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仲年表

来源 :大观·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10月23日(农历九月初六日)出生于山东省滕县鲍沟镇宁家村。
  1930年,5岁。随父亲读书,习字,开始习写《上大人》。
  1932年,7岁。随表兄苗逢春习画。
  1933年,8岁。得《黄庭经》精本并开始临写。进滕县磕井村小学学习。
  1935年,10岁。随表兄苗逢春学习书画文学。
  1936年,11岁。进滕县北关学校学习。
  1937年,12岁。日寇侵占山东,随全家到峄县毛堌村避难。在此发现河滩沙板可习字,是年开始进行严格的小楷练习,并开始习写汉隶、魏碑。
  1938年,13岁。随书法家边秋水学习篆隶。
  1939年,14岁。习写草书,临写《草诀百韵歌》。入孔远渠创办之后方滕县中学学习。
  1940年,15岁。与黄必元先生结识,黄是王学仲书法莫基老师。九月到邹县小铁山、曲阜访碑。
  1941年,16岁。到泰山访碑,观赏泰山摩崖石刻。
  1942年,17岁。4月,赴北平考入京华美术学院国画系。
  1944年,19岁。4月,以山水画《睥睨》参加北平中山公园画展。
  1945年,20岁。12月,京华美术学院毕业。
  1947年,22岁。8月,任山东滕县中学语文教师。
  1948年,23岁。6月,南下赴南京、常州等地访碑、写生。
  1949年,24岁。1月,进国立北平艺专国画科学习。
  1953年,28岁。8月,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任天津大学土建系美术教研室教师。与古文字学家王襄相识,一起研究古文字学。
  1954年,29岁。4月,山水画《湖滨》参加天津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
  1955年,30岁。8月,赴山西省访碑、写生。
  1956年,31岁。完成《中国山水学》初稿。被选为天津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
  1957年,32岁。7月,完成《中国山水画谱》初稿。游历四川名山大川,为山水画创作收集素材。
  1959年,34岁。5月,游历泰山進行山水写生。为人民大会堂天津厅创作山水画。参加建国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1961年,36岁。10月,为山水画创作收集素材,游历安徽名山。12月,在天津市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1962年,37岁。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4年,39岁。会晤潘天寿、邓散木、宁斧成、郑诵先等书画家。
  1965年,40岁。11月,参加河北省书法作品展览会。
  1966年,41岁。11月,为师造化,游历江西、湖南等名山大川。
  1968年,43岁。为观察江河湖海游历大连、旅顺等地。
  1973年,48岁。以草书参加中日书法作品展览会。
  1975年,50岁。9月,为体察祖国山川游历苏州等地名胜。
  1976年,51岁。10月,以草书参加中日书法作品展览会。
  1977年,52岁。10月,以山水画《海滩拾贝》参加文化部国画创作组展览会。
  1978年,53岁。应邀参加文化部创作组,从事书画创作,历时二年。
  1979年,54岁。8月,以国画《垂杨饮马图》参加在美国展出的中国画展览会。出席第四次全国文代会。
  1980年,55岁。参加日本神户国际博览会中日绘画交流展览,被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应聘任天津高等教育局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
  1981年,56岁。为天津宁园撰书《宁园扩建碑记》。以草书作品参加中日二十人书法作品展览。作为中国书法代表团成员,同谢稚柳、启功三人访日。出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5月,晋升为天津大学正教授。开始撰写哲学著作《龟子》。7月,所著《书法举要》出版。9月,应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艺术学部聘请任客座教授。
  1982年,57岁。4月,在日本游历九州等地风光并写生。8月,在日本游历北海道东北部地区并写生。
  1983年,58岁。1月,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访日代表团成员,出席在日本展出的中日书法展览会开幕式。5月,参加河南省书协举办的墨林五家书法展。出席日本福井县立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近代书家碑拓展览会开幕式并讲话。7月,在日本东京市银座鸿局堂举办个人画展。《王学仲书画诗文集》在日本出版。
