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与审美中的文化机制研究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要求不再停留于居住和休息的层次,建筑设计中的审美设计以及其中的文化机制展现近年来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建筑设计和审美作为一种文化创新的表现,在现代社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设计和审美中展现出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谈论了这种建筑设计和审美的创新文化机制对于建筑设计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审美设计;文化机制;冲突与融合;推动作用
  
  建筑设计和审美是一种文化的创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审美的文化元素,实现建筑设计和审美文化的和谐渗透,使得建筑设计具有文化的创新性。然而,在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的渗透过程中,其冲突与融合是同时并存的,这种冲突与融合与文化冲突和融合具有极其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简单阐述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的文化冲突和融合问题,谈论了这种建筑与审美的创新文化机制对于建筑设计的推动作用。
  一、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分析
  建筑在人类历史上是作为一种比较悠久的文明财富存在的,在整个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中呈现出许多美轮美奂的建筑设计。这种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建筑和审美的融合,不仅具备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起到了使人们赏心悦目的作用,可以说是很好的结合了时代的审美文化。而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的结合,是人们在自身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实现的一种文化的创新,这种文化的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绵延不息,而且获得了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的创造性结合,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是存在着文化的差异以及融合这两个方面问题的。本文接下来就简单分析一下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呈现出的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建筑设计作为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居住区域的人民的创造,刻镂着整个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风貌以及文化精神,具有极为明显的时代及地域文化特色。比如广州的骑楼、云南的吊脚楼,永定的土楼等,都是与当地人们的生活状况密切衔接在一起的,展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虽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建筑和审美的设计有所变化,它依然在整体的方面严格的遵循着当地的特色。因此,当外来的建筑及审美元素渗入到这个地区时,就一定会在一定地程度上引起建筑文化的冲突,这种冲突必将对建筑及审美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大量的国外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到中国开展实际工程设计,创造了一大批如“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奇观式建筑”,建筑的文化性和审美效应,给中国建筑界带来了巨大冲击。另外文化具有时代性,文化总是在变化发展中,特别是审美的主体也会发生改变,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技术背景,这经常导致建筑设计和审美的文化发生冲突。
  与此同时,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的文化融合也是极为正常的一种现象。建筑的设计以及审美元素的表现是从各个学科的综合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它汲取了建筑学、美学、文学、历史、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在融合过程中实现了建筑的审美表现。人们对美的认知都遵循着相同的基本法则。因此,一定方面的建筑设计和审美表现不管在“空间轴”还是“时间轴”上是有共同的元素存在的,比如印度的佛塔以及中国的佛塔,由于它们之间具有承继关系,而且同时表现一种佛教文化,这两种建筑虽然在不同的空间地点,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融合状态。又比如,希腊人建筑上所用的柱子,有着一种节奏性的和谐,柱头和柱身的比例也是一比七。“黄金分割律”在线条、面积、体积上的体现则比较明显,古希腊人运用的也最多。他们的“黄金分割点”十分有名。在现代建筑中,许多著名的大建筑师都在他们的设计中运用“黄金分割比”,如勒•柯布西耶朗香教堂,当今世界最高建筑之一的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553.33米),都是根据黄金分割的原则来建造的。他们虽处在不同的时代,但是表现出审美文化的传承和融合。
  二、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的文化机制对于建筑设计的推动作用
  文化的不断冲突与融合是文化获得发展的必经之路,而这种冲突和融合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而建筑设计的发展又反过来会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文化机制的创新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建筑设计的创新反过来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中国的建筑设计与文化的转变一直处于一种持续发展的状态,整个历史文化的变化发展必将带来建筑的创新。比如氏族时期的群居洞穴,到奴隶时期的奴隶主中心居住群,再到封建社会的建筑尊卑意识等,社会文化的变化带来了建筑设计的变化,整个建筑设计不断呈现出新的风貌。就中国的现代社会而言,文化的创新更是使得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获得了迅速地发展变化。结合现时,现地的文化要素,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思想。
