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影响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允许新增不动产进项税额从增值税销项税额中抵扣。原有增值税与营业税的交叉征收进一步得到解决,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链条更加完善。但由于不同行业的不动产沉淀成本高低不同,不同企业盈利能力的差别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营改增的实施对不同行业的税负影响是不同的。文章主要是针对营改增中房地产业的最新政策,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影响,然后提出完善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合理引导房地产消费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营改增; 房地产行业; 税负
  【中图分类号】 F81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0-0110-04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长期以来,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处于前沿讨论的对象。2016年5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对房地产行业而言,原有销售房地产行为改为征收增值税,按照最新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规定,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税率为11%,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增值税征收率为3%。这一轮旨在降低企业的税负,由于营业税与增值税计算方式的不同,营改增改革势必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然而不同环节的房地产企业,适用的税率和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是存在差异的,且不同经营类型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税额累积的规模也是不同的,对不同房地产企业的税负水平也会产生不同的差异。
  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讨论,虽然涉及各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多,但是主要集中在对房地产行业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研究,更加侧重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探讨。谷成[1]和谭荣华等[2]对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改革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终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具体的完善改革的对策建议。安辉和王瑞东[3]采用VAR模型对我国2002年1季度到2011年3季度经济数据分析,指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重要因素,并且土地政策和保障房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具有长期性,而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相对较小。邓芳芳和郭松海[4]对房屋空置进行了界定,阐述了房屋空置率的计算方法、房屋空置的原因及影响,并进一步说明了开征房产空置税的必要性;介绍国外房产空置税的征收情况,通过建立模型论述开征房产空置税对各方经济实体的影响;最后,阐述房产空置税的初期准备,以及房产空置税的设计实施。邓郁松[5]分析了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特点,提出完善房地产税收体系,鼓励梯度消费,确定每年度新增住房规模。
  本文主要是针对建筑业营改增的最新政策,特别是结合2016年3月2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文件),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影响,然后提出完善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合理引导房地产消费的对策建议。
  二、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影响—以贵州省数据为例
  根据最新的营改增实施办法规定,将原有房地产行业的5%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同时允许抵扣进项税额。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11%的增值税税率,而对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除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另有规定外,增值税征收率为3%。由于原有营业税计税方法与现有增值税计税方法的差异,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必然产生影响。笔者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分析营改增对房地产行业的税负影响。
  (一)对行业整体税负的影响
  一般来说,以应纳税额与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某一行业的名义税负。以Y代表房地产行业改革前后的营业收入,R1代表其原有适用的营业税税率,R2代表其改革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gi表示实现行业营业收入Y的第i种可抵扣商品的价值,ri表示该种商品对应的可抵扣税额适用的税率,根据增值税和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可以得出房地产行业“营改增”改革前后税负的变化Δt=[YR2-YR1/(1-R1)-Σgiri]/Y。进一步简化可得Δt=R2-R1/(1-R1)-Σgiri/Y。
  由于我国现行营业税规定,销售不动产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营改增后,我国增值税的税率由原来的基本税率17%和低税率13%增加为17%、13%、11%、6%四档税率,因此公式中R1/(1-R1)部分为5.26%。按照最新的营改增实施办法规定,营改增以后,销售不动产行为、转让土地使用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1%,与原有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一致,允许当期进项税额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足抵扣的进项税额允许结转抵扣,所以公式中R2-R1/(1-R1)恒正,这个正是“营改增”带来的增税效应的体现。而由于gi、ri、Y均恒正,所以公式中-Σgiri/Y部分则恒负,代表着“营改增”后所带来的减税效应,减税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房地产行业经营过程中外购商品的价值所占的比重。如果以R代表行业的平均税率,G代表行业经营过程中外购商品的总价值,则公式中的-Σgiri/Y=-R(Σgi/G)×(G/Y)。由此可以看出,“营改增”所带来的行业整体减税效应主要取决于房地产业经营过程中外购商品可抵扣价值的比例以及房地产业的投入产出比。
