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习题教学的"点拨" 艺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在习题教学中,要抓住点拨时机,巧用点拨方法,把握点拨之度,控好点拨之量,抓住学生的未知,梳理学生的已知,挖掘学生的潜能,扩充学生的储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彰显点拨教学的艺术魅力,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功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点拨;适时;适法;适度;适量
  【中图分类号】G632.8
  "点拨"一词的含义是用"点石成金"之术,以达"拨云见日"之效。点的是学生的激情,学生的思维,拨的是学生的疑雾。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点拨技巧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在习题教学中,巧妙点拨更彰显教学艺术的魅力,我们在习题教学时要抓住点拨时机,巧用点拨方法,把握点拨之度,控好点拨之量,这样就会使我们的讲评课优质高效,锦上添花。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习题教学的点拨艺术。
  一巧抓点拨之时
  适时的点拨是思维的桥梁,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审题、思考、尝试、探索,但更要把握好点拨的契机,既不能超前提示(这样会扼制学生思路),也不能滞后说明(这样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激情),点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思维"脉搏",点在"节骨眼"上,点在必要时刻,即点在学生思维的迷茫之时,思维的短裂之处,这才有助于头脑开窍,思路接通,拨动思维延伸。
  案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度时,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0.2mol的H+
  B、4.6克Na完全转化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生成物中阴离子总数为0.1mol。
  C、标况下,22.4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为0.1mol。
  D、300ml2mol/L的蔗糖中所含分子数为0.6mol。
  对于该题,不少同学迷糊在选项B和C上,教师在讲评时开始一字不说,明确给学生一定有一个是对的,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讨论。这样迫使学生积极讨论,最后在激烈的争论氛围中,教师及时点拨,答案就会脱颖而出。此时教师无声胜有声,最后再作强调:不要忘了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的,可见点拨的时机非常关键!
  二 善用点拨之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习题教学的点拨也是如此。有的点拨要诱其深入,循循善诱;有的点拨要创设情境,前后比较,促使学生自我反悟。
  案例二:,将 pH=8的溶液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是多少?在刚刚学习过pH的计算之后肯定会有不少学生用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会得出pH=5的结果,如何给学生解释这个结果是错的呢,如果采用理论阐述,定量分析,就会比较麻烦,这时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进行点拨:从大家的计算结果看,原来的碱性溶液经过稀释之后成了酸性溶液,那大家根据生活实践告诉我,食醋加水稀释会变成碱性的吗?这时学生紧锁的眉头一定舒展了,然后在方向明确的前提可以再和学生一起探究原因,因此具体而形象的点拨,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素",增强记忆的"催化剂"。
  三 掌控点拨之度
  点拨的过频,过长,就会显的罗嗦,易引起学生烦躁,有碍思维,实为画蛇添足。过短,过于隐晦,学生就不能心领神会,阻碍不能排除,劳而无功,失去了点拨的效果,因而点拨一定要适度,即 "点"的恰当,"拨"的适度,不可滥用。
  案例三:有一在空气中KOH固体,经分析知道其中含水7.62%,K 2 CO 3 2.88%,KOH90%,若将此样品1g加入到40.00ml的1mol/L盐酸中,过量的酸再用1.07mol/L的KOH溶液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说这道题他觉得各个反应他都知道,但利用方程式计算起来很费劲,怀疑是不是有简单的方法,我并没有给他将这道题怎么做,而是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然后教师这样点拨:你认真观察这道题中所以发生的反应,看能否发现有什么特点, 这样,学生围绕表达式上的各量进行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 慎用点拨之量
  点拨就象味精,重在发挥其调节之功效。教师课上点拨要量力而行,要做到点到为止。如果学生是蜡烛,教师点拨就是火柴,起一个引燃的作用,我们不要拿火柴当柴火。课堂上教师的点拨要点的恰到好处,如果点拨的过多,就成了越殂代疱了。
  案例四:铁与铜混和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1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m2g,则m1与m2之间的关系是 :(A)m1一定大于m2;(B)m1可能等于m2;(C)m1一定等于m2;(D)m1可能大于m2。很多学生错选B或D,原因就是认为剩余金属是Cu或Cu和Fe,加稀硫酸后:Cu与稀硫酸不反应,m1=m2;Fe与稀硫酸反应,使得m1>m2,并且始终绕不出这个"圈套"。这时需要教师进行点拨沟通,引导学生分析金属与稀硝酸反应后溶液中隐含着硝酸根,这样抓住制约学生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不需点拨太多,只需对此点拨好即可。学生很快明白:加稀硫酸后又得到了硝酸,无论什么金属剩余都一定溶解,从而得到正确答案(A)。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点拨是一把火,引燃学生的思维放出火花。点拔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在习题教学中要做到艺术化的点拨,即要做到适时点拨、适法点拨、适度点拨、和适量点拨,才能梳理学生的已知,抓住学生的未知,挖掘学生的潜能,扩充学生的储备,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之功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荣德基 《点拨》高三化学,2006,1,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陈振球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29期 广西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55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调控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教法调控  地理课堂教学的调控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刺激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美学的角度讲,引起人们审美注意的一个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数学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的有效的手段,学生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在数学教学中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愿望。  一、用爱心感染学生  爱心是教师实施有效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信息转化的过程,也是师生情
期刊
摘要:新课改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打破教学"单调"、"枯燥"、"沉闷"的氛围,营造有利于学习的和谐、民主氛围。因此,我们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活跃教学氛围;巧妙设疑启思,点燃智慧火花;运用情感策略,增强课堂韵味;实施积极评价,鼓励超越创新,使高中物理教学精彩与灵动共舞。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设;情感;精彩  【中图分类号】G633.7  
贵州省遵义地区绥阳县1981年发生较大面积的油菜“花而不实”症,经各方面的专家鉴定,认为主要是缺硼引起的症状。1982年一方面在油菜中试范围内大面积推广施用硼肥,一方面开
山西省小麦大面积生产的突出问题,表现在产量低而不稳;特别是丘陵山区的旱地小麦,在冬季低温冻害、夏季长期干旱、后期干热风三大自然灾害面前产量更低。榆次县下丁里大队培
摘要:运用积累法学习,不仅使学生积累了知识,还积累了学习方法,更是积累了学习的能力,使很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同时养成这样的一种习惯也是他能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物理学习;积累;梳理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古人云"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不费涓滴,始成大河"。强调了成功在于长期的积累。不可浮躁,在于持之以恒,在于积累
农业生产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地域性。通过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我们可以揭示出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从而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地规划、布局和指导生产。1982年1月党中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教育创新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其中探究式学习是教育创新过程中一种有效手段。探究式学习是如今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主要学习方法之一,探究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让学生自觉养成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习惯,以及在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探究式学习关系到国家教育大计和下一代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素质教育的推进。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探究设计;探究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7 
摘要:物理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能用计算机课件取代实验,要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要探索改革实验的模式,发挥主导、主体功能,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当今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物理教学活动中,这无疑是物理教学的进步。但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物理演示实验。应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