  1984年,59岁。7月,游安徽宣城及当涂太白墓,焦山访碑。撰写《古淮阴碑文》。
  1985年,60岁。任天津大学艺术理论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天津大学建筑系博士研究生班导师。5月,所作《四季繁荣图》壁画揭幕式在日本上野站举行,作为中国访日代表团团长出席揭幕式。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补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86年,61岁。应聘为《现代临书大系》主编之一,主编《唐代》、《近代》两分册。主持国际书法展览会及学术讨论会。赴西安出席长安国际书法年会。8月,被任命为王学仲艺术研究所所长。
  1987年,62岁。3月,膝州王学仲艺术馆莫基。应聘为现代书画学会名誉主席。9月,所著《中国画学谱》出版。王学仲书画展览在广东美术学院展出。王学仲书画展览在澳门东亚大学展出。
  1988年,63岁。3月,滕州市王学仲艺术馆落成,王学仲捐献艺术品及文物陈列展出。5月,被选为天津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0月,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在天津大学成立。出席第五次全国文代会。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天津分会主席。
  1989年,64岁。应聘任《中国当代书画家大辞典》编委会顾问委员。7月,远赴内蒙呼和浩特大草原考察、写生。10月,参加天津文史馆组织的馆员写生团去四川写生。12月,在石家庄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0年,65岁。4月,参加在北京颐和园红皱园举办的全国书协理事会。8月,赴青岛写生,与尹瘦石、廖静文同行。9月,画校景四幅,献礼天津大学九十五周年校庆。11月,任中国书法代表团副团长,与邵宇、欧阳中石访日。
  1991年,66岁。3月,为《天津著名书画家作品集》作序。作为中国和国际文化名人,其小传被收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大辞典》。7月,浏览北京延庆县龙庆峡。8月,由茅盾题签,廖静文、沈鹏作序,贺成撰文的《夜泊画集》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9月,再赴青岛写生并去平度县天柱山访碑。受聘中国文艺家传记编辑委员会顾问。12月,出席第三届全国书法家代表大会并连任全国书协副主席。经广州去澳门,应邀出席中国艺术节并参加东亚大学举办的中国文化周。
  1992年,67岁。1月,在深圳博物馆举办王学仲画展,又在广州美术学院展览馆举办画展并讲学,应聘为客座教授。5月,远行陕西黄陵县参拜轩辕黄帝陵。6月,应邀去潍坊写生,后赴扬州参观名胜十笏园、郑板桥纪念馆。11月,在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会见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并陪同参观了书画展览。
  1993年,68岁。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西厅举行王学仲艺术国际研讨会,中外专家学者近200人参加。8月,出席深圳海上世界王学仲美术作品展开幕式。10月,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播放《王学仲专访》。《王学仲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由刘宗武主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4年,69岁。6月,天津电视台派记者采制的电视专题片《龟原主人—王学仲》播放并获全国一等奖。9月,滕州市举办王学仲七十寿诞庆祝活动,王学仲在会上将珍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宋氏族谱画像及唐诵十二件捐赠家乡艺术馆。10月,山东《齐鲁学刊》第二期卷首发王学仲的学术论文《中国画体论》。11月,被聘为中国人才研究会艺术家学部委员。12月,以艺术家身份应邀出席钓鱼台国庆招待会。山东电视台、山东卫视播放《王学仲专访》。
