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品质”到“语文课品质”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衡量的是语言作品的质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探索的真实反映。
  显然,学生语言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更多的来自于语文课堂的习得。甚至说,语文课应是学生“语文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好的“语文品质”,必然来自于好的语文课的培育。为此,我们在呼唤学生能写出具有优秀“语文品质”作品的同时,更呼唤教师也应能讲出具备优秀“语文课品质”的语文课。王尚文先生提出“语文品质”时,提出四项基本要求:清通、适切、准确和得体。那么,如何衡量“语文课品质”?笔者认为,优秀的“语文课品质”应看其能否做到三个“回归”。
  一、回归语文手段,指向“真”
  “语文手段”就是指听、说、读、写,这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手段。语文课就应是运用“语文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等的“语文问题 ”的课堂。语文课一旦脱离了“语文手段”,就偏离了语文的实质,更谈不上拥有高的“语文课品质”了。
  例如,统编本三上《秋天的雨》的第二段,其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的含义。有的教师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圈画出描写了哪些景物,分别是什么颜色?学生完成后,教师用多媒体依次展示这些秋天的景物;图片颜色亮丽、美观,一下就吸引了学生。这时,教师顺水推舟出示一幅“黑白”秋景图,让学生给它上色,让其能“五彩缤纷”。课堂就在此时达到了高潮,学生很快画出了“秋姑娘”带来的色彩;教师再让学生说说“五彩缤纷”的含义,近乎“水到渠成”。不得不说,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非常丰满、活泼,不论是图画的选择、上色的设计都有很强的参与感,这样的语文课是“好看的”。但这样的语文课忽视了“语文手段”的使用,靠着图画、多媒体的运用让学生仅理解了“五彩缤纷”,却忽视了对文本的解读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学生的阅读能力、感悟能力没有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样的课是“伪语文课”,甚至是“假语文课”,其“语文课品质”更无从谈起。
  二、回归文本朗读,指向“本”
  小学语文的课堂应是充满读书声的课堂,由古而今,“读书”已变成学习的代名词,“读书”“朗读”已成为中国人最古老、最受欢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朗读是学生将文本中的文字符号转化为意义理解的一种训练,所以,朗读是理解和感悟文本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不论何时,在语文课上搞“以讲代读”“以思代读”“以演代读”,或者是教师大搞“满堂灌”,都是“舍本求末”“本末倒置”,这样的语文课都没有好的“语文课品质”。                                                                                                                                                                                                                                                                                                             1.面向全体
  让语文课回归“读”,不是找几个优等生抑或朗读程度好的学生读一读就大功告成,也不是随便让三五个学生读一读营造一种读书的“假象”来敷衍了事。它应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无差别的朗读,每一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中充分朗读的权利。如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朗读情况,尤其是学困生、朗读能力不佳的学生。他让四个小组长挑选朗读能力不佳的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有位学生读了六七遍还是磕磕绊绊,于老师也不着急,始终微笑鼓励,直到该学生读好了、读出自信。一节课中,这样的朗读活动进行了许多次,讓更多的学生都能充分投入朗读,是真正面向全体学生的朗读,可谓把回归朗读做到了极致。
  2.时间保证
  回归文本朗读的语文课,书声应此起彼伏、“贯穿始终”;朗朗书声应萦绕耳旁、“经久不息”。让孩子读书不是“三分钟热度”,不是“读读就行”的作秀,它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只有大量而充分地读才能给学生留下足够消化、分析的时间。贾志敏老师执教《虎门销烟》时,复习导入阶段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第1、5段,直至能背诵;新授阶段,贾老师依次让学生朗读2-4节,边读边引导学生理解“销烟”的过程,反复读,甚至大部分学生能背诵出来;最后贾老师以几个问题进行引读(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这时候谁来了?怎么做?销烟的过程?结果如何……整节课飘扬着浓浓的“书声”,散发着悠悠的“书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朗读才更有效。   让语文课回归朗读,是每个语文教师的应有责任。这是基于中国单音节文字适于读、易于记、悦于耳的特点,又是源于儿童喜欢大声说、唱的天性使然。也难怪著名语文教育專家周一贯说:“汉语有天生的‘好声音’,朗读就是学习中国语文的‘中国功夫’。”所以,想拥有优秀的“语文课品质”,就一定让语文课回归文本朗读。这是具备“语文课品质”的重中之重、根本之本。                 三、回归语言实践,指向“实”
  学习语文终究还是要回归到生活实践,回归到学生的听说读写,即学以致用。课标一再强调: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不重语文课堂实践、忽略语言文字运用、轻视表达训练的语文课,不是扎实而稳健、实在而有用的。如统编本五上《搭石》一课,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感悟、品读课文2-4段中描写的四幅画面之美时,设计了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如品读“一行人过搭石”时,让学生试着将第三段最后一句话“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改成一行一行的现在诗歌,并尝试配着音乐读出“画一般的美感”。此时的语言实践,锻炼的是学生“诗文互转”的能力,培育学生的文体意识、审美精神和朗读表达能力。如品读“让人过搭石”时,则抓住“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中的“说上几句家常话”,教师随机和几个学生“话话家常”“叙叙感情”,师生间你一言我一语,引语言实践入文本之境。这既是最简单不过的“聊天”,却又是依据文本、提升文本的最好的语言表达训练。如品读“背老人过搭石”时,则结合“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设置语言实践:“假如(   ),(   )总要(       ),并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如果(   ),(   )总会(       ),并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这里的语文实践,是结合课文内容的拓展迁移,借关联词为支架,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不能是“灌输者”而是“组织者”,要组织各种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帮助学生边学边用、融会贯通,让其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在实践中内化为自身的、有效的语言文字能力,让学生既学得了知识,又习得了能力。这样的语文课,最“实在”、最“实际”也最“扎实”,当然也称得上是有好的“语文课品质”。
