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如是说。“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墨客文人苦心琢磨,为情而造文。“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一直尝试引导学生疏浚心灵的沟渠,援引真情的活水,沉淀文章的造作,荡涤语言的苍白。下面笔者将针对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来。
阅读的记忆里,“情”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课本上的真情自然比比皆是,扩展到课外阅读,感动亦是随处可见。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让我们含泪温习了2010年中国人的大爱真情;《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把开春的第一期报纸献给我们的父亲。因为他们是教化,是传承,是饥馑之年的种子,是最原始的平等以及最后的善……这是人们对“父”这个符号的整体想象,更是对名字叫做父亲的人最真诚的感恩。
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发现做起。所以,本文笔者以写父母之爱为例,谈谈如何在亲情类的文章中写出感动来。
一.写什么——披沙拣金,发掘感动点
生活是一座素材库,要想写出真情实感,我们首先要过选材关。我们不妨品味一下以下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里斯多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傅雷《傅雷家书》)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母亲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果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胡适《我的母亲》)
反复体味上述文字,我们发现只要静心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父母的白发间散落着我们成长的故事,他们的皱纹里写满了爱子深情。他们的每一句叮咛都充满了忧虑不安,每一声叹息都浸润着望子成龙的渴盼。
所以,我们要启发学生对身边的真情去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用口尝、用心悟。
二.怎么写——精雕细琢,打造动情点
材料就是一块璞玉,需要能工巧匠,独运匠心,才能玲珑剔透、流光溢彩。下面笔者将结合几组材料谈谈如何运用技巧,打造动情点。
材料一: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史铁生《我与地坛》)
技巧一:换得我心知你心
用追思的方式,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理去揣摩母亲的行为、心理,用自己的口吻去谈自己眼中的母亲,情感更深沉、更感人。其实这种追思的方式,借彼写己的技巧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源头。
材料二:
东东: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似乎,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那种焦急忧虑,还像是昨天的事。似乎,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激动喜悦,也还是昨天的事。怎么,昨天和今天,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杨子《十八岁和其他》)
技巧二:你我对话传真情
用第二人称,谈话般的方式,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及抒发。第二人称所产生的对话效果,可以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臧克家的《野店》中,灵活运用“你”“你们”“他”等人称,可以让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体验,仿佛旅居的况味,野店的诗意裹着山风,挟着海雨扑面而来。
材料三: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邹韬奋《我的母亲》)
技巧三:摹形传神写细节
想要写出浓浓的真情就必须要学会于细微处见精神。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刻画形象,凸显精神的最好机会,也是真情实感最佳的爆破口。但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细节不是机械地放大,也不是随意地拉长;而是善于抓住生活中电光火石的一瞬,和不为人知的一瞥。它可以是魏巍的老师轻轻落下的教鞭,也可以是朱自清父亲铺在儿子座位上的紫色大衣。
材料四:
(《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第1407期《十五位父亲和他们的世界》选编)
2000年以后,爸爸有一次搬钢板把腰扭了,于是,提前退休了。他脾气不好,不愿意去公园跟老头老太太聊天下棋,天天闷在家里,躺床上抽烟看电视。结果,得了脑血栓,一次,在外面摔倒了,周围人不敢去扶,有人拿来个被子盖在他身上,直到有邻居告诉妈妈,才被抬回来。从此,他走路要扶着墙,小步小步地挪。每次,我和妹妹回家,要走的时候,他都得呜呜地哭一场。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他,浑身充满了生产力的铁西区强悍的棒工人,拍着桌子,酒杯哐啷哐啷地响。他放出豪言:你们长大了,都得给我滚蛋,我谁也不想,谁也不靠。
现如今,妈妈说,我们就拿他当作个小孩。耳朵有点聋,说话不清楚,颤颤巍巍地站在家门口,盼望着我和妹妹这两个在外奔波的大人早点回家。(周云蓬《强悍:老爸成了小孩》)
技巧四:转换视角抒悲怀
