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背景下思想品德创新教学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技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迅猛发展中,其“双刃剑”属性给青少年思想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因此,在初中德育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本着“适应和促进”的行为原则,积极创新教育途径和方式,让德育工作在与时俱进的前提下能够有度伸张、自由舒展,以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网络背景 教学创新 实践与探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有效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交往,作为现代条件下认知和改造世界的新型生产力,它既为加强和改进各项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也为我们德育工作带来了强劲的动力和挑战。
  笔者试结合德育工作的实践,对此作一些抛砖引玉式的粗浅探讨和阐述。
  一、目前初中生德育基本情况的简要分析
  1.传统德育模式下的青少年学生一直充当被动接受的“客体”身份,如今社会教育途径的多元化和网络资源的“不可控制性”,帮助他们逐步实现了德育教化的“反客为主”。这就使得学校德育的调控能力因鞭长莫及而渐渐力不从心。
  2.网络资源下的德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开放性越来越突出,这与目前仍然以“禁、堵”为主要方式的学校封闭教育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后者的教化导向已经显得今非昔比。
  3.网络资源加快了德育的个性化发展,尽管学校德育也进行了面广量大的灌输与强化,但两者由于缺乏相应的认同基础而相去甚远,由此大大削弱了学校德育的功能性。
  二、当前初中生心理品德方面呈现的基本特征
  1.在品德认知方面显得既开阔又偏激。网络社会给予的充分自由和完全开放,让青少年學生的道德视野大为开阔,但扑面而来的各类信息却又使得他们难辨真伪、无所适从。由于广大青少年社会阅历浅、自控力差,加上他们又处于生理发育的青春期和心理发育的逆反心理期,再加上人性共有的“由好学坏易,由坏学好难”,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青少年在品德认知方面会产生偏颇和差错,进而容易进入思想偏激的误区。
  2.在品德情感方面既丰富又冷漠。用一个不很恰当的比喻来说,青少年学生的情感世界比较活跃和敏感,但其情绪化现象比较严重,就好比随风而倒的“墙头草”一样难以稳定起来。在丰富多彩但不可触摸的网络虚拟情境感染下,因为无法真正充实自己的情感世界,无法获得随心所欲的现实利益,他们往往由此而走向自私冷漠的相反方面,甚至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3.在品德意志方面既磨砺又放纵。网络世界的包容性和共存性特征,使得多元化价值的各种社会现象能够“来者不拒、网内共存并且随君所爱、信手拈来”。这既能为青少年提供品德意志的磨砺良机,又容易让他们在充满“诱惑和陷阱”的糖衣炮弹面前而失去立场。
  4.在品德行为方面既自主又异化。有人说:在网络王国里,每一个人都是它至高无上的主人、国王和主宰。在这一片天地之间,无论你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能获得网络技术的公平支撑。这对于缺失自由而渴望独立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诱惑和强烈的满足。然而,缺少监督和约束的“自由”太过骄纵,“唯我独尊”的权威过于享受,势必会陷入“爬高跌重”的深渊。表现在青少年身上的极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现象,与品行异化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关系。
  三、针对当前初中德育现状应该作出的基本对策
  1.优化整合德育内容,积极形成主流导向。既然网络是个大舞台,我们就要用先进和高尚的文化去占领这个平台,引领学生学习并从中受益。通过对初中生加强文化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能有效地提高他们自身的综合素养,提升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有效提升网络选择能力和自律水平。此外,可通过优秀青少年“读书报国”、“行善积德”、“见义勇为”等先进事迹的正面教育,为他们树立“学有榜样、赶有方向”的形象。
  2.努力转变德育观念,全面拓展教化时空。传统的教育方法,相对而言空洞、刻板和教条,老师作为道德圣人高高在上,学生大多时候只能被动地顶礼膜拜。即使有时有所谓的交流,也是在有限的框框内。如果运用网络技术,时间空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选用德育教化方式也会丰富多彩。
  3.规范网络资源环境,着力构建支持系统。笔者认为,社会层面上,国家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网络监管机制,加大对一些提供不健康和低级趣味内容的网站的打击力度,建立一些适合于青少年上网查询的绿色网站。学校和班级层面,可以建立富有自己特色的网站,内容丰富多彩,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力求做到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同时也通过这个平台,采用BBS、贴吧等多种形式把家庭和学校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更加便捷地与学校和老师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有关情况;学校也反过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监督管理好孩子在校外的学习。这样才能形成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模式,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德育教育合力。
  总之,网络是一个敞开的德育大课堂。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我们要增强阵地意识和创新意识,加强学习,引导学生了解网络、善用网络,把网络这门现代技术变成他们自身成长过程中一个真正有用的工具。
其他文献
常听老师们说:当老师真累,当班主任更累。回首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确感到当一名班主任很辛苦。班主任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家长负责,还要对学校负责,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很复杂、很琐碎的工作。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去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在我看来,要本着真心诚意替学生着想,与学生将心比心,与每个学生做知心朋友,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
期刊
摘 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当代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意识等方面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开展青少年心理教育,不仅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改善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提高全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教育
期刊
箱庭疗法(沙盘疗法),素有“北有张日昇,南有申荷永”的说法。前者系从日本将其引进中国之第一人,谓之箱庭(游戏)疗法;后者则是直接从欧美引进,谓之沙盘(游戏)疗法。笔者有幸参加了北师大心理学院教授、博导张日昇教授举办的箱庭治疗培训班,在“道”和“术”上都大有收获。虽然仅作了3天张日昇教授的“门生”,但为表尊重,下文统称为“箱庭”。  收获一:“道”高于“术”  此前,为了早早将箱庭设备付诸应用,在参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目前中学生的道德品质、感恩现状以及励志情况的分析与思考,从而提出,只有通过感恩教育班会课才能正确引领新一代中学生,才能让他们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学会感恩、懂得尊重进而领悟荣辱观的同时,能进一步规划自己的行为,使之与低俗决裂、与高雅同步。  关键词:感恩教育 班会课 素质 励志  目前,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学生的道德素养、感恩现状以及励志水平都有下滑的趋势。我们常常发现小学
期刊
摘 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挖掘现有教材的文化内涵,在课内、课外进行文化的渗透, 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及综合素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语言 文化 课堂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跨文化交际”,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
期刊
摘 要:现行的教育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导致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孩子的主观幸福感在学习中缺失,甚至影响到生活幸福感的缺失。信息化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电视、网络游戏的预测水平最高。  关键词:消极幸福感 沉迷原因 转移策略  笔者在《在学习中提升中小学生主观幸福感实践研究》的课题调查研究中发现:信息化社会对中小学生的幸福感有预测作用,其中电视、
期刊
小学美术教学,由于它与丰富的直观形象直接关联,因而涵养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方面面的道德关系、情感关系、认知关系、行为关系而使该学科的德育渗透更为广泛、具体。  今天我想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几点方法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一、欣赏范作、观察生活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除了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之外
期刊
一、英语“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学理念,深入实施素
期刊
告诉我的我会忘记,给我看的我会记住,让我参与的我会理解。 ——亚里士多德  调查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所以要构建基于学生、基于自主、基于思维、基于引领、基于高效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是什么意思呢
期刊
摘 要:现实中“生命”与“教育”的关系处于分离的状态。思品课要创新形式,和谐环境,优化评价;要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个性张扬,生命得以精彩飞扬。  关键词:思品课 学生 生命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荷尔德林的这句诗道出了生命的一种本真的、自在的状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是思品课必须担当的责任。思品课要直面生命、回归生活,思品教学要让学生焕发活力,生命得以放飞。  一、创新教学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