《斗牛调》;海南经典歌曲;合唱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10-0021-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