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约占初中语文应试教学的半壁江山,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轻视语文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可从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等方面努力,只有多管齐下,才能使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21
学生具备好的阅读素养非一朝一夕之事,语文老师要善于构建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引发学生阅读感想和感悟,从而促使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与阅读的经典阅读内容产生共鸣。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共同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思维,创新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下面谈谈提高阅读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兴趣是求知的基础,当然也是阅读是否高效的保证。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兴趣,应有的放矢地创造阅读环境,渲染阅读的气氛。譬如,教师每个星期定时利用多媒体安排读书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在华丽的影像中,和学生共同赏析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妙;或者每周末下午安排学生顺序上台演讲,谈谈一周来的读书感受;或者在教室里营造书香气氛,选择有关读书的名言,张贴在班级学习栏中;定期指定学生出黑板报,写上在读书中摘抄的名家名句名段;或者结合校园艺术节,开展学生阅读、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或者让学生办阅读书栏,讨论读书心得体会,展示各自的读书成效,这些推陈出新的阅读无疑会提高阅读水平。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叶圣陶说:“一个人有了好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如果只是心血来潮拼命读一些东西,而不能持之以恒,或者虎头蛇尾,那是很难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水平的。我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吮吸书本带来的甘甜乳汁,体会书香,享受知识的滋润。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也是很难收到阅读成效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合理的阅读方法。其一,阅读前要准备好阅读的工具书:字典,词典,或者智能手机,笔和摘抄本。以备查找生字,生词和记录。其二,掌握阅读要领,把握好对阅读书籍精读,泛读,浏览的尺度,学会如何去赏析,如何去感悟文章的内涵,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变化。其三,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准确使用圈注和图注,就是读书要留下痕迹。例如,精彩的词语用△,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用了以下词语:蹒跚,探,穿过,爬过,攀着,上缩,微倾,这些恰当的词语一下子把父亲的背影衬托在作者,读者的眼前,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凄然落泪。精彩的句子用——,精彩的章节用﹌等。批上阅读的心得体会,标出疑难问题。其四,引发想象,扩展思维,如在赏析张籍的《秋思》这首诗时,引导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些阅读的方法会使学生从美丽的文字中,感受到书香之美,从而真情流露,由此也提高了文学内涵和素养。
三、推荐好书阅读,严把课外阅读质量关
现在课外书籍种类庞杂,内容繁多。由于我们初中生平时的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汲取书本的营养,语文教师就必须把握好学生阅读的质量关。教师可把一些有正确价值取向,能促进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的好书推荐给学生。除了教材内容,还要求学生把视野延伸到一些名家大作上。例如,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儒林外史》等,让这些文学之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时空想象思维,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赏析一首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我们能领略到诗词大家的文采,为我们作文创新汲取丰富的营养。学生也可以开展自主阅读,喜欢散文的学生可以到图书室,或者阅览室借朱自清的,徐志摩的散文大家的作品来阅读,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成效;同时教师要禁止学生阅读低俗、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刊,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总之,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决定阅读的高度,教师应借助于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情境之中,去赏析,理解,感悟,想象,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水平,阅读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陈亚丽.关于新课程下提高阅读素质的几点尝试[J].读与写,2014(6).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关键词]初中阅读 阅读方法 阅读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021
学生具备好的阅读素养非一朝一夕之事,语文老师要善于构建阅读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方法,引发学生阅读感想和感悟,从而促使学生融入自己的情感与阅读的经典阅读内容产生共鸣。同时,要鼓励学生主动阅读,共同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阅读思维,创新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下面谈谈提高阅读效果的几点思考。
一、营造宽松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说明兴趣是求知的基础,当然也是阅读是否高效的保证。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激发兴趣,应有的放矢地创造阅读环境,渲染阅读的气氛。譬如,教师每个星期定时利用多媒体安排读书课,在轻松的音乐中,在华丽的影像中,和学生共同赏析古诗词的意境和美妙;或者每周末下午安排学生顺序上台演讲,谈谈一周来的读书感受;或者在教室里营造书香气氛,选择有关读书的名言,张贴在班级学习栏中;定期指定学生出黑板报,写上在读书中摘抄的名家名句名段;或者结合校园艺术节,开展学生阅读、朗诵、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活动;或者让学生办阅读书栏,讨论读书心得体会,展示各自的读书成效,这些推陈出新的阅读无疑会提高阅读水平。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叶圣陶说:“一个人有了好习惯,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直接影响阅读效果,如果只是心血来潮拼命读一些东西,而不能持之以恒,或者虎头蛇尾,那是很难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水平的。我鼓励学生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吮吸书本带来的甘甜乳汁,体会书香,享受知识的滋润。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但如果没有好的阅读方法,也是很难收到阅读成效的。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合理的阅读方法。其一,阅读前要准备好阅读的工具书:字典,词典,或者智能手机,笔和摘抄本。以备查找生字,生词和记录。其二,掌握阅读要领,把握好对阅读书籍精读,泛读,浏览的尺度,学会如何去赏析,如何去感悟文章的内涵,理清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变化。其三,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准确使用圈注和图注,就是读书要留下痕迹。例如,精彩的词语用△,在朱自清的《背影》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动作描写用了以下词语:蹒跚,探,穿过,爬过,攀着,上缩,微倾,这些恰当的词语一下子把父亲的背影衬托在作者,读者的眼前,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凄然落泪。精彩的句子用——,精彩的章节用﹌等。批上阅读的心得体会,标出疑难问题。其四,引发想象,扩展思维,如在赏析张籍的《秋思》这首诗时,引导学生融入诗歌的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这些阅读的方法会使学生从美丽的文字中,感受到书香之美,从而真情流露,由此也提高了文学内涵和素养。
三、推荐好书阅读,严把课外阅读质量关
现在课外书籍种类庞杂,内容繁多。由于我们初中生平时的时间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汲取书本的营养,语文教师就必须把握好学生阅读的质量关。教师可把一些有正确价值取向,能促进身心健康,开阔学生视野的好书推荐给学生。除了教材内容,还要求学生把视野延伸到一些名家大作上。例如,鼓励学生阅读四大名著,《儒林外史》等,让这些文学之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启发学生时空想象思维,完善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变得更聪明。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赏析一首古诗词,特别是唐诗宋词,因为唐诗宋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我们能领略到诗词大家的文采,为我们作文创新汲取丰富的营养。学生也可以开展自主阅读,喜欢散文的学生可以到图书室,或者阅览室借朱自清的,徐志摩的散文大家的作品来阅读,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成效;同时教师要禁止学生阅读低俗、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书刊,防止学生误入歧途。
总之,学生阅读的广度、深度决定阅读的高度,教师应借助于灵活多变的方式,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情境之中,去赏析,理解,感悟,想象,体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水平,阅读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陈亚丽.关于新课程下提高阅读素质的几点尝试[J].读与写,2014(6).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