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劝学》是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文章,一直是中学教材的传统课文。劳动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把这篇文章编进了最后一个单元。笔者本学期带一个新班级,开学第一课就讲《劝学》。用意何在?原始动机很简单,我们的教学对象学习基础薄弱,中考失利,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需要培养,希望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从而更爱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从而更会学习。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中说:“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劝学》一文的内涵也正全面诠释了这个道理。从教师方面讲,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学生;从学生方面讲,学习的目的是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
把握幸福可以从两方面讲,即“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圣人孔夫子在《论语·宪问》中曾有“为己为人”之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那么,《劝学》又是如何从“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两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的呢?
一、《劝学》主张以“德”完善自我
善与德原本就是相连的,佛寺五百罗汉第一百六十七尊就叫“善德尊者”,德始乎善。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求仁至圣”贵在德,而积德之举始乎善。为什么呢?这可以从荀子对人性的认识中找到答案。同为儒学代表的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初始的善与恶观点恰恰相反,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以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荀子则有《性恶》篇流传,他认为,人生来本性恶,有“好利”、“争夺”、“残贼”之心,还有“耳目声色之欲”,“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正是据以这样的认识,荀子以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才能“求仁至圣”。其实,辩证的理解,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性本善,则学习是善良的护心镜,不让邪恶之箭射中;性本恶,则学习是便是邪恶的矫正器,要把善良之心摆正。
那么,如何成就美德、完善自我呢?《劝学》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的方法和途径。择其要者,略作分析。
1.“鱼枯生蠹”
修养的关键在自身。《劝学》中说:“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课文为节选,教学时可适当补充),翻译过来就是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虫。自身心境不洁,就会产生邪恶的意念,就会导致不良的行为。这里荀子从内因分析中找到了成就美德、完善自我的根本法门,那就是要在思想上“防腐”、“防枯”,“去腐”、“去枯”。“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善在心则品自高,行无过。
2.“居必择乡”
《劝学》告诫我们:“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居住要选择良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尚德的君子”。我们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母亲为使孟子健康成长而三次迁居,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劝学》中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荀子从外因入手,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中国还有一组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说明接触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兄弟,对人生美德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3.“积善成德”
成就美德的有效途径是积累善行。《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蜀主刘备也在戒子家训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每一件小事都有其大恶大善的一面,小恶积多了,就是大恶,就会遭报应;小善积广了,就是大善,就会成美德。
二、《劝学》主张以“学”成就人生
《劝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学不可以已”,为什么呢?文章作了深刻的阐述,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如果说“木受绳则直”侧重阐明人的正直品性需要磨练,那么“金就砺则利”则侧重强调人的知识才能需要学习。文章还在以下方面为我们如何学习提供了借鉴。
1.“善假于物”
《劝学》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不愧为一代宗师,在此轻易道出了人生成功的秘诀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何扬长避短,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利用资源,这是使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成就人生的法宝。
2.“锲而不舍”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劝学》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我们的教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热血沸腾的,但他们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劝学》的这几则比喻,非常恰当地论述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意义。“滴水”能“穿石”,“众口”可“铄金”啊!
3.用心专一
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劝学》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我们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关于“浮躁”的信息有六百八十五万条之多。可见“浮躁”已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而“浮躁”是专心学习的大敌,没有宁静的心境,决难成就渊博的学问。
4.“言有招祸”
言多必失,上天赐人双耳,教人兼听;予人一口,则为少言。孔子也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为做事要勤勉,说话宜谨慎。
三、《劝学》还从反面告诉我们科学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扬弃”,即批判地继承。《劝学》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论据基本是确凿的。但吹毛求疵,也有不尽科学的地方。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不能迷信经典,不能迷信专家。
1.如何正确理解“思”与“学”的关系?
《劝学》中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话,似乎“思”与“学”是对立的。“思”真的无补于“学”吗?不然。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原本是一对相互促进的辩证概念。要对学生讲清这一道理,否则,一味死读书,即便记的知识再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好在文章中还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话,可作佐证,“参省”为何意?“反思”是也。看来,“思”也是十分重要的。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蟹六跪而二螯”,完全不符事实,学生恐怕也会质疑。要对学生说明,古人由于多方面原因,缺乏考证的事情是不少的,阅读古代文献资料,常是需要做必要考证的。而且“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也缺乏考据。好像蟹就不会打洞似的,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据笔者考证,至少有一种蟹是会打洞的,这种蟹生活在海滩上,两“螯”一大一小,小的小于“跪”,大的大过身。这种蟹叫“招潮蟹”。潮水一来,藏身于自己开挖的洞穴,潮水一退,立刻出来觅食,似乎是召唤着潮水起落的使者,故名。由此可见,说蟹非蛇蟮之穴不居,有些失实。
荀子的《劝学》虽有些疏漏,但白璧微瑕,仍不失为千古流传的名作。它对后人的教诲和激励仍是主流的,我们可以通过《劝学》的教与学,得到许多完善自我、实现人生、把握幸福的哲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技工学校)
北师大教授于丹在百家讲坛《论语心得》之四——《君子之道》中说:“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劝学》一文的内涵也正全面诠释了这个道理。从教师方面讲,教育的目的是成就学生;从学生方面讲,学习的目的是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
把握幸福可以从两方面讲,即“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圣人孔夫子在《论语·宪问》中曾有“为己为人”之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那么,《劝学》又是如何从“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两方面给予我们有益的启迪的呢?
