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确定研究专题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探究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下面我就关于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是教学”,罗丹说:“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重感悟”,不把现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探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1、 多措并举,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语文的学习。
2、创设情境,开启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老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3、提供机会,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读、悟、思、探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感受和驾驭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寻找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41页中的“我会讲”的插图,讲的是猴子和小兔同时要过独木桥。如果从文明礼貌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互相谦让的答案。但是教师如果这样设计问题:猴子和小兔都走到了独木桥上,且都走到了中间,谁也不后退,但还都要过去,你说怎么过呢?此问题一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门,教师进一步让学生们表演过独木桥。结果答案出来了:大猴子让小兔和小猴坐在筐里面,大猴子换一个肩膀就达到了过桥的目的。通过演示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这种较好的方法。教师要适当地装“糊涂”,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假装“糊涂”,可较好地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可故意说:乌鸦的办法太“笨”了,要是我干脆把瓶子打破了,不就喝到水了吗?由此,引出学生积极帮助乌鸦来想办法。
4、展开想象,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①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得出探究课题。“题”的本意是“额头”,而“目”的本意是“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之为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对课文的重要意义。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课题入手得出探究课题,可收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学生反复品读、深究、讨论、争辩,其间教师作适时、适度地点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理解文字内蕴。
②从课后习题里带出探究课题。教材编者设计的课后习题,既是教材的要旨所在,又集中体现了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由此带出的探究课题,常有较高的效能。
③在趣味活动中引出探究课题。探究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的消极接受为主动的积极探究。在學生的活动设计上,教师若能更多地让学生觉得有趣,则活动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④在插图赏析中推出探究课题。语文教材一般有三大系统组成,即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图像系统是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课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形象的生活图景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因此,从课文插图去推出探究课题会别有一番意趣。
5、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①由此及彼,逐步拓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在学生基本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使大多数汉字的音、形、义关系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愉快新奇的心情去探究、发现汉字构成原因。
②合理猜想,丰富想象。教师在教学生给汉字组词时,最忌讳的是“死记词”、“记死词”。教师要利用汉字是形声字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教会学生分析汉字产生的原因,掌握形旁和声旁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字义,正确运用汉字的目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识字5》,就是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篇范文。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说说,还有些什么字可以编成和课文一样的儿歌。学生通过编儿歌,不但巩固了汉字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③留有空间,敢说善说。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教师不但要留给、留足学生说话、讨论的时间,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的24课《画家乡》时,可设计两个探究问题,一个辩论问题。一是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分别叫“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分别代表了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二是孩子们所画的自己的家乡有何特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不同特征);辩论的问题是:选出两个学生分别代表“山山”和“青青”(或其他的孩子)辩论谁的家乡好,你的家乡哪些地方不如我的家乡。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小学生探究的本能和兴趣是与生俱来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亲身实践,不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获得探索的真切体验。探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的获取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现代语文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应“重情趣”,“有情有趣是教学”,罗丹说:“不是因为美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重感悟”,不把现存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都来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大量的时间安排学生读、写、说。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培养他们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积累”,学文如积沙,收集信息,积累语文知识,学生的积累过程同样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构建开放型的语文知识体系,厚积才能薄发。探究性学习科学的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教育回归儿童本性的价值追求。
二、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开展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结构等特点,尤其是生理、心理,学习活动变化的梯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应该是灵活的,方法也是多样的,确保学生也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探究性学习的成果。
1、 多措并举,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具体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以声、形、色等形象多方面多角度地吸引学生,穿插读、议、讲,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于无疑处设疑深究,做到对课文有理解,对生活有感悟,在字里行间读出作品中的喜怒哀乐悲苦酸甜,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语文的学习。
2、创设情境,开启学生自主探究的动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这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因此老师要善于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的思维。让学生在良好的心境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3、提供机会,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给学生提供读、悟、思、探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去思考,去探究,让学生这个阅读主体独立感受和驾驭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寻找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41页中的“我会讲”的插图,讲的是猴子和小兔同时要过独木桥。如果从文明礼貌的角度去思考,就有互相谦让的答案。但是教师如果这样设计问题:猴子和小兔都走到了独木桥上,且都走到了中间,谁也不后退,但还都要过去,你说怎么过呢?此问题一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回答的答案五花八门,教师进一步让学生们表演过独木桥。结果答案出来了:大猴子让小兔和小猴坐在筐里面,大猴子换一个肩膀就达到了过桥的目的。通过演示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这种较好的方法。教师要适当地装“糊涂”,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假装“糊涂”,可较好地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教《乌鸦喝水》一课的时候,可故意说:乌鸦的办法太“笨”了,要是我干脆把瓶子打破了,不就喝到水了吗?由此,引出学生积极帮助乌鸦来想办法。
4、展开想象,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
①通过解读课文题目得出探究课题。“题”的本意是“额头”,而“目”的本意是“眼睛”。把文章的题目比之为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道出了题目对课文的重要意义。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课题入手得出探究课题,可收到纲举目张、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学生反复品读、深究、讨论、争辩,其间教师作适时、适度地点拨,以开阔学生的思路,理解文字内蕴。
②从课后习题里带出探究课题。教材编者设计的课后习题,既是教材的要旨所在,又集中体现了训练重点和编辑意图,由此带出的探究课题,常有较高的效能。
③在趣味活动中引出探究课题。探究性阅读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变被动的消极接受为主动的积极探究。在學生的活动设计上,教师若能更多地让学生觉得有趣,则活动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④在插图赏析中推出探究课题。语文教材一般有三大系统组成,即课文系统、图像系统和习题系统。图像系统是语文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像不仅有助于学生解读课文,更有益于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使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形象的生活图景互相映照、相得益彰。因此,从课文插图去推出探究课题会别有一番意趣。
5、教会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
①由此及彼,逐步拓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汉字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在学生基本了解形声字的特点之后,让学生大胆地加以趣味想象,使大多数汉字的音、形、义关系重新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愉快新奇的心情去探究、发现汉字构成原因。
②合理猜想,丰富想象。教师在教学生给汉字组词时,最忌讳的是“死记词”、“记死词”。教师要利用汉字是形声字占主导地位的特征,教会学生分析汉字产生的原因,掌握形旁和声旁的关系,从而达到了解字义,正确运用汉字的目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的《识字5》,就是教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篇范文。学生在学习了这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说说,还有些什么字可以编成和课文一样的儿歌。学生通过编儿歌,不但巩固了汉字的音、形、义,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③留有空间,敢说善说。在教学过程中千万不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给,学生收。教师不但要留给、留足学生说话、讨论的时间,而且要正确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所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的24课《画家乡》时,可设计两个探究问题,一个辩论问题。一是课文中的孩子们为什么分别叫“涛涛”、“山山”、“平平”、“青青”“京京”(分别代表了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二是孩子们所画的自己的家乡有何特点(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大海、山区、平原、草原、城市的不同特征);辩论的问题是:选出两个学生分别代表“山山”和“青青”(或其他的孩子)辩论谁的家乡好,你的家乡哪些地方不如我的家乡。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逐步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所想的问题。
总而言之,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改革中新提出的学习方式,它并非对其他学习方式的否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凸现了学生的主体,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的发展,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洋溢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