父母不会永远高大坚强,衰老和无力可能会在不期然的一刻闯入他们的世界;父母不可能绝对优秀完美,软弱和卑微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面前暴露无遗。如果我们不再以儿女的姿态仰视父母,如果我们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老去,悲哀会顿时击中我们的心房。如果生活揭开了他的伤疤,父母这一名字在我们心中不会因此而蒙尘,反而因为真实而更加美丽。
以上,是我们从名家散文中分析出的写作技巧,可操作性很强。不妨引导学生们先阅读体验,再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三.为何写——言近旨远,提升触动点
在进行议论文训练时,我们提醒同学们要多一些智慧地说理,少一些空泛的说教。要言之有物,深入浅出。那么在书写真情的记叙文中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写。仅是表达真情的至善至美,那只能是浅入浅出,言近义近。所以,我们要思考提升文章的触动点,力求语浅情深,言近旨远。
以下为笔者在《南方周末》中节选的几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深化文章的主题的办法。
关于陈星伍,我们可以讲他的很多故事——他是医生,一个致公党员,是陈启煜的儿子,但最重要的是,他是我爸。作为一个没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他难得能被书写并刊登在一份“严肃”的报纸上。但他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荣誉,恰如这个国度里所有平凡而辛劳的父亲一样。如果要给自己的父亲颁一个奖,我希望自己就是属于他的那枚勋章。(《坚忍:父亲的家谱》)
在我看来,父亲更像一个“过客”,来过,活过,辉煌过,平淡过,甚至憋屈过。这个老牌大学生是一个聪明人,当他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时候,可能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活,选择了就不再后悔。每个人都在念仓央嘉措的诗“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但似乎父亲是那一个悟透的人。(《碌碌:户口簿上的过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真情的洪流中还要激起点理性的浪花,由个体扩大到群体,在讴歌人间真情的同时还要感悟生命的哲理,从情中体悟理,用理来深化情。让情和理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父母之爱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主题,但是从什么角度去切去挖掘,是写作中必定要思考的。相信学生们定能以此窥一斑而见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原点,向四周辐射。以父母带动出友人、爱人、路人,形形色色的身边人;以亲情勾连出友情、爱情,乡土情,千丝万缕的人间情。拾起那份从未走远的感动,让真情永远跳跃在学生的笔尖,荡漾在我们的心间。
荣雪飞,教师,现居江苏靖江。
阅读的记忆里,“情”字里行间无处不在。课本上的真情自然比比皆是,扩展到课外阅读,感动亦是随处可见。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让我们含泪温习了2010年中国人的大爱真情;《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把开春的第一期报纸献给我们的父亲。因为他们是教化,是传承,是饥馑之年的种子,是最原始的平等以及最后的善……这是人们对“父”这个符号的整体想象,更是对名字叫做父亲的人最真诚的感恩。
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发现做起。所以,本文笔者以写父母之爱为例,谈谈如何在亲情类的文章中写出感动来。
一.写什么——披沙拣金,发掘感动点
生活是一座素材库,要想写出真情实感,我们首先要过选材关。我们不妨品味一下以下文段: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有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里斯多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傅雷《傅雷家书》)
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细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母亲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果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胡适《我的母亲》)
反复体味上述文字,我们发现只要静心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父母的白发间散落着我们成长的故事,他们的皱纹里写满了爱子深情。他们的每一句叮咛都充满了忧虑不安,每一声叹息都浸润着望子成龙的渴盼。
所以,我们要启发学生对身边的真情去用眼看、用耳听、用鼻嗅、用手摸、用口尝、用心悟。
二.怎么写——精雕细琢,打造动情点
材料就是一块璞玉,需要能工巧匠,独运匠心,才能玲珑剔透、流光溢彩。下面笔者将结合几组材料谈谈如何运用技巧,打造动情点。
材料一:
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她知道我心里的苦闷,知道不该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但她又担心我一个人在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母亲知道有些事不宜问,便犹犹豫豫地想问而终于不敢问,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没有答案。(史铁生《我与地坛》)