  1995年,70岁。3月,出席北京徐悲鸿百年诞辰纪念大会。6月,《天津日报》文艺部、天津文联理研室、天津诗词学会、天津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就王学仲新著《三论一记》召开研讨会。7月,应邀出席广州中国艺术博览会,获博览会荣誉证书。10月,再次去海南旅游写生。11月,《墨海四记》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发行。12月,应邀浏览深圳湖山、梧桐山及珠海的景山和罗浮山。
  1996年,71岁。4月,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由大奖评委会主席刘文波博士从海外专程来为王学仲颁发艺术宝鼎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程思远,中国文联党组书记、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等出席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1997年,72岁。8月,参加中国文联组织的中国文学艺术家代表团访台湾省。9月,应邀到钓鱼台国宾馆为“书圣杯”发奖。十月,应邀赴日讲学。12月,王学仲艺术馆十年馆庆暨王学仲塑像落成。
  1998年,73岁。6月,应日本书道联盟邀请,王学仲率团访日。
  1999年,74岁。7月,应邀出席并主持广州康有为学术研讨会;应日方邀请任团长赴日出席在东京上野之森美术馆举行的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9月,出席第六次全国文代会,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书法大展开幕式。
  2001年,76岁。6月,应邀赴新疆吐鲁番等地写生。8月21日,于中国美术馆一楼三大厅举办王学仲画展。9月7日,游蓟县黄崖关。12月6日,出席全国第七次文代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合书《盛世欢歌》。
  2002年,77岁。3月,山东电视台、山东卫视、《天南地北山东人》栏目播出王学仲专访。江苏铜山县王学仲艺术展览馆建成。22日,赴陵县滕县扫墓。24日登曲阜石门山,渴孔尚任故居孤云草堂,参观少昊陵。曲阜“学仲画馆碑”落成,孔子研究院牌坊刻字完成。5月16日,任中国天津书法篆刻代表团团长出访日本大阪,先后访问日本名胜天守阁、京都金银阁寺、有邻守藏馆,观战国玺印、法若真山水,作天守阁、都京即景诗。7月20日,乘機去宁波游天童山、天一阁、普陀山、普济寺、富春江严子陵钓台、杭州西湖。7月21日,参加孙犁追悼会。8月20日,会见日本梅舒适率领的日本书法代表团。续写《龟子》。8月27日,游报国寺。
  2003年,78岁。1月,《王学仲画集》出版。为《徐悲鸿诗集》写序言。4月5日,出席北京文学馆新诗研讨会。6日,江苏徐州王学仲艺术展览馆建成。陵县扫墓。4月20日,《中国书画》全面介绍王学仲艺术成就。7月20日,参加人民大会堂笔会。8月10日,赴莫斯科、彼得堡旅行。11月7日,长篇小说《吼哈》出版发行。11月1日,摔伤住院。
  2004年,79岁。5月,徐州王学仲艺术展览馆开幕,文怀沙、廖静文等出席。游历苏州、南京、淮安。
  2005年,80岁。4月,在京患脑血栓,回津住总医院。获俄罗斯美术研究院荣誉院士奖。
  2006年,81岁。8月26日,去河南省驻马店中医院住院半月。后去徐州,重游无名山、淮海战役纪念馆。被聘为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委会荣誉委员。12月29日,在天津大学科技图书馆参加王学仲“三奖”(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荣获中国兰亭奖终身成就奖、第八届文代会全委会荣誉委员、俄罗斯美术研究院名誉院士)庆祝大会。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展出书画作品。12月,《书法举要》、《中国画学谱》由新世界出版社再版。
  2007年,82岁。5月,《王学仲书艺》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其他文献
赵鉴钺简介  赵鉴钺 笔名“霞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大观·收藏》杂志主编。曾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副主任、开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刘艳会简介  刘艳会 开封市人。199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现为开封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河南省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曾任第十一届河南省人大代表。  宗致远简介  宗致远 教授。
