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两试合一”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决心,但也对当前的基础教育实践带来了一些影响。在“两试合一”的背景下,教師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使教学从应试转化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两试合一课堂教学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76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在升学和招生方面,学校期望通过招收更多“尖子生”“特长生”来提高升学率,扩大学校知名度;而学生则抱着追逐名校的心理,期望通过名校这一跳板,为下一步升学乃至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试成为了学校和学生都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不仅将教学的目标再次推向应试,更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试合一”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尝试,对此,本文在阐述“两试合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一、“两试合一”的基本概念
所谓“两试合一”,是指将水平性考试的毕业会考与选拔性考试的中考合二为一,通过两试的融合,一方面减少考试次数,消除师生追求应试的弊端,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广州地区教育部门对“初升高”的基本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两试合一的概念,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韶关市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曹悉华、陈亿罡等针对广州地区开展了4年的中考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在《化学教育》期刊发表了《“两试合一”对普通初中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两试合一后考试试题难、中、易的初中生分别占19.5%、14.8%和65.7%,对“两试合一”效果评价为一般、很好的教师分别占15.4%和84.6%;同时,对“两试合一”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8.2%的学生与试验前相比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25.4%的学生与试验前的学习成绩基本一致,只有6.4%的学生与试验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这充分表明了“两试合一”的作用和价值,及其对教师教学理念以及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二、“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一)“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第一,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应试教育在很多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中,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而在“两试合一”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思路,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设置,以落实新课标精神,并使其与“两试合一”的步调保持一致。
第二,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两试合一”背景下,随着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模式也必须有所改变。传
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学习;而随着教学目标由应试转向以学生为本,势必会推动师生角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对教学方法的影响。随着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方法也必将发生改变。在“两试合一”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因材施教、资源辅教和互动合作。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被教学资源所替代,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由独立学习转化为自主与合作学习并存在。
(二)落实两试合一精神的应对策略
为配合“两试合一”的实施,教师应结合“两试合一”对教学的影响,使教学从应试转化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化学是一门知识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他们是否能够领会到化学知识中蕴含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是否能够通过学习使他们建立起社会责任感,这就是之所以将水平性考试与应试考试合二为一的本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化学的生活化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帮助他们建立起“大化学观”,让他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运用化学。如当前大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所谓的农产品中的农药超标是通过什么来检测的?超标物质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引入化学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的话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两试合一”包含了结业与选拔两种含义,所以基础知识仍然是学习的重点。而“两试合一”的核心是让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在陌生的材料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迁移、类比等,科学处理化学问题或现实问题。如在教学生认识原子与分子时,就可以通过模型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先观察水、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模型,让他们感受一下不同物质之间不同的组成与结构,这是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之初先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只要见到某种物质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两试合一”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牢固掌握问题的要素,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两试合一”并非仅仅是一项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彭上见;;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承前”与“启后”教学谈[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责任编辑罗艳)
[关键词]初中化学两试合一课堂教学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76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在升学和招生方面,学校期望通过招收更多“尖子生”“特长生”来提高升学率,扩大学校知名度;而学生则抱着追逐名校的心理,期望通过名校这一跳板,为下一步升学乃至未来就业打好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考试成为了学校和学生都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不仅将教学的目标再次推向应试,更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两试合一”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尝试,对此,本文在阐述“两试合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一、“两试合一”的基本概念
所谓“两试合一”,是指将水平性考试的毕业会考与选拔性考试的中考合二为一,通过两试的融合,一方面减少考试次数,消除师生追求应试的弊端,另一方面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06年,广州地区教育部门对“初升高”的基本体制进行了改革,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两试合一的概念,并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韶关市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曹悉华、陈亿罡等针对广州地区开展了4年的中考改革进行了调研,并在《化学教育》期刊发表了《“两试合一”对普通初中化学教学影响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两试合一后考试试题难、中、易的初中生分别占19.5%、14.8%和65.7%,对“两试合一”效果评价为一般、很好的教师分别占15.4%和84.6%;同时,对“两试合一”后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调查结果显示,约68.2%的学生与试验前相比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25.4%的学生与试验前的学习成绩基本一致,只有6.4%的学生与试验前相比学习成绩有所下降。这充分表明了“两试合一”的作用和价值,及其对教师教学理念以及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影响。
二、“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一)“两试合一”对初中化学教学的影响
第一,对教学目标的影响。应试教育在很多教师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传统教学中,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而在“两试合一”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思路,重新审视教学目标的设置,以落实新课标精神,并使其与“两试合一”的步调保持一致。
第二,对教学模式的影响。在“两试合一”背景下,随着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模式也必须有所改变。传
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地学习;而随着教学目标由应试转向以学生为本,势必会推动师生角色的转变,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三,对教学方法的影响。随着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提高,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学方法也必将发生改变。在“两试合一”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因材施教、资源辅教和互动合作。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被教学资源所替代,而学生的学习方法也由独立学习转化为自主与合作学习并存在。
(二)落实两试合一精神的应对策略
为配合“两试合一”的实施,教师应结合“两试合一”对教学的影响,使教学从应试转化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
化学是一门知识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化学水平的提高表现在他们是否能够领会到化学知识中蕴含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是否能够通过学习使他们建立起社会责任感,这就是之所以将水平性考试与应试考试合二为一的本质。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无时无刻地感受到化学的生活化特征和社会化特征,帮助他们建立起“大化学观”,让他们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化学、了解化学、运用化学。如当前大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所谓的农产品中的农药超标是通过什么来检测的?超标物质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引入化学课堂,让学生参与讨论的话题。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两试合一”包含了结业与选拔两种含义,所以基础知识仍然是学习的重点。而“两试合一”的核心是让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尤其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在陌生的材料中提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多种方式,如迁移、类比等,科学处理化学问题或现实问题。如在教学生认识原子与分子时,就可以通过模型类比的方式,让学生先观察水、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模型,让他们感受一下不同物质之间不同的组成与结构,这是利用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让他们在学习之初先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只要见到某种物质就会不由自主地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两试合一”背景下的化学教学,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牢固掌握问题的要素,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
综上所述,“两试合一”并非仅仅是一项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学活动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彭上见;;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承前”与“启后”教学谈[J];新课程(上);2011年06期
(责任编辑罗艳)