  通过上述的分析,根据投入产出表,以贵州省的数据为例,可以了解房地产行业中间投入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以房地产业的前十大上游行业来看,中间投入比重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占比约为84.2%。从表1中可以看出,房地产业关联的上游行业中间投入中有近70.87%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营改增以后,其所负担的增值税税额可以作为进项税额予以税前扣除。因此,营改增以后,上述公式中Σgi/G的房地产行业经营过程中外购商品价值可抵扣比例比较大,预期减税效应明显。   此外,房地产业实施营改增所带来的减税效应还取决于行业的投入产出比例,也就是上述公式中的G/Y部分。这个比例越低,说明外购商品占行业经营的比重越低,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越少,则营改增所带来的减税效应就越不明显,相反,所占比重越大,营改增所带来的减税效果就越明显。
  (二)“营改增”改革对房地产上、下游关联企业税负的影响
  首先,对房地产上游关联企业税负的影响。一般来说,行业税负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行业市场结构;二是商品的供求弹性。通常,完全竞争性市场,税负不易转嫁,因此行业之间税负的相互影响程度比较低,相反,垄断市场和寡头市场,占据垄断地位的市场主体,通常利用自身的市场定价权,将税负转移出去,从而产生行业之间的税负影响。类似的,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小,需求方很难实现将税负向后转嫁,相反,供给弹性小而需求弹性大的产品,需求方比较容易向后转移税负。在我国,无论是资金需求还是土地的供给,都是由垄断地位相对较强的金融机构和处于寡头地位的政府所决定。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税负很难实现向后转嫁,降低自身的税负水平。
  以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筑公司为例,由于我国政府对土地、建造合同管理以及工程造价的管理等影响,实际上我国建筑业的供给弹性非常小,建筑公司无法通过后转方式实现税负转嫁,而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获取税收收益。营改增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外购商品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同时为了少交土地增值税,利用各种手段哄抬建筑成本,降低增值率,或者与建筑公司联合避税,以隐蔽或者合理的方式将部分税收变相转嫁给处于房地产行业上游的建筑企业。此外,由于我国建筑材料的提供商,大部分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会计核算不够健全,规模比较小,很难获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营改增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了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所带来的纳税收益,势必要求建筑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获得进项足额抵扣。但是由于建筑材料提供商基本上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无法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筑业进项税额不能像一般纳税人那样按照基本税率足额抵扣,即使是主管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只能按照3%的征收率进行抵扣,相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来说,建筑业的税负水平上升。
  其次,对房地产下游关联企业税负的影响。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对房地产购买者的影响。主要是房地产刚性需求者,由于房地产属于供给弹性大而需求弹性小的商品,房产供给者很容易通过房产的垄断地位或者协同垄断地位,提高价格,将税负转嫁出去。房产的供给者和房产的投机者均可通过这种方式将税负转嫁出去,从而降低自身的实际税收负担率。另一方面,主要是对房地产消费所带动消费行业的税收负担的影响。这部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相关产品的供求以及市场结构等方面,但是由于房地产消费所带动产品数量消费增加而带来的税收规模的增加是必然的趋势。
  三、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现有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的思考
  (一)总体思路
  首先,应坚持“宽税基、低税率、简税制”的原则。所谓宽税基,即扩大征税范围,减少税收优惠政策,将所有的房屋、土地均纳入征税范围,实行普遍课税。低税率,即使得税率水平与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成正比,尽量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实现横向税收公平。简税制,即简化整个税收体系,在税制的设计上,尽量减少税种的数量,调整税率档次,并结合房地产市场税收现状开征一些新税种代替存在重复课征的一些税种。
  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的要求,针对房地产税制中税与费的征收混乱现象,合理整合收费项目,将部分费用的征收调整到税收范围,避免重复课税。注重税收调控的无偿性和强制性,合理划分房地产经营过程中的租费关系,将地租融入土地出让金范畴,借鉴国外先进做法,以空置税取代土地闲置费。通过合理税收布局,降低房地产持有环节的税负,针对不同房产持有目的,区分刚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分别实施差别税率,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实现税收公平,利用税收手段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二)具体政策建议
  1.进一步理顺现有房地产市场税费关系,注重税收调节的强制性和无偿性
  我国房地产市场税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布局不够合理,税费相互交叉,税收组织财政收入的效果比较明显,而税收调控房地产市场消费的作用比较弱。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做法,理顺税费关系,注重税收调节的权威性。
  (1)理顺税费关系,实施差别税收政策。采用取缔、替代等方式,将比较成熟的费用收入转变为税收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强化征收管理。针对不同的投资需求,实施差别税收政策,对牟取暴利的房地产企业实施惩罚性税收,利用惩罚性税收、差别税收手段打击房地产市场的各种投机行为。税务部门可以同国土部门进行数据共享,更准确地反映出房地产价值。同时,将农村纳入房地产征税范围,体现区别征税意图,注重对房地产市场税收立法,提升房地产市场税收法律层次的权威性。针对不同的交易环节,通过合理税收布局,引导房地产市场消费。注重保有环节的税收调节,打击市场投机行为。
  (2)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利用差别税率对不同持有年限房产有偿转让产生的利润征收差别税收,合理引导房产理性消费。针对不同的持有年限,实施阶梯性的税收政策,利用税收政策引导房地产消费,保护真实购房需求的同时,减低市场泡沫风险,抑制投机性购买行为。
  2.优化现有房地产市场税收制度结构
  目前房地产税收重心偏向于房地产开发和交易环节,而保有环节税负偏低,造成财富存量未利用税收的手段进行收入再分配调整,影响房地产税收市场良性运行。需整合房地产税种优化税制结构,开征物业税和空置税并配合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为实现市场均衡,调节贫富差距,可以给予低收入者的自有住房更大的税收优惠空间。