  不论是吕叔湘先生,还是王尚文先生,都认为“现在的语文世界,语病之多”令人惊诧,我们的“语文品质”亟待提高、刻不容缓;但另一方面,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泛语文”甚至“非语文”泛滥。为此,我们必须努力让小学语文课回归语文手段、回归文本朗读、回归语言实践,以期构建“语文课品质”优秀的语文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丰县人民路小学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是指教师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及分析,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意义。语文教师只有能够解读出符合课程、符合语文性质及学情的内容,才能够真正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于漪老师也说过,语文教师要立得起来,就必须跨过“文本解读”这道坎。可以说,文本解读能力是一名语文教师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文本解读上仍旧存在着“泛读”“误读”“过浅过深地读”等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教师在解读文本
期刊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中的一篇通讯。这篇通讯以生动细致的语言报道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情形,表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直面挑战,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作品一经刊登,便连获新闻大奖,课堂上,教师更应该抓住这类课文教学,渗透写作方法教学。在此就以这篇课文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哪些写作方法。  一、描写叙述,层层铺垫
期刊
小说文本阅读与其他体裁的阅读相比,需要学生付出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耐心。除了时间和耐心之外,阅读过程还需要有缜密的计划,学生要熟知阅读中应该面对的学习任务。而所谓的学习任务也并非一个或一类,它是由很多不同的任务组成的任务群,逐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及语文知识、技能、策略的掌握。由于任务群的学习具有这样的优势,因此教师可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渗透到高中
期刊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写景类文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描写了哪些风景,更为关键的是洞察写景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五上《四季之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
期刊
听课发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分析。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后,学生只留下对光明自由的向往,而不知学习诗人是如何把这些情感浸润在诗行里的。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学生只是得到一次道德的教化,而对文中如何表达美的理解却浮于表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类经典古诗教学,应该如何引领低年级学生阅读李白,又如何通过字句让李白的浪漫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呢?我借助这堂课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有所增加,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去繁就简,巧妙地利用古诗词中的关键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下面笔者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通过关键词“风雨”贯穿整篇教
期刊
“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构成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通常以讨论、倾听和分享等为主要手段,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纽带,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紧密、和谐、默契的学习关系,形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链接,以集约式学习方式代替分散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的发展。共享性、协作性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活动任务,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
期刊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实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个字中。  一、與小学相比,初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1.阅读文章难度增大  我们以记叙文阅读为例。小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期刊
所谓多要素模式,就是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一个论述对象,从中开掘进去,发现其内在的若干成分(要素),选择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并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展开议论文写作思维样式论述。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多种因素、成分、原因与条件等内在事物。比如:事物的因素、构成、组织、结构、原理……;人物的思想、品格、文化、气质、能力……;事件的意义、原因、前景、后果、影响……;办事的方式、方法、方案、途径、思路……;人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命运解读本来就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尝试“深文趣教”。以“谁是害死孔乙己的凶手”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