技巧一:换得我心知你心
用追思的方式,换位思考。用自己的心理去揣摩母亲的行为、心理,用自己的口吻去谈自己眼中的母亲,情感更深沉、更感人。其实这种追思的方式,借彼写己的技巧在古典诗词中我们可以找到源头。
材料二:
东东: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欣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似乎,抱着初生的你到医生处诊治你的“脱肠”,半夜喊破喉咙把医生从睡梦中叫起,那种焦急忧虑,还像是昨天的事。似乎,你刚能坐起,我在院子里为你拍照,假日带你坐在脚踏车前头藤椅上到处炫耀,那种激动喜悦,也还是昨天的事。怎么,昨天和今天,竟是十八年的光阴了。(杨子《十八岁和其他》)
技巧二:你我对话传真情
用第二人称,谈话般的方式,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及抒发。第二人称所产生的对话效果,可以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例如,在臧克家的《野店》中,灵活运用“你”“你们”“他”等人称,可以让读者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体验,仿佛旅居的况味,野店的诗意裹着山风,挟着海雨扑面而来。
材料三: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邹韬奋《我的母亲》)
技巧三:摹形传神写细节
想要写出浓浓的真情就必须要学会于细微处见精神。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刻画形象,凸显精神的最好机会,也是真情实感最佳的爆破口。但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细节不是机械地放大,也不是随意地拉长;而是善于抓住生活中电光火石的一瞬,和不为人知的一瞥。它可以是魏巍的老师轻轻落下的教鞭,也可以是朱自清父亲铺在儿子座位上的紫色大衣。
材料四:
(《南方周末》2011年2月3日第1407期《十五位父亲和他们的世界》选编)
2000年以后,爸爸有一次搬钢板把腰扭了,于是,提前退休了。他脾气不好,不愿意去公园跟老头老太太聊天下棋,天天闷在家里,躺床上抽烟看电视。结果,得了脑血栓,一次,在外面摔倒了,周围人不敢去扶,有人拿来个被子盖在他身上,直到有邻居告诉妈妈,才被抬回来。从此,他走路要扶着墙,小步小步地挪。每次,我和妹妹回家,要走的时候,他都得呜呜地哭一场。这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他,浑身充满了生产力的铁西区强悍的棒工人,拍着桌子,酒杯哐啷哐啷地响。他放出豪言:你们长大了,都得给我滚蛋,我谁也不想,谁也不靠。
现如今,妈妈说,我们就拿他当作个小孩。耳朵有点聋,说话不清楚,颤颤巍巍地站在家门口,盼望着我和妹妹这两个在外奔波的大人早点回家。(周云蓬《强悍:老爸成了小孩》)
技巧四:转换视角抒悲怀
父母不会永远高大坚强,衰老和无力可能会在不期然的一刻闯入他们的世界;父母不可能绝对优秀完美,软弱和卑微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在你的面前暴露无遗。如果我们不再以儿女的姿态仰视父母,如果我们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老去,悲哀会顿时击中我们的心房。如果生活揭开了他的伤疤,父母这一名字在我们心中不会因此而蒙尘,反而因为真实而更加美丽。
以上,是我们从名家散文中分析出的写作技巧,可操作性很强。不妨引导学生们先阅读体验,再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三.为何写——言近旨远,提升触动点
在进行议论文训练时,我们提醒同学们要多一些智慧地说理,少一些空泛的说教。要言之有物,深入浅出。那么在书写真情的记叙文中我们也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何写。仅是表达真情的至善至美,那只能是浅入浅出,言近义近。所以,我们要思考提升文章的触动点,力求语浅情深,言近旨远。
以下为笔者在《南方周末》中节选的几篇文章的结尾部分。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在抒发真情实感的基础上深化文章的主题的办法。
关于陈星伍,我们可以讲他的很多故事——他是医生,一个致公党员,是陈启煜的儿子,但最重要的是,他是我爸。作为一个没有“新闻价值”的人物,他难得能被书写并刊登在一份“严肃”的报纸上。但他完全配得上这样的荣誉,恰如这个国度里所有平凡而辛劳的父亲一样。如果要给自己的父亲颁一个奖,我希望自己就是属于他的那枚勋章。(《坚忍:父亲的家谱》)
在我看来,父亲更像一个“过客”,来过,活过,辉煌过,平淡过,甚至憋屈过。这个老牌大学生是一个聪明人,当他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家乡的时候,可能已经想好了未来的生活,选择了就不再后悔。每个人都在念仓央嘉措的诗“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但似乎父亲是那一个悟透的人。(《碌碌:户口簿上的过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在真情的洪流中还要激起点理性的浪花,由个体扩大到群体,在讴歌人间真情的同时还要感悟生命的哲理,从情中体悟理,用理来深化情。让情和理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父母之爱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主题,但是从什么角度去切去挖掘,是写作中必定要思考的。相信学生们定能以此窥一斑而见全豹,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原点,向四周辐射。以父母带动出友人、爱人、路人,形形色色的身边人;以亲情勾连出友情、爱情,乡土情,千丝万缕的人间情。拾起那份从未走远的感动,让真情永远跳跃在学生的笔尖,荡漾在我们的心间。
荣雪飞,教师,现居江苏靖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