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项目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级高职护理1、2班共97人,教师设计项目“新入院病人生命体征测量”,学生搜集资料,设计实施项目,并进行实践练习。结果: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及自我成就感均得到有效提升。结论:项目教学法有效实现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关键词】项目教学 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7-01
在18世纪,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约·杜威(John.Dewey)将项目应用于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中,并提出“做中学”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教师设计好项目,由学生负责信息的采集、方案的设计与管理、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了解项目中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各种能力。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将项目教学应用到基础护理中,重构了传统的基护课程内容,创建了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顺利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研究对象与材料
1.1研究对象 我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1、2班97名学生。
1.2参考材料 周春美主编《基础护理学》。
2.方法
2.1评估阶段 教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已学过的生理、基础护理知识,设计“新入院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做为项目任务。
2.2计划阶段 即:教学设计。选好典型案例,设计好项目,拟定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项目完成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3实施阶段 确定分组,提前2周安排好项目任务——新入院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小组通过讨论确定护理计划及各组员的子任务;课下通过老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及其他网络资料,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通过微信群、QQ群随时接受咨询。小组完成任务后,课上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汇报任务的解决方案;提交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的护理操作流程,并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
2.4评价阶段 ①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互评。②教师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3.结果
学生通过分工协作,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护理程序的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及自我成就感均有效提升,真正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4.讨论
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对高职学校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项目教学法是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来完成项目任务,实现了與护理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实现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缩小了学校培养人才与医院需求的差距。
(2)对《基础护理》课程的意义 本次探讨仅是设计了一个项目,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基础护理学》章节全部打乱重组,将课程内容序化为各个项目,实施课改。逐渐淡化学科和章节意识,坚持理论课实用、够用,突出实践锻炼,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3)对学生的意义 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大。项目教学法是老师把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分工合作,整合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成果展示会给了学生锻炼、展示的机会,90%以上的学生愿意参与。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接收任务后,需要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制定护理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最后成果展示,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主动学习均得以提升。整个过程需要全体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从而增强了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4)对教师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育的课堂对教师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将传统的章节打乱设计成为实际工作任务,把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是整个任务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应变能力等将有较大提升。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前需要更多的时间备课,准备操作用物,应对学生的咨询,提前预测课上可能发生的问题。
5.小结
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部分教师习惯长期传统授课,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繁重的工作量使得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项目教学的实践中去;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抗拒自主学习等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春美.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关键词】项目教学 基础护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7-01
在18世纪,著名教育家、哲学家约翰约·杜威(John.Dewey)将项目应用于学校教育事业改革中,并提出“做中学”的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教师设计好项目,由学生负责信息的采集、方案的设计与管理、项目的实施。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了解项目中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升各种能力。
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将项目教学应用到基础护理中,重构了传统的基护课程内容,创建了以护理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为顺利适应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1.研究对象与材料
1.1研究对象 我院2014级高职护理专业1、2班97名学生。
1.2参考材料 周春美主编《基础护理学》。
2.方法
2.1评估阶段 教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根据已学过的生理、基础护理知识,设计“新入院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做为项目任务。
2.2计划阶段 即:教学设计。选好典型案例,设计好项目,拟定要解决的问题,分析项目完成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2.3实施阶段 确定分组,提前2周安排好项目任务——新入院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小组通过讨论确定护理计划及各组员的子任务;课下通过老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及其他网络资料,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老师通过微信群、QQ群随时接受咨询。小组完成任务后,课上进行成果展示: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汇报任务的解决方案;提交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的护理操作流程,并进行实践操作的演示。
2.4评价阶段 ①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互评。②教师对各小组完成任务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3.结果
学生通过分工协作,自主合作学习,完成项目任务。在此过程中,护理程序的运用、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及自我成就感均有效提升,真正做到了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4.讨论
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1)对高职学校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而项目教学法是按照实际工作流程来完成项目任务,实现了與护理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效实现了校院合作、工学结合,缩小了学校培养人才与医院需求的差距。
(2)对《基础护理》课程的意义 本次探讨仅是设计了一个项目,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基础护理学》章节全部打乱重组,将课程内容序化为各个项目,实施课改。逐渐淡化学科和章节意识,坚持理论课实用、够用,突出实践锻炼,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
(3)对学生的意义 ①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欲望: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学习积极性不大。项目教学法是老师把教学内容以项目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学生必须主动参与进来、积极分工合作,整合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成果展示会给了学生锻炼、展示的机会,90%以上的学生愿意参与。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学生接收任务后,需要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制定护理计划,完成项目任务,最后成果展示,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主动学习均得以提升。整个过程需要全体小组成员的密切配合、积极参与,从而增强了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
(4)对教师的意义 项目教学法应用于护理教育的课堂对教师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将传统的章节打乱设计成为实际工作任务,把枯燥的知识融入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去,是整个任务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应变能力等将有较大提升。当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课前需要更多的时间备课,准备操作用物,应对学生的咨询,提前预测课上可能发生的问题。
5.小结
项目教学法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自身的综合职业素养;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师生共同完成任务、共同进步的教学方法。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其发展:部分教师习惯长期传统授课,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繁重的工作量使得老师没有过多的精力投入到项目教学的实践中去;学生习惯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抗拒自主学习等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周春美.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