  现代社会文化高度融合,就国内而言有传统及现代文化的结合,就国际而言有不同文化间的结合,通过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以及发展,整个的建筑设计呈现出一种更高的审美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意蕴。现代建筑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都是一种现代文化风貌的艺术呈现,这种建筑設计以其自身的形态,结合传统和中西方的文化元素,给与人的视觉以极大的冲击。如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以传统的“瓦爿墙”重新诠释了一个现代建筑,以一种优雅的风姿呈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得到极大的审美享受。王澍既传承了历史的文化,又以符合现代审美文化的形式来建筑创作,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设计理念。
  因此,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文化的冲突及融合,对于建筑设计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好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样赋予审美文化更多的生命力,创新的文化使得建筑设计更具有时代的精神。这种建筑和审美文化的结合使得整个建筑设计不断展现出一种新的精神风貌,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应当得到引导及发展。
  三、结语
  建筑设计和审美设计中的文化因素的呈现对于建筑而言是一种活力和生机的保证。因此,提高建筑设计的审美文化品味,夯实当代建筑师的“文韵”,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必将成为一个关键的工作环节。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和时代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指导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 谢一槐,王薇.从审美文化看我国城市建筑色彩规划[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0(04)
  [2] 王歌风.建筑设计与规划的“数字化”解读[J]. 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7(01)
  [3] 陈粒.国家建筑设计大师、云南省设计院前总建筑师饶维纯:延续文化[J]. 创造,2007(1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急速发展,很好地改善了城市道路建设,这也给市政道路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工程质量问题,这即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浪费了政府资源。所以工程相关主体必须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确保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本文为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现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路工程;质量;控制  Abstract: With the rap
期刊
关于不同矩阵集合之间的保持问题是矩阵论研究中的—个热点问题,而相关文献已经表明上三角块阵集合到全矩阵集合以及块阵集合之间的保持问题的研究结果仍然不多.设R是有1交换的
自从布尔代数作为经典二值逻辑所对应的代数系统被提出以来,各种不同逻辑系统所相应的代数系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例如,与Lukasiewicz连续值逻辑系
摘要:预应力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因其造价低,施工速度快,可以节约施工周期,加快项目的建设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房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民用设施工程中。本文在对预应力管桩断桩事故类型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和预防预应力管桩断桩的一些可行性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实践价值。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断桩 , 地质,焊接质量 , 土方回填  Abstract: prestres
公司负债定价是金融资产定价方法的应用,它涉及到利率风险、违约风险、财务危机的理论。国外的公司负债定价模型就是根据这些理论进行分析的,也就是金融资产要求收益率加上由于发行主体的特征引起的溢价。我国目前关于公司负债的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贴现模型,也就是给定收益率的情况下,确定其市场价格。另一类是关于公司债券违约风险的定性分析。本文试图在通过对国外公司负债定价模型的分析基础上建立其他公司负债定价
所谓旋转的贝纳得(Bénard)问题就是一个从底部加热的旋转的流体夹层,该问题常用来作为热对流研究的标准模型。 在本文中,我们在笛卡尔坐标系Oxyz中考虑一无限平行的平面夹
【摘要】目前,国内公路隧道绝大多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有的渗漏部位遍及隧道全周,严重地变成水帘洞,威胁结构安全和交通安全,甚至发生险情而关闭交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从隧道防排水施工中去控制质量,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要求,是解决问题的根源,本文就如何进行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 质量, 控制  【 abstract 】 at present, the domestic h
期刊
本文研究了几类偏(常)泛函微分方程解的振动性问题,所建立的一系列振动准则推广并改进了以往的一些已知结果. 第一章对泛函微分方程的振动性问题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及研究的主
由于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中,顾客(部件或信息包等)均是以离散方式进行传输的,即所有事件均是基于离散时间发生的,所以离散时间排队系统比连续时间排队系统更切合实际.负顾
英语口语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然而在过去的英语语言教学中,老师忽视了英语口语教学这一点,把精力过多地放在传授语法知识、记忆单词等方面。因此,许多学生在英语考试中能够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