期刊
一  过去的演艺界还相对比较单纯:  凡被舆论所骂的人,相对来说多是坏人;  凡被舆论所赞的人,相对来说多是好人;  凡不被舆论所骂、不被舆论所赞的人,相对来说属于不好不坏的寻常人,多被舆论界所冷落。  現在的演艺界因有了一个网络空间,已变得错综复杂:  凡被舆论所骂的人,可能真是坏人;也可能是自己请人来骂自己想出名的人,或者说是有心机的幕后策划者。他们自导自演一出被骂的闹剧,因为所谓的“丑闻”、
期刊
“评现代名家与大家”,我已写了几十人,从1996年连载至今,但我写任何一人都没有写陶博吾那样心情沉重。数年前,我把陶博吾定位“在野派四大家”之一,其实,我那时只看到他几幅作品照片,已令我吃惊。在此之前,我连陶博吾的名字都完全不知。谁知山东书画家杨林竟因我这一评价,历尽辛苦,寻找陶博吾书画诗作品,与王兆荣先生共同编辑出版了《陶博吾书画集》巨册出版。我翻阅这本书画集,看他的画,一天两天,久久不能释手;
期刊
庞白虹(1905-1985),原名剑溪,又名白鸿。辽宁省辽阳市人。  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开封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等。曾当选开封市第一、二届政协委员,第五、七届市人大代表。曾参加“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览”。1985年病逝于开封,终年80岁。  庞白虹生于画师家庭,12岁丧父,家境艰难。13岁考入辽阳县中学,获免费待遇。“九.一八”事变后,他流亡关
期刊
龐白虹先生作品
期刊
骆驼引颈昂首,口齿微张,身体直立,呈行走状。驼背所载男俑为胡人,梁周舍《上云乐》言胡人“蛾眉临髭,高鼻垂口”,《文献通考·四裔考》亦言“自高昌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多须髯”。此胡人身着绿色胡服,头戴卷檐尖顶帽,足蹬黄色高靿尖头靴,目视前方,左臂微屈于身侧,似急于赶路。在唐人观念中,胡人与骆驼关系密切,杜甫《寓目》诗中既有“羌女轻烽燧,胡兒掣骆驼”之句。骆驼,作为陆路丝旅的重要运输劳力,在唐代的对
期刊
汉绿釉盘口铺首瓶(灵宝型),高50厘米 ,腹围120厘米。  在汉绿釉出现之前,中国陶瓷史上的颜色是只打红陶、黑陶、灰陶、白陶、黄陶以及青瓷的青色,而那满眼的、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那派葱翠的绿色,却是从来没有被创造出米过的。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吧?  而汉绿釉的横空出世,彻底结束了中国陶瓷史上近万年没有绿色的历史!  汉绿釉是以銅为着色剂,以铅为助熔剂, 在八九百度左右的氧
期刊
对古物年代的判断实在是大有学问的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可是涉及哪些学问,却不容易明白。  前些天我去了一趟上海,在港、沪之间的飞机上看了一份报纸,上面有篇文章,介绍了一位马先生的大著,对历代家具的断代有一段很有学问的话。他说明代开始有硬木家具,原因是明代才有刨子。這种工具的发明,使中国人知道怎样处理硬木的表面,能把家具表面做得光洁明亮。明人之前没有这种工具,只好把表面涂上灰粉抹平,加上油漆。我读了
期刊
印人用瓜蒂、竹根、化石、古砖治印者不知其数。嘉兴许明农制黑陶治印,当为后来治陶印者先驱。数年前在金陵,友人张冰赠我缅茄印,为南京印社童迅所制。缅茄为稀有热带果实,形同茄子。晾干后坚硬如石,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其形状扁圆而长,实为天然印材。  西泠印人王京盙上个世纪自称“劲父”,又名其书斋为“浪花庵”。余曾于田遨丈斋头见之,初以为受毛泽东诗启发,可见海派作风,紧跟时代,具时代特色。后田遨丈赐告京
期刊
中国的历代砚式流变史上,有三次砚式高峰。  其一是汉代。汉代的社会伦理还是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汉时审美风尚的功利性也就体现在这些承载着礼乐和神秘主义的造型、花纹等器物上了。汉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神风、雄风”,神器在上、在庙,其给人的感受是御人、吓人。  其二是唐代。唐代的社会风尚是推崇雄健的英猛之气与豪放的海纳百川的胸怀,形成文化多元共生、全面繁荣的格局。唐代官砚的主流风格是“绚风、民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