一、《劝学》主张以“德”完善自我
善与德原本就是相连的,佛寺五百罗汉第一百六十七尊就叫“善德尊者”,德始乎善。荀子在《劝学》中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求仁至圣”贵在德,而积德之举始乎善。为什么呢?这可以从荀子对人性的认识中找到答案。同为儒学代表的孟子和荀子对人性初始的善与恶观点恰恰相反,孟子在《孟子·告子》中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以为“侧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而荀子则有《性恶》篇流传,他认为,人生来本性恶,有“好利”、“争夺”、“残贼”之心,还有“耳目声色之欲”,“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正是据以这样的认识,荀子以为,人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修养才能“求仁至圣”。其实,辩证的理解,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性本善,则学习是善良的护心镜,不让邪恶之箭射中;性本恶,则学习是便是邪恶的矫正器,要把善良之心摆正。
那么,如何成就美德、完善自我呢?《劝学》给我们介绍了好多的方法和途径。择其要者,略作分析。
1.“鱼枯生蠹”
修养的关键在自身。《劝学》中说:“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课文为节选,教学时可适当补充),翻译过来就是肉腐了生蛆,木朽了生虫。自身心境不洁,就会产生邪恶的意念,就会导致不良的行为。这里荀子从内因分析中找到了成就美德、完善自我的根本法门,那就是要在思想上“防腐”、“防枯”,“去腐”、“去枯”。“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善在心则品自高,行无过。
2.“居必择乡”
《劝学》告诫我们:“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居住要选择良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尚德的君子”。我们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的是孟子母亲为使孟子健康成长而三次迁居,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类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劝学》中还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里荀子从外因入手,强调了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中国还有一组成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都说明接触什么样的社会环境,结交什么样的朋友兄弟,对人生美德的养成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3.“积善成德”
成就美德的有效途径是积累善行。《劝学》中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蜀主刘备也在戒子家训中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每一件小事都有其大恶大善的一面,小恶积多了,就是大恶,就会遭报应;小善积广了,就是大善,就会成美德。
二、《劝学》主张以“学”成就人生
《劝学》开篇第一句就是“学不可以已”,为什么呢?文章作了深刻的阐述,因为学习可以改变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如果说“木受绳则直”侧重阐明人的正直品性需要磨练,那么“金就砺则利”则侧重强调人的知识才能需要学习。文章还在以下方面为我们如何学习提供了借鉴。
1.“善假于物”
《劝学》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不愧为一代宗师,在此轻易道出了人生成功的秘诀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何扬长避短,如何适应环境,如何利用资源,这是使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成就人生的法宝。
2.“锲而不舍”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劝学》云:“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不舍”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我们的教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热血沸腾的,但他们最难做到的就是坚持。《劝学》的这几则比喻,非常恰当地论述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意义。“滴水”能“穿石”,“众口”可“铄金”啊!
3.用心专一
学习需要专心致志。《劝学》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我们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一下,关于“浮躁”的信息有六百八十五万条之多。可见“浮躁”已是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而“浮躁”是专心学习的大敌,没有宁静的心境,决难成就渊博的学问。
4.“言有招祸”
言多必失,上天赐人双耳,教人兼听;予人一口,则为少言。孔子也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意为做事要勤勉,说话宜谨慎。
三、《劝学》还从反面告诉我们科学的学习态度
科学的学习态度是什么?“扬弃”,即批判地继承。《劝学》的观点基本是正确的,论据基本是确凿的。但吹毛求疵,也有不尽科学的地方。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不能迷信经典,不能迷信专家。
1.如何正确理解“思”与“学”的关系?
《劝学》中有“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话,似乎“思”与“学”是对立的。“思”真的无补于“学”吗?不然。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与“学”原本是一对相互促进的辩证概念。要对学生讲清这一道理,否则,一味死读书,即便记的知识再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好在文章中还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的话,可作佐证,“参省”为何意?“反思”是也。看来,“思”也是十分重要的。
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蟹六跪而二螯”,完全不符事实,学生恐怕也会质疑。要对学生说明,古人由于多方面原因,缺乏考证的事情是不少的,阅读古代文献资料,常是需要做必要考证的。而且“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也缺乏考据。好像蟹就不会打洞似的,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据笔者考证,至少有一种蟹是会打洞的,这种蟹生活在海滩上,两“螯”一大一小,小的小于“跪”,大的大过身。这种蟹叫“招潮蟹”。潮水一来,藏身于自己开挖的洞穴,潮水一退,立刻出来觅食,似乎是召唤着潮水起落的使者,故名。由此可见,说蟹非蛇蟮之穴不居,有些失实。
荀子的《劝学》虽有些疏漏,但白璧微瑕,仍不失为千古流传的名作。它对后人的教诲和激励仍是主流的,我们可以通过《劝学》的教与学,得到许多完善自我、实现人生、把握幸福的哲理。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乡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