  税制结构方面。除了税收以外,房地产的不同交易环节还涉及到大量行政性收费项目,现有房地产税费体系种类繁多,税费在房价中的比重比较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合理引导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需求,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逐步简化税种体系,废除重复征税的税目,取缔不合理的收费现象,降低纳税人税收负担,规范市场行为,显得十分必要。降低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负,开发环节征收过重的税收会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仅在开发环节统一上交一次土地出让金,可以减轻房地产开发环节的税负。调整房地产流转过程的税负,区分房地产交易的真正动机。加大房地产保有环节的税收,此环节主要作为财产税征收,将房屋的课税对象扩大,不考虑取得房地产的方式及房屋持有人的特殊身份,均给予相同的税率,健全房地产征收管理制度,实现普遍课税,达到税收公平。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中,我在库车公司工作已近三年。从初到时的无助和迷茫到现在的独立和自强,从财务核算的艰难起步到逐渐步入正轨,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常人难以想象。入疆的1 000个日日夜夜,承载了我太多的梦想,正是始终如一的坚定信念,使我排除重重阻碍,得以收获今天沉甸甸的硕果。  记得刚到库车县的时候,我们项目部一共三个人,连一间最简陋的办公室都没有,只能暂住在酒店里。白天,我们三个人穿梭于这个陌生的城市,银行、
【摘 要】 伦理和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的基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决定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信息披露是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渠道。为此,国内外组织开发和设计了不同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工具和指引,其中的典型代表是GRI4.0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CASS-CSR3.0)。文章对两种报告指引进行了比较,重点对医药行业和能源行业的典型报告进行了比较,并得出进
【摘 要】 行为审计定性就是判定缺陷行为及其类型,涉及缺陷行为理论和缺陷行为判定框架。文章借鉴违法实质理论和犯罪构成理论,构建上述理论和框架。缺陷行为理论涉及缺陷行为实质和特征,缺陷行为实质是对经管责任的危害或负面影响,缺陷行为具有经管责任危害性、缺陷性、重要性三个特征。缺陷行为判定框架涉及缺陷行为类型化和缺陷行为类型判定。缺陷行为类型化就是缺陷行为的分类体系,分为四个层级。缺陷行为判定以缺陷行为
【摘 要】 文章以四川科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讨论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而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评价的方法。基于企业品质、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偿债能力以及企业外界生存能力四个方面的指标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法基本模型,利用该企业最新几期的相关数据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中小企业融资信用风险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也能有效规避科技型中小企业使用财务报表衡量融资信用风险的复杂
上市公司整体上市和分拆上市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相互矛盾的资本运作路径,但在现实中却共同存在,如何对这一经济现象做出有效解释,学术界还鲜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从逻辑上讲,并没有单一的制度或行为可以适用于所有的环境,制度终会与环境进行适应性耦合而产生差异甚至变迁,因此,并不能孤立地、非关联地看待整体上市或者分拆上市,而应该更多地思考和研究上市公司如何通过不同路径的相机组合来实现其财务战略目标问题。同时,受凯
【摘 要】 采掘业和农业同为以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第一产业,两者均占据国民经济的重要地位。文章选取2004—2014年采掘业和农业693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联立方程并运用广义矩阵法(GMM)回归分析了采掘业和农业类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之间确实存在互动关系,并且在资本结构选择和企业绩效上采掘业和农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资本结构上
【摘 要】 专业型硕士教育与服务区域经济的有机融合并由此凝练地方性院校培养特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探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重要外化表现。广西财经学院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育项目”的试点契机中,以独特定位为塑造MPAcc教育之主线,探索出一条服务区域经济为主旨的全日制MPAcc教育特色之路:以“立足广西、辐射东盟”为指导思想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订单导向、联合培养”为实现路径探索教学运行
【摘 要】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国企改革的重心。它以国企为出发点,通过上市、合资和重组等方式引进民资,通过治理机制的创新提升国资效率,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新发展。相应国资管理机构也将分设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和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分类对国资进行管理,前者关注战略和国家安全,后者关注国资效率的提高。新加坡淡马锡是可以借鉴的一种制度,但是如
【摘要】 在企业战略发展及组织设计中,企业业务流程的设计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基于IT环境下的业务流程的设计已经成为理论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基于这个考虑,本文从IT技术与业务集成的角度,分析了在IT环境下企业业务流程的四个特征:不是标准化的业务流程;不是最长的业务流程;至少是包含风险控制点的业务流程;是融合先进管理思想的典型的业务流程。  【关键词】 业务
【摘 要】 《财务会计理论》是国际公认的会计研究和会计实践的指导和参考用书。该书系统介绍了财务会计理论的框架与主要内容,不仅理论阐述严谨、逻辑清晰、通俗易懂,而且引用了大量的经典文献作为论证的支撑。《财务会计理论》从理想状态下的会计出发,将会计学研究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相结合,阐述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投资者与管理者的利益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会计理论。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下,委托代理关系在财务会计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