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是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目的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产教结合;人才
人的创造力的产生,创新精神的张扬,创新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比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为重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准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核心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通过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通过知识创新提高企业和国家创新能力,通过教育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并形成新的教育模式,这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意义。
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概念。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认同现在教育界这样一种说法:素质教育是指以人为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提高与完善。这种表述把素质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形成一种教育思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三:素质教育是“三个面向”的教育;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必须是创造性地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个教育教学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整体成果。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能满怀信心地迎接和挑战未来,并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创新教育是素质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然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创新教育需要各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应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可体现在对本专业的理论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与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在专业理论方面和专业实践方面肯钻研,并有创新性理解。例如,发表专业创新论文,亲自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专业产品等。专业教师自身应具有对本专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指导的专业整体综合创新能力,可体现在本身能胜任教授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及毕业设计指导,并具有自己创新设计,发明,制作的能力。包含:①专业理论;②专业技能;③专业创新作品(产品、商品)为一体的这种三结合的创新能力。如机械专业作品(产品、商品)的创新含量中,功能的独特优点和实用性。专业动手能力含量中应包括:制图、钳加工、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产品的实际应用、使用。专业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学习有目的地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综合专业素质。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教法。在有创造性地学习和教育创新、教学创新、教法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就。
(1)教育创新。需要教师顺利地完成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即完成从培养有书本知识的人到有综合素质,综合创造能力的人的转换。
(2)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生动地、立体地教和调动学生有兴趣地、立体地学的教师与学生二个积极性。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向专业爱好的关键性转变。鼓励学生向立业、创业的升华。
(3)教法创新。在教育创新、教学创新、教法创新三者中,教法创新是关键。因为知识和能力是通过教师的教法创新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的。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进行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又因材(个性)的差异性,就必然要求教法的多样性且有效性。并注重教育、教学、教法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加大产教结合力度,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一要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优化创新教育的硬环境;二要优化教学创新和知识创新的软环境。对在创新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佼佼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专业教师可以将自身的专业综合创新能力及上届毕业生典型专业作品,充分地、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理论联系实际并与整体专业概念、整体专业目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感到理论物化了、实践化了、产品化了、整体化了。从而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了强烈的整体理解,从而树立起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专业教师还应培养和指导学生制作出比上届学生有所改变,有所改进,有所革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具有三结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产品)的,形成学生自己的再创性专业作品、产品。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能否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是对学习目的是否达到的最好检验。同时,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掌握那些用既定方式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而是要他们探索新的方法、新的程序,促进学生积极进取,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创新的过程存在失败,要教育学生正视失败,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要打破发明的神秘感,发明不是发明家的专利。例如,平民的小发明比比皆是。更要向青少年指出,想搞发明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发明,发明的三个特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功的优秀的发明必须同时具备这三者,缺一不可。并向学生指出发明的途径:观察是发明的源头;想象和需要是发明的动力;实践是发明的分娩。使学生们感到发明并不神秘、发明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手中。以此进行专业项目创造发明和开发。
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教育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丰富广泛,包括教师观念创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管理创新。当然没有继承的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继承,只能是机械重复,不会有生命力。只有在继承优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
(江苏省靖江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产教结合;人才
人的创造力的产生,创新精神的张扬,创新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创新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社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比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更为重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准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教育创新,其核心是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通过人才创新培养创造型人才,通过知识创新提高企业和国家创新能力,通过教育创新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并形成新的教育模式,这就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根本意义。
一、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概念。它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认同现在教育界这样一种说法:素质教育是指以人为的调控方式,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进受教育者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提高与完善。这种表述把素质和教育这两个概念结合起来。当前素质教育在我国已形成一种教育思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三:素质教育是“三个面向”的教育;素质教育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教育的教育方式必须是创造性地面向全体学生,从实际出发,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每个教育教学领域才能取得更大的整体成果。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能满怀信心地迎接和挑战未来,并创造新的更加美好的世界。
创新教育是素质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必然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有利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创新教育需要各类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应具有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可体现在对本专业的理论有足够的深度和广度的理解与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能力。在专业理论方面和专业实践方面肯钻研,并有创新性理解。例如,发表专业创新论文,亲自动手制作多媒体课件,有专业产品等。专业教师自身应具有对本专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动手能力及实践指导的专业整体综合创新能力,可体现在本身能胜任教授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及毕业设计指导,并具有自己创新设计,发明,制作的能力。包含:①专业理论;②专业技能;③专业创新作品(产品、商品)为一体的这种三结合的创新能力。如机械专业作品(产品、商品)的创新含量中,功能的独特优点和实用性。专业动手能力含量中应包括:制图、钳加工、机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产品的实际应用、使用。专业教师本着对学生负责,对未来负责的精神。加强自身的学习有目的地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综合专业素质。改进自身的教育教学教法。在有创造性地学习和教育创新、教学创新、教法创新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就。
(1)教育创新。需要教师顺利地完成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即完成从培养有书本知识的人到有综合素质,综合创造能力的人的转换。
(2)教学创新。需要教师发挥自己生动地、立体地教和调动学生有兴趣地、立体地学的教师与学生二个积极性。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向专业爱好的关键性转变。鼓励学生向立业、创业的升华。
(3)教法创新。在教育创新、教学创新、教法创新三者中,教法创新是关键。因为知识和能力是通过教师的教法创新才能更好地使学生接受的。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分析,进行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又因材(个性)的差异性,就必然要求教法的多样性且有效性。并注重教育、教学、教法三者的有机结合。
三、加大产教结合力度,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一要加强创新教育基地建设,优化创新教育的硬环境;二要优化教学创新和知识创新的软环境。对在创新教育活动中涌现出的佼佼者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的开展。
专业教师可以将自身的专业综合创新能力及上届毕业生典型专业作品,充分地、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启发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理论联系实际并与整体专业概念、整体专业目标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感到理论物化了、实践化了、产品化了、整体化了。从而使学生对本专业有了强烈的整体理解,从而树立起学好本专业的信心。专业教师还应培养和指导学生制作出比上届学生有所改变,有所改进,有所革新,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具有三结合(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专业产品)的,形成学生自己的再创性专业作品、产品。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学生能否运用学到的知识、技能而且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是对学习目的是否达到的最好检验。同时,鼓励学生对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使他们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并不是简单地掌握那些用既定方式重复了许多次的操作,而是要他们探索新的方法、新的程序,促进学生积极进取,有所创新和发展。但创新的过程存在失败,要教育学生正视失败,鼓励他们持之以恒直至成功。
要打破发明的神秘感,发明不是发明家的专利。例如,平民的小发明比比皆是。更要向青少年指出,想搞发明就必须先明白什么是发明,发明的三个特点: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功的优秀的发明必须同时具备这三者,缺一不可。并向学生指出发明的途径:观察是发明的源头;想象和需要是发明的动力;实践是发明的分娩。使学生们感到发明并不神秘、发明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手中。以此进行专业项目创造发明和开发。
创新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增减,而且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教育创新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其内容丰富广泛,包括教师观念创新、教学目标创新、教学环境创新、教学管理创新。当然没有继承的创新,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创新的继承,只能是机械重复,不会有生命力。只有在继承优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创新。
(江苏省靖江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