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已实施两年多,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摸索,无论是对新教材的认识,还是在教学方法的探索研究及学习评价方面都有很深的感受,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一些体会。
一、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
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2、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3、加强了实践和探究活动,构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内容三大部分构成。而“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通过“活动”这种方式切切实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摒弃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教法初探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要求教师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行为爱好,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共振。
2、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困惑与问题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一些困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难以把握。过去常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这话也许有些偏激,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能引起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可以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渗透,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我们试着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采用了开卷、闭卷及开闭卷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些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不同学生的水平,但却不能全面地检测一个学生的水平,很难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
2、班额过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是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学校的班额偏大,大多在60人左右。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有内向型、外向型;有思维型,情感型;有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等各种类型。
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是十分困难的。首先,教室的拥挤就连学生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都很困难;其次,教室难以控制和了解全局,无论是学生自主活动还是分组活动都会出现活跃的学生热情高涨,而内向的学生遭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活动机会。而且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活动效果,活动也难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
总之,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寻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致力于寻找一条既科学又易操作的评价方案;积极探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
一、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体现了新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读图启发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大量的图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和了解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与规律,形成地理知识学习的技能,如教材中关于经纬度的定义、特点、规律的学习,就要求学生通过读图活动,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
而旧地理教材是将定义、特点和盘托出,再配上一些图。这就让一些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忽视了读图思考,而只是死记硬背各个知识点。新教材的内容组织方式完全有利于学生从图上获取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2、较好地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例如:时差、方向判别、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从交通图上选择最合理的路线、天气预报、绘制各种图表、人口资源地理调查等。学生无论是在现在的思维训练、意识培养,还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旅游观光、野外考察、工程建设、统计等方面,都可以终身受益。
3、加强了实践和探究活动,构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主要由文字系统、图像系统和活动内容三大部分构成。而“活动”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已从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转变为承担一部分新知识的教学。
通过“活动”这种方式切切实实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的这种编排,摒弃了“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体现了师生平等、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教法初探
新课标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在这种模式下,要求教师在组织整个课堂教学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善于调动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与学生成为互动的统一体。这是教学活动的崇高境界。那么,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弗思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因此,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行为爱好,研究教材,研究课程资源,找准时机,通过提出有效问题,营造一种充满诱惑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乐学”、“乐动”、乐于探究,从而达到和谐的师生互动和教学共振。
2、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皮亚杰的知识结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
也就是说,走进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的,而是在日常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定的经验和观点。新课程强调教育要“回归生活”,要将教学内容纳入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自我以及学生与文化的关系中。地理学科植根于生活,回归生活是新课改中地理学科追求的目标,也应该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色。
3、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心理素养、思想品质和社会能力的形成,对教师工作的心情与成败得失,对实现预期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等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困惑与问题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一些困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难以把握。过去常说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这话也许有些偏激,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能引起教学方法的改变。因此可以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的变革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方法的变革和新的教育理念的渗透,而这一点恰恰又是我们的薄弱环节。
我们试着既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测,又注重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检测,采用了开卷、闭卷及开闭卷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这些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检验出不同学生的水平,但却不能全面地检测一个学生的水平,很难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发现每一位学生的优势。
2、班额过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面小,是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学校的班额偏大,大多在60人左右。同时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十分明显,有内向型、外向型;有思维型,情感型;有基础较好的和较差的等各种类型。
因此,要在课堂上开展“活动”是十分困难的。首先,教室的拥挤就连学生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都很困难;其次,教室难以控制和了解全局,无论是学生自主活动还是分组活动都会出现活跃的学生热情高涨,而内向的学生遭受冷落,得不到应有的活动机会。而且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和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活动效果,活动也难以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
总之,在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寻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致力于寻找一条既科学又易操作的评价方案;积极探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河北省永年县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